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期寫經與刻經互證瑣議——以《太子須大拏經》爲例 |
方一新
|
《汉语史学报》
|
2020 |
0 |
|
2
|
生化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的哲学原理及实例 |
马超
|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
2023 |
0 |
|
3
|
生化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的哲学原理及算法实例 |
马超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
2022 |
0 |
|
4
|
《萬葉集》與樂府系歌辭——從相聞歌到相聞四時歌 |
辰巳正明
張逸農(譯)
|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
2017 |
0 |
|
5
|
“通感”,还是“心感”?——兼谈传统学术遗产保护 |
郁龙余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6
|
论宗炳佛学观与绘画意象的关系 |
王中栋
|
《五台山研究》
CSSCI
|
2023 |
0 |
|
7
|
歌剧《以青山的名义》尧臣香形象塑造的身受心感 |
李丽芳
|
《艺海》
|
2016 |
0 |
|
8
|
爱、痛感与乐感 |
丁方
史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朱淑真诗词意象的女性意识 |
蔡荷芳
|
《铜陵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0
|
谈身、心、感三位一体化训练对克服音乐表演焦虑认知行为的干预研究 |
陈凌
|
《音乐大观》
|
2014 |
0 |
|
11
|
吾心写吾感——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舸舸
|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