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 |
李衍柱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0
|
|
2
|
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 |
金惠敏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1
|
|
3
|
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 |
李夫生
|
《理论与创作》
|
2006 |
12
|
|
4
|
希利斯·米勒的阅读伦理观述评 |
张旭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5
|
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论”的本义考辨 |
肖锦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6
|
试谈希利斯·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观 |
肖锦龙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7
|
J.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 |
程锡麟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8
|
历史重构与现代隐喻: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 |
史鹏路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9
|
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与美国伦理批评的复兴 |
杨革新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0
|
米勒重复理论视角下《蝇王》中的重复现象 |
薛婷历
谷野平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的当代意义及其缘由探析 |
曾艳兵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24 |
0 |
|
12
|
詹姆逊:全球化的哲学问题与后马克思主义 |
陈永国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3
|
共同体何以可能?--希利斯·米勒的沟通共同体思想研究 |
陈广兴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希利斯·米勒文学解构的“异质性”维度 |
秦旭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5
|
中西文论对话中的身份重构与话语转型——希利斯·米勒中国行的意义 |
曾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6
|
AI与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转向 |
聂珍钊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4 |
0 |
|
17
|
希利斯·米勒与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 |
王宁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延异之塔:重读希利斯•米勒的文学阅读观 |
迈克•希尔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3 |
0 |
|
19
|
见证与反思:希利斯•米勒之“文学终结论”在中国 |
国荣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3 |
0 |
|
20
|
解构批评的洞见与盲区——从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谈起 |
肖锦龙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