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见马廉藏本《寒山堂曲谱》考论
1
作者 董诗琪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72-79,共8页
学界将已知见《寒山堂曲谱》残本七种划分为甲本和乙本两种系统,但这两种版本系统的先后存在争议。今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见马廉旧藏本,此本有已知版本皆缺失的内容,不仅保留了凡例十八条,总目录,完整的引子、尾声套数章,还保留了商调过... 学界将已知见《寒山堂曲谱》残本七种划分为甲本和乙本两种系统,但这两种版本系统的先后存在争议。今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见马廉旧藏本,此本有已知版本皆缺失的内容,不仅保留了凡例十八条,总目录,完整的引子、尾声套数章,还保留了商调过曲、商角过曲两部分内容。对比板式和内容可知,马藏本与北大藏十五卷残本实为一书的两部分,两本相加共四十三卷,仅阙五卷,可基本还原《寒山堂曲谱》全貌。通过马藏本,还可确定张谱的版本先后,即甲本系统在前,乙本在后,张大复先考订过曲,后补入引子、犯调、尾声套数。《寒山堂曲谱》驳斥九宫之外又有十三调的说法,以及删去仙吕入双调和商黄调,并为犯调划分专章等做法,对后世曲谱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寒山堂曲谱 马廉 犯调
下载PDF
《寒山堂曲谱》文献考论——兼论张大复的编谱理念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诗琪 《南大戏剧论丛》 2023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张大复的《寒山堂曲谱》,编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此谱可分为五卷本、十五卷本两种版本系统。另有《元词备考》、《南词便览》、《词格备考》等书,为张氏编订十五卷本之前做的准备工作。五卷本完成在先,十五卷... 张大复的《寒山堂曲谱》,编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此谱可分为五卷本、十五卷本两种版本系统。另有《元词备考》、《南词便览》、《词格备考》等书,为张氏编订十五卷本之前做的准备工作。五卷本完成在先,十五卷本完成在后。通过版本对比,可知张大复先完成过曲、尾声的编订工作。后又增补了犯调、引子等卷,并增添尾声的相关内容,最终完成完整的曲谱。通过《寒山堂曲谱》的版本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张大复从复古到从俗,从尊崇古曲到接纳犯调的编谱理念,也能探究明末清初曲谱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寒山堂曲谱》 版本 《随园谱》
下载PDF
论艺术的雅化——“月色能移世界”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嘉健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4-50,共7页
一 雅化三义 明朝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有“月色能移世界”一则: 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
关键词 张大复 梅花 三义 化俗为雅 语言 境界 古典主义 朱自清 象征 陶渊明
下载PDF
失明的文化观察者——张大复与显曲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益 《苏州杂志》 2006年第5期93-96,共4页
一难以想象,以《梅花草堂笔谈》传世的张大复(1554——1630),是一个盲人文学家。他最初患的是青光眼,仅凭一线微弱的视力,仍坚持著述,挣钱养家。后来,他典卖了祖传的字画、良田,请江湖游医铁鞋道人医治,视力却丝毫不见好转。正是明代万... 一难以想象,以《梅花草堂笔谈》传世的张大复(1554——1630),是一个盲人文学家。他最初患的是青光眼,仅凭一线微弱的视力,仍坚持著述,挣钱养家。后来,他典卖了祖传的字画、良田,请江湖游医铁鞋道人医治,视力却丝毫不见好转。正是明代万历年间,世道纷乱,水灾频仍,家境贫困,妻亡母丧,再加上弟弟张世长的猝亡,终于导致双眼彻底失明。这时,在江南颇具文名的张大复才四十岁。从此以后,盲杖、笔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观察者 梅花 汤显祖 失明 昆曲 文化 万历年间 昆山 牡丹亭
原文传递
论张大复的散文小品
5
作者 吴承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张大复是晚明的散文名家,其小品自然萧散,重在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受,在艺术形态上突破传统古文体制,突出地反映了当时散文小品生活化、个性、意境化的风气.其创作成就在晚明小品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散文史 晚明小品 张大复 小品形态
下载PDF
张大复宗教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果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明末清初剧作家张大复写有多部宗教剧,这些剧作既借助宗教智慧传达作家"布道劝善"的创作主旨,又展现了明末清初宗教生活的真实图景。同时,透过剧中宗教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包容性、世俗性,我们亦可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宗教特性—... 明末清初剧作家张大复写有多部宗教剧,这些剧作既借助宗教智慧传达作家"布道劝善"的创作主旨,又展现了明末清初宗教生活的真实图景。同时,透过剧中宗教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包容性、世俗性,我们亦可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宗教特性——浓郁的世俗精神、多神崇拜观念、三教合一思想、功利性的信仰心理等——对张氏宗教剧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宗教剧 佛教
下载PDF
以鬼喻人 讽世明道——浅谈《钟馗斩鬼传》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漫涛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钟馗的故事源远流长,据沈括《补笔谈》卷三所记,唐开元时即已滥觞。宋元时已被搬上舞台,有《钟馗囊》、《钟馗小妹》等等。明代有戏剧《庆丰年五鬼闹钟馗》、小说《唐钟馗全传》。明末清初剧坛上又出现了阮大铖《狮子赚》,张大复《天下... 钟馗的故事源远流长,据沈括《补笔谈》卷三所记,唐开元时即已滥觞。宋元时已被搬上舞台,有《钟馗囊》、《钟馗小妹》等等。明代有戏剧《庆丰年五鬼闹钟馗》、小说《唐钟馗全传》。明末清初剧坛上又出现了阮大铖《狮子赚》,张大复《天下乐》传奇沈玉亮的戏文《钟馗吓鬼》和蒲松龄的戏文《钟馗庆寿》。康熙四十年时山西刘璋创作了《钟馗斩鬼传》、数十年后,又有题“东山云中道人编”的《平鬼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馗 讽世 喻人 小说 五鬼 深泽县 戏文 冤死 《补笔谈》 张大复
下载PDF
论《醉菩提》中的济公形象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果果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7,共6页
《醉菩提》是我国现存剧作中第一个把济公搬上戏曲舞台的剧目,其济公形象的塑造是受元明以来小说、戏曲热衷于刻画疯僧、癫道的审美传统之影响。济公"非僧非俗"的面貌和疯癫性格,一方面揭示了元明以来佛教戒律松弛,僧人日益... 《醉菩提》是我国现存剧作中第一个把济公搬上戏曲舞台的剧目,其济公形象的塑造是受元明以来小说、戏曲热衷于刻画疯僧、癫道的审美传统之影响。济公"非僧非俗"的面貌和疯癫性格,一方面揭示了元明以来佛教戒律松弛,僧人日益世俗化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晚明以来反对拘束个性,主张思想解放的时代思潮;同时还反映了宋元以来禅宗文化崛起和禅净合流的宗教文化精神。剧作家不仅抓住了这一形象的独特性,而且在其性格中灌注了富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内蕴,在艺术呈现上也别具手眼。这一形象的生成与张大复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价值观也有关联,对后世济公形象的创造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公 醉菩提 张大复 宗教剧
原文传递
元代南戏剧目和佚曲的新发现——介绍张大复的《寒山堂曲谱》
9
作者 赵景深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6期22-28,共7页
一我在《元明南戲考略》一书里写过一篇《元明南戲的新資料》,介紹清初張大复的《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攝南曲譜》六册抄本(据一厂1944年所发表的《寒山堂曲譜》一文)。我那篇文章的末尾說起:“一厂先生說,預备將这抄本南曲譜出版,这正是... 一我在《元明南戲考略》一书里写过一篇《元明南戲的新資料》,介紹清初張大复的《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攝南曲譜》六册抄本(据一厂1944年所发表的《寒山堂曲譜》一文)。我那篇文章的末尾說起:“一厂先生說,預备將这抄本南曲譜出版,这正是我們所熱烈盼望着的蛭扔小苣俊?必有殘文,由此,我們又可獲得不少的南戲材料了?爆F在距离一厂发表該文的时間已經相隔十五年,这抄本一直不會影印出版;听說北京大学录副一部,我还不曾見到。但是,在去年,我却由于路工的介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寒山 新发现 张大复 元代 曲谱 抄本 南戏 南曲 傅惜华
下载PDF
清前期的苏州派戏曲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鑫 《江苏地方志》 1999年第3期41-42,共2页
明万历以后,苏州作为昆曲的发源地,演戏成风,编戏成一种时尚。到了清初,苏州出现了一批平民作家,他们将才智倾注于编戏,将毕生的精力付诸戏曲。这就是中国戏剧史上有名的苏州派戏曲家,也称“吴门戏曲家”。他们包括:李玉、朱佐朝、朱素臣。
关键词 苏州派 戏曲家 清前期 张大复 通俗文学 中国戏剧史 李玉 戏剧文化 理想人格 冯梦龙
下载PDF
梁辰鱼生平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其湘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3期43-50,共8页
我国在公元十二世纪(南宋初),随着赵宋王朝政治中心的南迁,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比北宋时益见繁荣,在温州流行的“南戏”,也逐渐由杭州、嘉兴、湖州向苏州一带推行,到了十四世纪(元末明初),成为“传奇”。由于工商业发达,都市繁荣,市... 我国在公元十二世纪(南宋初),随着赵宋王朝政治中心的南迁,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比北宋时益见繁荣,在温州流行的“南戏”,也逐渐由杭州、嘉兴、湖州向苏州一带推行,到了十四世纪(元末明初),成为“传奇”。由于工商业发达,都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到十六世纪(明嘉靖、隆庆间),苏州成了剧坛的中心。一时戏剧作家蔚起,剧本的取材日益广阔,其表现形式也日趋繁复。为了适应新剧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辰鱼 严嵩 嘉靖 王世贞 昆山腔 张大复 倭寇 鹿城 龙游 公元
下载PDF
戏曲研究遗札五通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景深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7-38,共2页
清初张大复是苏州派人物,“刺字”确是《如是观》中的,而《精忠记》却是元末明初的南戏,你说的《曲谈》所言不误。 至于《铁冠图》那就比较复杂了。曹寅的《表忠记》已经遗失。根据《曲海总目提要》卷46,叙铁冠道人张净,留下图画三幅。
关键词 戏曲研究 中国戏剧史 张大复 昆曲 苏州市 《鸣凤记》
下载PDF
南京图书馆所藏孤本《南九宫谱大全》考
13
作者 钟钰婷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0,共9页
南京图书馆藏有清代格律谱抄本《南九宫谱大全》,与胡介祉谱同名,系孤本,未署作者和具体年代。此前学界认为南图本乃内廷文人或伶工于康熙二十九年至五十九年间据胡介祉《随园曲谱》增订而成,今考得此本编成于康熙四十二年到乾隆十一年... 南京图书馆藏有清代格律谱抄本《南九宫谱大全》,与胡介祉谱同名,系孤本,未署作者和具体年代。此前学界认为南图本乃内廷文人或伶工于康熙二十九年至五十九年间据胡介祉《随园曲谱》增订而成,今考得此本编成于康熙四十二年到乾隆十一年间,抄于乾隆至道光年间,是《九宫大成》的重要参考来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将南图本与胡介祉谱和张大复《寒山堂曲谱》对照,可知南图本实与张谱关系更近,因其对“南九宫”理论的推崇及求“全”理念故与胡谱同名。此本部分曲例附有工尺谱,所加点板为昆板,保留《骷髅格》、谭儒卿谱等资料。它集前代南曲谱之精粹,其部分内容直接为《九宫大成》所继承,对探究《九宫大成》编纂始末和清中后期内廷编订曲谱理念的变化等问题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九宫谱大全 九宫大成 张大复 胡介祉 曲谱
原文传递
清代中期文言小说十种小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占骁勇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5-202,共8页
《丰暇笔谈》(孟瑢) 孟瑢,字湛文,又字樾籁,号乐闲叟。长州人。原题孟瑢樾,误。据书中“棘闺女鬼”篇云:“雍正癸卯春,余在南闱乡试”,则此时作者尚未中举。“鬼登第”篇云宁国人叶千里曾参加乾隆辛未会试,且与作者为己酉南北同年。由... 《丰暇笔谈》(孟瑢) 孟瑢,字湛文,又字樾籁,号乐闲叟。长州人。原题孟瑢樾,误。据书中“棘闺女鬼”篇云:“雍正癸卯春,余在南闱乡试”,则此时作者尚未中举。“鬼登第”篇云宁国人叶千里曾参加乾隆辛未会试,且与作者为己酉南北同年。由此可知,孟瑢曾中己酉年举人,此己酉年在雍正癸卯与乾隆辛未之间,则是雍正七年(1729)。检乾隆《长州县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清代中期 乾隆 巾箱本 听雨轩 《质直谈耳》 《咫闻录》 湖州府志 张大复 辑佚价值
下载PDF
《如是观》为张大复所作献疑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果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49-53,共5页
《如是观》是否为张大复所作,一直存有异说和争议。笔者在对张大复生平事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张氏剧作的文本细读,发现《如是观》反满抗清的政治取向与张大复侍奉新朝的政治态度不合,《如是观》痛斥入侵的"胡人"和鞭挞... 《如是观》是否为张大复所作,一直存有异说和争议。笔者在对张大复生平事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张氏剧作的文本细读,发现《如是观》反满抗清的政治取向与张大复侍奉新朝的政治态度不合,《如是观》痛斥入侵的"胡人"和鞭挞里通外国的权奸,眷顾现实的思想内容与张大复剧作有意疏离现实,迷恋宗教灵异现象,称颂"天朝"的题旨蕴涵也并不一致,因此,《如是观》是张大复所作的结论大可怀疑,它有可能是明末人吴玉虹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如是观》 苏州派
下载PDF
昆山腔戏曲艺术与苏州
16
作者 王永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两百多年来依照昆山腔的格律创作和演唱的传奇和杂剧(习惯上称之为昆曲或昆剧)一直称雄于我国的剧坛。苏州的戏曲家,无论在戏曲的创作、表演和理论批评方面,还是在剧本的整理、编选、刊刻,以及曲谱的编纂、增补等...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两百多年来依照昆山腔的格律创作和演唱的传奇和杂剧(习惯上称之为昆曲或昆剧)一直称雄于我国的剧坛。苏州的戏曲家,无论在戏曲的创作、表演和理论批评方面,还是在剧本的整理、编选、刊刻,以及曲谱的编纂、增补等方面,对于昆山腔戏曲艺术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昆山腔戏曲艺术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昆山腔的发源地昆山腔这个名称,最早见之于祝允明的《猥淡》①。魏良辅撰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前的《南词引正》亦提到元末明初已有“昆山腔之称”。徐渭的《南词叙录》(自序作于嘉靖三十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魏良辅 吴江派 祝允明 南词 临川派 昆剧 张大复
下载PDF
昆剧《党人碑》索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扶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一) 明末清初时期,涌现了人数众多的苏州派戏曲家,包括李玉、朱素臣、朱佐朝、毕魏、叶稚斐、丘园、张大复、盛际时等,不仅剧作数量多,而且有不少好的或者比较好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
关键词 《党人碑》 昆剧 明末清初 艺术形式 苏州派 张大复 戏曲家 思想内容 作品 李玉
下载PDF
“寒山堂曲谱”版本流变新考及意义
18
作者 宋艳 《中华戏曲》 2023年第1期130-147,共18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寒山堂曲谱”五种被陆续发现,其中的《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备受珍视,被誉为当时戏曲文献最煊赫的两大发现之一,是研究宋元南戏和南曲曲谱发展史的重要文献。然因文献传播滞后,直至21世纪初,五种曲谱极难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寒山堂曲谱”五种被陆续发现,其中的《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备受珍视,被誉为当时戏曲文献最煊赫的两大发现之一,是研究宋元南戏和南曲曲谱发展史的重要文献。然因文献传播滞后,直至21世纪初,五种曲谱极难全见,相关研究,多建立在《新定谱》和《寒山曲谱》之上,故不知五谱实为同一体系,也导致对新、寒两谱孰为修订本问题产生了分歧,致使《新定谱》中曾备受重视的新材料,因不同于《寒山曲谱》而被打上了“讹误”的嫌疑。五谱版本流变和孰为最后修订本的问题已成为审视《新定谱》中新材料价值的关键,需严谨考证,故笔者在亲见四谱的基础上,对该问题重加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寒山堂 曲谱 版本
原文传递
张大复《闻雁斋笔谈》、《梅花草堂笔谈》写作时间及版本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振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4-77,共4页
明末昆山文人张大复著有《梅花草堂集》、《梅花草堂笔谈》、《闻雁斋笔谈》、《昆山人物传》等作品。其中,六卷本的《闻雁斋笔谈》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四卷本的《梅花草堂笔谈》初刻时间为明崇祯三年(1630),但因兵燹之灾,《... 明末昆山文人张大复著有《梅花草堂集》、《梅花草堂笔谈》、《闻雁斋笔谈》、《昆山人物传》等作品。其中,六卷本的《闻雁斋笔谈》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四卷本的《梅花草堂笔谈》初刻时间为明崇祯三年(1630),但因兵燹之灾,《笔谈》部分刊板散失,后世流传版本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修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复 闻雁斋笔谈 梅花草堂笔谈 写作时间 版本
下载PDF
《醉菩提》对济公故事的传奇化书写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晨 丁淑梅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2,共5页
明清之际戏曲家张大复的传奇《醉菩提》,在《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的基础上,对济公故事进行了传奇化的改编;在保留案头阅读趣味性的同时,凸显了文体越界带来的场上搬弄特质;从折子排场与关目衔接,牵引人物的变化与声口对转等层面考察... 明清之际戏曲家张大复的传奇《醉菩提》,在《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的基础上,对济公故事进行了传奇化的改编;在保留案头阅读趣味性的同时,凸显了文体越界带来的场上搬弄特质;从折子排场与关目衔接,牵引人物的变化与声口对转等层面考察《醉菩提》的传奇结构与人物关系设置,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以戏说禅、禅意俗化的意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宗教故事戏曲化、世俗化的过程及其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菩提》 济公 张大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