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句与深采并流 偶意共逸韵俱发——对联写作要论兼议《文心雕龙·丽辞》及相关篇目
1
作者 李金坤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26-31,共6页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汉民族思维方式、汉语文字个性与文学创作特征长期交融孕育的过程中 ,受唐代律诗对仗、用韵的催化作用 ,对联遂正式诞生。对联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汉民族思维方式、汉语文字个性与文学创作特征长期交融孕育的过程中 ,受唐代律诗对仗、用韵的催化作用 ,对联遂正式诞生。对联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概括性、独特性、趣巧性的文体特征。创作对联有三法 ,即 :集诗文成句 ;改换诗文成句 ;拟作新联 (严对仗 ,调平仄 ,重修辞 )。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是第一部联话著作。刘勰《文心雕龙》是六朝骈文的优秀代表 ,是对联写作与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著作。庶可称为第一部萌芽状态的“准联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联 渊流 特性 对联写作 《文心雕龙》 对偶
下载PDF
联想想象,打开对联写作思维之门
2
作者 陈新建 《语文天地》 2010年第5期12-13,共2页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样式。对联写作,既能继承传统.又能综合反映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在新课标教学和高考中,它已经是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 对联写作 联想想象 写作思维 文学样式 继承传统 新课标 学生 高考
下载PDF
深入文本 激活思维——对联微型写作举隅
3
作者 汪德怀 《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第7期27-30,共4页
对联这一汉语文学的奇葩,以其结构工整、音韵和谐、蕴涵丰富等特点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语文课本选取的对联往往是名家经典,它们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用好语文课本,从中发掘对联写作的题材,不仅能培养学生... 对联这一汉语文学的奇葩,以其结构工整、音韵和谐、蕴涵丰富等特点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语文课本选取的对联往往是名家经典,它们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用好语文课本,从中发掘对联写作的题材,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受与运用能力,而且能升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联写作 激活思维 文本 微型 语文课本 汉语文学 文化气息 思想内容
下载PDF
出句对句:双线双赢的活动课——课堂教学中融入对联创作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郭传斌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对联写作 活动课程 创作活动 实践 对句 语文综合素质 线
下载PDF
谈对联写作的常见格式与方法
5
作者 周金声 赵丽玲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重点阐明对联艺术的形式要求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写作对联的构思、辞格等艺术技法,充分展示了对联写作的高超智慧。
关键词 对联写作 格式技法
下载PDF
初中语文课中对联写作指导
6
作者 林还诚 《学园》 2015年第13期25-25,共1页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在文化界被称作是"诗中之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对联写作指导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中的对联教学进...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在文化界被称作是"诗中之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对联写作指导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中的对联教学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对语文课中的对联写作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语文课 对联写作
原文传递
《憨斋藏联》序
7
作者 黄苗子 《收藏.拍卖》 2004年第1期110-110,共1页
憨斋是吴南生同志的号。我们是多年的艺文道义之交。他14岁时参加革命工作,现在已是80开外的老人了。
关键词 《憨斋藏联》 吴南生 对联写作 对联收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