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志军:做城市艺术的“推门人” |
倪陈旻
|
《温州人》
|
2024 |
0 |
|
2
|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书写转向 |
鲍叶宁
|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于文江绘画艺术辑评 |
尚辉
|
《中国书画》
|
2023 |
0 |
|
4
|
从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谢阁兰的异域情调探索 |
林秋烨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5
|
古米廖夫诗歌中的中国形象 |
张艳婷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5 |
3
|
|
6
|
拉什迪《午夜的孩子》中被消费的印度 |
苏忱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论黄药眠小说《李宝三》的文学史意义 |
林分份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与《画》的对话:谢阁兰“中国幻象”的中国式解读 |
邵毅平
|
《东疆学刊》
CSSCI
|
2010 |
2
|
|
9
|
论“第三才子书”《玉娇梨》的早期英译 |
曾文雄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论阿成创作的异域情调 |
金钢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从《骆驼祥子》的两个译本看传播中国文化的分寸把握 |
张蓉
|
《当代外语研究》
|
2006 |
0 |
|
12
|
在异国的天空下——论古米廖夫创作中的“非洲情调” |
武晓霞
刘莎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1 |
2
|
|
13
|
上海语境与沈从文1928—1931年文学创作的关联及其他 |
龙永干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从谢阁兰“异域情调论”解读《勒内·莱斯》--以贾尼欧、王太太为例 |
倪丽萍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7 |
1
|
|
15
|
《面纱》的东方异域情调 |
金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浅谈民族旅游的利与弊 |
李旭东
唐莉
|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
2004 |
0 |
|
17
|
寂静与沉默:毛姆《木麻黄树》中的马来幻象 |
董玮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8
|
试论艾芜《南行记》的现实主义特征 |
罗华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9
|
脑力摩天轮 |
|
《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
|
2022 |
0 |
|
20
|
接受理论关照下看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以《名利场》两个翻译版本为例 |
王艳霞
|
《海外英语》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