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4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被引量:176
1
作者 王东宇 王丽芬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7-479,共3页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和自编问卷对42 7名中学留守孩进行测查,探讨了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间的长短,代养人的教养方式,留守孩的性别、...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和自编问卷对42 7名中学留守孩进行测查,探讨了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间的长短,代养人的教养方式,留守孩的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影响留守孩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中学 因素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孩” 家庭因素 教养方式 重要因素 兄弟姐妹 教育问题 文采 孩子 父母 年级 学校
下载PDF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 被引量:78
2
作者 饶燕婷 张红霞 李晓铭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整群抽取了江苏省19所高校19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CES D量表、Alienation量表得分和心理健康的可能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4.7%的大学生CES-D...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整群抽取了江苏省19所高校19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CES D量表、Alienation量表得分和心理健康的可能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4.7%的大学生CES-D量表得分≥20,3 3%的大学生Alienation量表得分≤30;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凝聚力、家庭沟通、家庭冲突、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情感表达等,对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因素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大学生 抑郁症 疏离感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下载PDF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89
3
作者 蒋索 何姗姗 邹泓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400,共7页
随着犯罪理论(如社会控制理论、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问题行为理论)的不断发展,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研究重点已由最初的家庭结构变量(如家庭完整性、家庭经济状况)逐渐扩展并聚焦在家庭功能变量(如家庭气氛、亲子依恋和亲子... 随着犯罪理论(如社会控制理论、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问题行为理论)的不断发展,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研究重点已由最初的家庭结构变量(如家庭完整性、家庭经济状况)逐渐扩展并聚焦在家庭功能变量(如家庭气氛、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等)和家庭成员行为变量(如教养方式、父母监控等)。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开始深入探讨青少年认知过程在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青少年的人格、社区环境、神经生物学等变量与家庭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后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趋势和以往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成员行为
下载PDF
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73
4
作者 方晓义 郑宇 林丹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4-250,共7页
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 ,全面考察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单因素 χ2 检验发现 ,母亲吸烟行为与态度、情感温暖 ,家庭沟通、凝聚力 ,父母监控 ,父亲吸烟态度、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与初中生... 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 ,全面考察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单因素 χ2 检验发现 ,母亲吸烟行为与态度、情感温暖 ,家庭沟通、凝聚力 ,父母监控 ,父亲吸烟态度、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与初中生的吸烟行为有显著关系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 ,只有母亲吸烟态度和吸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初中生 吸烟行为
下载PDF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77
5
作者 边玉芳 梁丽婵 张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4,共9页
家庭在儿童各方面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揭示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心理学的生态系... 家庭在儿童各方面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揭示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说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中父母自身的特征及与孩子的人际互动等等对孩子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其次,揭示家庭因素中诸如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后,阐释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起着中介与调节作用。这充分说明应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因素 心理发展 心理学理论 儿童
下载PDF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50
6
作者 姚本先 何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8,共5页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它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素如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生活及心理气氛、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家庭职业、父母家长的期望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它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素如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生活及心理气氛、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家庭职业、父母家长的期望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儿童 社会化
下载PDF
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分析 被引量:54
7
作者 郭兰婷 张志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8-461,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 13 82名中学生为对象 ,使用BDI、社会心理因素问卷和EMBU进行评定。结果 :BDI与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因子相关 (P <0 0 5 )。BDI平... 目的 :探讨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 13 82名中学生为对象 ,使用BDI、社会心理因素问卷和EMBU进行评定。结果 :BDI与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因子相关 (P <0 0 5 )。BDI平均分高于对应组的因素有 :童年时他人抚养、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成员有自杀和暴力行为、受虐待、生活不愉快 (P <0 0 5~ 0 0 0 0 1) ;中学时家庭结构不正常、亲子关系差、父母对孩子无期望 (P <0 0 5~ 0 0 0 3 ) ;毕业班、成绩差、留级、受欺负、欺负别人、没有好朋友、不爱好文体活动、未担任学生干部 (P =0 0 3 4~ 0 0 0 0 1)。结论 :这些不良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抑郁情绪 ,应避免并做相应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抑郁 童年经历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心理卫生
下载PDF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陈家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6-127,共2页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对于从小在家庭中长大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中小学生来说,则“家庭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他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影响...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对于从小在家庭中长大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中小学生来说,则“家庭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他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影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并为在中小学开展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一定的心理卫生学依据。对象和方法对象:对象是在江苏省泰州市、浙江省富阳县、绍兴市的六所中、小学中整群分层抽取1,095名中、小学生(男590名,女505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树青 朱新筱 张粤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把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 综述 测量方法 发展趋势 家庭因素 同伴关系 自我精神分析理论
下载PDF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10
作者 赵必华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7,共10页
基于对53所学校校长、490名初三教师、4010名初三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中考成绩,运用两水平HLM分析,探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研究发现:校际差异可解释学生成绩22.66%的变异;在个体层面,学生家庭社经地位、课内学习资源... 基于对53所学校校长、490名初三教师、4010名初三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中考成绩,运用两水平HLM分析,探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研究发现:校际差异可解释学生成绩22.66%的变异;在个体层面,学生家庭社经地位、课内学习资源、家长学习期望与学习参与对学生成绩具有正向影响,而参观文化场所、学习文艺课程、家长学校参与影响为负;在学校层面,学校平均社经地位、班级平均人数、师生良好关系、教师期望对学生成绩具有正向影响,而平均教师教龄、学校文艺活动影响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绩 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HLM
原文传递
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0
11
作者 郭书芹 孙业桓 +4 位作者 范亚平 余向东 周宗国 钮丽 查日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相关问题调查表和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自编量表,对马鞍山市市区6所小学6884名儿童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相关问题调查表和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自编量表,对马鞍山市市区6所小学6884名儿童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者1670人,占24.26%;有中度伤害相关行为者3683人,占53.50%。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父母采取惩罚、不闻不问的教育方式;家庭类型为重组家庭;父母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父母放置药物的地点不当;过马路时不或偶尔提醒儿童注意交通安全等。结论 儿童伤害相关行为与家庭因素有密切关系,必须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儿童 伤害相关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意外伤害 交通安全
原文传递
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丽敏 陈晓慧 +5 位作者 刘金芝 刘爱书 宋国力 吕杰 杨硕 赵清侠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发现主要危险因素 ,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 EMBU)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及其所辖县 (市 )的初高中学生 855名 (男生4 53名 ...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发现主要危险因素 ,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 EMBU)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及其所辖县 (市 )的初高中学生 855名 (男生4 53名 ,女生 4 0 2名 )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 :与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有关的家庭危险因素依次为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总和、父亲对孩子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嗜好多。典型相关分析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不良与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关系密切。结论 中学生心理问题较多 ,父亲素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问题 家庭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曾美英 晏宁 +1 位作者 于红军 卢丹蕾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7-601,共5页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对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父母的文化及工作单位等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量化的研究。通过对北京某大学6165份有效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的...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对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父母的文化及工作单位等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量化的研究。通过对北京某大学6165份有效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干预研究述评 被引量:39
14
作者 许存 马红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0-766,共7页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自从Betz和Taylor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该概念已引发了职业心理学中众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总结了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影响职业决策自我...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自从Betz和Taylor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该概念已引发了职业心理学中众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总结了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因素可概括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三方面,干预措施依据不同的理论,主要有归因训练、团体干预、职业决策训练、认知重构、计算机职业指导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个体因素 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背景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邓冰 罗虹 王雪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为了解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Ach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及“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问卷”对贵阳城区 136 5名 6~ 16岁儿童少年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现状分析及相... 目的 :为了解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Ach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及“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问卷”对贵阳城区 136 5名 6~ 16岁儿童少年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的单元和多元比较。结果 :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 2 0 7名 ,检出率 15 16 % ,显著高于全国调查结果 (p <0 0 5 )。中学组检出率高于小学组 ,与其他城市及全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性别差异不显著。检出率高的因子是忧郁、社会退缩、多动、攻击等。影响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依次是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母亲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认识、父母的婚姻状况等。结论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 ,大年龄组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CBCL 家庭因素 儿童 少年
下载PDF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Moss家庭环境量表,对593名9~14岁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量和个别访谈。得到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是11.47%。对比研究表明:家庭不健全,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Moss家庭环境量表,对593名9~14岁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量和个别访谈。得到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是11.47%。对比研究表明:家庭不健全,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低,矛盾性和控制性高,是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家庭危险因素。提示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改善父母间关系和家庭的心理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问题 学龄期 家庭因素
下载PDF
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陈会昌 阴军莉 张宏学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5-289,共5页
研究考察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水平及其家庭影响因素。对86名1 7.5到2 8.5个月的儿童在画笔和食物为诱惑物的两种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行为进行实验室录像观察。同时以问卷法了解其父母教养行为、婚姻质量及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 研究考察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水平及其家庭影响因素。对86名1 7.5到2 8.5个月的儿童在画笔和食物为诱惑物的两种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行为进行实验室录像观察。同时以问卷法了解其父母教养行为、婚姻质量及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结果显示:(1 ) 2岁儿童已经具有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且存在性别差异。(2 )家庭教养态度,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态度对儿童自我控制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3)母亲所体验到的家庭生活的和谐程度能显著地预测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4)在控制了性别、婚姻质量及家庭教养态度后,亲子关系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儿童 延迟 相关研究 自我控制行为 教养态度 亲子关系 婚姻质量 影响因素 发展水平 教养行为 性别差异 预测作用 家庭生活 实验室 问卷法 母亲 和谐
下载PDF
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卢智泉 张国毅 +1 位作者 候长余 杨惠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了解家庭诸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学生状况调查表和家庭状况调查表对2 432名学生进行了家庭诸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 学习成绩与性别、生源及独生子女无关 ;学习成绩与单亲子女、父母的... 目的 了解家庭诸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学生状况调查表和家庭状况调查表对2 432名学生进行了家庭诸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 学习成绩与性别、生源及独生子女无关 ;学习成绩与单亲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及家庭经济收入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单亲子女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影响极大。结论 家庭诸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成绩 家庭因素 单亲子女 独生子女
下载PDF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冯晓黎 梅松丽 +1 位作者 李晶华 孙彩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家庭亲子关系量表和自拟相关问题,对吉林省长春市2所中学5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家庭亲子关系量表和自拟相关问题,对吉林省长春市2所中学5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学生更易产生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不良状态;(2)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4)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经济条件、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家庭的主客观因素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发展有影响,家庭因素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下载PDF
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丽敏 王达 +1 位作者 刘爱书 陈晓慧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 ,筛选出主要的和可干预的因素 ,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等对哈尔滨市 70 8名 1... 【目的】 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 ,筛选出主要的和可干预的因素 ,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等对哈尔滨市 70 8名 12~ 16岁的初中生进行了统一问卷调查 ,资料运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 【结果】 ①检出率 :行为问题总检出率 2 2 .18%,其中男 2 0 .0 6 %,女生 2 3.81%;各种行为问题的检出率 :男生以强迫性发生率最高 ( 8.74%) ;女生以分裂样检出率最高 15 .0 %。②危险因素的筛选 :男生行为问题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低、家庭缺陷、父母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女生则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低有关。 【结论】 初中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 ;不良家庭因素是初中生行为问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 初中生 行为问题 家庭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