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5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832
1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3-920,共8页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HUA)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HUA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HUA治疗前建议进行分型诊断...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HUA)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HUA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HUA治疗前建议进行分型诊断,以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生活方式指导、避免引起HUA的因素是预防HUA的核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治疗前 中国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专家 痛风 独立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指导
原文传递
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 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1998,2001及2003年中国区结果介绍 被引量:396
2
作者 潘长玉 中国区合作调查组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调查2003年中国三甲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并将结果与1998、2001年的结果对比,揭示糖尿病控制质量5年的动态变化。方法在中国30家三甲医院专科糖尿病中心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回顾病历、门诊访谈... 目的调查2003年中国三甲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并将结果与1998、2001年的结果对比,揭示糖尿病控制质量5年的动态变化。方法在中国30家三甲医院专科糖尿病中心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回顾病历、门诊访谈,开展回顾—前瞻的大型调查,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类型及相关治疗、血糖控制及合并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等资料,并采集指血在中心实验室检测糖化血红蛋A1c(HbA1c)。结果随机入选的2729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1.3±11.6)岁,平均病程为(8.7±6.2)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2.5±11.1)岁,其中大部分(97%)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基线数据与1998、2001年相似,具有可比性。研究人群HbA1c均值为7.5%±1.6%,比1998年下降1.4%,但仅有11.5%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HbA1c<6.5%)。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较1998年增加15%,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患者较2001年增加20%。35%和19%的患者在家中分别进行血糖、尿糖自我监测。一半的患者血脂控制未达标,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白内障(37%),其次为神经病变(29%)和背景性视网膜病变(18%)。生活治疗调查结果显示,1/3的患者同意糖尿病控制很好,1/3担心疾病恶化及低血糖的发生,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57%害怕开始使用胰岛素。结论我国血糖和代谢控制的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治疗 2003年 中国 现状调查 控制现状 2001年 心血管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 晚期并发症 1998年 亚洲 血糖控制 糖尿病中心 人口学资料 实验室检测 HBALC 胰岛素治疗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控制 控制管理 三甲医院 结果对比
下载PDF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1
3
作者 高晓津 杨进刚 +15 位作者 杨跃进 许海燕 吴元 李卫 王扬 唐欣然 孙毅 乔国芳 宋雷 伏蕊 孙慧 严欣欣 董秋婷 张璇 叶蕴青 金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描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的数据,选取从2013-01-01至2014-03-31期间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07家医院连续入选的AMI患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 目的:描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的数据,选取从2013-01-01至2014-03-31期间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07家医院连续入选的AMI患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选患者从发病至医院就诊的时间在7天之内。危险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可纠正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喜食肥腻食物;不可纠正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结果:该研究共收集17 773例AMI患者,在数据资料填写完整并纳入分析的15 998例(90%)患者中,71.1%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4.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8±15.0)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4.6±12.2)kg/m2。在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吸烟(54.4%)、超重/肥胖(53.9%)和高血压(51.2%)位居前三,其次为糖尿病(19.5%)和血脂代谢异常(7.7%)。26.6%的AMI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危险因素,而8.7%的AMI患者没有任何可纠正的危险因素。3.6%的患者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76.2%的患者经常进食肥腻饮食,79.6%的患者缺乏运动。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较高[(67.4±14.4)岁vs(59.8±14.8)岁],合并高血压(61.8%vs 47.5%)和糖尿病(25.5%vs 17.4%)的患者更多;而男性患者中正在吸烟/有吸烟史(69.2%vs 12.1%)和有血脂代谢异常病史的患者(8.1%vs 6.7%)显著多于女性(P均<0.05)。≤55岁的患者占27.9%,其中男性(88.9%vs 68.2%)、体重指数[(25.2±8.4)kg/m2 vs(24.4±13.3)kg/m2]、血脂代谢异常(10.0%vs 6.8%)、吸烟(70.1%vs 48.3%)、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6.6%vs 2.4%)和肥腻饮食(83.4%vs 73.4%)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年龄>55岁的患者(P均<0.05);而>55岁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5.3%vs 40.7%)和糖尿病(21.1%vs 15.2%)的患者比例高于≤55岁患者(P均<0.05)。结论:超过1/4的中国AMI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危险因素 吸烟 超重/肥胖 高血压
下载PDF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76
4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49-55,共7页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为6.7 mg/dl,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420 μmol/L(7 mg/dl),女>357 μmol/L(6 mg/dl),没有发作痛风...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为6.7 mg/dl,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420 μmol/L(7 mg/dl),女>357 μmol/L(6 mg/dl),没有发作痛风的HUA称为无症状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血尿酸值 尿酸排泄 专家共识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及其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 被引量:65
5
作者 王文 马丽媛 何华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9-331,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危险因素 正常高值 血压水平 非药物干预 高血压指南 血压正常值 心血管事件 诊断标准 正常血压 临床医生 国内外
下载PDF
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56
6
作者 张立晶 胡大一 +5 位作者 杨进刚 许玉韵 李田昌 王国宏 史旭波 路亚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 600名患者,男性821例,女性779例,年龄26~99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58%(169/821),女性患病率为30.55%(238/77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男性为76.92%比59.67%;女性为67.64%比46.77%).结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群聚性;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男性;除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外,女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 发生率 相关 人群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2004年6月 高三酰甘油血症 血清尿酸水平 血尿酸水平 患病率 高血压 利尿剂 血肌酐 发病情况 就诊患者 不同性别 女性
下载PDF
高血压可能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建军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 相关性疾病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心血管危险因素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特异性生长因子 细胞黏附因子 细胞趋化因子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心血管重塑的特征 被引量:41
8
作者 祝之明 周芳明 +3 位作者 张刚 赵志钢 倪银星 祝善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9-820,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重塑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MS 腹型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脏损害 聚集 共存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脉搏波传导速度 被引量:40
9
作者 孙刚 刘宏 丁燕程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血管脉搏波速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压正常人群195例,分为两组:理想血压组90人(BP<120/80mmHg);正常高值组105人(BP:120~139/80~89mmHg)。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同时测定...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血管脉搏波速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压正常人群195例,分为两组:理想血压组90人(BP<120/80mmHg);正常高值组105人(BP:120~139/80~89mmHg)。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同时测定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并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等,同时抽取空腹肘部静脉血测定血糖(BG)、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胰岛素(INS)的浓度。结果1)两组间各因素比较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BG、ET、N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RPWV、CFPWV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2)PWV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Pearson)分析示:CFPWV与年龄、SBP、DBP、腰围、TG、胆固醇(CHO)、VLDL、BG、ET、NO、HOMAIR相关。CRPWV与年龄、腰围、SBP、DBP、TG、VLDL、BG、ET、NO、HOMAIR相关。3)多因素回归分析示:CFPWV=4.635+0.035SBP+0.047age+0.290TG-0.099BMI+0.010ET-0.009NO+0.076HOMAIR。R2=0.514。CRPWV=3.161+0.033DBP+0.034age+0.313BG+0.012ET-0.009NO。R2=0.274。结论1)血压正常高值者已经存在动脉弹性的减退。2)血压正常高值者动脉弹性的减退与内皮功能失调、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值血压 脉搏波速度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11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10
作者 黄沁 孔燕莹 +4 位作者 孙世宁 邢静娟 陈丽清 赵晓山 罗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 10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常规体检,体检结束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 1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平和体质229例(2...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 10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常规体检,体检结束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 1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平和体质229例(20.67%),偏颇体质879例(79.33%);偏颇体质以痰湿质为主,占283例(25.54%),其次为阴虚质和气虚质,分别为168例(15.16%)和146例(13.18%),偏颇体质分布以单一偏颇体质为多,共590例(67.12%),复合体质为289例(32.88%),复合体质以2种复合体质多见(15.70%),复合体质兼夹的体质种类越多,分布越少;痰湿质是涉及最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种体质,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体质量超重、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心电图异常的比例均最高,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3种体质;痰湿质除了是最常见的偏颇体质外,也是涉及最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种体质。结合中医体质特点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防范与管理,是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体质 心血管危险因素 社区慢性病管理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 被引量:46
11
作者 陈松婷 戴辉 林爱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聚集性之间的关系,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接受长期定期体检的14个体检单位1176名45~75岁人群...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聚集性之间的关系,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接受长期定期体检的14个体检单位1176名45~75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中老年人群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5.7%,标化患病率为37.7%,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6.5%,标化患病率为40.7%;男女性高尿酸血症组年龄、甘油三酯、血肌酐、体质指数、腰臀比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女性高尿酸血症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饮酒后,甘油三酯含量较高(OR=1.923,95%CI=1.304~2.834)、腹型肥胖(OR=1.482,95%C1=1.001~2.194)是中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血肌酐含量较高(OR=1.061,95%CI=1.037~1.086)、肥胖(OR=6.345,95%CI:2.524—15.952)是中老年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高(OR=0.387,95%CI=0.222~0.676)是中老年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的保护因素;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多(P〈0.05);校正年龄、饮酒、性别等混杂因素后,随着个体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也随之升高,具有1、2、≥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体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分别是无危险因素个体的1.557、1.688、2.666倍。结论中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为甘油三酯、腰臀比,中老年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关系 聚集性 中老年人群
原文传递
延迟老年痴呆症发病的人群干预策略 被引量:43
12
作者 仇成轩 闫中瑞 杜怡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1-506,共6页
随着老龄人口基数和比重增加,老年痴呆症已经对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因而被WHO赋予全球公共卫生优先权。目前临床上尚无药物治愈痴呆症,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人~生不同阶段暴露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社会心理... 随着老龄人口基数和比重增加,老年痴呆症已经对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因而被WHO赋予全球公共卫生优先权。目前临床上尚无药物治愈痴呆症,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人~生不同阶段暴露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明显影响晚年痴呆症发病的危险性,其中,吸烟、糖尿病和中青年期高血压、肥胖和高胆固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可通过导致脑血管损害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促使痴呆临床发病,而青少年期接受较高文化教育和成年期积极参加社交、体力和智力刺激活动等社会心理因素则可通过增加认知储存保持晚年认知功能。因此,理论上在人生不同阶段针对这些因素实施干预措施有可能延迟痴呆症发病年龄。近年来,国外人群干预研究初步显示,强化心血管危险因素监控、平衡饮食、体力锻炼和认知训练等多模干预方案有助于保持痴呆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我国痴呆症人群干预对策研究亟待加强,需探索出适合我国人群特征的干预方案,为制定有效应对痴呆症挑战的国家行动计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认知储存 人群干预对策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李剑虹 王丽敏 +5 位作者 黄正京 张梅 李镒冲 王文绢 陈波 王临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7-9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居民.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收集吸烟、饮...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居民.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收集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将24 kg/m2≤BMI<28 kg/m2和≥28 kg/m2定义为超重和肥胖,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BMI组别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6% (95%CI:29.5%~31.7%)和12.0%(95%CI:11.0%~12.9%),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9,P<0.001),45 ~ 65岁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x2值分别为485.17和112.23,P<0.001).心血管危险因素(SBP、DBP、TG、TC、HDL-C、LDL-C、FP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F值分别为4 056.19、6 860.70、3 898.91、1 624.73、2 337.21、2 558.01、1 049.01和1 665.52,P<0.001;肥胖组:F值分别为5 628.68、9 949.81、5 508.77、1 656.34、2 452.05、2 365.92、1 441.72和6 081.27,P<0.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x2值分别为704.70、521.86、431.35、449.13和686.83,P<0.001;肥胖组:x2值分别为113.45、645.03、1 063.30、1 547.86和1 909.6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5和5.5、2.2和3.4、1.8和2.9、2.9和8.2、3.3和8.9倍.结论 我国成年人随着BMI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控制BMI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超重 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4
作者 谢晓亮 李觉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65-468,共4页
大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改变。动脉僵硬度已成为心血管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 velocitv,PWV)是评估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的简捷、有效、经济的非侵入性... 大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改变。动脉僵硬度已成为心血管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 velocitv,PWV)是评估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的简捷、有效、经济的非侵入性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临床意义 心血管危险因素 测定方 独立预测因子 血管改变 大动脉功能 动脉僵硬度
下载PDF
中国肥胖人群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3
15
作者 冉兴无 李晓松 +3 位作者 童南伟 李启富 汤保德 李秀钧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肥胖人群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 ,体脂分布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对 30 9例志愿受试者在腰椎 4~ 5间隙水平进行腹壁皮下脂肪面积 (SA)及腹腔内脏器脂肪面积 (VA)的测量 ,并计算 VA与 S... 目的 探讨中国肥胖人群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 ,体脂分布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对 30 9例志愿受试者在腰椎 4~ 5间隙水平进行腹壁皮下脂肪面积 (SA)及腹腔内脏器脂肪面积 (VA)的测量 ,并计算 VA与 SA的比值 (VSR) ,同时测量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 ,空腹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 ,血尿酸 (UA ) ,体质量 (W)、身高 (H)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结果  1无论男女 ,其 VSR均高于欧美肥胖人群 ;内脏型肥胖 (VFO)的年龄、TG及 L DL- c均显著的高于腹壁皮下型肥胖 (SFO) ;在男性 ,VFO的 TC、UA高于 SFO。 2以 VSR在男女两组配对分析 ,发现男性 U A、TG水平均高于女性受试者。3偏相关分析 ,在校正年龄和 BMI后 ,无论男女 ,VSR与 TG、L DL- c呈正相关 ,SA与 L DL- c呈负相关 ;在男性 ,VA与 SBP呈正相关 ,SA与 TG呈负相关 ;在女性 ,VA与 TG、L DL- c呈正相关 ,SA与 L DL- c负相关 ,与 HDL- c、UA呈正相关。 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在男性受试者 ,SA、VA和 VSR分别是 TG和 L DL - c、SBP以及 TC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女性受试者 ,BMI和 SA是影响 SBP、U A和 HDL - c的重要因素 ,VSR是 TG、L D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皮下脂肪含量 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 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山东沿海地区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流行特点 被引量:37
16
作者 孙瑞霞 高燕燕 +4 位作者 咸玉欣 李莉 吕文山 曹彩霞 王静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沿海地区20~59岁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特点、危险因素及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横断面调查性研究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年龄20~59岁的常住人口共4186人,分析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特点,比较高血压前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沿海地区20~59岁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特点、危险因素及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横断面调查性研究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年龄20~59岁的常住人口共4186人,分析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特点,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与正常血压、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发生率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果①高血压前期发生率为43.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7.9%比41.6%,P<0.05)。随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发生率大致呈下降趋势;②高血压前期人群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肌酐、体质量指数、腰围及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糖调节受损、吸烟、饮酒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血压人群;③男性、吸烟、饮酒、腹型肥胖、超重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腹型肥胖在男性和女性都是最强的危险因素,发病风险分别是非肥胖者的1.61倍(OR1.61,95%CI1.03~2.52)和1.65倍(OR1.65,95%CI1.23~2.22)。结论高血压前期在山东沿海中青年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它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腹型肥胖是高血压前期最强的危险因素,推荐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高血压前期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流行病学 心血管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杨建芬 李蔚 孙宜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2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硬化、斑...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2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收缩压、脉压呈正相关(r=0.21、0.26,P<0.01),与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呈正相关(r=0.17、0.30,P<0.05),与尿酸、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脑卒中均有关。结论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益于减少脑卒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危险因素 脑卒中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袁玉松 徐海林 +1 位作者 芦浩 寇玉辉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糖尿病一直是令全世界卫生工作人员头痛的重大卫生安全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3亿以上。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关于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的结果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 糖尿病一直是令全世界卫生工作人员头痛的重大卫生安全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3亿以上。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关于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的结果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高达10.6%和8.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经评估,约有超过两千万美国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当中[1]。多伦多专家共识将DPN定义为由高糖血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同造成的代谢与微循环改变所致的一系列的、长度依赖的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理改变[2]。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其患病率在10%~50%不等,致残率高达46.6%,其中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DPN的发病率分别为7%和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 糖尿病患病率 糖尿病神经病变 心血管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卫生工作人员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虞 胡大一 +1 位作者 杨进刚 赵建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111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baPWV、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测量,病史采集及血液生化检查。高危人群定义为既往发生...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111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baPWV、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测量,病史采集及血液生化检查。高危人群定义为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具有两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50岁、吸烟、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比较高baPWV组(≥1700cm/s)与低baPWV组(<1700cm/s)患者具有危险因素个数和临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与低baPWV组相比,高baPWV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5.3%和60.5%,P<0.01),心血管危险因素数目较多[(3.9±1.2)和(4.4±0.9),P<0.05]。影响baPWV的因素主要为年龄(P<0.001)和收缩压(P<0.01)。结论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baPWV较高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心血管危险因素多。年龄和收缩压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旻 赵延延 +13 位作者 田少芳 高晓津 杨进刚 苏淑红 许海燕 吴元 乔树宾 胡奉环 宋雷 王杨 李卫 金辰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2-857,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情况和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预防治疗的现状。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0日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CAMI)的1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中国成人...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情况和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预防治疗的现状。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0日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CAMI)的1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评估其发病前的ASCVD危险分层情况,并调查不同危险分层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结果:在309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1950例(38.6%)患者为ASCVD低危人群,5360例(17.3%)患者为ASCVD中危人群,ASCVD高危、极高危人群分别占25.8%(7990例)和18.3%(5652例)。仅5.7%的高危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22.4%;极高危患者中仅16.4%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ASCVD二级预防,LDL-C达标率仅18.3%。结论:我国超半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为ASCVD低中危患者,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二级预防的比例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危险因素 危险分层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