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且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且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 A S)、抑郁自评量表(S D S)、心理韧性量表(C D-RISC)评分。结果:术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AS、SDS及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RISC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对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有积极的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且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 A S)、抑郁自评量表(S D S)、心理韧性量表(C D-RISC)评分。结果:术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AS、SDS及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RISC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在微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对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