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强制转移制度的构想
1
作者 宁玎 《法制与经济》 2018年第6期15-17,共3页
生活中,由于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使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文章阐述了监护权的基本概念、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基本制度,结合该制度在我国的现实发展困境,提出未成年人监护权强制转移的国家责任构想,探讨如何完善未成年人监... 生活中,由于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使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文章阐述了监护权的基本概念、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基本制度,结合该制度在我国的现实发展困境,提出未成年人监护权强制转移的国家责任构想,探讨如何完善未成年人监护权强制转移的前置程序和后续安置机制,以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权 强制转移 国家责任 监护监督
下载PDF
非Markov系统的可靠性仿真
2
作者 刘东 熊伟 +2 位作者 邢维艳 王鹏 张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12,共3页
在进行非Markov系统的可靠性仿真时,为获得准确的状态转移时间抽样,提出剩余分布的近似抽样(ASRD)方法,利用多个均匀分布拟合一般形式的剩余分布,通过拟合参数d调整抽样精度和抽样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强制转移(FT)策略的ASRD(FT-A... 在进行非Markov系统的可靠性仿真时,为获得准确的状态转移时间抽样,提出剩余分布的近似抽样(ASRD)方法,利用多个均匀分布拟合一般形式的剩余分布,通过拟合参数d调整抽样精度和抽样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强制转移(FT)策略的ASRD(FT-ASRD)仿真方法。多个算例结果表明,当5≤d≤10时,FT-ASRD相对于常规仿真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转移 可靠性仿真 非Markov系统
下载PDF
恶意抢注商标与在先权利冲突的司法解决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那 鲍一鸣 《电子知识产权》 2023年第7期4-14,共11页
知识产权具备私权和公共政策性的双重属性,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屡禁不止,攀附和不当利用在先权利不仅侵犯了私权,而且影响了消费者和诚信经营者的公共利益,浪费了大量司法行政资源,严重阻碍我国从商标大国向商标品牌强国的转变进程。《商... 知识产权具备私权和公共政策性的双重属性,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屡禁不止,攀附和不当利用在先权利不仅侵犯了私权,而且影响了消费者和诚信经营者的公共利益,浪费了大量司法行政资源,严重阻碍我国从商标大国向商标品牌强国的转变进程。《商标法》的改革既要加强正向引导,通过规范商标使用行为以避免商标闲置和资源浪费;又要严格反向规制,重点打击商标囤积和恶意抢注等行为。最新《商标法修订草案》引入了商标强制转移规则的同时有必要划分适用场景和细化构成要件。建议进一步明确商标注销、无效和强制转移各自适用条件,构建商标立法规则、行政审查和司法裁判立体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恶意抢注 在先权利 权利冲突 商标强制转移
下载PDF
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转移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晓慧 《法制与经济》 2009年第24期13-15,共3页
监护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监护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力的窘境,甚至出现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在这些情形下,监护权的转移就很有必要。... 监护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监护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力的窘境,甚至出现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在这些情形下,监护权的转移就很有必要。本文从我国监护权转移立法的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以期达到使我国的监护权转移制度更加完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监护权 监护权转移 监护权强制转移
下载PDF
论强制转移权及其法律限制
5
作者 王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642-649,共8页
强制转移权的设定条款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也没有构建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从内涵看,强制转移权是应急性警察行政权,强制转移行为是应急性行政强制行为。强制转移权的合法性依据不仅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应包括《行政强制法》。为... 强制转移权的设定条款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也没有构建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从内涵看,强制转移权是应急性警察行政权,强制转移行为是应急性行政强制行为。强制转移权的合法性依据不仅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应包括《行政强制法》。为此,应重新解读《行政强制法》第3条第2款,将无法律依据的应急强制行为纳入其规制范围。在此基础上,应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一方面,完善地方法律法规,明确强制转移权行使的前提和主体;另一方面,构建基于《行政强制法》的强制转移权执行机制,建立合理的执行程序和强制力"阶梯",从而实现对强制转移权的法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转移 法律保留原则 《行政强制法》 强制力“阶梯”
下载PDF
组织内部知识转移机制、组织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子叶 冯根福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本文从对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和创新情况的关切出发,对知识转移机制、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随着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的变化,不同知识转移机制的使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 本文从对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和创新情况的关切出发,对知识转移机制、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随着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的变化,不同知识转移机制的使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倒U型调节非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正U型调节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发展知识管理以及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 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 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强制技术转移、适应性熟化与创新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炜 周勇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5,共4页
构建了一个强制技术转移和适应性熟化影响创新溢出效应的模型,利用2000~2016年间中国工业分布滞后面板数据估计了强制技术转移和适应性熟化对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技术转移并不能有效地提升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对中国工... 构建了一个强制技术转移和适应性熟化影响创新溢出效应的模型,利用2000~2016年间中国工业分布滞后面板数据估计了强制技术转移和适应性熟化对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技术转移并不能有效地提升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对中国工业创新溢出的改善作用不显著;适应性熟化提升了中国工业吸收核心技术的能力,对中国工业的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技术转移 适应性熟化 创新溢出效应 中国工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