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对策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铭钟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它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文章还阐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 标准 职业认同 人际关系 自我认识 意志 情绪 创新 教育行政 心理调节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词汇呈现方式的心理机制及词汇学习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莫秀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9-160,F0003,共3页
"注意"这一心理活动的集中性特征为词汇学习与教学提供了认知理论基础。语言学习者主要接触到两种主流教学方法:集中式生词讲解和分散式生词讲解。从理论上说,集中式生词呈现方式使认知心理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调节作用,... "注意"这一心理活动的集中性特征为词汇学习与教学提供了认知理论基础。语言学习者主要接触到两种主流教学方法:集中式生词讲解和分散式生词讲解。从理论上说,集中式生词呈现方式使认知心理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调节作用,从而获得更好的词汇学习效果。在针对一所理工科大学学生实施的词汇教学实验统计结果验证了这一点:集中式生词讲解法比分散式生词讲解法就词汇学习与记忆而言更为有效。即使对于倾向选择分散式生词讲解法的学生来说,结果也是如此。因此,语言教师应充分利用认知的心理调节作用慎重选择课文生词的讲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调节机制 注意 集中式生词讲解法 分散式生词讲解法 学习效果
下载PDF
三架纸飞机 消除不适应
3
作者 刘中元 《新班主任》 2023年第11期36-37,共2页
高一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陆续有家长打电话向我反映,说孩子不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哭得厉害,有的甚至想休学回家。我知道,这是学生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自身的心理调节机制失衡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快速熟悉新环境,交上新朋友... 高一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陆续有家长打电话向我反映,说孩子不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哭得厉害,有的甚至想休学回家。我知道,这是学生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自身的心理调节机制失衡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快速熟悉新环境,交上新朋友,适应新学校的生活?思前想后,我决定开展一次游戏,助力学生适应新学校。第二天晚自习,我来到教室,笑着问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几个游戏好不好?”同学们大声回答:“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 纸飞机 晚自习 心理调节机制 人际关系 玩游戏 打电话
下载PDF
刘禹锡的心理调节机制与其诗歌创作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伟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3-27,共5页
刘禹锡的个性虽然孤傲、倔强、坦荡,但23年的漫长贬谪生涯,对于他的打击毕竟过于沉重,因此,当其面临严酷的生命磨难时,他运用了多种心理调节机制来维持心理平衡。这些心理调节机制与其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诗歌创作之间,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内... 刘禹锡的个性虽然孤傲、倔强、坦荡,但23年的漫长贬谪生涯,对于他的打击毕竟过于沉重,因此,当其面临严酷的生命磨难时,他运用了多种心理调节机制来维持心理平衡。这些心理调节机制与其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诗歌创作之间,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内在关系。探讨这种内在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推进对刘禹锡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亦且对于我们更深入地探寻诗歌创作乃至整个文艺创作的心理规律,不无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生命磨难 心理调节机制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庞云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12期95-97,共3页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知识",学习语言离不开对语言所形成的基础——"文化"的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别导致语言学习上心理认同的差异性,因此,调节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机制,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关...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知识",学习语言离不开对语言所形成的基础——"文化"的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别导致语言学习上心理认同的差异性,因此,调节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机制,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学习汉语 心理调节机制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机制的建构
6
作者 叶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69,共3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压抑及仇视、固执及强迫症、恐惧及焦躁、职业压力症、交往症等各种心理现象,需要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压抑及仇视、固执及强迫症、恐惧及焦躁、职业压力症、交往症等各种心理现象,需要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渠道机制、心理调节方式机制、心理调节内容机制以及心理调节保障机制等四大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持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的长效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心理调节机制
下载PDF
论心理健康及其实质 被引量:8
7
作者 叶一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7-90,共4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个体能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心理健康的实质乃是个体的适应。就显性表现来看 ,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的适应...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个体能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心理健康的实质乃是个体的适应。就显性表现来看 ,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的适应状态 ;就隐性机制来看 ,心理健康过程是个体的心理功能不断发挥与调节的适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隐性机制 心理功能 自我心理调节机制
下载PDF
作文结对交流行为的心理环境调节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正权 肖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0-275,共6页
写作具有心理调节作用。在将心理环境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灾后学生心理重建的过程中,笔者及其研究小组把作文结对交流活动作为切入点。实践表明,作文结对交流行为不仅是调整灾区学生和其他群众心理环境较好的切入点,而且它本身就具有重... 写作具有心理调节作用。在将心理环境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灾后学生心理重建的过程中,笔者及其研究小组把作文结对交流活动作为切入点。实践表明,作文结对交流行为不仅是调整灾区学生和其他群众心理环境较好的切入点,而且它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心理环境调节意义,其机制是以作文交流为切入点的、参与各方互为心理环境的、多向互动的自适应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环境方法 心理环境调节机制 作文 叙事疗法 灾后心理重建 汶川地震
原文传递
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博 罗莹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21年第11期41-41,共1页
物理学科能力是指学生顺利进行物理学科的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所必需的稳定心理调节机制,其内涵基础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物理学科核心知识技能以及核心活动经验图式(稳定的学科经验结构),能够对学习行为产生定向调节和执行调节。物理... 物理学科能力是指学生顺利进行物理学科的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所必需的稳定心理调节机制,其内涵基础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物理学科核心知识技能以及核心活动经验图式(稳定的学科经验结构),能够对学习行为产生定向调节和执行调节。物理学科的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可以概括为"知识和经验的输入"和"知识和经验的输出"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科 经验图式 心理调节机制 学科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知识 结构化 知识和经验 系统化
原文传递
浅析构建弱势群体上访心理调节机制的必要性
10
作者 关立新 《才智》 2011年第20期179-179,共1页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变革时期,在利益格局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在规模上有扩大之势。弱势群体在不满情绪的趋势下开始通过上访来维护自身利益。上访者与信访部门缺乏必要的心理沟通,最后导致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不...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变革时期,在利益格局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在规模上有扩大之势。弱势群体在不满情绪的趋势下开始通过上访来维护自身利益。上访者与信访部门缺乏必要的心理沟通,最后导致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不和谐现象。本文认为,除了运用强制手段处理过激上访行为以外,还应该通过心理沟通来缓和冲突,构建心理调节机制以达到处理上访问题时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上访 心理调节机制
原文传递
帮助孩子做好疫情期间心理防护
11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据《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3日02版报道:当前,每个人都身处疫情中,被实实在在地牵动和影响着。成人的焦虑可以通过搜寻科普资料、交流和思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对不确定的事情敏感度更高,而心理调节机制不成熟,... 据《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3日02版报道:当前,每个人都身处疫情中,被实实在在地牵动和影响着。成人的焦虑可以通过搜寻科普资料、交流和思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对不确定的事情敏感度更高,而心理调节机制不成熟,受到认知、表达、情绪调节和经验的限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在疫情期间做好心理防护,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呢?首先,要关注情绪,让孩子感到安全。这里所说的情绪,一方面是指父母自身的情绪,另一方面是指孩子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防护 《光明日报》 心理调节机制 焦虑情绪 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 敏感度 疫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