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IR联合2D-FIESTA序列对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欣桐 黄伟 +2 位作者 夏正坤 王忍 王美秋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目的探讨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联合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2D-FIESTA)序列定量参数对儿童胡桃夹综合征(NCS)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因疑诊NCS行磁共振IFIR及FIESTA序列检查的59例儿童患者的图像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NCS组与... 目的探讨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联合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2D-FIESTA)序列定量参数对儿童胡桃夹综合征(NCS)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因疑诊NCS行磁共振IFIR及FIESTA序列检查的59例儿童患者的图像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NCS组与非NCS组。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左肾静脉于近肾门处及夹角处的内径和截面积,并计算内径和截面积的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夹角、内径比值和截面积比值对NCS的诊断效能。结果排除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15例,最终NCS组20例,非NCS组24例。夹角、内径比值和截面积比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37、0.856;分别取临界值35.1°、3.74、2.84,其敏感性分别为70%、90%、65%,特异性分别为87.5%、70.8%、91.7%。夹角联合内径比值、夹角联合截面积比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954,其敏感性分别为90%、80%,特异性分别为88.3%、100%。结论IFIR联合2D-FIESTA序列定量参数对儿童NCS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夹角和截面积比值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儿童 左肾静脉 流入反转恢复序列 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原文传递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程流泉 高元桂 +2 位作者 孙玮 盛复庚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左主支 (LM)、左前降支 (LAD)和左回旋支 (LCX) ,以 0 -IV级图像质量体系为参照 ,评分II级以上作为可接受标准 ,采用美国心脏协会 (AHA)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其显示的长度和范围。结果 :67例受检者能够屏气配合完成检查的 65例 ,检查适用率为 97.0 % ;对AHA 18、19段 (RCA近段和中段 )、AHA 1、2 (LM)、AHA 3、5、7段 (LAD近段和中段 ) ,AHA 10段 (LCX近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为 10 0 % ;对AHA 9、14、2 1段 (LAD、LCX和RCA的远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分别为 95 .3 8%、72 .3 1%、96.92 %。结论 :此三维FIESTA序列可以稳定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近段和中段 ,初步具备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心电触发 无创检查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影响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利 李建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933-19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85例受检者按心率<70次/min和>70次/min分为两组,分别使用3D-FIESTA磁共振序列进行冠状动脉检查。2组图像质量均分为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和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2类。结果在心... 目的探讨影响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85例受检者按心率<70次/min和>70次/min分为两组,分别使用3D-FIESTA磁共振序列进行冠状动脉检查。2组图像质量均分为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和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2类。结果在心率<70次/min组,有92.8%(658/709)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70次/min组,有79.1%(319/403)的图像可用于诊断。结论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患者心率、呼吸、冠状动脉运动及冠状动脉支架的使用呈负相关,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成功率及避免假阳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澄 周丹 +3 位作者 杜先懋 陈建 何玲 袁红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受检者,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 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获得图像按照0~Ⅳ级评分标准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冠状动...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受检者,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 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获得图像按照0~Ⅳ级评分标准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范围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解剖分段标准为参照.结果:图像质量Ⅱ级以上占98%.RCA近段和中段(AHA 18、19段)、LCX近段(AHA 10段)、LM全长(AHA 1、2段)及LAD近段和中段(AHA 3、5、7段)的显示率为100%,RCA远段(AHA 21段)、LCX远段(AHA 14段)及LAD远段(AHA 9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3.3%、75%、91.6%.结论: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屏气 美国心脏协会 图像质量 评分标准 解剖分段 Ⅱ级以上 RCA LAD 显示率 受检者 呼气末 LCx LCX 扫描 中段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利 李建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2141-2142,2242,共3页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扫描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显示冠状动脉302个节...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扫描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显示冠状动脉302个节段的质量平均为(2.6±3.5),与DSA相比,对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8.0%、93.2%、97.5%;而对于<50%的节段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92.0%、72.0%及98.8%。结论磁共振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判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50%的节段性冠状动脉狭窄亦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下载PDF
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结合薄层轴位T_2WI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静 张雷 +3 位作者 陈涛 李莉 任转琴 苟晓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2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IESTA)结合薄层轴位T_2WI脂肪抑制序列对常见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7-10-2010-10行MRU、冠状位2D FIESTA序列、并对感兴趣区行薄层轴位T_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 目的:探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IESTA)结合薄层轴位T_2WI脂肪抑制序列对常见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7-10-2010-10行MRU、冠状位2D FIESTA序列、并对感兴趣区行薄层轴位T_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117例,总结各序列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单纯MRU、冠状位2D FIESTA结合薄层轴位T_2Wl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先天性输尿管狭窄43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炎性纤维性狭窄12例、输尿管结石37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15例,外压性病变致输尿管狭窄4例。单纯MRU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4%,2DFIESTA结合薄层轴位T_2W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结论: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结合薄层轴位T_2Wl脂肪抑制序列可明显提高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性病变 二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薄层轴位T_2WI脂肪抑制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