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智能体的就业与居住空间演化多情景模拟--快速工业化区域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少英 黎夏 +5 位作者 刘小平 吴志峰 艾彬 陈明辉 黎海波 刘萌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9-1400,共12页
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宏观模型对就业—居住空间结构进行现状分析或对城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微观尺度的机制探讨与过程模拟方面较为缺乏。本文基于多智能体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提... 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宏观模型对就业—居住空间结构进行现状分析或对城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微观尺度的机制探讨与过程模拟方面较为缺乏。本文基于多智能体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提出基于就业市场的人口居住区位选择模型(Labor Market Based Model of Residential Location-LMBMRL)。以典型的快速工业化地区—东莞市主城区为实验区,通过多情景模拟对就业与居住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机制探讨与过程分析。模拟结果充分反映了就业选择对人口居住区位决策的影响,定量评估了住房与交通对职住空间均衡性与职住分离的影响规律。当住房成本提高时,城市职住均衡性降低;当交通可达性提高时,城市空间结构可能出现较为显著的职住分离现象。最后通过多情景模拟揭示不同行业劳动人口群体的就业—居住空间特征与组织模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就业—居住空间互动关系及其内部因果,能够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居住区位选择 多智能体 就业-居住空间关系
原文传递
就业-居住空间关系及通勤效率——过剩通勤的评估潜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贤腾 陈雪明 周江评 《城市交通》 2018年第2期10-18,共9页
过剩通勤已是一个专门用于研究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对应关系及评估通勤效率的研究范式。回顾该范式30多年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指出相关概念及其指标在评价城市通勤效率时存在的优缺点。将Bertaud的城市通勤模式及其空间结构置于Brotchie三... 过剩通勤已是一个专门用于研究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对应关系及评估通勤效率的研究范式。回顾该范式30多年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指出相关概念及其指标在评价城市通勤效率时存在的优缺点。将Bertaud的城市通勤模式及其空间结构置于Brotchie三角形模型中,讨论就业-居住空间分散形态嬗变带来的通勤模式的多种演变方向,厘清过剩通勤框架在评估城市职住平衡程度与通勤效率时所具有的潜力。过剩通勤框架为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嬗变和评估空间结构优化程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居住空间关系 过剩通勤 通勤效率 城市形态与结构
下载PDF
超大城市就业–居住格局与通勤绩效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天然 周江评 周明芷 《城市交通》 2020年第5期18-26,75,共10页
调整城市就业-居住用地规划布局理论上能推动通勤绩效改善,但这种理想规划能多大程度转换为现实效益,往往复杂而未知。结合已有文献和理论,分析职住平衡绩效的有限性和影响实际通勤绩效的多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房价... 调整城市就业-居住用地规划布局理论上能推动通勤绩效改善,但这种理想规划能多大程度转换为现实效益,往往复杂而未知。结合已有文献和理论,分析职住平衡绩效的有限性和影响实际通勤绩效的多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房价、经济普查等社会人口经济数据,测算地理联系率、基尼系数等指标。探究造成上海市过剩通勤的潜在因素,包括居民-企业理性的行为选择、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市场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就业-居住格局在质量上的适配关系等。最后,提出理性的公共交通导向式发展、针对性给予交通补贴、促进就业信息对称等优化出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居住空间关系 职住平衡 通勤绩效 地理联系率 基尼系数 上海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