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陆艳 张亚杰 +6 位作者 阮杰 周芙琼 朱维娜 陈畅 唐莉莉 梁艳 赵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27-2931,I0028,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肉苁蓉颗粒剂低剂量组(1 g·kg-1·d-1)和肉苁蓉颗粒剂高剂量组(3 g·kg-1·d-1),灌胃相应药物共4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向健侧旋转的圈数;采用免疫组化研究观察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blot)观察纹状体内α-突出核蛋白(α-synuclein)、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检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用药4周后,肉苁蓉组向健侧旋转的圈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黑质内TH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纹状体内α-synuclein表达下调、TH、DAT表达上调。纹状体DA、DOPAC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肉苁蓉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颗粒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
下载PDF
天麻素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维扬 黄怀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及对中脑被盖腹侧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局部注射损毁右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制备6-OHDA大鼠PD模型。40只造模PD大鼠...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及对中脑被盖腹侧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局部注射损毁右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制备6-OHDA大鼠PD模型。40只造模PD大鼠分为对照组、左旋多巴组、天麻素组和左旋多巴与天麻素联合处理组(联合处理组),每组10只。观察PD大鼠旋转行为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TA区TH阳性神经元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个治疗组PD大鼠旋转圈数均减少(P<0.05),PD大鼠VTA区TH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天麻素能明显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增加PD大鼠VTA区TH表达,对TH阳性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天麻素和左旋多巴两药联用可能使这种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复合物Ⅰ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程宇核 万超 +4 位作者 王俊华 朱小虎 彭俊良 余新华 邹旭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复合物Ⅰ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20只;背部皮下连续注射鱼藤酮28d以制备PD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取风府、太冲给予...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复合物Ⅰ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20只;背部皮下连续注射鱼藤酮28d以制备PD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取风府、太冲给予电针治疗,比较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大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线粒体形态,线粒体复合物Ⅰ的差异。结果:经电针治疗后,治疗组与模型组的行为学评分分别为(6.23±1.09)分和(7.12±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电针治疗后,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大鼠经电针治疗后脑黑质的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电镜下大鼠脑黑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大于治疗组,且部分线粒体中可见重度空泡样改变。结论:电针能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增加大脑黑质区PH阳性细胞数,提高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以及减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治疗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线粒体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孟毅 乔明亮 +1 位作者 宁亚红 常学辉 《中医研究》 2014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究龟羚帕安丸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eses,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龟羚帕安丸大、中...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究龟羚帕安丸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eses,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龟羚帕安丸大、中、小剂量,美多芭,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 d 1次,共30 d。用TUNEL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黑质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结果:龟羚帕安丸大、中、小剂量组及美多芭组TUNEL检测阳性细胞数及Bax阳性细胞明显降低,Bcl-2及Bcl-2/Bax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龟羚帕安丸可以通过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减少PD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而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此是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药物作用 多巴胺能神经元 细胞凋亡 龟羚帕安丸 药效学
下载PDF
黑质致密部和内侧前脑束注射6-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中DA含量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玲娜 常永丽 +1 位作者 郭晓姝 张翠英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比较黑质致密部(SNc)损毁和内侧前脑束(MFB)损毁2种方法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对纹状体中多巴胺(DA)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SNc损毁组(n=15)和MFB损毁组(n=1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 目的:比较黑质致密部(SNc)损毁和内侧前脑束(MFB)损毁2种方法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对纹状体中多巴胺(DA)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SNc损毁组(n=15)和MFB损毁组(n=1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观察3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中D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SNc损毁组(P<0.001)和MFB损毁组(P<0.001)大鼠纹状体中DA含量均显著降低,与SNc损毁组相比较,MFB损毁组大鼠纹状体中DA含量下降更为显著(P=0.005)。结论:MFB损毁制备的PD大鼠模型对DA能神经元的损伤范围较SNc损毁有所扩大,为不同研究选择制备模型的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黑质致密部 内侧前脑束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成像在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民 王庆胜 +4 位作者 郭喆 张锦明 尚爱加 姚树林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11C-β-CFT)PET成像技术在判别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2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进行11C-β-CFT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11C-β-CFT)PET成像技术在判别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2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进行11C-β-CFT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与模型大鼠分别进行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性明显下降(P=0.000)。同时模型大鼠TH染色黑质处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PET多巴胺转运蛋白成像可结合行为学观察作为证实模型成功的检验方法之一,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PD提供了一种分子成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多巴胺转运蛋白 P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