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 被引量:13
1
作者 顾红亮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杜维明的体知概念是在默会知识与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对儒家的德性之知传统所作的一种新阐释。体知是那种与认知相对、与实践结合、体现人格尊严的认识,具有认识的意义和实践的意义。杜维明对体知概念的论述与波兰尼在个人知... 杜维明的体知概念是在默会知识与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对儒家的德性之知传统所作的一种新阐释。体知是那种与认知相对、与实践结合、体现人格尊严的认识,具有认识的意义和实践的意义。杜维明对体知概念的论述与波兰尼在个人知识观上的建构工作有不少相近之处,两者都对传统科学知识观念提出质疑,为知识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个人 默会 实践 人格
原文传递
论道德智慧 被引量:10
2
作者 龙兴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40,共5页
道德智慧是智德论、美德论的重要范畴,也是道德认知、道德理性的最高形式。本文论述了道德智慧不同于一般智慧的特殊性,并提示了它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道德智慧 道德理性 道德认能力 合规律性 道德自由 事实与价值 人生经验 德性 把握现实 合目的性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力行”知识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嘉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12,共8页
从儒家"知"的概念入手,可将其"知"论解读为一种"力行"知识论。儒家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认识,即"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后者在儒家看来才是真正的知识。德性之知是以"诚"... 从儒家"知"的概念入手,可将其"知"论解读为一种"力行"知识论。儒家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认识,即"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后者在儒家看来才是真正的知识。德性之知是以"诚"为立足点的,其目标是"穷理"。"知行合一"说最能体现这种"知"论的特性。中国传统哲学并非不存在知识论,它只是未曾产生出"知道如是"的知识论,而发展出了一种另一类型的、"知道如何"的知识论。中国的"力行"知识论与赖尔所论述的"知道如何"的知识论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相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都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能力与行动有关,都属于实践知识论的范畴,都主张规则的规范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赖尔的"知道如何"是以"行"蕴"知",而儒家的"力行"知识论则是以知为行的理由、根据,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力行识论 道如何 道如是
原文传递
作为动力之知的儒家“体知”论——杜维明对当代道德认识论的贡献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勇 黄家光(译)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3期101-116,196,197,共18页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还需要有内心的体验活动;另一方面,这样的知识不只让其拥有者知道孰是孰非,而且还会让他好是恶非、行是除非。这种知识类型既与西方传统认识论强调的命题性知识(knowing-that)不同,也与20世纪中叶为赖尔所强调的能力之知(knowing-how)不同。就其能够驱使其拥有者做出与这种知识相应的行动而言,它是一种动力之知(knowing-to);就这种知识不只是信念(belief)而且也是欲望(desire)而言,它是一种信欲(besire)。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动力之知的“体知”概念的提出是对当代认识论特别是道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动力 杜维明
下载PDF
读冯契同志《<智慧说三篇>导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汤一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33,共4页
去年(1994年)冯契同志80岁生日时,我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在信中除了祝贺他的生日外,我特别提到他早年的那篇论文《智慧》(刊于《哲学评论》第10卷第5期,1947年6月),因为我认为他的那篇文章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并且希望能读到他有关这... 去年(1994年)冯契同志80岁生日时,我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在信中除了祝贺他的生日外,我特别提到他早年的那篇论文《智慧》(刊于《哲学评论》第10卷第5期,1947年6月),因为我认为他的那篇文章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并且希望能读到他有关这一哲学论题的新作。后来收到他的新作《智慧的探索》,由于各种杂事,而没有能早日读这本书。今年3月9日突然接到华东师大哲学系的电报,告知冯契同志于3月1日病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去年12月初,我到上海,还和冯契同志通了电话,但没有抽时间去看他。现在想来,非常后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识成智 冯契 性与天道 智慧说 唯物主义辩证法 中国哲学 理性的直觉 德性 认识世界 逻辑分析
原文传递
闻见与德性——朱子、阳明“知”论辨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向世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1,共11页
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德性的先天必然性。朱子希望沟通闻见与德性、人心与物理的"主宾之辨",形成既有内外又合内外的格物穷理的... 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德性的先天必然性。朱子希望沟通闻见与德性、人心与物理的"主宾之辨",形成既有内外又合内外的格物穷理的认识路经。朱学与阳明学的主要争议,集中在是否可经由闻见知识进入到内在德性的自我觉醒和彰显,从而打破自然生理与至善伦理之间的障壁。朱子认为"做圣贤"与"格天下之物"为一事,阳明以亲身经历予以否证,强调吾心良知自足,良知之外无知。阳明虽也不否认知识,但毕竟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闻见表现为良知本体的彰显流行。这既有克服朱学致知路向的理论需要,也有"拔本塞源"、矫正不良社会风气的现实理由,而最终目标则在成就完善的圣贤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见 德性 格物致
原文传递
“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黔首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qu...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还是"见闻之知",都属于"德性所知",都是"德性所知"的一个部分和局部。在张载看来,任何局部、片面的知识都不能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只有整全的知识才能够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张载是在"知识——人性"的框架内思考知识问题的,人性美好问题成为张载知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德性 见闻 人性
下载PDF
理學工夫論的“德性之知” 被引量:5
8
作者 楊儒賓 《中国文化》 2018年第1期40-57,共18页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学“成圣”工夫论中一个核心问题,与“德性之知”相对应的概念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对分是普见于中国儒释道思想中的一组概念的变形。大传统的三教论述中,都曾提出一种由心体发出而可切入物之本来...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学“成圣”工夫论中一个核心问题,与“德性之知”相对应的概念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对分是普见于中国儒释道思想中的一组概念的变形。大传统的三教论述中,都曾提出一种由心体发出而可切入物之本来面目的无知之知,与此“无知之知”相对照的即是由感官发出的“见闻之知”。儒家两种知的分别始于张载、程颐,两种知的提出和两种性(羲理之性、气质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两个面向,@是一种对新的人(亦即人的无限性)的想象,它们启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临。本文探讨底下问题:两种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学的良知与德性之知的关联。本文除了涉及理学史的脉络外,也探讨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见闻 物自身 悟性 工夫论
原文传递
一画一书尽显百年前知识分子的骨气
9
作者 慧鉴堂主人(文/图) 《中国收藏》 2024年第5期32-35,共4页
北宋张载曾说,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这也算是今天笔者把两件作品列在一起、相互比较的原因吧满幅尽是气宇轩昂这幅绘于扇面上的《朱竹图》(图1)作者为徐世昌(1855年至1939年),他一生故事颇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 北宋张载曾说,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这也算是今天笔者把两件作品列在一起、相互比较的原因吧满幅尽是气宇轩昂这幅绘于扇面上的《朱竹图》(图1)作者为徐世昌(1855年至1939年),他一生故事颇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书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徐世昌 张载 识分子 书画家
原文传递
“德性之知”的认知思想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四光 郭斯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可知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德性之知具有如下认知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其内在机制与宗教心理相类似,最后,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格物致 涵养本心
下载PDF
《正蒙》心性理论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辉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张载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心性论思想。“性”之内涵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作为万物本源的太虚以及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使世间万物获得其“是其所是”的本“性”,这是客观意义上的性;其次,人类禀有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则是主观意义上的,... 张载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心性论思想。“性”之内涵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作为万物本源的太虚以及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使世间万物获得其“是其所是”的本“性”,这是客观意义上的性;其次,人类禀有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则是主观意义上的,它们在“心”上得以体现,而且这两层“性”的关系要在气化论的框架下方能厘清;“性”落实到具体的人类个体之上,由“心”来承载。“心”具有知觉的特征,“心知”作为一种德性之知,其认知对象有三个方面:天地造化之道、本然善性和人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本文不认同通常将德性之知理解为一种理性知识的看法,通过分析《正蒙》文本中“体”的四种含义(“形体”“本体”“体知”及“以……为一体”),判断德性之知是一种“身体性”的“体知”,凭借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圣人得以“合内外之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德性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机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管叶青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7-60,共4页
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之困、教学机理与实现路径,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之困在于:重视课程知识灌输与课程知识主体搁置、轻视生活情境创设与个体知识文化虚无、漠视个体身心合... 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之困、教学机理与实现路径,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之困在于:重视课程知识灌输与课程知识主体搁置、轻视生活情境创设与个体知识文化虚无、漠视个体身心合一与嫁接活动知识虚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机制表现为“基于知识为中介的个体活动之中”“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之中”“知识、能力与德行之知的创造性整合之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选择是:在问题情境预设中形成体知、在知识探究运用中重建境域、在观念表达反思中发展德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教学转化 识运用 德性
下载PDF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馥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30,共6页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智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自孔子奠定中国古代智力观的基础之后,先秦诸子、两汉经师、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思...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智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自孔子奠定中国古代智力观的基础之后,先秦诸子、两汉经师、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都对“智”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观 智慧 中国古代 历史演变 价值论 道德智慧 德性 明清 “经世致用” 王阳明
下载PDF
张载与理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国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2,共4页
在天道之域,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由此解释对象世界的现实形态(实然);在人道之域,张载则突出了伦理之序、价值理想以及社会责任(当然)。通过对以上二者的沟通,张载既肯定了天道与人道的关联,又确认了当然与实然的统一。以气质之性和... 在天道之域,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由此解释对象世界的现实形态(实然);在人道之域,张载则突出了伦理之序、价值理想以及社会责任(当然)。通过对以上二者的沟通,张载既肯定了天道与人道的关联,又确认了当然与实然的统一。以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的预设为前提,张载展示了人的感性规定与理性本质相关而又相分的关系;由赋予德性之知以二重内涵,张载则进一步预示了理学发展的不同路向。以上的理论进路,使张载的哲学系统在实质的意义上构成了理学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即气 天地 气质 德性
下载PDF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意蕴及缺陷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宝信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22,31,共5页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意蕴及缺陷朱宝信"天人和谐"的思想观念是"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和"天、地、人都按'中'之法则运行"的观念相结合的结果。孔子对此作了最早的表述。他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意蕴及缺陷朱宝信"天人和谐"的思想观念是"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和"天、地、人都按'中'之法则运行"的观念相结合的结果。孔子对此作了最早的表述。他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认为自然之天的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理 阳货 天人和谐 德性 见闻 天人关系 谓性 心即理 德性
下载PDF
“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江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9,175,共10页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qu...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觉悟"。"悟"与"道"、"悟"与"体"的辨析表明,在儒家思想里,"道"为"悟"的目的,"体"与"悟"则体现了认知方式的共通性。王阳明"悟道"的亲历则揭示了"悟"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运思逻辑,即以体会"成圣之道"为"悟"的目标,历经"疑"、"困"、"遇"、"通"、"证",最终完成"悟道",是为"悟"思想逻辑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悟道 德性 道德哲学思维
下载PDF
明清实学对宋明理学伦理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荣晋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2-18,6,共8页
自明中叶至清中叶,特别是明清之际,由于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总危机的爆发和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产生,随着宋明理学的衰颓及其“空虚之弊”的暴露,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由虚返实的实学思潮,并且在同宋明理学特别是王学末流的辩论中,逐步成为十... 自明中叶至清中叶,特别是明清之际,由于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总危机的爆发和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产生,随着宋明理学的衰颓及其“空虚之弊”的暴露,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由虚返实的实学思潮,并且在同宋明理学特别是王学末流的辩论中,逐步成为十六至十八世纪学术发展的主流。我们把这股以“黜虚崇实”为基本特征、以揭露封建社会各种弊端和批判理学末流“空虚之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 气质 伦理观念 性二元论 伦理思想 德性 本然 天地 实学思潮
原文传递
道德认识:中国传统哲学中“知”的典型形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小平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5,共8页
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首先要分析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极为不发达,甚至可以说对认识论问题根本不感兴趣.比如有的论者说:“中国哲学的思维传统向以重社会、伦理和人生问题为特征,对认识论问题... 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首先要分析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极为不发达,甚至可以说对认识论问题根本不感兴趣.比如有的论者说:“中国哲学的思维传统向以重社会、伦理和人生问题为特征,对认识论问题从未表现出像西方那样浓厚的兴趣,研究水平也从未达至到西方哲学那样的广度和深度.”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中国传统哲学确是以重社会、伦理和人生问题为特征的.但这种说法必然导致认为认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缺损甚至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没有认识论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与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无有区别,持此主张者常以中国先秦墨家和名家以及一些经世致用哲学的认识论为主要根据.但是,墨家和名家等在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中并未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其认识论亦不能代表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脉和基本特征.这两种观点固然有合理和正确的一面,但却将西方以自然客体为对象、以理性分析为方法、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自然认识论(这是仅以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而言)为认识论的全部内容和唯一标准来衡量一切认识形式:前者以西方自然认识论为唯一标准贬低、忽视甚至否认中国传统哲学有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道德认识 自然认识 哲学认识论 德性 认识形式 义利 西方哲学 哲学家
原文传递
德性实践与德性之知——论二程经学诠释的转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洪兴 陈华波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5,共10页
传统经学诠释有训诂、义理之分,北宋二程的经学转向进一步揭示出经学诠释中的"德性"内涵。二程经学思想不啻是义理之学,更是德性之学,它包含了德性实践和德性之知两个维度。二程将诠释重点从作者和文本转向读者,将治经问学的... 传统经学诠释有训诂、义理之分,北宋二程的经学转向进一步揭示出经学诠释中的"德性"内涵。二程经学思想不啻是义理之学,更是德性之学,它包含了德性实践和德性之知两个维度。二程将诠释重点从作者和文本转向读者,将治经问学的目的从知性理解转向德性实践,这就脱离了形式上的训诂之学。同时,又指出以德性之知来接近圣人境界,进而理解圣人所作经典中蕴含的义理,这又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义理之学。注重德性实践,从德性出发去理解经典和圣人,最后通达"天理",是二程经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两宋"道学"或"宋明理学"不同于传统儒家经学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儒家经典诠释思想与西方诠释学思想的差异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经学 义理 德性实践 德性
原文传递
论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感通”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乐恒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中,张载(1020-1077)研究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张载研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张载哲学思想的特殊性。张载哲学思想一方面与周敦颐、二程的理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而另一方面则又有其自身的系统、思路和问题意识。研究宋明... 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中,张载(1020-1077)研究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张载研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张载哲学思想的特殊性。张载哲学思想一方面与周敦颐、二程的理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而另一方面则又有其自身的系统、思路和问题意识。研究宋明理学者(包括二程本人)往往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即通过程朱理学的问题、视野、架构来考察张载哲学,因此容易造成或多或少的误解,从而影响到后世对张子之学的界说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气质 天命 张载思想 张载哲学 天地 见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