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由榆林小曲引发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项阳 《戏曲研究》 2006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我记事的时候,曾经看到过银幕上梅兰芳男扮女装的演出,后来考入大学知道了20世纪中期戏曲界的"四大名旦"都是由男性扮演的,对于这种现象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似乎戏曲界从来就是这样的情形。曾经向一些戏曲界的朋友讨教何以如此... 我记事的时候,曾经看到过银幕上梅兰芳男扮女装的演出,后来考入大学知道了20世纪中期戏曲界的"四大名旦"都是由男性扮演的,对于这种现象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似乎戏曲界从来就是这样的情形。曾经向一些戏曲界的朋友讨教何以如此,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小曲 男扮女装 音声 常德丝弦 四大名旦 唱曲 声色娱人 兰州鼓子 钦定曲谱 曲牌体
原文传递
常德丝弦的价值与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婷 《艺海》 2008年第4期172-173,共2页
常德丝弦是常德水乡和荆楚文化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朵飘溢着泥土芬芳的奇葩。它曲调优美,风格典雅,唱词活泼、自然、诙谐,加之常德方言具有北方方言的属性,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七十年代一曲歌颂社... 常德丝弦是常德水乡和荆楚文化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朵飘溢着泥土芬芳的奇葩。它曲调优美,风格典雅,唱词活泼、自然、诙谐,加之常德方言具有北方方言的属性,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七十年代一曲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多》唱红了大江南北。改革开放后,又有更多具有时代和生活气息的作品晋京演出,并获得大奖。2007年常德丝弦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价值 社会主义建设 艺术形式 地方特色 荆楚文化
下载PDF
[常德丝弦]米香
3
作者 姚琴 《曲艺》 2024年第6期66-67,共2页
点评:湖南常德年轻编剧姚琴,新近创作了一个丝弦作品《米·香》。它以洞庭大米为表现题材,围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3个问题布局谋篇,以自叙的口吻,骄傲地唱出“我是洞庭优质米”;以“家乡人”的视角,自豪地宣布... 点评:湖南常德年轻编剧姚琴,新近创作了一个丝弦作品《米·香》。它以洞庭大米为表现题材,围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3个问题布局谋篇,以自叙的口吻,骄傲地唱出“我是洞庭优质米”;以“家乡人”的视角,自豪地宣布“洞庭好水出好米”;以“无限制”的叙事,客观地说出“洞庭大米用处多”。作品把第一、二个问题位置互换,跳进跳出,显得亲切活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常德 常德丝弦 洞庭 家乡人 布局谋篇 表现题材 跳进跳出 位置互换
原文传递
浅谈常德丝弦音乐创作的创新与发展
4
作者 杨西薇 《曲艺》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常德丝弦流行于湖南常德一带,是以常德方言说唱,用扬琴、三弦、琵琶、月琴、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的一种曲艺形式,是湖南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目前已成为常德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 常德丝弦流行于湖南常德一带,是以常德方言说唱,用扬琴、三弦、琵琶、月琴、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的一种曲艺形式,是湖南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目前已成为常德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曾多次播放蒋惠鸣等编曲的常德丝弦《新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形式 常德丝弦 音乐创作 乐器伴奏 湖南常德 对外宣传 文化名片 艺术奇葩
原文传递
常德丝弦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挥 《中国音乐》 1982年第4期91-92,共2页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桃源一带的民间曲艺形式,源于明代的时调小曲。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京胡等弦乐器,用常德方言歌唱,故称“常德丝弦”。又因它在常德地区流行的年代较久。保留的曲目和曲牌十分丰富、完整,在湖...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桃源一带的民间曲艺形式,源于明代的时调小曲。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京胡等弦乐器,用常德方言歌唱,故称“常德丝弦”。又因它在常德地区流行的年代较久。保留的曲目和曲牌十分丰富、完整,在湖南丝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也叫“常德老丝弦”。常德丝弦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容量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演唱大型故事是一种戏剧结构(即丝弦戏),这种类型的曲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时调小曲 湖南丝弦 伴奏乐器 戏剧结构 曲艺形式 弦乐器 演唱者 常德方言 代表性
原文传递
原真性保护目标下常德丝弦表演体系建构研究——以曲目《双下山》为例
6
作者 黄琴 《武陵学刊》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常德丝弦被誉为中国十大地方曲艺之一,它融合了湖湘文化和荆楚文化,深深扎根于常德人民的生活之中。2006年,常德丝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凸显了常德文化的“原真性”面貌。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被誉为中国十大地方曲艺之一,它融合了湖湘文化和荆楚文化,深深扎根于常德人民的生活之中。2006年,常德丝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凸显了常德文化的“原真性”面貌。常德丝弦在语言运用、文本主题、曲调伴奏以及表演形态上的原真性特征,展示了原真性保护目标下常德丝弦表演体系构建的要素机理,尤其是常德丝弦曲目《双下山》表演体系的实践方法为民间文化表演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表演体系 原真性 《双下山》
下载PDF
桃源深处 洞庭明珠 古城常德掠影
7
作者 周星林 李云峰 +1 位作者 陈立新(图) 刘伯源(图) 《中国民族》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常德丝弦声声,令人魂牵梦绕。地处沅澧流域、洞庭之滨的常德,既是千年名城,也是著名的水城。古往今来,沿河而建、因水而兴的条条古街,点缀、繁荣着这座港口城市。3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 “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常德丝弦声声,令人魂牵梦绕。地处沅澧流域、洞庭之滨的常德,既是千年名城,也是著名的水城。古往今来,沿河而建、因水而兴的条条古街,点缀、繁荣着这座港口城市。3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沿着河街漫步,近距离体验常德高腔、常德丝弦、桃源木雕、桃源刺绣、澧水船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感受常德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德丝弦 历史文化街区 澧水船工号子 洞庭 传统文化氛围 港口城市 修复利用
原文传递
器乐创编教学实践与探索——以《马马嘟嘟骑》教学为例
8
作者 王成凤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6期40-41,共2页
《马马嘟嘟骑》改编自湖南常德丝弦曲目,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朴实的童谣。歌曲中描述的孩子在外公外婆家骑着木马玩耍的场景充满乡土气息,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让人不禁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光。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音乐有... 《马马嘟嘟骑》改编自湖南常德丝弦曲目,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朴实的童谣。歌曲中描述的孩子在外公外婆家骑着木马玩耍的场景充满乡土气息,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让人不禁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光。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音乐有天然的亲近感。教学《马马嘟嘟骑》时,笔者既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又让他们用礼乐弦歌琴即兴创编,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音乐 音乐创造力 团队协作精神 亲近感 外公外婆 常德丝弦 创编 童谣
下载PDF
黔剧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被引量:6
9
作者 潘心阳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3,共2页
黔剧,原称文琴戏,亦称贵州弹词、文琴、贵州扬琴,是贵州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贵阳、遵义、安顺、毕节以及黔西南等地区。早期黔剧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是一种说唱艺术。光绪年间,在贵州弹词、文琴的基础上,受湖南扬... 黔剧,原称文琴戏,亦称贵州弹词、文琴、贵州扬琴,是贵州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贵阳、遵义、安顺、毕节以及黔西南等地区。早期黔剧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是一种说唱艺术。光绪年间,在贵州弹词、文琴的基础上,受湖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常德丝弦影响,贵州扬琴逐渐演变成集音乐、舞蹈、器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1952年秋,为纪念"文音俱乐社",贵州扬琴定名为"文琴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弹词 常德丝弦 说唱艺术 戏曲剧种 四川清音 锣鼓经 光绪年间 伴奏乐器 坐唱 调腔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播与保护——以湖南省常德丝弦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行 郭东林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6期48-50,共3页
目前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湖南省重要的非遗文化之一,常德丝弦承载了深厚的城市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源自明清时期的湖湘文化特色曲种,对于其传承与保护,高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 目前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湖南省重要的非遗文化之一,常德丝弦承载了深厚的城市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源自明清时期的湖湘文化特色曲种,对于其传承与保护,高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曲种,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德丝弦在常德高校内的传播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对该现状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播家乡文化,同时增强群众对地方城市非遗文化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与保护
下载PDF
论常德丝弦《宝玉哭灵》与常德方言之关系
11
作者 李行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4期42-45,共4页
常德方言,行腔柔美、婉转、诙谐,属于西南官话,俗称“小北京话”,是常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它以常德市武陵区口音为标准音。它的形成与历史上几次大规模“北民南迁”密切相关,这几次南迁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和文化... 常德方言,行腔柔美、婉转、诙谐,属于西南官话,俗称“小北京话”,是常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它以常德市武陵区口音为标准音。它的形成与历史上几次大规模“北民南迁”密切相关,这几次南迁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和文化,常德方言在这几次人口融合后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掌握好常德方言的发音是演唱好常德丝弦的必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方言 西南官话 标准音 常德丝弦 本土文化 常德市武陵区 宝玉哭灵 经济和文化
下载PDF
地方高校课堂与常德丝弦传承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婷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4期93-95,共3页
文章从地方高校角度关注常德丝弦传承问题,侧重于探索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纵深丝弦传承,理清了地方语言与常德丝弦的关系,提倡通过注重艺术与语言的融合、地方文化的浸润、课堂背后的学术沉淀来整合跨学科教学内容、打造文化自信教学效果... 文章从地方高校角度关注常德丝弦传承问题,侧重于探索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纵深丝弦传承,理清了地方语言与常德丝弦的关系,提倡通过注重艺术与语言的融合、地方文化的浸润、课堂背后的学术沉淀来整合跨学科教学内容、打造文化自信教学效果、建立常德丝弦数据库,为常德丝弦提供长效化的传承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地方高校 课堂 传承 方言
下载PDF
新媒体视野下常德丝弦的创新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正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常德丝弦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具地方特色,艺术价值较高,多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颇具影响。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大众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常德丝弦在创新与传播方... 常德丝弦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具地方特色,艺术价值较高,多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颇具影响。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大众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常德丝弦在创新与传播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下,新媒体发展迅速,如何让常德丝弦在新媒体视野下重新焕发光彩,真正融入群众生活,正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新媒体视野 非遗保护 传统曲艺
原文传递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常德丝弦生境再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霞 吴修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方法,依据田野调查资料按照"地域环境、常德丝弦、人"的思维路径,考察了常德丝弦产生和变迁、湖南常德丝弦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阐述了常德丝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特有的文化生态环... 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方法,依据田野调查资料按照"地域环境、常德丝弦、人"的思维路径,考察了常德丝弦产生和变迁、湖南常德丝弦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阐述了常德丝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特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全面掌握并系统分析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境,才能真正揭示艺术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这对常德丝弦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将起到有益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常德丝弦 艺术生境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常德丝弦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炎琪 田正铁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常德丝弦作为中国十大地方曲艺,它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演变发展,以灵活多样、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展示着时代风采。常德丝弦的形成,还主要得益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湖南丝弦这一优秀传统艺术。
关键词 常德丝弦 产生 发展 风格特点
下载PDF
论常德丝弦新编曲目唱词的结构艺术及审美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红宇 张文刚 《武陵学刊》 2023年第6期91-99,共9页
常德丝弦新编曲目唱词的结构主要有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外显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和转折式;内隐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困惑—去惑型、矛盾—和解型和渲染—深化型。这两种结构方式都服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形成一个富有生命气息... 常德丝弦新编曲目唱词的结构主要有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外显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和转折式;内隐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困惑—去惑型、矛盾—和解型和渲染—深化型。这两种结构方式都服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形成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有机统一体。外显的结构方式在安排人物、事件或场景等方面起到一种勾连作用,带有语法关联的意义;内隐的结构方式在刻画矛盾冲突、渲染感情等方面发挥聚合效应,富有逻辑事理方面的意义。作品从显、隐两个结构层面推进,能满足欣赏者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唱词 结构艺术 外显 内隐 审美
下载PDF
浅谈常德丝弦的分类、特点及传承发展
17
作者 雷雨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2期49-52,共4页
常德自古以来都是湖南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和繁荣的商业使得各地文化在此交融。明清时期,经济空前发展,往来商贾给常德带来北方地区的曲牌和江浙一带的民歌和小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融合常德本地的音乐文化,经过不断演变发... 常德自古以来都是湖南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和繁荣的商业使得各地文化在此交融。明清时期,经济空前发展,往来商贾给常德带来北方地区的曲牌和江浙一带的民歌和小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融合常德本地的音乐文化,经过不断演变发展,常德丝弦逐渐成形,成为常德地区广泛流传的音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常德地区 江浙一带 交通枢纽 西北地区 传承发展 音乐 北方地区
下载PDF
常德丝弦保护与传承初探--以鼎城区常德丝弦的生存现状为例
18
作者 胡惠芳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第12期65-68,共4页
常德丝弦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常德的一张鲜活的文化名片,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财富。常德丝弦可谓闻名遐迩、硕果累累,它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获得了三十多次国家级金奖。如今,随着多元化文艺样式的兴起及观众... 常德丝弦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常德的一张鲜活的文化名片,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财富。常德丝弦可谓闻名遐迩、硕果累累,它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获得了三十多次国家级金奖。如今,随着多元化文艺样式的兴起及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常德丝弦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使得这门优秀的曲艺文化逐渐处于断层的危机状态。笔者以鼎城区常德丝弦的生存现状为例,就常德丝弦该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保护与传承
原文传递
原真性保护下常德丝弦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
19
作者 黄琴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2-16,共5页
2006年,常德丝弦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常德丝弦具有较明显的地方文化底蕴以及较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相关优秀作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众的审美随之变化,常德丝弦... 2006年,常德丝弦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常德丝弦具有较明显的地方文化底蕴以及较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相关优秀作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众的审美随之变化,常德丝弦在创新与传播方面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文章分析常德丝弦原真性“历史遗存”“说唱衍生”“重新演绎”三方面的外在表征,系统剖析常德丝弦原真性保护的当代困境,提出结合数字技术的常德丝弦的传播策略,以期探索更有效地传承常德丝弦的数字化方式,实现其重现、再生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真性 常德丝弦 新媒体 传播
下载PDF
湖南常德丝弦的前世今生与传承展望
20
作者 邹佳诺 《民族音乐》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音乐教育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常德丝弦作为湖南丝弦的主要分支,因其以唱为主、说唱穿插交替的独特民间表演艺术样式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十大地方曲艺,是民族音乐文化... 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音乐教育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常德丝弦作为湖南丝弦的主要分支,因其以唱为主、说唱穿插交替的独特民间表演艺术样式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十大地方曲艺,是民族音乐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曲种。系统研究和分析常德丝弦的“前世今生”与“传承展望”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湖南常德丝弦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传承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梳理和探讨,旨在为加强民族文化音乐交流与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丝弦 发展 传承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