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乐死与立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欧阳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7-24,53,共9页
安乐死与立法欧阳涛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国外争论不休几十年,才在荷兰、澳大利亚出现两个安乐死立法。在我国,安乐死也已日益引人注目,并开展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 安乐死与立法欧阳涛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国外争论不休几十年,才在荷兰、澳大利亚出现两个安乐死立法。在我国,安乐死也已日益引人注目,并开展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牵连医生、病人、家庭、社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故意杀人罪 刑事违法 严重社会危害 身患绝症 自愿安乐死 犯罪构成 人道主义原则 医生 应受惩罚性
原文传递
犯罪定义新表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振晓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
传统的犯罪定义是 :“犯罪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笔者认为 :①将“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作为犯罪定义的组成部分不准确 ,也不宜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 ;②“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异性的... 传统的犯罪定义是 :“犯罪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笔者认为 :①将“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作为犯罪定义的组成部分不准确 ,也不宜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 ;②“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它主要是立法者的犯罪标准 ,而公民和司法人员只能服从刑法 ;③判断是否犯罪的标准只能是刑事违法性。笔者对犯罪定义的新表述是 :“犯罪是符合刑法规定的应当承担 (负 )刑事责任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定义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应受惩罚性 刑法 刑罚
下载PDF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柳兰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3-35,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以及其它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的这一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犯罪的本质特征 构成犯罪 应受惩罚性 犯罪行为 危害行为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情节显著轻微 犯罪构成
下载PDF
论刑事责任的概念
4
作者 李涛 林培晓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09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刑事责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理论,并且一直受到西方刑法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国外关于刑事责任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学说对立。根据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要件理论,刑事责任是放在"有责性"中进行研究... 刑事责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理论,并且一直受到西方刑法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国外关于刑事责任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学说对立。根据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要件理论,刑事责任是放在"有责性"中进行研究的,此处的"责任"一般指罪过,与我国的刑事责任涵义不同。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许多条款都对刑事责任作了明文规定。刑事责任的根据作为刑事责任概念的一个相关子概念对理解犯罪及为何承担刑事责任又这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责 法律后果 应受惩罚性
下载PDF
滞纳金概念之我见
5
作者 杨亦烽 顾志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8-60,共3页
一、问题的提起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实践当中,税务机关对税务违法行为是罚款与滞纳金并收,有的人认为滞纳金就是罚款,担心会不会因此而形成行政争议?我国《税... 一、问题的提起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实践当中,税务机关对税务违法行为是罚款与滞纳金并收,有的人认为滞纳金就是罚款,担心会不会因此而形成行政争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税款 行政处罚 税务机关 滞纳金 行政违法行为 强制执行措施 应受惩罚性 当事人 行政法律规范 执行罚
下载PDF
滞纳金概念之我见
6
作者 杨亦烽 顾群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1997年第3期54-56,共3页
一、问题的提起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实践当中,税务机关对税务违法行为是罚款与滞纳金并收,而很多人认为滞纳金就是罚款的,今后对税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关键词 滞纳税款 行政处罚法 滞纳金 税务机关 行政违法行为 强制执行措施 一个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规范 应受惩罚性 当事人
下载PDF
刑法应明确规定有条件允许安乐死
7
作者 武晓晨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6期24-26,共3页
刑法应明确规定有条件允许安乐死武晓晨一.立法依据(一)安乐死合法化是大多数公民的愿望,而我国的法律正是以代表、体现广大人民意志为宗旨的。据上海老年协会对122名老人的调查统计,79.8%的人对“老人患不治之症,伴有无... 刑法应明确规定有条件允许安乐死武晓晨一.立法依据(一)安乐死合法化是大多数公民的愿望,而我国的法律正是以代表、体现广大人民意志为宗旨的。据上海老年协会对122名老人的调查统计,79.8%的人对“老人患不治之症,伴有无法忍受的痛苦,要求安乐死,家属应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社会危害 刑法 构成要件 明确规定 安乐死合法化 医务工作者 科学技术 刑事违法 应受惩罚性
下载PDF
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忠林 《现代法学》 1986年第2期18-19,共2页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三个特点:(1)它是事物表现出来的本质,即它能为人们的直觉所把握;(2)它是事物本质的直接表现,即通过它能了解事物的本质;(3)它是一事物特有的标志,即它可作为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标准。据此,...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三个特点:(1)它是事物表现出来的本质,即它能为人们的直觉所把握;(2)它是事物本质的直接表现,即通过它能了解事物的本质;(3)它是一事物特有的标志,即它可作为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标准。据此,我认为我国刑法学界流行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的提法值得商榷。犯罪的本质特征应是“应受刑罚惩罚性”。所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指的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的科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 应受刑罚惩罚性 本质特征 犯罪本质 我国刑法 刑事违法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行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 罪与非罪
下载PDF
犯罪概念与特征新论 被引量:15
9
作者 贾宇 林亚刚 《法商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31-36,共6页
一、犯罪概念之表述犯罪概念,是要解决"什么是犯罪"的问题。各国学者以及各国的刑事立法对于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大致上可以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及混合概念三类。犯罪的形式概念,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 一、犯罪概念之表述犯罪概念,是要解决"什么是犯罪"的问题。各国学者以及各国的刑事立法对于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大致上可以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及混合概念三类。犯罪的形式概念,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何以将该类行为规定为犯罪。总的说来,就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犯罪定义 实质概念 社会危害 形式概念 法律特征 刑事违法 刑事立法 混合概念 应受刑罚惩罚性
原文传递
“无证收购玉米”案被改判无罪的系统解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宁利昂 邱兴隆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193,共12页
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被改判无罪,是通过个案正义推动法治和社会进步的示例。从实质层面来看,王力军的行为并未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害,相反有利于当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缺乏构成犯罪所应具备的社会危害性。从形式层面来看,... 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被改判无罪,是通过个案正义推动法治和社会进步的示例。从实质层面来看,王力军的行为并未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害,相反有利于当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缺乏构成犯罪所应具备的社会危害性。从形式层面来看,王力军的行为既在行政违法性上存疑,又因附属刑法条文的空心化而根本不具备刑事违法性,因而也就不符合构成法定犯所必需的"二次违法性"。从责任层面来看,对于王力军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引导、教育来加以规制,即便要对之进行处罚,亦只应启动行政处罚而非刑罚处罚。从错案成因来看,在涉及非法经营的场合,一审法院对于逐级请示制度的忽视是首要原因,行政查处与刑事追诉的程序倒置为次要原因,机械司法、司法不谦抑和人性关怀的不足亦为重要原因。从司法责任来看,应结合当下司法改革的背景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实现权责统一,避免今后重现类似的司法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应受刑罚惩罚性 错因 司法责任
下载PDF
论应受刑罚惩罚性的犯罪论地位——从犯罪特征到犯罪成立条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荣春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3,共7页
中国刑法理论对应受刑罚惩罚性一直停留在其是否为犯罪的特征乃至本质特征的争论上,这便模糊了应受刑罚惩罚性的犯罪论地位。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否应为犯罪的特征乃至本质特征,应立足于其在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作用来解答,而立足... 中国刑法理论对应受刑罚惩罚性一直停留在其是否为犯罪的特征乃至本质特征的争论上,这便模糊了应受刑罚惩罚性的犯罪论地位。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否应为犯罪的特征乃至本质特征,应立足于其在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作用来解答,而立足于对犯罪成立的作用以及对刑事政策的贯彻的作用,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否应为犯罪的成立条件乃至"总条件"这一问题也将得到解答。犯罪的特征乃至犯罪的本质特征与犯罪的成立条件乃至犯罪成立的"总条件"共同说明着应受刑罚惩罚性的犯罪论地位。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犯罪论地位最后是由其刑法价值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特征 犯罪成立条件 犯罪成立体系 应受刑罚惩罚性 犯罪本质
原文传递
论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克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4期3-9,共7页
一我国刑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给犯罪下了如下的定义:“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 一我国刑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给犯罪下了如下的定义:“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10条)。通说认为,这个定义是从犯罪的阶级实质和法律形式的统一上给我国社会上的犯罪所下的一个完整定义,但具体分析起来,犯罪具有几个特征或哪些特征,却存在很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社会危害 犯罪构成 刑事违法 我国刑法 应受刑罚惩罚性 本质特征 刑罚处罚 犯罪行为 危害社会 情节显著轻微
下载PDF
从事实到规范:犯罪化立法原则层次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永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38-46,共9页
作为犯罪化立法原则,英美法系的危害原则和大陆法系的法益侵害说与我国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内涵、地位、功能上具有同质性。单一的犯罪化立法原则缺乏足够的适用性,多元的犯罪化原则缺乏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我国犯罪化立法原则体系的构建... 作为犯罪化立法原则,英美法系的危害原则和大陆法系的法益侵害说与我国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内涵、地位、功能上具有同质性。单一的犯罪化立法原则缺乏足够的适用性,多元的犯罪化原则缺乏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我国犯罪化立法原则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犯罪的概念为基础,将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化的逻辑起点,应受刑罚惩罚性作为犯罪化的应然补充,但应受刑罚惩罚性自身有循环定义之嫌,可以从刑罚的必要性、有效性、经济性对其做进一步的说明,刑事法定性作为犯罪化的最终归宿。如此沿着从事实到规范层层递进的思维路径,方能合理划定刑法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化 事实与规范 应受刑罚惩罚性 层次
下载PDF
犯罪概念的新展开:从定义到本质再到本质特征
14
作者 马荣春 《关东学刊》 2024年第1期93-112,共20页
犯罪概念问题的重新讨论,是刑法学基础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犯罪论丰富与发展的重要尝试。犯罪概念可予以法律定义和理论定义。其中,犯罪的理论定义是对其法律定义的“照应”或理论回应。继犯罪概念的定义,可通过“形式与实质相结合性”和... 犯罪概念问题的重新讨论,是刑法学基础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犯罪论丰富与发展的重要尝试。犯罪概念可予以法律定义和理论定义。其中,犯罪的理论定义是对其法律定义的“照应”或理论回应。继犯罪概念的定义,可通过“形式与实质相结合性”和“主客观相结合性”来对犯罪概念予以结构性把握。对于犯罪(本质)特征的把握,须先对“犯罪本质”这一前提性问题作出妥当解答,且可得出:“对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性”是犯罪本质。在对“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犯罪本质特征证伪之后,可得出:“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而只有“对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才能分别从“里”和“外”两个层面将犯罪与非犯罪现象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于是,“对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对应,便构成了犯罪的本质与犯罪本质特征的对应。在“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得到正面证成后,“应受刑罚惩罚性”可赋予刑法学最高范畴的理论地位,且其可得到“应罚性论”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社会秩序极端蔑视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下载PDF
析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之规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雯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犯罪概念 ,大致上可以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及混合概念。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的混合概念 ,这一混合概念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 ,欠缺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就如何更为科学地定义犯罪 。
关键词 形式概念 实质概念 混合概念 应受刑罚惩罚性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下载PDF
犯罪本质二元论新说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联合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犯罪本质一元论把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唯一本质特征,把应受刑罚惩罚性看做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当然结果,不仅使得犯罪三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矛盾,而且不能科学地解释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应受刑罚... 犯罪本质一元论把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唯一本质特征,把应受刑罚惩罚性看做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当然结果,不仅使得犯罪三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矛盾,而且不能科学地解释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含义,把应受刑罚惩罚性作为犯罪的主观特征,把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客观特征,即犯罪本质二元论,不仅使犯罪三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而且能科学地解释犯罪、犯罪构成、刑罚等诸范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本质 应受刑罚惩罚性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下载PDF
关于犯罪特征的再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文胜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0,36,共4页
我国刑法学者通常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被认为是通说。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 我国刑法学者通常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被认为是通说。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二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四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四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触犯刑律的行为;3.犯罪必须是有罪过的行为;4.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三)六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六个:1.行为的客观性;2.行为的质物性;3.行为的客观危害性;4.行为的主观意识性;5.行为的违法性;6.行为的应受惩罚性。除此之外,对于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观点,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 犯罪特征 犯罪行为 犯罪的特征 犯罪构成 刑事违法 犯罪的本质特征 犯罪概念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不道德行为
原文传递
犯罪特征辨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本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我国刑法学界对于犯罪特征的争论比较激烈,但对于什么是犯罪特征却缺乏深入的研究。犯罪特征是犯罪本质的外化,是犯罪区别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外在表象,在犯罪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中得到表现。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社会危害性不是犯... 我国刑法学界对于犯罪特征的争论比较激烈,但对于什么是犯罪特征却缺乏深入的研究。犯罪特征是犯罪本质的外化,是犯罪区别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外在表象,在犯罪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中得到表现。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也不是犯罪的本质,而是犯罪的社会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责任特征。它们三者之间是横向并列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特征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应受刑罚惩罚性 关系
下载PDF
对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正谒 《法学研究》 1986年第2期67-71,共5页
一犯罪,如同"法"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度里,具有不同的内涵。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刑法第二条关于刑法的任务为依据,在刑法第十条对"犯罪"概念规定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定义:"... 一犯罪,如同"法"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度里,具有不同的内涵。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刑法第二条关于刑法的任务为依据,在刑法第十条对"犯罪"概念规定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定义:"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行为 应受刑罚惩罚性 社会危害 社会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概念 危害社会行为 构成要件 刑法规定
原文传递
犯罪本质特征检讨和重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按照通说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其地位和作用在刑法中是举足轻重的,但现在却已经受到诟病。在批判把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应是应受刑罚惩罚性。
关键词 社会危害 刑事违法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