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料木黄酮对MDA-MB-453乳腺癌细胞uPA表达及PTK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小平 糜漫天 朱俊东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 观察染料木黄酮(亦称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MDA-MB-453乳腺癌细胞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活性的影响,探讨Gen抗HER-2... 目的: 观察染料木黄酮(亦称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MDA-MB-453乳腺癌细胞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活性的影响,探讨Gen抗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5×10-5mol/L Gen处理MDA-MB-453细胞24、48、72 h后,应用Western blot、免疫沉淀、RT-PCR及激酶活性分析法检测Gen对MDA-MB-453乳腺癌细胞uPA表达、HER-2/neu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及PTK活性变化。结果: Gen处理MDA-MB-453细胞后,uP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调,HER-2/neu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TK活性下降,且这种作用具有时效性。结论: Gen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HER-2/neu受体的PTK活性和蛋白磷酸化水平,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下调uPA的表达,从而抑制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蛋白酪氨酸激酶 MDA-MB-453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木黄酮对MCF-7/HER-2细胞uPA表达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小平 糜漫天 朱俊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化学物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抗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2/neu高表达MCF-7乳腺癌细胞(命名为MCF-7/HER-2),5×10-5mol/L染料木黄酮处理MCF-7/HER-2细胞24,48,72 h后,... 目的探讨植物化学物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抗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2/neu高表达MCF-7乳腺癌细胞(命名为MCF-7/HER-2),5×10-5mol/L染料木黄酮处理MCF-7/HER-2细胞24,48,72 h后,应用western bolt、免疫沉淀、RT-PCR及激酶活性分析法检测genistein对MCF-7/HER-2乳腺癌细胞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HER-2/neu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性变化。结果MCF-7/HER-2细胞uP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MCF-7细胞uP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高,HER-2/neu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增加,染料木黄酮处理MCF-7/HER-2细胞后,uP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调,HER-2/neu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TK活性下降,且这种作用具有时效性。结论染料木黄酮能下调MCF-7/HER-2细胞HER-2/neu受体的PTK活性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uPA表达,这可能是染料木黄酮抗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蛋白酪氨酸激酶 MCF-7/HER-2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Genistein对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uPA表达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小平 糜漫天 朱俊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原癌基因HER 2 neu高表达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 ,uPA)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 2 neu高表达...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原癌基因HER 2 neu高表达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 ,uPA)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 2 neu高表达的乳腺癌MCF 7细胞(MCF 7 HER 2 )。BALB c裸鼠皮下接种MCF 7和MCF 7 HER 2细胞,其中接种MCF 7 HER 2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genistein处理组、HER 2 neu抗体处理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移植瘤细胞生长能力,应用Westernblot法观察移植瘤uPA的表达变化。结果 MCF 7 HER 2移植瘤与MCF 7移植瘤相比细胞增殖能力较强且uPA表达增加,而MCF 7 HER 2移植瘤经genistein和HER 2 neu抗体处理后,移植瘤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其uPA表达降低。结论 Genistein能有效抑制HER 2 neu高表达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且这种作用与uP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三羟异黄酮 乳腺癌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MCF-7细胞uPA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陈绍水 宁方玲 +1 位作者 赵磊 纪春祥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04-405,408,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新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 mmol/L)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24、48和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阿...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新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 mmol/L)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24、48和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阿司匹林对MCF-7乳腺癌细胞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结果阿司匹林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1);MCF-7细胞uPA的蛋白表达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阿司匹林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阿司匹林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uPA表达,这可能是阿司匹林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乳腺癌细胞MCF-7
下载PDF
uPA、Cath-D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春卫 何倩 +1 位作者 陈望荣 丘锦煌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3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和Cat...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3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69.1%和77.9%,高于正常胃黏膜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25.8%和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A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ath-D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uPA表达与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uPA和Cath-D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PA和CATH-D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组织蛋白酶D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uPARAP/Endo18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姜元芹 叶社房 +4 位作者 吴艺晖 张其清 林蓁 郭春华 胡君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相关蛋白(uPAR-associated protein,uPARAP/Endo180)、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uPARAP、uPAR和VEGF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相关蛋白(uPAR-associated protein,uPARAP/Endo180)、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uPARAP、uPAR和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uPARAP的阳性表达见于肿瘤间质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定位于胞膜和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uPAR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胞浆内;VEGF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鼻咽癌组织中uPARAP、uPA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81.0%和77.6%;与慢性鼻咽炎比较,uPARAP、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组织中uPARAP表达与uPAR、VE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uP-ARAP在角化型鳞癌、非角化型癌和未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66.7%和86.1%。随着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的下降,uPARAP表达水平有上升趋势(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uPARAP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uPARAP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结论:uPARAP、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协同表达对促进鼻咽癌的扩散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望成为判断鼻咽癌恶性程度和估计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相关蚤白 鼻咽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半边旗有效成分5F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毒性、侵袭能力、运动能力及MMP-9、uP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杰 庞江琳 +1 位作者 覃燕梅 梁念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半边旗有效成分5F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毒性、侵袭能力、运动能力及MMP-9、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5F对NCIH446细胞的增殖作用;Transwell chamber法检测5F对NCIH446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性运动能力的影响。Western b... 目的探讨半边旗有效成分5F对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毒性、侵袭能力、运动能力及MMP-9、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5F对NCIH446细胞的增殖作用;Transwell chamber法检测5F对NCIH446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性运动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F对NCIH446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9、uP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5F对NCIH446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在无明显细胞毒性情况下,5F能够明显抑制NCIH446细胞的侵袭能力、运动能力(P<0.05)。5F作用于NCIH446细胞24 h,能明显下调MMP-9、uPA蛋白表达。结论 5F能抑制NCIH446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下调MMP-9、uPA表达水平,5F具有潜在抗肺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5F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细胞系 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uPA和MMP-9表达与肿瘤微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潇 王行环 +4 位作者 胡礼泉 朱润庆 夏东 瞿利军 黄兴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膀胱癌组织和19例膀胱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组)中uPA和MMP-9的表达,同时分析不同uPA...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膀胱癌组织和19例膀胱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组)中uPA和MMP-9的表达,同时分析不同uPA和MMP-9表达状态下,膀胱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膀胱癌组织中uPA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72.7%(48/66)和75.8%(50/66),高于对照组中uPA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26.3%,5/19;和4.2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5);浸润性癌中uPA和MMP-9的表达均强于浅表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和0.004);低中分化癌中uPA的表达强于高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MMP-9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无关;uPA表达与MMP-9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s=0.269,P=0.029)。将膀胱癌分为3组,A组为uPA/MMP-9两者均为弱表达(n=14),B组为uPA/MMP-9两者之一为弱表达(n=19),C组为uPA/MMP-9两者均为弱表达(n=33)。3组MVD计数分别为89.9±23.8,71.8±22.0和62.6±31.9,A组MVD计数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uPA和MMP-9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浸润和肿瘤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PA和MMP-9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杲 伊争伟 毛亚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47-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支架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溶栓组患者则给予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支架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溶栓组患者则给予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率总体情况、治疗前后相关心脏参数、住院期间与1年后随访相关心血管事件。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与ST段回落率总体情况均明显优于溶栓组(P<0.05);住院期间总体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明显低于溶栓组(44%)(P<0.05);支架组患者治疗后LVESD(39.15±2.27)与LVEDD水平(55.02±2.20)比较均显著低于溶栓组[(45.01±3.67)、(59.75±2.38)](P<0.05),LVEF水平(65.83±3.54)比较显著高于溶栓组(56.32±3.09)(P<0.05);治疗后1年随访总体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统计学低于溶栓组(7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近期与远期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血栓解疗法
下载PDF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瑶 吴浩宇 +3 位作者 李然 程漠鑫 王晓丹 陈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胸膜 组织粘连 预防和防护用药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爱花 陈利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胶囊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ACI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2例AC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胶囊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ACI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2例AC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白芍总苷胶囊。全部患者均经溶栓治疗24 h,排除脑出血或凝血机制障碍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Barthe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7 d,NIHSS评分下降≥4分者观察组28例(37.3%)、对照组12例(1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1,P=0.004);观察组NIHSS评分[(8.3±2.2)分比(9.9±2.5)分,t=4.19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 mRS评分≤4分者观察组68例(90.7%)、对照组51例(6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5, P=0.001);观察组 mRS 评分[(2.3±0.9)分比(2.9±1.1)分,t=3.684]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 指数[(88.7±16.2)分比(77.5±15.2)分,t=4.40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芍总苷胶囊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AC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病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白芍总苷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联合持续窦内溶栓治疗严重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丽娟 鲁启璇 +2 位作者 徐运 李敬伟 刘丽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EMT)联合静脉窦内持续溶栓治疗严重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北...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EMT)联合静脉窦内持续溶栓治疗严重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接受EMT联合窦内持续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连续5例严重出血性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39岁(范围19~65岁);男性2例,女性3例;3例有明确发病危险因素。4例患者有2个以上静脉窦受累,共10支CVST受累血管,受累静脉窦血栓负荷大、病灶体积大,临床表现重。EMT前平均肝素抗凝治疗时间为2.3 d(范围0.5~7 d),窦内溶栓平均持续时间为64 h(范围30~95 h)。治疗后8支血管再通,其中1支完全再通,7支部分再通。实现血管再通的4例患者长期临床转归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个月时0~2分,1年时0~1分)。1例患者未能实现血管再通,并因颅内高压行去骨瓣减压术,1年后遗留偏身瘫痪。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EMT联合持续静脉窦内溶栓治疗是严重出血性CVST患者的潜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颅内出血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血栓解疗法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抗凝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旭 隆云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作为ICU患者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也是重症患者主要的病死原因。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师对于ARDS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但目前ARDS的病死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作为ICU患者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也是重症患者主要的病死原因。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师对于ARDS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但目前ARDS的病死率仍然很高,临床对于其预后的评估方面尚不规范,评估指标尚存争议,但是准确的预后评估对于指导ARDS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选取一些ARDS预后评估指标——氧分压/吸氧浓度、脉氧饱和度/吸氧浓度和血浆可溶性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 PAR)进行论述,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ARD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血气监测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受体
原文传递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成梅 胡美云 +2 位作者 刘艳菲 李明超 居克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8-862,共5页
目的 :比较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与静脉肝素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CVS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组(介入组,18例)和静脉肝素抗凝组(抗凝... 目的 :比较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与静脉肝素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CVS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组(介入组,18例)和静脉肝素抗凝组(抗凝组,18例)。抗凝组给予肝素静脉血管内泵入,根据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调整剂量,维持APTT为正常值的2.0~2.5倍。介入组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头端插入血栓部位,行机械碎栓、取栓,同时局部注入尿激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用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评估脑静脉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转归。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CVST患者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前两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NIHSS评分、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血管再通率高于肝素组(94.44%vs.66.67%,χ2=3.850,P=0.041),6个月后介入组转归好于肝素组(88.89%vs.50.00%,χ2=3.827,P=0.04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为CVST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1.085,95%可信区间1.024~1.361;P=0.023),而高凝状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185,95%可信区间0.049~0.611;P=0.004)。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出现继发脑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治疗可改善CVST患者的转归,疗效优于静脉肝素治疗。对于合并皮层静脉、深静脉的CVST患者可采用局部动静脉联合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肝素
下载PDF
P38MAPK信号通路对卵巢癌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霞 邹存华 +1 位作者 宋冬冬 余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及组织中分子量为38 k D的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 PA)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卵巢癌组织中u PA、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AKT...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及组织中分子量为38 k D的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 PA)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卵巢癌组织中u PA、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AKT)蛋白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HO-8910、HO-8910PM中u PA、P38M APK的表达,观察使用SB203580、U0126、M K-2206分别阻断P38M APK、ERK、AKT信号通路后u PA的变化。结果 u PA、P38MAPK、ERK、AKT在卵巢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1.22%、57.14%、53.06%、55.10%。u PA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分化转移有关(P<0.05),且与P38M APK呈正相关(P=0.01),与ERK、AKT表达无关(P>0.05)。ERK、AKT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大网膜转移有关(P均<0.05)。HO-8910PM细胞系中u PAt和P38M APK明显高于HO-8910;使用SB203580后u PA表达降低,而使用U0126、M K-2206后u PA无变化。P38M APK、u PA与卵巢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Log-rank=3.90,11.04,P=0.048,0)。结论卵巢癌中P38M APK信号通路激活并上调u PA的表达,ERK、AKT信号通路不参与调节u PA表达。P38M APK与u PA在卵巢癌侵袭、转移及评估预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B P38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uPA及其受体uPAR系统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袁蔚 江忠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4期235-237,共3页
肿瘤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密切相关,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多种蛋白水解酶有关,其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系统在介导基质蛋白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uPA/uPAR系统可能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血管... 肿瘤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密切相关,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多种蛋白水解酶有关,其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系统在介导基质蛋白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uPA/uPAR系统可能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浸润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uPA/uPAR系统的表达可能成为宫颈癌的防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受体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关节液组分分析在膝骨关节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罗光会 杜丽英 +6 位作者 王秀珠 张琳 孙一圣 肖卫平 韩伟 罗丛宝 田丽娜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程度与关节液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寻找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生化标志物,为准确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方法,探寻康复程度与关节液微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程度与关节液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寻找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生化标志物,为准确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方法,探寻康复程度与关节液微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按照Outerbridge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4组,Ⅰ度到Ⅳ度,每组30例。再将每组分成3组,分别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 干细胞,自体PRP,以及臭氧灌注 + 透明质酸钠(HA)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8个月收集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标本各120份。标本均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关节液中的印度刺猬蛋白、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进行测定。比较治疗前后印度刺猬蛋白、uPA、MMP-13在关节液中的表达差异,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Outerbridge分级与关节液组分的关系。采用Shahariarre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印度刺猬蛋白、uPA、MMP-13表达水平与Outerbridge分级之间均呈正相关(r=0.790、r=0.476、r=0.684,P < 0.01);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印度刺猬蛋白、uPA、MMP-1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根据Outerbridge分级标准,Ⅰ度患者自体PRP + 干细胞治疗优良率与自体PR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Ⅱ~Ⅳ度患者自体PRP +干细胞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自体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Ⅰ~Ⅳ度患者自体PRP + 干细胞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臭氧灌注 + 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Ⅱ度患者自体PRP组治疗优良率与臭氧灌注 + 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Ⅰ度以及Ⅲ~Ⅳ度的患者中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体PRP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常规HA + 臭氧灌注治疗效果显著,且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程度与关节液中印度刺猬蛋白、uPA、MMP-13的表达水平相关,说明膝骨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印度刺猬蛋白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关节液组分 康复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桂林 孙旭凌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3项指标与ID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uPA、MMP-26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IDC组织(观察组)及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中的uPA、MMP-26的表达,以CD105标记MVD。uPA、MMP-26蛋白表达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因MVD值为非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两组及多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1)uPA、MMP-26的阳性率分别为观察组62.4%(53/85)、64.7%(55/85),对照组26.7%(8/30)、1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IDC组织中uPA表达与IDC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有关(P均<0.05)。MMP-26表达与IDC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有关。uPA、MMP-26表达呈正相关(r=0.341,P=0.002)。(3)高MVD组uPA、MMP-2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MVD组(P均<0.05)。结论 uPA、MMP-26在IDC组织中过表达,并且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26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尿激酶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群 庞雅桢 《陕西中医》 2016年第8期991-992,共2页
目的:探究尿激酶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等常规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 目的:探究尿激酶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等常规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变化,所有患者均随访5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BNP含量都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偏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5个月观察发现,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中西医结合疗法 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芪苈强心胶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