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高樓村唐代墓葬清理簡報 被引量:4
1
作者 杭德州 唐金裕 +4 位作者 程守申 王生紀 伍新華 方國锦 王去非 《文物》 1955年第7期103-109,共7页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今年三月在西安东郊高樓村發掘了一四号与一三一号兩座唐代墓葬,兩墓都是南北向,一四号墓為豎井墓道帶甬道的土洞墓,墓室平面成長方形,長三·六○米,寬二·八○米,深六·八○米。北壁中部向外凸出呈弧...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今年三月在西安东郊高樓村發掘了一四号与一三一号兩座唐代墓葬,兩墓都是南北向,一四号墓為豎井墓道帶甬道的土洞墓,墓室平面成長方形,長三·六○米,寬二·八○米,深六·八○米。北壁中部向外凸出呈弧線形,靠西壁有磚砌的棺床,床寬一·三○米。床有兩付骨架,一付已被擾亂,另一付还很完整,胸部有开元通宝錢兩枚。隨葬品因為墓室頂塌落,多被压毀,但大体还保存着原來的位置。在人骨东边放着四個大的女俑和兩個較小的女俑。面向着人骨。人的头部附近發現金釵兩支,大型瑞鳥銜綬的菱花鏡一面,貼在漆皮上的鏤銀花飾和兩個管開關用的鉸鏈,根據出土情况推測,可能是一個平脫盒子的殘跡。棺床下边,靠北牆是兩個唐代常見的帶座陶罐,陶罐左右和前边各有兩匹大陶馬,前边东側的一匹馬头下,出土汉式規矩鏡一面,骨製梳子一把。墓室中部有散亂的陶俑和一個口徑約二○公分的白瓷缽,缽上累着兩個白瓷碗和兩個天藍色釉的小碗,小碗釉色匀淨,是很稀見的物品。墓室前部,靠近棺床有陶駝一個,陶駝前面臨近甬道处,左右各有一個武士俑,武士俑前边有兩個镇墓獸。根據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斷,这座墓是屬于唐代中期前後的。一三一号墓在一四号墓北边約一百多公尺左右,墓葬形制和一四号墓相同,也是豎井墓道帶甬道的土洞墓,甬道兩壁有四個小龛。豎井墓道側在墓室的一旁,整個墓的平面像一把切菜用的刀子。墓道的四壁都是垂直的,所以口和底的長寬相等,計長二·九五米,寬一·一○米,墓室為長方形,長三·八○米,寬三·○二米,深六·八○米,自墓底至墓頂高三·二○米,靠西壁有磚砌的棺床,床寬一·六○米,高○·三八米。人骨已經朽坏,隨葬品數量非常多,幾乎全是陶俑,可惜經过很大的擾動,原來位置已經不明,而且大多被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洞墓 唐代中期 人骨 墓葬形制 西安 出土器物 文物 陶俑 平面 陶罐
原文传递
Adobe Photoshop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宁玉 梁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54-556,共3页
关键词 园林设计 平面处理软件 ADOBE PHOTOSHOP
下载PDF
视网膜检影瞳孔平面像与屈光度的数量关系
3
作者 徐上 计尚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我们在原有新的S图像检影体系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视网膜检影的数学公式,找出了被检眼瞳孔平面反射像(R)与相应屈光度(D)的数量关系。将公式计算结果同2000只眼临床检影所见和拍照结果比较,三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93... 我们在原有新的S图像检影体系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视网膜检影的数学公式,找出了被检眼瞳孔平面反射像(R)与相应屈光度(D)的数量关系。将公式计算结果同2000只眼临床检影所见和拍照结果比较,三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7和-0.95,t检验有极显著相关(P<0.01),3组数据χ ̄2检验P>0.05,没有差异。这些公式使检影理论更加充实、完善,临床检影也更易掌握,且为设计新的客观检影仪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检影 瞳孔平面 屈光度
下载PDF
何为胸部体层摄影
4
作者 邓莉 《解放军健康》 1995年第5期20-20,共1页
何为胸部体层摄影胸部拍片在X线检查中约占50%。但普通X线片为骨骼、组织器官相互重叠的平面像,这些密度不同、影像各异的轮廓混淆在一起,往往不能分清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不能确定病变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做体层摄影,即把重... 何为胸部体层摄影胸部拍片在X线检查中约占50%。但普通X线片为骨骼、组织器官相互重叠的平面像,这些密度不同、影像各异的轮廓混淆在一起,往往不能分清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不能确定病变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做体层摄影,即把重叠的阴影中一定厚度的组织单独分出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胸部拍片 胸部病变 确切位置 组织器官 病变组织 平面 重要方法 正常组织 清晰显示
下载PDF
SPECT骨盆平面像与断层像早期诊断非创伤性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依力 付学清 +3 位作者 金钟男 李晓波 时宁 关美玉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坏死 早期诊断 对比分析 SPECT 骨盆平面 非创伤性 平面 放射性核素显 放射性缺损
下载PDF
《Photoshop平面图像设计》案例教学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29
6
作者 程格佳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8期125-129,共5页
《Photoshop平面图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和创意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在该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PBL基于项目学习法的理论,针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方向,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环境对课程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学实施计划的创新设计,课... 《Photoshop平面图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和创意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在该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PBL基于项目学习法的理论,针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方向,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环境对课程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学实施计划的创新设计,课堂教学比重的安排,更易于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Photoshop平面设计案例式教学主要包括课前准备,信息和讨论,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构造网络学习环境,作品评价等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hop平面设计 案例教学法 PBL创新设计
下载PDF
平面几何测量中的图像畸变校正 被引量:27
7
作者 苏成志 王恩国 +2 位作者 郝江涛 曹国华 徐洪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针对图像畸变对平面图像几何线度精密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直接利用标准网格板作为测量基准的畸变校正方法。根据待测物体与网格板处于相同物面时,其图像畸变与网格板图像畸变相同,待测点在网格板图像中相对网格的几何位置不变这一性... 针对图像畸变对平面图像几何线度精密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直接利用标准网格板作为测量基准的畸变校正方法。根据待测物体与网格板处于相同物面时,其图像畸变与网格板图像畸变相同,待测点在网格板图像中相对网格的几何位置不变这一性质,提出直接使用发生畸变的网格板图像作为校正基准来代替通过建模将外部标准转换为摄像机内部基准的畸变校正思路。首先,确定待测点在网格板畸变图像中的初始位置;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确定待测点在网格板畸变图像网格内的精确位置,对两者求和完成待测物体上任意两点的实际几何线度测量。实验证明,当校正网格板间距为1 mm,精度为0.2μm时,使用提出方法得到的畸变误差是现有校正方法的20%,校正精度可达4μm。该方法省去了建模过程,其校正精度仅与网格板精度有关,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测量 畸变 校正基准 建模校正
下载PDF
高精度、大口径平面波像差标准──移相式数字平面干涉仪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进榜 宋德真 +3 位作者 朱日宏 王青 陈磊 陈道炯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0-485,共6页
介绍研制成的一台移相式数字平面干涉仪,其孔径为Φ245mm,用液面作基准标定并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准确度优于λ/50(峰谷值,λ=0.6328μm)。利用计算机辅助干涉术,被测件口径可扩展到Φ500mm。该仪器将用于... 介绍研制成的一台移相式数字平面干涉仪,其孔径为Φ245mm,用液面作基准标定并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准确度优于λ/50(峰谷值,λ=0.6328μm)。利用计算机辅助干涉术,被测件口径可扩展到Φ500mm。该仪器将用于建立高精度、大孔径平面波像差标准。文中阐述了光学干涉仪、移相器及精度校核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式 数字平面干涉 平面差标准
原文传递
基于微扫描的焦平面阵列成像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晓蕊 胡方明 +1 位作者 张建奇 冯卓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2-395,413,共5页
在分析微扫描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固有奈奎斯特频率处的采样平均传递函数作为度量因子,定量表征了不同微扫描模式对焦平面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改进程度,得出微扫描模式与探测器占空比的最优对应关系;以一幅768×768的辐条图像作为... 在分析微扫描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固有奈奎斯特频率处的采样平均传递函数作为度量因子,定量表征了不同微扫描模式对焦平面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改进程度,得出微扫描模式与探测器占空比的最优对应关系;以一幅768×768的辐条图像作为原始目标,针对100%,50%两种占空比的探测器,采用像素处理方法,仿真了不同微扫描模式的成像过程,结果证明微扫描成像仿真效果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阵列成 微扫描 采样平均传递函数 欠采样噪声 占空比
下载PDF
螺旋CT MPR重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少平 宋淮 周立强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9年第3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常规椎间盘扫描,结合兴趣区多平面图像重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有临床症状且符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诊断的190例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行性椎管狭窄CT表现为椎间盘膨出/突出、椎... 目的:探讨螺旋CT常规椎间盘扫描,结合兴趣区多平面图像重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有临床症状且符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诊断的190例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行性椎管狭窄CT表现为椎间盘膨出/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体滑脱,椎小关节肥大、黄韧带肥厚和后纵韧带骨化至中央椎管矢状前后径及横径变小,侧隐窝、椎间孔变窄。190例患者中以Ⅱ、Ⅲ型狭窄为主,椎管狭窄的部位主要分布在L4~L5及L5~S1。MPR图像直观的显示了脱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以及椎体、小关节增生所致椎管狭窄失状及冠状影像表现。结论:螺旋CT轴位扫描结合兴趣区MPR重建对退行性椎管狭窄的发现、评价及病因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退行性 螺旋CT 平面重建
下载PDF
求解二维静电场边值问题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福谦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6,44,共4页
将平面镜像法与保角变换法相结合,求解复杂形状边界的二维边值问题,得出电场分布规律,并通过Matlab数据处理软件的数值计算功能进行数值模拟,绘制出其电场线与等势线(面)分布图,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此方法拓展了镜像法的应用范围,... 将平面镜像法与保角变换法相结合,求解复杂形状边界的二维边值问题,得出电场分布规律,并通过Matlab数据处理软件的数值计算功能进行数值模拟,绘制出其电场线与等势线(面)分布图,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此方法拓展了镜像法的应用范围,为求解边界形状复杂的二维静电场的边值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保角变换法 复杂形状边界 电场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光场深度序列的大视野图像拼接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文锋 张焱鑫 +1 位作者 陈瑜 丁伟利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0-267,共8页
针对现有光场深度重建算法只能获取单一视角深度信息,三维建模应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大视野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基于三维光场重建的深度图像序列,采用双边滤波及插值算法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利用基于边缘曲率极值的角点检测算法,并... 针对现有光场深度重建算法只能获取单一视角深度信息,三维建模应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大视野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基于三维光场重建的深度图像序列,采用双边滤波及插值算法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利用基于边缘曲率极值的角点检测算法,并通过最小曲率偏差的列间度量匹配实现了图像之间的精确配准,采用改进的加权平均方法对重叠区域进行融合操作,既保留图像细节又拓展图像视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光场深度图像序列的平滑拼接,有利于形成大视野深度数据,为大场景的三维重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拼接 光场图 深度重建 平面自适应
原文传递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云嵩 蔡迎玖 +4 位作者 陈田子 董建林 高小俊 张彦伟 白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接受常规轴位扫描或MPR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接受常规轴位扫描或MPR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T2或T3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按引导方式分为常规组31例,MPR组35例。比较相同布针数量时两组穿刺次数、穿刺误差、操作总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肿瘤残留率、局部控制率差异。结果:相同布针数量时,两组术中平均穿刺次数、穿刺误差比较,MPR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平均操作时间比较,MPR组与常规扫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MPR组均显著低于常规扫描组,其中穿刺合并出血为1.52%vs.13.64%、穿刺继发气胸为3.03%vs.19.70%,(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至术后12个月时,MPR组的肿瘤局部残留率、总有效率等治疗获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1.52%vs.10.61%和51.52%vs.36.36%,(P<0.05)。结论:MPR技术引导经皮穿刺肺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穿刺误差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获益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冷冻消融治疗 CT 平面重建成
下载PDF
多层纳米碳管膜的大面积可控制生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年华 葛颂 +3 位作者 丁彧 徐军 冯孙齐 俞大鹏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5-667,共3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和石英基片上大面积生长多层碳纳米管膜的研究成果 .通过调节生长参数 ,不仅可以获得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纤维 ,还可获得不同直径、不同图案的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膜 .取向碳纳米管膜的可控制制备 ,为研究... 文章介绍了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和石英基片上大面积生长多层碳纳米管膜的研究成果 .通过调节生长参数 ,不仅可以获得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纤维 ,还可获得不同直径、不同图案的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膜 .取向碳纳米管膜的可控制制备 ,为研究碳纳米管的物理、化学性能 ,特别是为碳纳米管场发射平面图像显示器的应用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可控制生长 场发射 平面显示 化学气相沉积法 薄膜
原文传递
二维超声心动图平面显像显示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赖玉琼 黄新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43-1745,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特殊的二维超声切面显示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形态学特征及与周边结构的空间关系。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常规切面诊断43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和15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再使用特殊的超声心动图切面显示ASD和VSD的平面形态... 目的探讨使用特殊的二维超声切面显示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形态学特征及与周边结构的空间关系。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常规切面诊断43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和15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再使用特殊的超声心动图切面显示ASD和VSD的平面形态学特征,在胸骨旁或心尖位置,使用房间隔切面、流入道和流出道室间隔,分别显示继发孔型ASD、膜周部和流出道或双动脉干下型VSD的平面形态学特征。结果经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3例继发型ASD及15例VSD患者,应用特殊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切面,有35例继发型ASD及10例VSD患者能显示这些先天性缺损的平面图像,通过平面显像,能成功评价缺损的大小、形状、边缘情况及与周边结构的空间关系,也能显示2个或多个缺损之间的关系。结论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显示ASD和VSD缺损的形态学特征,也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平面 形态学
下载PDF
百万像素胶体量子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特邀)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伊玫 徐英莹 +3 位作者 张硕 刘雁飞 郝群 唐鑫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401,共7页
红外探测及成像具有广泛用途,在红外制导、夜视侦察、安防监控及危化品探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红外成像焦平面大多由碲镉汞、二类超晶格、锑化铟等块体半导体材料制成,通过倒装键合的方法实现块体材料与硅基读出电路的信号传输... 红外探测及成像具有广泛用途,在红外制导、夜视侦察、安防监控及危化品探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红外成像焦平面大多由碲镉汞、二类超晶格、锑化铟等块体半导体材料制成,通过倒装键合的方法实现块体材料与硅基读出电路的信号传输。倒装键合对准困难、操作复杂、对设备依赖性较强,难以满足焦平面阵列规模不断增加和像元尺寸不断减小的制备需求。为解决红外焦平面阵列规模提升的瓶颈,采用碲化汞胶体量子点,通过液相旋涂的方法,突破倒装键合限制,实现硅基读出电路直接片上集成。所制备焦平面阵列规模达1280×1024,像元间距为15μm,80 K工作温度下探测截止波长为4.8μm,响应非均匀性为9%,有效像元率为99.96%,最低噪声等效温差达30 mK,展现了良好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阵列成 胶体量子点 百万 捕获型探测器
原文传递
基于BOPPPS模型与O2O平台的高职平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建平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8年第3期38-40,共3页
为了提高平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果,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热情,运用BOPPPS教学模型设计教学过程,借助O2O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强化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BOPPPS模型 O2O平台 平面处理 教学设计 高职
下载PDF
一种融合视觉Transformer和扩散模型的单视点内窥镜手术光场重建方法(特邀)
18
作者 韩晨明 吴高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3-193,共11页
针对内窥镜手术中单一视角图像深度估计不确定性与遮挡导致的手术场景三维感知难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视觉Transformer和条件扩散模型的单视点多平面图(MPI)表征方法,用以进行内窥镜手术光场重建。该方法首先利用视觉Transformer将输入的... 针对内窥镜手术中单一视角图像深度估计不确定性与遮挡导致的手术场景三维感知难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视觉Transformer和条件扩散模型的单视点多平面图(MPI)表征方法,用以进行内窥镜手术光场重建。该方法首先利用视觉Transformer将输入的单视角图像令牌化,从而分解为多个图像块,并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取局部与全局相结合的关联特征。然后,利用多尺度卷积解码器将图像块特征从粗到细进行重组与融合,生成初始MPI。最后,为了解决单视点内窥镜手术中组织之间的遮挡问题,引入了一个基于条件扩散模型的背景预测模块,根据初始MPI获取遮挡掩模,并以遮挡掩模和输入视角作为条件,预测被遮挡区域的分布,有效解决了单视点输入引起的光场内视角不连贯的问题。所提方法将基于视觉Transformer所分解的初始MPI与基于条件扩散模型预测的背景区域相结合,得到优化后的MPI,从而渲染出内窥镜手术光场中的各子视点图像。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真实内窥镜手术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的单视图光场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重建 视觉Transformer 平面表示 条件扩散模型
原文传递
螺旋CT多平面图像重组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在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少平 宋淮 +1 位作者 周立强 张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螺旋CT 平面重组 三维表面遮盖成 颌面部外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丰 丁长青 +3 位作者 王雪璐 张玉娜 孙惠芳 代兰兰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经16层及64层螺旋CT诊断胸骨骨折的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本组均行多平面容积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法(VR)后处理。22例胸骨骨折患者中横断位图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经16层及64层螺旋CT诊断胸骨骨折的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本组均行多平面容积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法(VR)后处理。22例胸骨骨折患者中横断位图像、MPR及VR图像发现胸骨骨折分别为21例、22例及19例,检出率分别为95%、100%和86%。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位图像与MPR、VR成像等后处理技术结合在显示胸骨骨折中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骨折 螺旋CT 平面重建成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