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罗叶泵聚氨酯瓣膜的制作及功能测试
1
作者 吴岳恒 黄焕雷 +6 位作者 范瑞新 祁周措 姚丽明 武长礼 陆平兰 成安衡 肖学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607-5612,共6页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法:通过MASTERCAM软件设计瓣膜尺寸和形状,通过制作瓣膜模具和注塑获得聚氨酯瓣膜;根据ISO5840的要求测试聚氨酯瓣膜的静止泄露、跨瓣压差和耐疲劳性能。结果与结论: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但注塑失败率较高;所制作的三叶瓣膜的基本功能基本符合ISO5840的要求;聚氨酯瓣膜在连续运行1.0×107次后,20mL罗叶泵的搏出量的变化率为5.2%。两个聚氨酯瓣膜保持完整,瓣叶无变化。说明设计并成功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所制备的聚氨酯瓣膜能满足20mL罗叶泵的需要,已具备了临床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心肺移植 心室辅助装置 罗叶泵 聚氨酯 三叶瓣膜 耐疲劳 心脏装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先后置入不同心脏装置的手术处理(附三例报道)
2
作者 宿燕岗 柏瑾 +2 位作者 王蔚 刘少稳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先后置入不同心脏装置的手术处理及注意事项。方法例1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年,射血分数(EF)0.30,心功能Ⅳ级,无经济能力再接受心脏再同步化联合除颤治疗(CRTD),决定保留原ICD情况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例2为Ⅲ... 目的探讨先后置入不同心脏装置的手术处理及注意事项。方法例1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年,射血分数(EF)0.30,心功能Ⅳ级,无经济能力再接受心脏再同步化联合除颤治疗(CRTD),决定保留原ICD情况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例2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置入VVI 3年后反复发生心室颤动,EF0.35,但无经济能力接受CRTD,保留起搏器情况下置入ICD;例3为扩张型心肌病,因高度AVB置入DDD起搏器后3年,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决定将原来的DDD起搏器更换为CRTD。结果均顺利分别置入CRT、ICD和CRTD,例1、例2术中测试均未发现装置间的相互影响。结论先后在同一患者置入不同心脏装置的手术是可行的,但术中应明确排除起搏和除颤电极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装置 置入手术 相互干扰
下载PDF
英国多学科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感染诊断处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茂军 李光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9-604,共6页
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implantable cardiac electronic devices,ICED)包括起搏器、植入性心脏除颤器和心脏复同步治疗装置。这些装置可位于血管内或血管外,如果发生感染时可累及起搏器、电极以及心脏自身结构,并可危及生命。ICED感染... 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implantable cardiac electronic devices,ICED)包括起搏器、植入性心脏除颤器和心脏复同步治疗装置。这些装置可位于血管内或血管外,如果发生感染时可累及起搏器、电极以及心脏自身结构,并可危及生命。ICED感染占所有心内膜炎(IE)患者的10%,病死率可高达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植入性心脏装置 除颤器 感染 指南 抗生素
下载PDF
外科手术除去感染起搏电极后再植入心脏起搏器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常莹 崔志敏 +2 位作者 李库林 郑杰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6-277,共2页
患者女性,75岁。贯序使用4个起搏系统。旷置电极导线使局部感染经抗生素及清创治疗难以控制,导致心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直视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后治愈。再次植入起搏器时发现心肌组织在炎症、手术创伤后形成纤维化而使起搏阈... 患者女性,75岁。贯序使用4个起搏系统。旷置电极导线使局部感染经抗生素及清创治疗难以控制,导致心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直视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后治愈。再次植入起搏器时发现心肌组织在炎症、手术创伤后形成纤维化而使起搏阈值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心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 电极导线拔除
下载PDF
骨骼肌能源在心脏辅助循环中的发展现状
5
作者 李冰一 蔺嫦燕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心脏辅助循环 骨骼肌能源 人工心脏装置 心室辅助装置
下载PDF
植入式心脏装置的不同类型传感器技术进展
6
作者 刘勇 刘怡辰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244-247,共4页
该文综述了近30余年来不同类型的心脏传感器技术的在植入式心脏装置的工作方式、原理及其进展。微型技术与传感技术的整合,将是使心脏诊治装置的领先技术,述评并展望了将来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入性心脏装置 传感器 技术
下载PDF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动态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周忠宝 马超群 +1 位作者 周经伦 董豆豆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2,共8页
针对传统的动态故障树Markov链分析方法的不足,研究了优先或门、顺序相关门、功能相关门、存在公共备件的备件门和层叠功能相关门向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转化方法以及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顶事件概率、重要度等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对心脏辅助... 针对传统的动态故障树Markov链分析方法的不足,研究了优先或门、顺序相关门、功能相关门、存在公共备件的备件门和层叠功能相关门向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转化方法以及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顶事件概率、重要度等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对心脏辅助装置进行了分析,通过与Markov链、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的结果比较表明,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建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组合爆炸,而且能够保证较高的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故障树 动态贝叶斯网络 MARKOV链模型 心脏辅助装置
原文传递
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建安 谢小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细胞移植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临床实际操作 心脏辅助装置 非药物性疗法 心力衰竭 心脏移植 经济费用 临床工作
原文传递
前导叶对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及改进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彭远仪 陈海风 田步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7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通过测试近年来研制的两类微型轴流血泵,观察前导叶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模拟循环装置,测定并比较设置或不设置前导叶的两型轴流泵的流体力学特性差异。结果:两型轴流泵的流量输出在13.332kPa后负荷条件下均可达到5L/... 目的:通过测试近年来研制的两类微型轴流血泵,观察前导叶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模拟循环装置,测定并比较设置或不设置前导叶的两型轴流泵的流体力学特性差异。结果:两型轴流泵的流量输出在13.332kPa后负荷条件下均可达到5L/min流量,满足左心辅助的要求;两型血泵均表现出类似的前、后负荷反应曲线,表明在观测的压力流量范围内,前导叶的设置对该类微型轴流血泵的流体力学特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微型轴流泵的结构设计中,可以去除前导叶,以改善血泵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轴流泵 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人工心脏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邦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678-680,共3页
关键词 研究现状 心脏移植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原文传递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与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小军 杨文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3-718,共6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和/或心瓣膜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率高,据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年发病率约有1.50~4.95例/10万人,死亡率高达14%~46%[1]。不过,近年来在该病的分类和诊断,新型药物如...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和/或心瓣膜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率高,据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年发病率约有1.50~4.95例/10万人,死亡率高达14%~46%[1]。不过,近年来在该病的分类和诊断,新型药物如达托霉素对IE的疗效研究、手术治疗指征及时机掌握的更新、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选择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原创研究和报道,本综述旨在系统回顾这些文献的基础上,对IE诊治提供基于较高循证水平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性 治疗 抗感染 心脏内植入装置
下载PDF
心脏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峰 王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心脏同步化治疗装置是治疗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植入装置,本文综述了其在心衰应用中的背景、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有关的随机试验、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等,以期对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心脏同步化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植入装置 随机试验 适应症 禁忌症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龙根 陆东风 +1 位作者 刘世明 许博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7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左心衰竭50例,心源性休克38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观察住院期... 目的探讨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左心衰竭50例,心源性休克38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临床疗效和出院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前安置好IABP,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全部TIMI0级。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术中因室颤死亡,其余成功实施PCI,手术成功率98.9%,术后81例(93.1%)血流TIMI3级,6例(6.9%)血流TIMI2级。IABP持续使用36 ̄154(52.6±29.8)h。多支病变者在术后3 ̄7d再次PCI。住院总生存率70.5%,左心衰竭组80%,心源性休克组57.9%。出院前测平均LVEF40%,左心衰竭组48%,心源性休克组38%。结论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及时行IABP支持下直接PCI,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泵衰心脏辅助装置 休克 心源性 主动脉内气囊泵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Impella与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威 程云涛 +1 位作者 谭咏梅 王彦富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致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成武医院和... 目的探讨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致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成武医院和郓城县人民医院行Impella和IABP术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结局,分析其临床表现,并比较其30d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54名患者纳入我们的研究,其中Impella患者24例,IABP患者30例,术前患者均行PCI术,30 d全因死亡率相近(分别为45.8%和46.7%),但Impella治疗患者出血频次更高。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休克后,Impella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有效性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心脏辅助装置 主动脉内球囊泵
原文传递
心室辅助装置对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红 翁渝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辅助装置置入前、后及撤除前、后心功能参数的分析 ,了解长期机械循环支持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改善 ,心肌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用超声对机械心室辅助时间 30~ 795天的 2 2例患者术前、术后 ,装... 目的 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辅助装置置入前、后及撤除前、后心功能参数的分析 ,了解长期机械循环支持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改善 ,心肌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用超声对机械心室辅助时间 30~ 795天的 2 2例患者术前、术后 ,装置撤除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进行测定 ,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室辅助装置置入前、后LVEF、LVEDD、LVESD分别为 (15 9± 2 5 ) %、(75 2± 7 5 )mm、(6 8 3± 7 2 )mm及 (48 9±6 3) %、(47 9± 5 7)mm、(37 3± 8 1)mm ;撤除前、后的LVEF、LVEDD、LVESD分别为 (45 5± 5 8) %、(5 2 6± 7 9)mm、(40 6± 9 5 )mm及 (45 5± 6 3) %、(5 5 7± 7 0 )mm、(42 4± 10 8)mm ;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0 5 ) ,说明心室辅助装置对心脏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结论 心室辅助装置目前的主要作用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向心脏移植的过渡手段 ,但长期使用后 ,可使心脏功能恢复和心肌损伤的修复 ,部分病人在撤除后不需心脏移植 ,仍保持较好的心脏功能。因此 ,心室辅助装置也可作为严重心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心脏电子装置植入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雅文 陈胜男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9期1820-1822,共3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医学发展,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ardiovascularimplantableelec—tronicdevice,CIED)包括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式体内电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acdefibrilator,ICD)和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resynchroniz...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医学发展,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ardiovascularimplantableelec—tronicdevice,CIED)包括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式体内电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acdefibrilator,ICD)和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resynchronizedther—apy,CRT)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随着CIED数量增加,术后感染也随之增多,严重者引起心内膜炎、菌血症,危及生命,同时造成医疗费用激增。囊袋感染是心脏起搏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7%。因此,做好囊袋感染的预防护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子装置 囊袋感染 护理
下载PDF
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的结构设计及流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国荣 朱晓东 +2 位作者 彭远仪 陈海风 田步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可完全植入的全人工心脏。方法全人工心脏模型样机分为左心泵和右心泵2个基本单位。2血泵均采用叶轮泵,共同设置在球形外壳中。2半球形外壳由高分子材料经激... 目的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可完全植入的全人工心脏。方法全人工心脏模型样机分为左心泵和右心泵2个基本单位。2血泵均采用叶轮泵,共同设置在球形外壳中。2半球形外壳由高分子材料经激光快速成型制成,球形腔内设置固定左右心泵后对合为球形外壳,表面由医用聚氨酯橡胶涂层,直径55mm,总质量150g左右。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对左心泵和右心泵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测试,主要观测指标为泵的转速、输出压力、流量、能耗和效率。模拟循环装置由模拟左右心房、血泵、阻力调节器、流量计串联组成,采用30%甘油水溶液作为循环介质。通过调节阻力测定特定泵转速下压力和流量。结果体外模拟测试表明全人工心脏模型样机可满足血液动力学基本要求,左心泵在9000~13000r/min转速条件下可以达到5~7L/min流量和13.3kPa(100mmHg)的压力输出,右心泵在约1/2左心泵转速和4.00kPa(30mmHg)后负荷下达到相似流量,可分别满足体、肺循环的要求。在该工作负荷条件下,2血泵的总效率约为14%。结论轴流泵作为人工心脏的血泵单位,流体力学特性可达到全人工心脏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轴流泵 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术中护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晨 刘倩 吴永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6-1278,共3页
总结了2例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2.5L安装的护理配合。1例为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例为心源性休克拟行心脏移植患者。置入Impella 2.5L前,护士完善患者和物品准备,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完成管路连接,熟练掌握Impella系统... 总结了2例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2.5L安装的护理配合。1例为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例为心源性休克拟行心脏移植患者。置入Impella 2.5L前,护士完善患者和物品准备,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完成管路连接,熟练掌握Impella系统操作台操作,同时观察溶血反应、股动脉撕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例患者Impella2.5L置入手术过程顺利,其成功置入保障了患者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之后2例患者分别成功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成功后Impella2.5L成功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休克 心源性 心脏导管插入术 护理
原文传递
磁液双悬浮离心血泵左心辅助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杰民 刘晓程 +14 位作者 刘志刚 李翼鹏 韩志富 许剑 荣彦生 刘天文 张嵬 姜洋 李雪 王伟 王洪武 贾克刚 刘雯 高航 张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检测左心辅助羊应用磁液双悬浮离心血泵和控制器的各项性能。方法在全麻、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将血泵流出端人工血管吻合于降主动脉,左心尖植入血泵流入端,建立左心辅助实验模型,记录术前术后血液、生化和血泵的各项指标... 目的:检测左心辅助羊应用磁液双悬浮离心血泵和控制器的各项性能。方法在全麻、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将血泵流出端人工血管吻合于降主动脉,左心尖植入血泵流入端,建立左心辅助实验模型,记录术前术后血液、生化和血泵的各项指标。共完成11只左心辅助羊的动物实验。结果11只左心辅助羊,心室颤动死亡3例,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左室血栓及左室碎肉至血泵停止工作5例;1例血泵左心辅助59 h,因血泵电流逐渐增高人为停泵,羊存活75 d,死于感染;1例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血泵正常工作,辅助流量3.0~3.4 L/min,血液、生化及尿液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游离血红蛋白3.3~44.3 mg/L,可携带控制器和锂电池自由行走。因血泵流入管道向左室前壁移位损伤室壁,致心肌组织入泵,血泵停止转动,辅助羊健康存活120 d。分解血泵未见血栓。结论磁液双悬浮血泵和控制器性能良好,辅助满意,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正常,初步达到了临床前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 磁液悬浮离心血泵 游离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卫东 刘爽 +3 位作者 马春燕 晏楠 李秀云 肖杨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STE检测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应变率(SRs-LA、SRs-IA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LA、SRe-IAS)、舒张晚期应变率(SRa-LA、SRa-IAS),同时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术后LVESV减小率(ΔLVESV)≥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结果 CRT术后3个月的27例患者(55.10%)CRT短期治疗有效(R组)。术前R组患者的所有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R组患者的LVESV减小,LVEF增大,LAPEF、LAAEF增加,SRs-LA、SRe-LA、SRa-LA、SRs-IAS、SRe-IAS、SRa-IAS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CRT短期可明显改善左心房功能;STE能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辅助装置 心房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