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中毒大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亚南 刘儒林 程秀臻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乙醇 大鼠 急性动物模型 慢性动物模型 综述
下载PDF
Poly I:C对肠炎小鼠肠道黏膜IL-17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红伟 敦子倩 岳月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Poly I:C对肠炎小鼠肠道黏膜IL-17的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Poly I:C组、模型组、正常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分光光度计测量结肠组织MDA、MPO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TNF-α、TGF-β、IL... 目的探讨Poly I:C对肠炎小鼠肠道黏膜IL-17的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Poly I:C组、模型组、正常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分光光度计测量结肠组织MDA、MPO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TNF-α、TGF-β、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经Poly I:C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均有明显改变,Poly I:C组MPO、MDA含量明显下降,模型组MPO、MDA含量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ly I:C组结肠组织中TNF-α、IL-17、TGF-β蛋白的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变浅。结论 Poly I:C可抑制肠炎结肠IL-17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I:C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动物模型 炎症因子 IL-17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炎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红伟 郎晓猛 +1 位作者 岳月红 朱叶珊 《四川中医》 2016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gko biloba extract,EGB 761)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gko biloba extract,EGB 761)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TNF-α、TGF-β、IL-17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经EGB761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均有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EGB 761组结肠组织TNF-α、TGF-β、IL-17炎症因子染色减少。结论:可见EGB 761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B 761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动物模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Poly I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免疫机制的影响
4
作者 赵红伟 赵芳霞 +2 位作者 张璟 韩华 岳月红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Poly I:C(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免疫机制调节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Poly I:C组(Poly I:C),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 目的:研究Poly I:C(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免疫机制调节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Poly I:C组(Poly I:C),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ICAM-1变化;结果:经Poly I:C治疗后模型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及病理组织评分明显下降;与model组比较,Poly I:C组免疫细胞反应明显减轻弱,结肠组织I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可见Poly I:C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y I:C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动物模型 免疫细胞 免疫机制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红伟 和丽丽 +4 位作者 韩华 岳月红 康薇 朱叶珊 刘建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763-3766,共4页
目的探索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对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动物模型;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粪便隐血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表现,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 目的探索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对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动物模型;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粪便隐血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表现,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occludin-1等紧密连接蛋白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饮水和进食明显减少,EGB761干预治疗后小鼠的体质量回升明显;EGB 761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少,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occludin和zo-1荧光分布较正常对照组分散,荧光强度减弱,边缘粗糙;经EGB 761干预后EGB 761组荧光仍沿细胞膜分布,强度较正常对照组稍减弱,但仍强于模型组。结论 EGB 761能有改善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加强其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动物模型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复合刺激诱导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邱志广 邵雪洁 +2 位作者 卢瑞龙 田燕歌 任周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77-1185,共9页
基于临床实践的复合因素,如二次打击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模型的制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汇总了复合因素构建的大鼠和小鼠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模型,从动物品系选择、模型制备方法和主要的组织病... 基于临床实践的复合因素,如二次打击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模型的制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汇总了复合因素构建的大鼠和小鼠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模型,从动物品系选择、模型制备方法和主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阐释每种模型的特征和适用范围,以期为研究者进一步改良和完善模型或合理选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急性加重动物模型 复合因素
下载PDF
清咽雾化液对兔急性咽炎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祁友松 王芳 +1 位作者 褚伟 游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观察清咽雾化液对兔急性咽炎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6%氨水咽部喷雾制备兔急性咽炎模型,观察清咽雾化液治疗急性咽炎前后咽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观察清咽雾化液能明显减轻粘膜充血、血管扩张与固有层肿胀程度,抑制炎性... 目的:观察清咽雾化液对兔急性咽炎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6%氨水咽部喷雾制备兔急性咽炎模型,观察清咽雾化液治疗急性咽炎前后咽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观察清咽雾化液能明显减轻粘膜充血、血管扩张与固有层肿胀程度,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粘膜腺分泌。结论:清咽雾化液对实验性急性咽炎有明显抗炎消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雾化液 急性咽炎动物模型 抗炎
原文传递
应用乙酰胆碱构建犬急性房颤模型
8
作者 孟树萍 付庆林 +3 位作者 朱喜亮 胡延磊 刘超 丁付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乙酰胆碱构建犬的急性房颤模型方法。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20条,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犬龄1~2岁,体重(14.82±3.67) kg,持续静脉给予不同剂量乙酰胆碱,每个乙酰胆碱浓度给予3次短阵快... 目的探讨应用乙酰胆碱构建犬的急性房颤模型方法。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20条,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犬龄1~2岁,体重(14.82±3.67) kg,持续静脉给予不同剂量乙酰胆碱,每个乙酰胆碱浓度给予3次短阵快速脉冲刺激,记录房颤诱发次数与持续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不同乙酰胆碱剂量刺激部位的心房有效不应期。结果 20条犬成功构建具有不同房颤持续时间的急性房颤模型,实验动物心房刺激部位不应期随着乙酰胆碱剂量的增加而缩短[(118.31±7.68) ms比(77.38±8.21) ms,t=15.672,P<0.05]。实验犬达到最大房颤持续时间的乙酰胆碱平均浓度为(94.00±23.02) μg/(kg·min),最长平均房颤持续时间为(894.80±122.82) s。在一定乙酰胆碱剂量下房颤持续时间随着乙酰胆碱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乙酰胆碱剂量超过一定剂量时房颤持续时间反而随着乙酰胆碱剂量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应用阶梯计量的乙酰胆碱可以成功构建具有不同房颤持续时间的犬急性房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房颤动物模型 乙酰胆碱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堵闭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 被引量:30
9
作者 卢新政 王连生 +6 位作者 黄峻 张晓文 徐顺霖 朱品军 杨志健 马根山 曹克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探讨运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堵闭猪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选用苏中幼猪 11只 ,麻醉后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 ,堵闭血流 12 0min。观察心电图、心肌... 探讨运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堵闭猪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选用苏中幼猪 11只 ,麻醉后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 ,堵闭血流 12 0min。观察心电图、心肌酶、心脏二维超声检查及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结果发现 ,存活 7只猪均完成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的封堵 ,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图形变化 ,血浆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并呈动态演变 ;术后1h超声检查出现间隔上部及前壁局部运动异常 ;术后 2至 4周造影复查显示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心室壁异常运动 ;存活 7只猪均成功地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另 4只猪分别在堵闭 6 0~ 10 0min因心室纤颤死亡。结果提示 ,运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可成功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并保持封堵冠状动脉通畅 ;与开胸法相比更接近人体状态 ,具有创伤小、动物生存时间长并易于术后饲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冠状动脉堵闭法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球囊
下载PDF
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可 刘卫金 +2 位作者 邹利光 戚跃勇 张启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杂种犬11只,麻醉后经右侧颈总动脉置入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堵闭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注入手术逢线或细颗粒状明胶海... 目的探讨应用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杂种犬11只,麻醉后经右侧颈总动脉置入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堵闭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注入手术逢线或细颗粒状明胶海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及正常区域取标本进行TTC大体染色及HE染色观察。结果3只犬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5只犬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存活3d,TTC染色发现梗死范围与左前降支供血范围一致,HE染色证实心肌梗死区域。1只因麻醉过量死亡;1只误栓入右冠状动脉;1只误栓入左冠状动脉主干,栓塞后4min诱发心室颤动而死亡。结论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具有创伤小、动物生存时间长,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可重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电生理检查等优点,此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小鼠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洁 王泳 +1 位作者 武连华 高春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预处理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小鼠模型动脉血中表示缺氧脑损伤的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预处理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小鼠模型动脉血中表示缺氧脑损伤的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含量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提高低氧耐受能力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低压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建立小鼠急性高原病模型,高压氧预处理组与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IL-6及MMP-9含量。结果 1)模型组动物IL-6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 m及5 000 m高压氧预处理组动物IL-6含量较同高度未进行高压氧处理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动物MMP-9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 m及5 000 m高压氧预处理组动物MMP-9含量较同高度未经高压氧处理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高压氧预处理对减少急性高原病模型脑缺氧损伤有意义;2)IL-6和MMP-9都是组织损伤的评价指标,在脑缺氧损伤中可能有一定意义,可能作为急性高原病脑缺氧损伤的指标;3)2ATA、治疗时间升压10 min-稳压吸氧45 min-减压20 min、疗程1次×3 d的高压氧预处理方案可能对急性高原病无明确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预处理 急性高原病动物模型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原病预防 低氧耐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心电图波形变化规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苏城 吕新 +1 位作者 王炳乾 李良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心电图波形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变化规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清洁级Wistar近交系30只大鼠,依照体重量将其编号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模型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心电图波形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变化规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清洁级Wistar近交系30只大鼠,依照体重量将其编号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模型组大鼠开胸腔建立AM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缝合结扎,其余方法同模型组;造模28周时检测两组大鼠心功能,并行心电图检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大鼠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变化规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径(LVIDd)、左室舒张末径(LVIDs)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16.865,t=12.954,t=10.631,t=16.341;P<0.05);模型组大鼠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及QTc间期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3.519,t=3.715,t=5.669,t=7.303;P<0.05);模型组中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及QTc间期均明显高于心率正常大鼠,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3.335,t=3.335,t=3.762,t=7.691;P<0.05);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及QTc间期延长均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OR=1.775,OR=1.984,OR=2.016,OR=1.921;P<0.05)。结论:AMI动物模型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延长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PR间期 QRS时限 QT间期 QTC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显微操作条件下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烊 杨帆 +2 位作者 蒋磊 洪万紫 谭宁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保证建模的稳定性,提高动物存活率,并使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伊文氏蓝与TTC双染色等手段对模型的构建进行评估。方法SPF级C57BL/6雄性小鼠16只,经口气管插管后开胸,显微镜直视条件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保证建模的稳定性,提高动物存活率,并使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伊文氏蓝与TTC双染色等手段对模型的构建进行评估。方法SPF级C57BL/6雄性小鼠16只,经口气管插管后开胸,显微镜直视条件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模前后各检测一次心电图,术后1d先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相关数据,随后经颈外静脉注射1%伊文氏蓝,开胸取心脏切片进行TTC染色。结果小鼠死亡率为6.25%(1/16),经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评估建模成功率为93.75%(15/16)。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的63.97%±2.61%下降到23.04%±5.1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由术前的34.24%±1.82%下降到10.56%±2.4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由(2.39±0.15)mm上升到(3.52±0.1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壁厚度由(1.18±0.08)mm下降到(0.78±0.08)mm。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显示T波高耸,ST段抬高。伊文氏蓝与TTC双染色可见明显心肌梗死区。结论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伊文氏蓝与TTC双染色评估后,显微操作条件下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超声心动图 显微操作 小鼠
下载PDF
经皮冠脉栓塞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及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丽平 王绍欣 +6 位作者 段娜娜 程建新 汪砚雨 王可 刘相勇 魏利娟 孟雅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835-38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观察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16只,麻醉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堵闭猪钝缘支(OM)支,分... 目的探讨经皮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观察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16只,麻醉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堵闭猪钝缘支(OM)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0 min、30 min、1、2、3、4、6、8、12、24、48 h抽取猪耳缘静脉血观察IMA的动态演变,并于1、3、5、7、10 d后处死取出心脏,取目标心肌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15头猪心肌梗死造模成功,心电图、心脏标本、病理切片均显示典型心肌梗死改变。IMA在猪心肌梗死后10 min后即开始升高,6 h达峰值,48 h降至正常范围。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法建立猪AMI模型科学可靠,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血清IMA的水平的动态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栓塞 中华小型猪 血清缺血修饰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