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双斜位扫描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陶辉 曾鹏程 李贝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MRI双斜位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踝关节检查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包括常规位及双斜位扫描,比较二种不同扫描方法对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显示效果。... 目的:比较MRI双斜位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踝关节检查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包括常规位及双斜位扫描,比较二种不同扫描方法对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显示效果。结果:踝关节双斜位MRI扫描可显示外侧韧带全程,显示外侧韧带效果更佳。结论:双斜位扫描可作为踝关节磁共振扫描常规扫描方法,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双斜 常规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黄雪霞 郑迅风 +1 位作者 黄晓玲 许雪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1期3573-3574,共2页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运用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0名孕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名。实验组于第一产程采用自由体位,第二产程在合适时机运用截石位;对照组于第一产程运用常规卧位,第二产程则采用截石位,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运用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0名孕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名。实验组于第一产程采用自由体位,第二产程在合适时机运用截石位;对照组于第一产程运用常规卧位,第二产程则采用截石位,比较两组最终分娩方式,各个产程时间,产妇自身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状况。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妇会阴裂伤、侧切情况、宫颈裂伤以及产后出血等的创伤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吸入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可减少剖宫产率,有效缩短自然分娩各个产程,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儿平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产程 自由体 常规 分娩结局
原文传递
分阶段体位调整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范如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5期3044-3046,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调整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45例,随机分为分阶段体位管理(观察组)和常规卧位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产程、产后2 h阴道出血...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调整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45例,随机分为分阶段体位管理(观察组)和常规卧位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产程、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会阴完整率以及分娩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71例,剖宫产4例,对照组自然分娩58例,剖宫产12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4.67%)高于对照组(82.8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和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各个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42.35%)高于对照组(18.9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不满意率(4.23%)低于对照组(24.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体位调整提高了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会阴伤害,提高了产妇的分娩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分阶段体管理 常规管理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黎志容 尹才芳 +3 位作者 郭丽娇 谢水秀 李丽芳 梁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8期133-13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7例初产妇,按乱数表法分为自由组(n=55)和常规组(n=52),自由组产妇麻醉后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7例初产妇,按乱数表法分为自由组(n=55)和常规组(n=52),自由组产妇麻醉后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常规组麻醉后分娩时采取常规仰卧位。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中干预情况、产程时间。结果:自由组剖宫产率为9.10%,低于常规组的28.85%,自然分娩率为90.90%,高于常规组的7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64,P<0.05);自由组人工破膜率、催产素使用率、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相较于常规仰卧位,采取自由体位可减少产妇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在产程中的人工干预,并缩短经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 常规 分娩结局
下载PDF
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勇 母其文 +3 位作者 陈世孝 张福州 聂麟 杜竑兵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18例,分别进行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常规法)和生理负重腰椎功能位(生理负重法)摄...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18例,分别进行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常规法)和生理负重腰椎功能位(生理负重法)摄影。X射线片质量按影像清晰度、伪影分为甲、乙、丙三级。观察比较采用生理负重法与常规法检查的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椎体位移程度及椎体椎间成角程度等数据。结果生理负重法检查的甲级、乙级、丙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83.05%、15.25%、13.56%,常规法分别为83.90%、14.41%、13.56%,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5、S1过屈位为(4.62±0.23)mm、过伸位为(4.94±0.29)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90±0.23)mm、过伸位(5.29±0.28)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4~5过屈位为(4.52±0.24)mm、过伸位为(4.85±0.23)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76±0.29)mm、过伸位(5.17±0.29)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5~S1过屈位为(11.62±0.25)°、过伸位为(13.54±0.29)°,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71±0.26)°、过伸位(14.57±0.32)°,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4~5过屈位为(10.62±0.28)°、过伸位为(11.56±0.23)°,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09±0.56)°、过伸位(12.59±0.27)°,P均<0.05]。结论生理负重功能位数字X线摄影较常规检查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更能明确反映腰椎矢状位位移程度、曲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退行性 腰椎生理功能 数字X线摄影 常规腰椎功能 生理负重腰椎功能 椎体 椎体椎间成角
原文传递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静 孟晓莉 孟洁琼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出院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段(治疗前及治疗6 h、12 h、24 h)的氧浓度分数(FiO_(2))及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FiO_(2)、PaO_(2)、Pa C_(2)、PaO_(2)/Fi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12 h、24 h时,2组患儿FiO_(2)及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12 h、24 h时,2组患儿、PaO_(2)、PaO_(2)/Fi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于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肺部通气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机械通气 常规 儿童重症肺炎
下载PDF
常规卧位与膝胸卧位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效果的临床观察研究
7
作者 张爱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66-0069,共4页
分析常规卧位与膝胸卧位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效果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卧位)与观察组(35例,膝胸卧位),比较两组产程... 分析常规卧位与膝胸卧位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效果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卧位)与观察组(35例,膝胸卧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评分对比,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评分为442.56±42.87、38.78±10.65、5.54±1.56,优于对照组536.34±52.65、42.66±10.87、6.33±1.93。两组新生儿 Apgar评分,观察组在Apgar评分为9.32±0.76,优于对照组7.8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过程中,通过采用膝胸卧位的方式,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缩短患者产程时间,同时还可以强化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膝胸卧 异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黄计贤 林坚全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0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68例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病灶患者,经追踪复查及手术病检确诊,术前均行MSCT MPR图像及常规轴位图像处理。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68例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病灶患者,经追踪复查及手术病检确诊,术前均行MSCT MPR图像及常规轴位图像处理。比较MPR及常规轴位对磨玻璃样结节肺癌的诊断效能以及显示效果。结果 68例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病变追踪复查及手术病检示肺癌38例,肺纤维化10例,炎性病变10例,腺瘤样增生8例,出血2例;MSCT MPR诊断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灵敏度(78.95%)、特异度(66.67%)、准确度(73.53%)均高于MSCT常规轴位诊断灵敏度(57.89%)、特异度(46.67%)、准确度(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 MPR对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支气管充气或空泡征的显示率高于MSCT常规轴位(P<0.05);而对边缘分叶、血管集束、毛刺或胸膜牵拉凹陷征的显示率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MPR可提高MSCT对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诊断效能,且在显示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 常规 多层螺旋CT 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
原文传递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牛丽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3期3244-3245,共2页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5例,分为2组,对照组67例,第一产程采用常规卧位;研究组68例,第一产生采用自由体位。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自...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5例,分为2组,对照组67例,第一产程采用常规卧位;研究组68例,第一产生采用自由体位。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自身情况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一产程产妇采用自由体位方式,能够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 第一产程 常规 分娩结局影响
下载PDF
无痛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蔡冬云 彭海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9-0132,共4页
探究无痛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便利择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所有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选择常规体位分娩,研究组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 探究无痛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便利择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所有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选择常规体位分娩,研究组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控制水平(LAS)、视觉模拟焦虑量(VAS-A);产程时间长短,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1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2、3产程时间比较,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可以提高初产妇分娩控制力,改善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其积极情绪;加快初产妇产程时间,更加顺利分娩;减少产后2h出血量,提高新生儿1min A pgar评分,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 常规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建敏 李全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研究认为,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必须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前要做好手术器械、手术入路、手术内植物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当前骨科已经能够广泛使用数字化技术。快速成型模型便属于数字化技术的一种,其在骨科中能够实现术前虚拟模... 研究认为,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必须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前要做好手术器械、手术入路、手术内植物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当前骨科已经能够广泛使用数字化技术。快速成型模型便属于数字化技术的一种,其在骨科中能够实现术前虚拟模拟到现实支撑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常规CT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位联合低压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野暴露满意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春春 钟世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88-90,共3页
分析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位联合低压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4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常规组(23例,常规Trendelenburg位联... 分析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位联合低压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4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常规组(23例,常规Trendelenburg位联合低压气腹开展手术治疗)和改良组(23例,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位联合低压气腹开展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体位对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1)两组患者T0时间段的呼吸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改良组患者T1至T3等时间段内的呼吸参数Comp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PETCO2、PaCO2、Ppeak等呼吸参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显著(P<0.05);(2)两组患者的主导医师对手术术野的暴露满意度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改良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开展以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位与联合低压气腹联合的手术方案,可取得安全高效的理想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低压气腹 常规Trendelenburg 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
下载PDF
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王良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 对无痛分娩产妇进行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的干预,以探析可以缩减产程的有效措施,并分析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产科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4例初产妇,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研究组产妇麻醉后分娩时采取自... 目的 对无痛分娩产妇进行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的干预,以探析可以缩减产程的有效措施,并分析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产科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4例初产妇,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研究组产妇麻醉后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对照组麻醉后分娩时采取常规仰卧位,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中干预情况、产程时间。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工破膜率等指标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三项产程时间指标均更短(P<0.05)。结论 对无痛分娩产妇进行自由体位干预,相较于常规仰卧位干预,能显著降低剖宫产概率,利于产妇自然分娩,在减少产程中人工干预的同时,还能缩减三项产程时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 常规 产程干预 分娩结局
下载PDF
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尹小箭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7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接受无痛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卧位分娩,研究组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与产程干预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接受无痛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卧位分娩,研究组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与产程干预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各产程时间更短(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人工破膜、使用催产素、会阴侧切与阴道助产率均更低(P<0.05)。结论 对无痛分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较常规卧位分娩能够明显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可以加快产妇的产程并减少产程中的人工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 常规 分娩结局
下载PDF
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衷传秀 邱明英 潘志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8期107-109,共3页
目的:对比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卧位,观察组采... 目的:对比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卧位,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和产后24 h泌乳量及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总产程时间及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长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4 h泌乳量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应用于无痛分娩产妇中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高,产程短,可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自由体 分娩结局 常规
下载PDF
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中立与常规侧位X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闵熙敬 程瑞新 +4 位作者 童永祥 杨柳 金以文 詹松华 沈国权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颈型颈椎患者颈椎中立、常规侧位X片解剖数据的差异,讨论较有诊断价值的侧位X片。方法150例颈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甲组(70例)与乙组(80例),甲组先拍摄中立侧位X片,后拍摄常规侧位X片,乙组则相反。测量甲乙二组病人X片的颈椎弧弦... 目的研究颈型颈椎患者颈椎中立、常规侧位X片解剖数据的差异,讨论较有诊断价值的侧位X片。方法150例颈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甲组(70例)与乙组(80例),甲组先拍摄中立侧位X片,后拍摄常规侧位X片,乙组则相反。测量甲乙二组病人X片的颈椎弧弦距、颈椎(2-3、3-4、4-5、5-6、6-7)间隙前后缘的距离,进行t检验。结果1.颈椎弧弦距: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分别为(2.2±5.5)mm、(7.9±6.3)mm。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分别为(2.1±4.7)mm、(7.8±5.0)mm。甲乙二组相同侧位弧弦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侧位弧弦距有统计学差异(P<0.001)。2.颈椎4-5间隙前后缘的距离: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前缘分别为(3.4±1.1)mm、(4.1±1.2)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后缘分别为(2.1±0.8)mm、(1.7±0.8)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前缘分别为(3.3±1.0)mm、(3.8±1.1)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后缘分别为(1.9±1.0)mm、(1.7±0.8)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乙组相同侧位相同前缘或后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3.颈椎(2-3、3-4、5-6、6-7)间隙前缘、后缘距离测量统计结果基本上同颈椎4-5。4.颈椎间隙总均值,中立与常规侧位片组分别为(2.64±0.58)mm与(2.79±0.61)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颈型颈椎病来讲,颈椎中立侧位与常规侧位X片是有差别的,中立侧位X片较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中立侧 常规 X片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逸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6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针对多排螺旋CT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使用多排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薄层扫描、X线摄影(DR)对患者骨折处进行检... 目的:针对多排螺旋CT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使用多排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薄层扫描、X线摄影(DR)对患者骨折处进行检查诊断,比较三种检查方法下的骨折诊断结果。结果: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骨折诊断检出率为100.00%,常规轴位扫描骨折诊断检出率为82.00%,X线摄影(DR)骨折诊断检出率为68.00%。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的骨折诊断率与常规轴位扫描、X线检查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可以提高骨折诊断检出率,准确的判断患者骨折的形态和骨折的程度,在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骨折诊断中较好的一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常规扫描诊断 骨折诊断 X线摄影(DR)诊断
下载PDF
常规卧位与膝胸卧位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效果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肖才敏 郭艳辉 韩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2期66-66,68,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产妇在产程中采用常规卧位与膝胸卧位矫正枕位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一项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程中体位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卧位组和膝胸卧位... 目的:对比观察产妇在产程中采用常规卧位与膝胸卧位矫正枕位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一项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程中体位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卧位组和膝胸卧位组,常规卧位组(40例)采用常规卧位,如半卧侧位进行待产,膝胸卧位组(40例)采用膝胸卧位进行矫正。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自然分娩概率、剖宫产概率、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膝胸卧位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7.26±1.22)h,第二产程时间为(1.03±0.36)h,均明显短于常规卧位组(P<0.05);膝胸卧位组自然分娩概率95%,明显高于常规卧位组(P<0.05);膝胸卧位组剖宫产概率5%,明显低于常规卧位组(P<0.05);膝胸卧位组新生儿Apgar评分(9.17±0.45),明显高于常规卧位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卧位而言,产妇在产程中采用膝胸卧位矫正枕位异常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 常规 膝胸卧 矫正 异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丽楠 陈亚青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探讨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拟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术中取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观察组术中取改进... 为探讨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拟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术中取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观察组术中取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比较2组患者体位变化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值,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眼内压,肩部、下肢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以及体位满意度。围术期取6个时点,即体位安置前3min(T0),气腹并头低足高位后3min(T1)、60min(T2)、120min(T3),恢复平卧位前3min(T4)及恢复平卧位后3min(T5)、30min(T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摆放体位前后及恢复平卧位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摆放体位后至恢复平卧位前,眼内压均逐渐升高;但T1、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眼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相邻两观察时间点间眼内压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肩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肩部疼痛、下肢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患者取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可有效减少其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控制术中眼内压,降低术后下肢痛、肩痛发生率,增加体位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形卧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 常规截石 眼内压
原文传递
医学影像技术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周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对在骨折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X线摄影、薄层扫描技术,对骨折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多排螺旋CT对... 对在骨折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X线摄影、薄层扫描技术,对骨折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多排螺旋CT对骨折的诊断和 X射线检查以及常规轴位扫描骨折的准确度分别为100%、82.65%和67.35%。多排螺旋CT与X线摄影、轴位扫描的骨折在骨折的鉴别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排螺旋CT能提高发现骨折的诊断率,能更好地判定骨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X线摄影 常规扫描诊断 骨折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