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34
篇文章
<
1
2
…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忧那思等人的新伦理究竟新在哪里?
被引量:
35
1
作者
甘绍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1-59,共9页
关键词
责任原则
应用伦理学
责任伦理学
专业领域
日常语言
社会
问题
精神气质
精神需求
技术时代
当代
社会
概念
哲学
神学
应当
原文传递
“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
被引量:
35
2
作者
杨利慧
《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民俗学界存在的问题,对“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做了进一步梳理,指出民俗主义并非当下的一种时新理论,不能盲目搬用。同时对民俗主义现象的个案研究做了介绍,并阐明了引发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民俗学界存在的问题,对“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做了进一步梳理,指出民俗主义并非当下的一种时新理论,不能盲目搬用。同时对民俗主义现象的个案研究做了介绍,并阐明了引发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本文认为,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正可以充任当代中国民俗学转型的媒介。它能够拓宽民俗学者的视野,使大家从“真”与“假”的僵化教条中、从对遗留物的溯源研究中解放出来,摆脱向后看、从过去的传统中寻求本真性的局限,睁开眼睛认真看待身边的现实世界,从而将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也可以促使民俗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更好地对话,加强民俗学与当代社会之间的联系,并对当前重大而剧烈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有所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民俗主义
民俗学
当代
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年概念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
31
3
作者
李毅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青年概念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问题。现实中存在多种青年概念的定义。从综合研究青年的角度,根据人们对青年概念的认识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定义当代青年是处在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人格基本形成和社会自立初期阶段的人;当...
青年概念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问题。现实中存在多种青年概念的定义。从综合研究青年的角度,根据人们对青年概念的认识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定义当代青年是处在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人格基本形成和社会自立初期阶段的人;当代青年的年龄界定在18至35岁之间。当代青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由青年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概念
当代
社会
青年概念内涵
青年年龄界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字母词语的表达功效
被引量:
22
4
作者
原新梅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8,共2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频繁、信息经济产业的突飞猛进、外语教育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e时代、CPU、IT业、BBS版、WTO、APEC、IELTS、HSK、X型人才、CT、γ刀、α粒子、T180之类的词语涌入了中国当代社会生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频繁、信息经济产业的突飞猛进、外语教育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e时代、CPU、IT业、BBS版、WTO、APEC、IELTS、HSK、X型人才、CT、γ刀、α粒子、T180之类的词语涌入了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用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汉字、符号、数字组成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一道独特的风景。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母词语
IELTS
外语教育
HSK
当代
社会
文化交流
普及
方方
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
被引量:
24
5
作者
任丽娟
申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16,共3页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 ,从文化教育、竞技、自卫、健身医疗、审美娱乐、经济、社会交往等 7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关键词
武术
当代
社会
价值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
被引量:
24
6
作者
贺小飞
李守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8,共7页
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以及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膨胀突出了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体现,也为高等教育社会...
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以及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膨胀突出了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体现,也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提供了切实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
高等教育需求
社会
服务职能
区域
联系
重要性
空间
发展
刍议
当代
社会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
18
7
作者
周新军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资关系理论
当代
社会
原文传递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被引量:
22
8
作者
刘福森
孙忠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3-26,共4页
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应当包含根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而且还应当包含价值论的支撑和伦理的规范。因此,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一概念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伦理学,既是传统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在当代社会发...
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应当包含根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而且还应当包含价值论的支撑和伦理的规范。因此,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一概念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伦理学,既是传统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在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也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伦理学
社会
发展理论
伦理问题
当代
社会
元伦理学
社会
发展规律
伦理原则
发展实践
传统伦理学
环境问题
原文传递
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习惯调查
被引量:
23
9
作者
宋飞
王卓铭
《传媒》
2005年第6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青少年
阅读习惯
网络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大众传媒
2005年
社会
政治
当代
社会
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网络媒介
网络技术
第四媒体
传播者
网民
作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
被引量:
20
10
作者
孙振华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4,共7页
公共艺术的基础之一,是公共空间的政治诉求。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概念,体现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对公共空间民主化进程的需求和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审视。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可能性,在于它必须面对公共性、公民权利、权力规则、社区政...
公共艺术的基础之一,是公共空间的政治诉求。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概念,体现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对公共空间民主化进程的需求和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审视。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可能性,在于它必须面对公共性、公民权利、权力规则、社区政治等当代社会的政治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政治学
公共空间
民主化进程
政治诉求
重新审视
公共权力
中国
社会
当代
艺术
公民权利
当代
社会
社区政治
公共性
可能性
原文传递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
18
11
作者
李楠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82,共8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其具有历史阶段性、二重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研究当代社会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要弄清其是否过时 。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当代
社会
历史阶段性
二重性
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傅守祥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文化大革命"的荒诞悲剧结束后,中国社会逐渐走向正常化,文化也在长久的压抑和畸变之后迅速喷发而变得繁杂和亢奋.社会学家所谓的中国社会转型伴随着以下四个特征而迅速展开:一是世俗的大众社会产生;二是"中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的荒诞悲剧结束后,中国社会逐渐走向正常化,文化也在长久的压抑和畸变之后迅速喷发而变得繁杂和亢奋.社会学家所谓的中国社会转型伴随着以下四个特征而迅速展开:一是世俗的大众社会产生;二是"中产阶级"(即所谓的"成功人士"或"白领阶层")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标准;三是科技与信息因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而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事业,经典艺术迅速边缘化,装璜艺术因与商业利润的密切关系而成为社会时尚的先锋;四是普遍的享乐情绪而很少考虑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
消费性
世俗化
“文化大革命”
取向
中国
社会
转型
“中产阶级”
大众
社会
社会
学家
白领阶层
成功人士
当代
社会
经济发展
正常化
美的
信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目的论解释
被引量:
17
13
作者
徐涤宇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91,共8页
支持或反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者,实质上都是基于某种法律上的意识形态,以一种目的论或功能论的态度加以解释的。在历史上,基于保护交易安全之功能论或目的论来解释物权行为之无因性原则,出现在后期潘德克吞法学中。功能实证分析只是对...
支持或反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者,实质上都是基于某种法律上的意识形态,以一种目的论或功能论的态度加以解释的。在历史上,基于保护交易安全之功能论或目的论来解释物权行为之无因性原则,出现在后期潘德克吞法学中。功能实证分析只是对无因性原则的机能进行一种实证的、中立的描述,与价值判断无涉;目的论是从无因性原则中发现的交易安全之保护机能来进一步论证该原则的正当性,以增强其价值层面的说服力。本文认为,承认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原则,符合当代社会侧重保护动的安全之法政策目标,因而在目的论上具有先进性;并且,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德国法为维系无因性原则和不当得利、善意取得制度在体系上的意义关联而坚持该原则的真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目的论
解释
无因性原则
善意取得制度
交易安全
意识形态
实证分析
价值判断
价值层面
政策目标
当代
社会
不当得利
功能论
保护
正当性
说服力
先进性
德国法
机能
法律
法学
原文传递
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
被引量:
17
14
作者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1997年第3期17-23,共7页
本文将博物馆藏品置于其产生、存在和利用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置于博物馆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讨论博物馆藏品内涵意义的内容、性质、层次、特点和表现,认识到博物馆藏品意义是由与其相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所决定的;博物馆藏品意义并...
本文将博物馆藏品置于其产生、存在和利用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置于博物馆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讨论博物馆藏品内涵意义的内容、性质、层次、特点和表现,认识到博物馆藏品意义是由与其相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所决定的;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是静止、孤立的事实或知识,而是运动、开放的社会行为过程;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局限于历史,同时也涵括和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社会
行为
博物馆工作
当代
社会
“自我”
“历史”
意义层
行为过程
知识体系
社会
需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3
15
作者
王思琦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文化特征
文化现象
联系
必然
年代
当代
社会
文化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13
16
作者
程红帅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文化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必然会对它所依托的物质社会产生影响。封建社会脱胎的孝文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它的不断发展中,曾起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文化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必然会对它所依托的物质社会产生影响。封建社会脱胎的孝文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它的不断发展中,曾起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可以在当代社会发挥它应有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应该
必然
当代
价值
首先
当代
社会
物质
中国
发展
服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朔与他的“顽主”人生叙述
被引量:
6
17
作者
张德祥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0-25,共6页
认识王朔,必须把王朔放在当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中,放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考察。王朔是一种文化现象。1978年,王朔发表了短篇小说《等待》。现在来看,这样一篇描写一个少女在等待“四人帮”早日覆灭,也就是等待欢乐舒畅日子早日到来的作...
认识王朔,必须把王朔放在当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中,放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考察。王朔是一种文化现象。1978年,王朔发表了短篇小说《等待》。现在来看,这样一篇描写一个少女在等待“四人帮”早日覆灭,也就是等待欢乐舒畅日子早日到来的作品,虽被湮没在当时的“伤痕文学”大潮之中了,但作品出自一个刚满二十岁的青年之手,其驾驭文学的能力、叙述事态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王朔具有艺术开发的潜力似乎也不容置疑。八十年代初期,商品经济刚刚开始起步,物价与欲望双重膨胀,发财的机运与倒霉的冒险都变成可能,社会突然开始有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当代
社会
价值取向
社会
阶层
社会
意识形态
社会
现实
中国
社会
欲望
八十年代
王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
被引量:
9
18
作者
姚君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文化分化不断加剧。在此基础上,传播分化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就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而言,传播分化是一个新问题。研究者虽然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大众传播分化的现实,但对传播分化的内涵,以及由传播分化...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文化分化不断加剧。在此基础上,传播分化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就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而言,传播分化是一个新问题。研究者虽然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大众传播分化的现实,但对传播分化的内涵,以及由传播分化所引起的传播冲突、传播失衡等问题,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需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本文对传播分化的基本内涵、传播分化的形态及现实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梳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社会
传播分化
中国
意识形态
媒介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
被引量:
11
19
作者
刘文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6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在对近代以来武术发生的"两次降格"窘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为武术发扬所带来的崭新历史机遇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武术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所应采取的战略姿态。研究认...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在对近代以来武术发生的"两次降格"窘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为武术发扬所带来的崭新历史机遇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武术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所应采取的战略姿态。研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首先被限定在"体育"的框架下发展,导致其文化本色和传统精髓被大量过滤和丧失;其次,在体育系统中,也未能维持住"土洋体育之争"时期能够与西方体育平等对话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后者,并在体育大系统的诸多方面,都日渐走向边缘。当代社会中国国家崛起以及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千载难逢的契机,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光大插上坚实"羽翼";武术应该立足"来而往之"的战略姿态,紧抓历史机遇,反省、自觉自身,将自己与西方体育文化形成强烈互补的独特优长,加以挖掘、拔萃,贡献于当代社会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西学东渐
体育
当代
社会
历史机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
被引量:
7
20
作者
牟钟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45-50,共6页
看来,在传统与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如何肃清观念论的文化史观之影响,切实地(不是“穿靴戴帽”、“贴标签”式地)贯彻唯物史观,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而,关于思想史同现实的社会实践发展史的关系问题似乎有再度...
看来,在传统与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如何肃清观念论的文化史观之影响,切实地(不是“穿靴戴帽”、“贴标签”式地)贯彻唯物史观,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而,关于思想史同现实的社会实践发展史的关系问题似乎有再度提起的必要。例如,要对一个民族的传统作出理论上的概括,首先遇到的就是到哪里去寻找民族传统、如何确定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研究传统当然不能不处理许多有关思想资料;然而,为了正确地揭示这些思想资料的真正内涵,社会实质并对其历史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是否还应当探讨一下思想史同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之间的真实联系,以及所谓传统凭借什么能“传”到今天并对现实生活继续发生影响等问题呢?进一步地说,当试图以某种观念模式的重建作为解决当代社会难题的良方时,是否还需要探讨一下这种方案在当今世界得到普遍理解和接受的实践基础?总而言之,为使关于传统的理论研究真正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果,为改进研究方法而下一番苦功夫是值得的。而这里所说的研究方法,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归根到底是个哲学历史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与现实
思想史
儒家思想
民族精神
关系问题
当代
社会
民族传统
观念模式
儒学
社会
历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忧那思等人的新伦理究竟新在哪里?
被引量:
35
1
作者
甘绍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1-59,共9页
关键词
责任原则
应用伦理学
责任伦理学
专业领域
日常语言
社会
问题
精神气质
精神需求
技术时代
当代
社会
概念
哲学
神学
应当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
被引量:
35
2
作者
杨利慧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系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文摘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民俗学界存在的问题,对“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做了进一步梳理,指出民俗主义并非当下的一种时新理论,不能盲目搬用。同时对民俗主义现象的个案研究做了介绍,并阐明了引发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本文认为,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正可以充任当代中国民俗学转型的媒介。它能够拓宽民俗学者的视野,使大家从“真”与“假”的僵化教条中、从对遗留物的溯源研究中解放出来,摆脱向后看、从过去的传统中寻求本真性的局限,睁开眼睛认真看待身边的现实世界,从而将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也可以促使民俗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更好地对话,加强民俗学与当代社会之间的联系,并对当前重大而剧烈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有所担当。
关键词
民俗
民俗主义
民俗学
当代
社会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概念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
31
3
作者
李毅红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文摘
青年概念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问题。现实中存在多种青年概念的定义。从综合研究青年的角度,根据人们对青年概念的认识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定义当代青年是处在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人格基本形成和社会自立初期阶段的人;当代青年的年龄界定在18至35岁之间。当代青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由青年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决定的。
关键词
青年概念
当代
社会
青年概念内涵
青年年龄界定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youth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connotation of concept of youth
defining youth age
分类号
B812.21 [哲学宗教—逻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字母词语的表达功效
被引量:
22
4
作者
原新梅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8,共2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阶段成果
文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频繁、信息经济产业的突飞猛进、外语教育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e时代、CPU、IT业、BBS版、WTO、APEC、IELTS、HSK、X型人才、CT、γ刀、α粒子、T180之类的词语涌入了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用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汉字、符号、数字组成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一道独特的风景。字……
关键词
字母词语
IELTS
外语教育
HSK
当代
社会
文化交流
普及
方方
生活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
被引量:
24
5
作者
任丽娟
申玲
机构
西安统计学院体育教研室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16,共3页
文摘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 ,从文化教育、竞技、自卫、健身医疗、审美娱乐、经济、社会交往等 7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关键词
武术
当代
社会
价值功能
Keywords
martial arts
current society
value function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
被引量:
24
6
作者
贺小飞
李守福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8,共7页
文摘
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以及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膨胀突出了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体现,也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提供了切实的落脚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
高等教育需求
社会
服务职能
区域
联系
重要性
空间
发展
刍议
当代
社会
Keywords
region, higher education
function of regional Service by higher education
分类号
G64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
18
7
作者
周新军
机构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资关系理论
当代
社会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被引量:
22
8
作者
刘福森
孙忠梅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系
哈尔滨理工大学社科系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3-26,共4页
文摘
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应当包含根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而且还应当包含价值论的支撑和伦理的规范。因此,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一概念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伦理学,既是传统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在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也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发展伦理学
社会
发展理论
伦理问题
当代
社会
元伦理学
社会
发展规律
伦理原则
发展实践
传统伦理学
环境问题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习惯调查
被引量:
23
9
作者
宋飞
王卓铭
出处
《传媒》
2005年第6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青少年
阅读习惯
网络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大众传媒
2005年
社会
政治
当代
社会
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网络媒介
网络技术
第四媒体
传播者
网民
作为
分类号
G7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
被引量:
20
10
作者
孙振华
机构
深圳雕塑院
出处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4,共7页
文摘
公共艺术的基础之一,是公共空间的政治诉求。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概念,体现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对公共空间民主化进程的需求和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审视。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可能性,在于它必须面对公共性、公民权利、权力规则、社区政治等当代社会的政治学问题。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政治学
公共空间
民主化进程
政治诉求
重新审视
公共权力
中国
社会
当代
艺术
公民权利
当代
社会
社区政治
公共性
可能性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
18
11
作者
李楠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82,共8页
文摘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其具有历史阶段性、二重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研究当代社会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要弄清其是否过时 。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当代
社会
历史阶段性
二重性
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傅守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文摘
"文化大革命"的荒诞悲剧结束后,中国社会逐渐走向正常化,文化也在长久的压抑和畸变之后迅速喷发而变得繁杂和亢奋.社会学家所谓的中国社会转型伴随着以下四个特征而迅速展开:一是世俗的大众社会产生;二是"中产阶级"(即所谓的"成功人士"或"白领阶层")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标准;三是科技与信息因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而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事业,经典艺术迅速边缘化,装璜艺术因与商业利润的密切关系而成为社会时尚的先锋;四是普遍的享乐情绪而很少考虑终极关怀.
关键词
文化发展
消费性
世俗化
“文化大革命”
取向
中国
社会
转型
“中产阶级”
大众
社会
社会
学家
白领阶层
成功人士
当代
社会
经济发展
正常化
美的
信息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目的论解释
被引量:
17
13
作者
徐涤宇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91,共8页
文摘
支持或反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者,实质上都是基于某种法律上的意识形态,以一种目的论或功能论的态度加以解释的。在历史上,基于保护交易安全之功能论或目的论来解释物权行为之无因性原则,出现在后期潘德克吞法学中。功能实证分析只是对无因性原则的机能进行一种实证的、中立的描述,与价值判断无涉;目的论是从无因性原则中发现的交易安全之保护机能来进一步论证该原则的正当性,以增强其价值层面的说服力。本文认为,承认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原则,符合当代社会侧重保护动的安全之法政策目标,因而在目的论上具有先进性;并且,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德国法为维系无因性原则和不当得利、善意取得制度在体系上的意义关联而坚持该原则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目的论
解释
无因性原则
善意取得制度
交易安全
意识形态
实证分析
价值判断
价值层面
政策目标
当代
社会
不当得利
功能论
保护
正当性
说服力
先进性
德国法
机能
法律
法学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
被引量:
17
14
作者
宋向光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博物馆学专业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7年第3期17-23,共7页
文摘
本文将博物馆藏品置于其产生、存在和利用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置于博物馆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讨论博物馆藏品内涵意义的内容、性质、层次、特点和表现,认识到博物馆藏品意义是由与其相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所决定的;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是静止、孤立的事实或知识,而是运动、开放的社会行为过程;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局限于历史,同时也涵括和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社会
行为
博物馆工作
当代
社会
“自我”
“历史”
意义层
行为过程
知识体系
社会
需求
分类号
G260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3
15
作者
王思琦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文化特征
文化现象
联系
必然
年代
当代
社会
文化发展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13
16
作者
程红帅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出处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文摘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文化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必然会对它所依托的物质社会产生影响。封建社会脱胎的孝文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它的不断发展中,曾起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可以在当代社会发挥它应有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孝文化
应该
必然
当代
价值
首先
当代
社会
物质
中国
发展
服务
Keywords
contemporary society
filial piety culture
changes
national culture
humanistic spirit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朔与他的“顽主”人生叙述
被引量:
6
17
作者
张德祥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0-25,共6页
文摘
认识王朔,必须把王朔放在当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中,放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考察。王朔是一种文化现象。1978年,王朔发表了短篇小说《等待》。现在来看,这样一篇描写一个少女在等待“四人帮”早日覆灭,也就是等待欢乐舒畅日子早日到来的作品,虽被湮没在当时的“伤痕文学”大潮之中了,但作品出自一个刚满二十岁的青年之手,其驾驭文学的能力、叙述事态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王朔具有艺术开发的潜力似乎也不容置疑。八十年代初期,商品经济刚刚开始起步,物价与欲望双重膨胀,发财的机运与倒霉的冒险都变成可能,社会突然开始有些活动。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当代
社会
价值取向
社会
阶层
社会
意识形态
社会
现实
中国
社会
欲望
八十年代
王朔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
被引量:
9
18
作者
姚君喜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文摘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文化分化不断加剧。在此基础上,传播分化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就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而言,传播分化是一个新问题。研究者虽然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大众传播分化的现实,但对传播分化的内涵,以及由传播分化所引起的传播冲突、传播失衡等问题,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需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本文对传播分化的基本内涵、传播分化的形态及现实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梳理和探讨。
关键词
当代
社会
传播分化
中国
意识形态
媒介价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
被引量:
11
19
作者
刘文武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6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武术技术的文化蕴含研究"(16CTY019)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在对近代以来武术发生的"两次降格"窘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为武术发扬所带来的崭新历史机遇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武术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所应采取的战略姿态。研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首先被限定在"体育"的框架下发展,导致其文化本色和传统精髓被大量过滤和丧失;其次,在体育系统中,也未能维持住"土洋体育之争"时期能够与西方体育平等对话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后者,并在体育大系统的诸多方面,都日渐走向边缘。当代社会中国国家崛起以及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千载难逢的契机,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光大插上坚实"羽翼";武术应该立足"来而往之"的战略姿态,紧抓历史机遇,反省、自觉自身,将自己与西方体育文化形成强烈互补的独特优长,加以挖掘、拔萃,贡献于当代社会人类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
武术
西学东渐
体育
当代
社会
历史机遇
Keywords
Wushu
the eastward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science
sports
contemporary society
historical opportunity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
被引量:
7
20
作者
牟钟鉴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45-50,共6页
文摘
看来,在传统与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如何肃清观念论的文化史观之影响,切实地(不是“穿靴戴帽”、“贴标签”式地)贯彻唯物史观,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而,关于思想史同现实的社会实践发展史的关系问题似乎有再度提起的必要。例如,要对一个民族的传统作出理论上的概括,首先遇到的就是到哪里去寻找民族传统、如何确定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研究传统当然不能不处理许多有关思想资料;然而,为了正确地揭示这些思想资料的真正内涵,社会实质并对其历史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是否还应当探讨一下思想史同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之间的真实联系,以及所谓传统凭借什么能“传”到今天并对现实生活继续发生影响等问题呢?进一步地说,当试图以某种观念模式的重建作为解决当代社会难题的良方时,是否还需要探讨一下这种方案在当今世界得到普遍理解和接受的实践基础?总而言之,为使关于传统的理论研究真正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果,为改进研究方法而下一番苦功夫是值得的。而这里所说的研究方法,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归根到底是个哲学历史观的问题。
关键词
传统与现实
思想史
儒家思想
民族精神
关系问题
当代
社会
民族传统
观念模式
儒学
社会
历史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忧那思等人的新伦理究竟新在哪里?
甘绍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35
原文传递
2
“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
杨利慧
《民间文化论坛》
2007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年概念的当代阐释
李毅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字母词语的表达功效
原新梅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
任丽娟
申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
贺小飞
李守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4
原文传递
7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
周新军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8
原文传递
8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刘福森
孙忠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2
原文传递
9
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习惯调查
宋飞
王卓铭
《传媒》
200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
孙振华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20
原文传递
1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李楠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8
原文传递
12
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
傅守祥
《理论与创作》
200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目的论解释
徐涤宇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7
原文传递
14
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199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
王思琦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3
原文传递
16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程红帅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王朔与他的“顽主”人生叙述
张德祥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
姚君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
刘文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
牟钟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