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脑创伤脑组织糖代谢及甘油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爱林 只达石 +3 位作者 张赛 黄慧玲 张国斌 莫丽冬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脑创伤患者脑组织糖代谢及甘油的影响。方法33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将微透析探针分别置入病损周边区、病灶对侧的相应位置及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分析亚低温组及常温组脑细胞间液(extracellular fluid,ECF...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脑创伤患者脑组织糖代谢及甘油的影响。方法33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将微透析探针分别置入病损周边区、病灶对侧的相应位置及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分析亚低温组及常温组脑细胞间液(extracellular fluid,ECF)的乳酸/丙酮酸(lactate/pyruvate,L/P)、乳酸/葡萄糖(lactate/glucose,L/G)及甘油(glycerol,Gly)浓度。结果亚低温组比常温组“正常区”脑ECF的L/P有明显降低;亚低温组比常温组病损周边区甘油、L/G及L/P有明显降低;常温组病损周边区比“正常区”的甘油、L/G及L/P明显增高;亚低温组病损周边区L/P比“正常区”有明显增高。结论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降低病损周边区脑ECF中L/P、L/G及甘油的浓度及“正常区”L/P的浓度而发挥脑保护作用;颅脑创伤后病损周边区更易发生能量代谢紊乱及细胞膜降解,亚低温对这一区域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糖代谢 创伤脑组织 甘油 重型 腹部皮下脂肪组织 乳酸/丙酮酸 能量代谢紊乱 透析探针 脑细胞间液 fluid 脑保护作用 颅脑创伤后 创伤患者 ECF 周边 病损 常温 葡萄糖 浓度 膜降解 增高
原文传递
青藤碱微透析回收率测定方法的体外模拟实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凌家俊 李锐 周莉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体外模拟方式测定青藤碱微透析回收率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回收率的测定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及零净通量法(ZNF法)。[结果]增量法及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一致;回收率与媒体中青藤碱的浓度无关;浓差法的日内稳定... [目的]研究利用体外模拟方式测定青藤碱微透析回收率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回收率的测定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及零净通量法(ZNF法)。[结果]增量法及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一致;回收率与媒体中青藤碱的浓度无关;浓差法的日内稳定性及重现性均好;利用零净通量法能准确地测定媒体中青藤碱的浓度及其回收率。[结论]微透析取样技术可用于青藤碱的药动学研究,浓差法中的减量法(即体内研究中的反向透析法)可作为体内微透析研究中青藤碱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化学 透析探针 色谱法 高压液相 青藤碱/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严方 丁黎 赵陆华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9期409-412,共4页
论述微透析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着重介绍微透析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操作步骤、微透析技术用于定量分析及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以及微透析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关键词 透析技术 透析探针 药物分析
下载PDF
栀子苷脑血微透析探针大鼠体内外试验回收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腾飞 刘建勋 +2 位作者 林力 张颖 宋文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431,共7页
目的:考察栀子苷脑微透析探针和血微透析探针的大鼠体内外回收率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脑、血微透析液中栀子苷的浓度;采用正透析法和反透析法考察不同灌流速度、正透析法考察不同栀子苷浓度(50、200、500、1 000 ng&... 目的:考察栀子苷脑微透析探针和血微透析探针的大鼠体内外回收率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脑、血微透析液中栀子苷的浓度;采用正透析法和反透析法考察不同灌流速度、正透析法考察不同栀子苷浓度(50、200、500、1 000 ng·mL^(-1))及探针使用次数对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反透析法考察大鼠体内探针回收率稳定性及灌流速度对回收率的影响,并与体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栀子苷的脑、血探针体内外回收率均随着灌流速度(0.5、1.0、1.5、2.0、3.0μL·min^(-1))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流速下体外正透析法测得的脑、血液探针回收率分别为(48.0±3.4)%、(31.0±2.3)%、(20.4±1.3)%、(17.3±0.8)%、(7.9±0.7)%和(83.0±5.9)%、(56.2±5.2)%、(39.1±3.1)%、(30.4±2.6)%、(26.4±1.9)%;正透析法和反透析法所测得的体外回收率在相同条件下基本一致,且反透析法测得的体内回收率与体外结果基本一致;脑、血探针体内回收率在10 h内的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23.4%和42.6%;脑、血探针回收率与栀子苷的浓度无关;使用不超过3次的探针,经过恢复处理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透过率。结论:反透析法能够作为研究栀子苷体内回收率的测定方法,微透析技术能够用于栀子苷脑细胞间液药代动力学、血液药代动力学的同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透析探针 生物活体取样技术 回收率 脑细胞间液 药代动力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微透析探针的制备及其在Ni(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明 孔亮 +1 位作者 厉欣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介绍了一种自制微透析探针的制备方法,考察了灌流液流速、温度以及探针膜面积等因素对金属离子Ni(Ⅱ)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微透析探针透析金属离子的各种指标都与商品的微透析探针性能相当,可以替代商品化微透析探针研究金... 介绍了一种自制微透析探针的制备方法,考察了灌流液流速、温度以及探针膜面积等因素对金属离子Ni(Ⅱ)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微透析探针透析金属离子的各种指标都与商品的微透析探针性能相当,可以替代商品化微透析探针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利用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研究了Ni(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用自制的微透析探针测定Ni(Ⅱ)与HSA之间的第一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1 16和8 6×105L/mol,采用商品的微透析探针测定的结果分别为1 23和7 5×105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 相互作用 透析探针 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 人血清白蛋白 镍离子 活体取样技术
下载PDF
微透析取样技术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林 朱家壁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96-301,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介绍了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组成以及微透析探针的类型 ,重点介绍了在体微透析取样技术在动物和人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表明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具有广...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介绍了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组成以及微透析探针的类型 ,重点介绍了在体微透析取样技术在动物和人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表明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透析探针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宁 张新荣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0-73,共4页
文中对微透析取样技术的特点 ,近年来的发展 ,微透析探针的结构、原理以及微透析与分离及检测技术联用等情况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透析技术 透析探针 分离 检测技术 分析化学 取样技术 应用
下载PDF
亚低温对脑创伤患者脑组织糖代谢及甘油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爱林 只达石 +3 位作者 黄慧玲 张赛 张国斌 莫丽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能量代谢及甘油的影响。方法:将微透析探针分别置入16例重型脑创伤(sTBI)患者半暗区及病灶对侧的相应位置(正常区),分析受伤后、亚低温期及复温后脑细胞间液(ECF)的乳酸(L)、乳酸/丙酮酸(L/P...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能量代谢及甘油的影响。方法:将微透析探针分别置入16例重型脑创伤(sTBI)患者半暗区及病灶对侧的相应位置(正常区),分析受伤后、亚低温期及复温后脑细胞间液(ECF)的乳酸(L)、乳酸/丙酮酸(L/P)、乳酸/葡萄糖(L/G)及甘油浓度(Gly)。结果:半暗区亚低温12h后ECF的Gly、L、L/P及L/G比亚低温治疗前明显降低并维持到复温后,正常区亚低温12h后ECF的L、L/P及L/G比亚低温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区亚低温12h后与复温后比较,脑ECF的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前、亚低温12h后半暗区脑ECF的L、L/P及Gly均比正常区明显增高。结论: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半暗区脑ECF中L/P、L/G及Gly的浓度及正常区L/P的浓度而发挥脑保护作用;颅脑创伤后半暗区更易发生能量代谢紊乱及细胞膜降解,亚低温对这一区域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患者 甘油 糖代谢 脑组织 脑细胞间液 乳酸/丙酮酸 能量代谢紊乱 半暗区 透析探针 ECF 亚低温治疗 脑保护作用 颅脑创伤后 复温后 亚低温期 治疗前 浓度 葡萄糖 统计学 膜降解 重型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关里 赵金垣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6,共3页
近几十年来利用微透析技术在许多组织中开展了监测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浓度及其含量的研究。该技术已经逐渐显示出其能直接且在线反映某物质在组织器官中信息的特点,同时微透析技术对组织器官是安全的,因其产生的损伤机体具有良好的耐受... 近几十年来利用微透析技术在许多组织中开展了监测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浓度及其含量的研究。该技术已经逐渐显示出其能直接且在线反映某物质在组织器官中信息的特点,同时微透析技术对组织器官是安全的,因其产生的损伤机体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微透析技术原理及其在疾病进展监测等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同时展望了该技术在职业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灌流液 透析探针 回收率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Clinical microdialysis in neuro-on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0
作者 J. Clay Goodman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3-181,共9页
Clinical microdialysis allows a discrete volume of the brain to be sampled for neurochemical analysis of neurotransmitters, metabolites, biomarkers, and drugs. The technique can be safely used in humans intraoperative... Clinical microdialysis allows a discrete volume of the brain to be sampled for neurochemical analysis of neurotransmitters, metabolites, biomarkers, and drugs. The technique can be safely used in humans intraoperativel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in ambulatory settings. Microdialysis probes, micropumps, and analytical equipment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d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for neurochemical monitoring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rok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here has been very limited use of microdialysis in neuro-oncology, but this technique has great promise in the study of the basic neurochemistry of brain tumors, alterations in neurochemistry in response to therapy, an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Microdialysis probes may also be used to deliver drugs while simultaneously permitting monitoring of neurochemical changes induced by this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技术 神经递质 肿瘤学 临床 透析探针 应用 原理 化学监测
下载PDF
微透析探针的重复利用性及自制线性探针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凌家俊 谢波 周莉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3-265,270,共4页
【目的】探讨微透析探针的可重复利用性以及线性探针的自制方法。【方法】采用SD大鼠进行体内试验,研究商品探针在体内试验前后效能的变化;利用F5型肾透析器中的纤维作为自制线性探针的透析膜,用体外测定回收率的方法探索其可行性。探... 【目的】探讨微透析探针的可重复利用性以及线性探针的自制方法。【方法】采用SD大鼠进行体内试验,研究商品探针在体内试验前后效能的变化;利用F5型肾透析器中的纤维作为自制线性探针的透析膜,用体外测定回收率的方法探索其可行性。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的测定均采用反透析法。【结果】在经过长时间的体内试验之后,探针的效能只发生了3%的变化;自制探针的回收率虽然比商品探针低,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效能稳定。【结论】商品探针可以重复使用;自制线性探针可以代替商品探针进行一些微透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分析 透析探针/仪器与设备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