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逍遥散中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宫文霞 周玉枝 +6 位作者 李肖 高丽 王月华 田俊生 高晓霞 秦雪梅 杜冠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56-2862,共7页
目的指认逍遥散中君药当归对复方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并筛选其中潜在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PDA技术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当归相应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全波长紫外光谱图,归属当归对... 目的指认逍遥散中君药当归对复方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并筛选其中潜在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PDA技术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当归相应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全波长紫外光谱图,归属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贡献成分进行导向分离,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验证。结果共归属并鉴定出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5个,分别为阿魏酸松柏醇酯(1)、E-丁烯基苯酞(2)、藁本内酯(3)、Z-丁烯基苯酞(4)、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5),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能有效保护谷氨酸损伤的SH-SY5Y和PC12细胞。结论 UPLC-PDA导向分离技术可快速、准确指认复方来源于其单味药材的贡献成分。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可能为当归贡献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当归 导向分离 抗抑郁 UPLC-PDA 阿魏酸松柏醇酯 E-丁烯基苯酞 藁本内酯 Z-丁烯基苯酞 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 8E 10E-三烯-4 6-二炔-1-醇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汤免疫调节活性成分的导向分离及药理学研究
2
作者 张永祥 《中国药理通讯》 2002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免疫调节活性成分 导向分离 药理学研究 小鼠
下载PDF
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的成分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辉俊 柯樱 叶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131-3135,共5页
该试验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的成分。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1 000以上的部分得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 该试验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的成分。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1 000以上的部分得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GLP-1-1,并对GLP-1-1进行HPGPC分析、单糖组成测定和ACE抑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瓜蒌皮中得到一种具有ACE抑制作用的均一低聚糖GLP-1-1,相对分子质量为1 367,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3种单糖的摩尔比为0.2∶4.3∶10.0,GLP-1-1表现出较强的ACE抑制活性,其IC_(50)为(113.4±8.6)mg·L^(-1)。从瓜蒌皮中成功分离到具有ACE抑制作用的低聚糖,该发现为瓜蒌皮的化学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低聚糖 活性导向分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茯苓多糖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康 罗清 +4 位作者 朱晓峰 程晓明 冯国丽 刘正芸 孙素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316-531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活性导向分离茯苓中具有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成分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茯苓经醇提去除小分子成分,水提醇沉淀后得茯苓多糖(PPS),PPS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 目的分析基于活性导向分离茯苓中具有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成分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茯苓经醇提去除小分子成分,水提醇沉淀后得茯苓多糖(PPS),PPS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活性跟踪得PPS10-2,并对PPS10-2进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分析、单糖组成测定和活性及机制探索。结果PPS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茯苓中得到活性均一多糖PPS10-2,相对分子量为5761D,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组成,三种单糖的摩尔比为10.0∶3.3∶7.0,PPS和PPS10-2表现出较强的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并且PPS和PPS10-2均是通过抑制特异富含AT序列结合蛋白(SATB)-1的表达来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推测PPS中可能是PPS10-2为主要成分发挥该作用。结论从茯苓中成功分离到具有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的多糖,该功效可能是通过抑制SATB-1基因表达实现,该发现为PPS的抗乳腺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活性导向分离 人乳腺癌MDA-MB-231 细胞迁移 特异富含AT序列结合蛋白(SATB)-1
下载PDF
基于感官导向的铁观音茶叶特征香气的分析、重构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操晓亮 张峰 +9 位作者 柴国璧 刘加增 洪祖灿 周培琛 孙世豪 胡军 茅中一 姬凌波 付英杰 席辉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9,共10页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香气组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三点选配法测定特征香气成分在乙醇中的嗅觉阈值,结合其在茶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特征,计算各香气成分的香气活性值(OAV)并确定贡献度及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通过茶叶提取物特征香气关键贡献成分的重组、香气轮廓法对比评价及香气特征强化,验证基于OAV的感官关键贡献成分加香效果。【结果】(1)感官导向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到117个流份,其中分离富集到铁观音茶叶香气特征流份28份;(2)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中含有41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芳樟醇、橙花叔醇、苯乙醇、香叶醇、柠檬醛、吲哚和茉莉酸甲酯、己酸乙酯等22种香气成分对感官作用贡献最大;(3)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重组物与铁观音茶叶提取物香气轮廓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重现茶叶的香气特征风格;(4)茶叶香气重组物与茶叶提取物复配后能够较好地强化卷烟的茶香风格特征,且花香、清香、果香香韵明显增强,香势强度明显增加,可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 感官导向分离 香气活性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卷烟加香
下载PDF
1个姜黄素类新化合物的LC-MS导向发现、结构鉴定及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锐 贾坤 +2 位作者 付强 罗静雯 邓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18-2423,共6页
目的通过导向分离法发现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中1个新化合物,并进行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运用LC-MS分析技术,结合MCI-Gel小孔树脂、ODS-C18反相柱及RP-HPLC等柱色谱手段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通过导向分离法发现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中1个新化合物,并进行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运用LC-MS分析技术,结合MCI-Gel小孔树脂、ODS-C18反相柱及RP-HPLC等柱色谱手段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姜黄根茎甲醇提取物的低极性流分中分离得到1个姜黄素类新化合物,鉴定为姜黄素-没药烷型倍半萜二聚体化合物3,4′′′-epoxy-5′′′-C-(1α,2β,3β-bisabola-4,10-diene-9-one)-(2→5′′′)-curcumin(1),该化合物对Hep G2、A549和CT-26肿瘤细胞IC50值分别为4.82、8.81和5.40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1个姜黄素类新化合物,命名为姜萜素G;其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姜萜素G 姜黄素类 没药烷型倍半萜 导向分离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肾素作用的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辉俊 柯樱 叶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935-3940,共6页
目的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中具有抗肾素作用的成分。方法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相对分子质量1 000以上的部分(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 目的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中具有抗肾素作用的成分。方法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相对分子质量1 000以上的部分(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GLP-5-1,并对GLP-5-1进行HPGPC法分析、单糖组成测定和肾素抑制活性检测。结果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瓜蒌皮中得到一种具有肾素抑制作用的均一多糖GLP-5-1,相对分子质量为3 722,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4种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5.5∶4.4∶6.9∶10.0,GLP-5-1表现出较强的肾素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87.4±6.8)μg/m L。结论从瓜蒌皮中成功分离到具有肾素抑制作用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为瓜蒌皮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多糖 活性导向分离 抗肾素作用 化学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生物活性导向分离山楂炭中止血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瑞 王峥涛 谢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7-824,共8页
目的研究山楂炭中发挥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图谱对山楂及山楂炭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剪尾法、毛细管法对山楂炭体内止血及凝血效果进行考察;分离山楂炭不同极性部位,结合药效学考察,确定山楂炭药效部... 目的研究山楂炭中发挥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图谱对山楂及山楂炭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剪尾法、毛细管法对山楂炭体内止血及凝血效果进行考察;分离山楂炭不同极性部位,结合药效学考察,确定山楂炭药效部位;再进一步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体外凝血实验,从药效部位中分离得到发挥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体外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聚集率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究。结果山楂炮制成山楂炭的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有新成分生成;山楂炭具有止血作用,且其醇提液药效作用比水煎液更强;从山楂炭醇提液中分离得到的醋酸乙酯部位能够显著缩短小鼠的止血及凝血时间,为山楂炭发挥止血作用的药效部位,从中分离获得药效成分松柏醛,该成分能够显著降低凝血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血小板聚集率。结论首次从山楂炭中发现并分离得到具有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松柏醛,为山楂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他炭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山楂炭 松柏醛 止血作用 生物活性导向分离
原文传递
手性色谱-质谱联用导向的前胡中角型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分离
9
作者 杨阳 龚兴成 +2 位作者 屠鹏飞 刘文静 宋月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43-2349,共7页
本研究根据手性色谱-质谱联用导向策略,在利用质谱数据精准识别中药前胡(Peucedani Radix)中角型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angular-type pyranocoumarins, APs)的基础上,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非手性(手性)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从... 本研究根据手性色谱-质谱联用导向策略,在利用质谱数据精准识别中药前胡(Peucedani Radix)中角型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angular-type pyranocoumarins, APs)的基础上,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非手性(手性)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6个APs,通过1H、13C NMR等技术,分别鉴定为(3′S)-3′-(2-methyl-butyroyl)-4′-oxo-3′, 4′-dihydroseselin(1A)、(3′R)-3′-(2-methyl-butyroyl)-4′-oxo-3′, 4′-dihydroseselin(1B)、(3′S)-3′-isovaleryl-4′-oxo-lomatin(2A)、(3′R)-3′-isovaleryl-4′-oxo-lomatin(2B)、(3′S)-3′-angeloyloxy-4′-oxo-3′, 4′-dihydroseselin (3A)、(3′R)-3′-angeloyloxy-4′-oxo-3′,4′-dihydroseselin (3B)、(3′S,4′S)-白花前胡乙素(4A)、(3′R,4′R)-白花前胡乙素(4B)、(3′S,4′S)-白花前胡素E (5A)、(3′R,4′R)-白花前胡素E (5B)、3′-isovaleryl-4′-angeloyl-cis-khellactone (6)、3′-angeloyl-4′-(2-methyl-butyroyl)-cis-khellactone(7)、(3′S,4′S)-白花前胡甲素(8A)、(3′R,4′R)-白花前胡甲素(8B)、(3′S,4′S)-凯林内酯(9A)和(3′R,4′R)-凯林内酯(9B)。其中,化合物1A、1B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A为已知平面结构的新构型,化合物2A、2B为首次从前胡中分离得到。因此,基于手性LC-MS的成分分析和导向分离,有利于快速发现中药中新化合物,为新颖结构,特别是新的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化学成分 角型吡喃香豆素 手性色谱-质谱联用导向分离 对映异构体
原文传递
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导向下三叶五加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姣 张斌贝 +4 位作者 杨阳 李小军 鲁曼霞 卢茂芳 刘向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研究三叶五加茎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活性导向下对三叶五加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96微孔板测定三叶五加茎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 目的:研究三叶五加茎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活性导向下对三叶五加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96微孔板测定三叶五加茎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叶五加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醇(1)、贝壳杉烯酸(2)、豆甾醇(3)、蒲公英萜醇乙酸酯(4)、β-谷甾醇(5)、3α,11α-dihydroxy-23-oxo-lup-20(29)-en-28-oic aicd(6)、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7)、pubinernoid A(8)、紫丁香苷(9)、胡萝卜苷(10)、豆甾醇葡萄糖苷(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2)、邻苯二甲酸(13)、对羟甲基苯甲醛(14)、acankoreoside A(15)、acantrifoside A(16)、芦丁(17)。结论:其中,化合物8、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2、14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五加 活性导向分离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中具有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辉俊 朱加明 +3 位作者 韩俊琦 田浩威 陈炜 叶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419-4424,共6页
目的基于活性导向分离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中具有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作用的成分。方法蓝萼香茶菜地上部分经水提醇沉后得粗多糖XPS,其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 目的基于活性导向分离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中具有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作用的成分。方法蓝萼香茶菜地上部分经水提醇沉后得粗多糖XPS,其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XPS10-1,并对XPS10-1进行HPGPC法分析、单糖组成测定、氨基酸组成分析和IDO抑制活性检测。结果从蓝萼香茶菜中得到一种具有IDO抑制作用的均一糖蛋白成分XPS10-1,相对分子质量为8 852,糖基部分主要由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0.0∶2.2,蛋白部分主要由谷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物质的量比为37.3∶16.9∶45.8,XPS10-1表现出较强的IDO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46.6±3.4)μg/mL,XPS10-1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中IDO酶也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139.0±8.7)μg/mL。结论从蓝萼香茶菜中成功分离到具有IDO抑制作用的糖蛋白,为蓝萼香茶菜的化学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糖蛋白 活性导向分离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蓝萼香茶菜中具有TDO抑制活性成分的活性导向分离
12
作者 王辉俊 韩俊琦 +3 位作者 田浩威 朱加明 陈炜 叶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采用活性导向分离法分离蓝萼香茶菜中具有TDO(色氨酸2,3双加氧酶)抑制作用的成分。方法蓝萼香茶菜经水提醇沉后得粗多糖XPS,XPS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XPS5-1,并... 目的采用活性导向分离法分离蓝萼香茶菜中具有TDO(色氨酸2,3双加氧酶)抑制作用的成分。方法蓝萼香茶菜经水提醇沉后得粗多糖XPS,XPS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XPS5-1,并对XPS5-1进行HPGPC法分析、单糖组成测定、氨基酸组成分析和TDO抑制活性检测。结果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蓝萼香茶菜中得到一种具有TDO抑制作用的均一糖蛋白成分XPS5-1,相对分子量为3170 Da,糖类部分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三种单糖的摩尔比为:10.0:3.5:0.9,氨基酸主要谷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组成,摩尔比为:30.2:21.6:48.2,XPS5-1表现出较强的TDO抑制活性,其IC50为14.02±0.8 mg/L。结论从蓝萼香茶菜中成功分离到具有TDO抑制作用的糖蛋白,为蓝萼香茶菜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糖蛋白 活性导向分离 色氨酸2 3双加氧酶(TDO)抑制剂
原文传递
Inhibition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activity by triterpenes isolated from Aceriphyllum rossii
13
作者 崔龙 李志 +2 位作者 孙亚楠 张南 金永镐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An organic layer prepared from the seed of Aceriphyllum rossii was studied to identify the active compounds f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 inhibition.Bioassay guided fractionation resulted in the isolati... An organic layer prepared from the seed of Aceriphyllum rossii was studied to identify the active compounds f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 inhibition.Bioassay guided fractionation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PTP1B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riterpenes(1-4).These four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aceriphyllic acid C(1),aceriphyllic acid D(2),aceriphyllic acid E(3) and aceriphyllic acid F(4).The isolated 1-4 compounds inhibited PTP1B with IC50 values ranged from(2.1±1.5) μmol/L to(11.2±2.5) μmol/L.Kinetic analysis of PTP1B inhibition by aceriphyllic acid C(1) and aceriphyllic acid D(2) suggested that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inhibited PTP1B activity in a mixed-type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riphyllum rossii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TRITERPENES Bioassay guided
原文传递
从沙特阿拉伯植物Blepharis ciliaris中分离得新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BlepharisidesA和B
14
作者 高越 郗砚彬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7期593-593,共1页
作者对沙特阿拉伯植物Blepharis ciliaris(L.)B.L.Burtt.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TME)进行生物导向分离,以评估其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毒性实验鼠的保肝活性。具有保肝活性的正丁醇萃取物采用色谱法分离出2种新的黄酮醇糖苷类Bleph... 作者对沙特阿拉伯植物Blepharis ciliaris(L.)B.L.Burtt.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TME)进行生物导向分离,以评估其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毒性实验鼠的保肝活性。具有保肝活性的正丁醇萃取物采用色谱法分离出2种新的黄酮醇糖苷类BlepharisidesA(1)和B(2)以及栎精3-O-芸香糖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导向分离 糖苷类 黄酮醇 苷类化合物 植物 四氯化碳诱导 正丁醇萃取物
原文传递
从龙蒿中生物导向分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15
作者 王艳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年第6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导向分离 胰岛素受体底物 糖尿病小鼠 胰岛素抵抗 生物 药食两用植物 乙醇萃取物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汤醇溶部分免疫调节活性成分的药理学导向分离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胜 张永祥 +3 位作者 吕晓东 董剑英 乔善义 赵毅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 :定向追踪分离六味地黄汤醇溶部分 (Fr1)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以环磷酰胺 (Cy)处理小鼠为活性导向评价动物模型 ,以绵羊红细胞 (SRBC)诱导的脾细胞抗体生成反应为活性导向评价指标。结果 :Fr1对Cy所致抗体生成反... 目的 :定向追踪分离六味地黄汤醇溶部分 (Fr1)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以环磷酰胺 (Cy)处理小鼠为活性导向评价动物模型 ,以绵羊红细胞 (SRBC)诱导的脾细胞抗体生成反应为活性导向评价指标。结果 :Fr1对Cy所致抗体生成反应能力低下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正丁醇和水萃取部分的活性较强 ,正丁醇萃取部分以硅胶柱层析所得组分 3A活性最强 ,水萃取部分以C18反相柱层析所得组分C18 1活性最强。结论 :Fr1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于 3A和C18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醇溶部分 免疫调节 活性成分 药理学 导向追踪分离 溶血空斑试验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导向分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瑕 陈东辉 邓文龙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寻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方法:应用鸡红细胞免疫所致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进行活性导向成分分离研究。结果: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活性主要集中于THT-1部位,该部位占昆明山海棠总活性部位的5.22%。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具有... 目的:探寻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方法:应用鸡红细胞免疫所致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进行活性导向成分分离研究。结果: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活性主要集中于THT-1部位,该部位占昆明山海棠总活性部位的5.22%。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结论: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为THT-1,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也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免疫抑制 总生物碱 活性导向成分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