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排卵中多卵泡发育者行IVF-ET或成熟卵泡刺破+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初步探讨
1
作者 李昆明 滕晓明 +7 位作者 陈慧芬 杨帆 陈智勤 杨健之 朱丽萍 王羽 潘家坪 邵敬於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促排卵治疗中多卵泡发育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于克罗米酚(CC)或hMG促排卵中发生多卵泡发育的30例患者,分别随机采用IVF-ET(A组)或成熟卵泡刺破+多余卵泡抽吸+宫腔内人工授精(IUI)(B组)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A组取卵周期妊娠率... 目的:探讨促排卵治疗中多卵泡发育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于克罗米酚(CC)或hMG促排卵中发生多卵泡发育的30例患者,分别随机采用IVF-ET(A组)或成熟卵泡刺破+多余卵泡抽吸+宫腔内人工授精(IUI)(B组)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A组取卵周期妊娠率为26.67%,移植周期妊娠率为36.36%,与本中心同期同年龄段行IVF-ET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B组妊娠率为13.33%,皆为单胎妊娠;二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OHSS。结论:促排卵治疗中出现多卵泡发育时,行IVF-ET或成熟卵泡刺破+多余卵泡抽吸+IUI是积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卵泡发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 卵泡刺破 宫腔授精(iui)
下载PDF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2
作者 赵芳 孙莹璞 +1 位作者 苏迎春 郭艺红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实施IUI治疗的2011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时机及次数、方案、输卵管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夫精人工授精(AIH)-IUI治...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实施IUI治疗的2011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时机及次数、方案、输卵管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夫精人工授精(AIH)-IUI治疗1508个周期,临床妊娠率11.74%。供精人工授精(AID)-IUI治疗503个周期,临床妊娠率27.8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不孕年限延长,IUI的妊娠率逐渐降低。单次排卵前、单次排卵后和双次授精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AIH诱导排卵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原发或继发不孕、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通畅间,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UI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精子数量和用药方案是影响妊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临床妊娠率 相关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宫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天旸 王瑾 +3 位作者 王洁 王文辉 王文靖 伦志坚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0-682,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与药物促排卵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在药物促排卵基础上于IUI术前、后加针灸治疗;对照组60例,在IUI术前单以药物促排卵治疗。结... 目的:观察针灸与药物促排卵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在药物促排卵基础上于IUI术前、后加针灸治疗;对照组60例,在IUI术前单以药物促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为83.9%,妊娠率为36.9%,黄素化未破裂卵泡(LUF)发生率为4.1%,周期取消率为6.3%;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9.9%,妊娠率为20%,LUF发生率为23.1%,周期取消率为21.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针灸配合IUI治疗PCOS可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了LUF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针灸 宫腔人工授精(iui) 促排卵
原文传递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馥新 张艳 +1 位作者 许咏乐 李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本部生殖与遗传中心就诊、年龄<35岁、因"不明原因不孕"行IUI治疗的508对夫妇(共1 280个周期)的...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本部生殖与遗传中心就诊、年龄<35岁、因"不明原因不孕"行IUI治疗的508对夫妇(共1 28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促排分为自然周期组(628个周期)和促排周期组(652个周期);促排周期又按促排方案不同分为:克罗米芬(CC)组153个周期,CC+尿促性腺素(HMG)组107个周期,HMG组126个周期,来曲唑(LE)组132个周期,LE+HMG组134个周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等指标。结果促排卵联合IUI治疗的临床妊娠率(12.73%vs.8.76%)及活产率(10.43%vs.7.48%)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中,LE+HMG组、CC+HMG组及HMG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LE组和CC组(P<0.05);其中LE+HMG组有相对更低的流产率(4.76%)、双胎率(4.76%)及宫外孕率(0%),显著低于其他方案组(P<0.05)。结论 LE联合小剂量HMG促排卵后行IUI治疗,对于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而言,具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较低的多胎率、流产率,是较为理想安全的IUI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不明原因不孕症 促排卵
下载PDF
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源 李冰 +2 位作者 冯健怀 杨翠莲 张宇宏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不孕患者共816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PTMS数量将IUI周期分成4个区间组:PTMS<3×106(A组),3×106-5×106(B组),5... 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不孕患者共816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PTMS数量将IUI周期分成4个区间组:PTMS<3×106(A组),3×106-5×106(B组),5×106-10×106(C组),>10×106(D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IUI周期妊娠率。结果:816个IUI周期共获得110例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3.5%。不同PTMS分组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3.8%,4.2%,14.8%和14.3%。其中A组、B组的周期妊娠率均显著低于C组和D组(P<0.05)。结论:PTMS是男性生育力评估及助孕方式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当PTMS超过5×106时,可首选IU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妊娠率 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
原文传递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辉 周敏 +3 位作者 李秋颖 隋洋 鲁金玉 张喆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215例患者进行的488个IUI治疗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病因、IUI周期次数、用药方案、HCG/LH(+)日成熟卵泡数和内膜厚度、授精时机以...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215例患者进行的488个IUI治疗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病因、IUI周期次数、用药方案、HCG/LH(+)日成熟卵泡数和内膜厚度、授精时机以及注入宫腔内的前向活动精子数(TMS)和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临床妊娠78例,周期妊娠率16.0%,患者妊娠率36.3%。其中患者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厚度>14mm、人授时已排卵者妊娠率显著下降;IUI周期次数的增加≥5周期、TMS<5×106患者的妊娠率也有下降的趋势;男方少弱精子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显著低于宫颈因素和多次促排卵不孕(不明原因?)的患者;患者的不孕年限、用药方案、HCG/LH(+)日成熟的卵泡数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但卵泡个数为3个的妊娠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授精时机及不孕因素是影响IUI结局的重要因素,IUI周期次数、成熟卵泡数、注入宫腔的TMS对妊娠结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授精时机和次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亮 路新梅 +4 位作者 孙宁霞 章青 徐晨 曹燕 李文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授精时机和次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中心行IUI的195例不孕患者共379个IUI周期,随机分成4组:于h CG注射后24 h行IUI,即排卵前单次授精组(A组,n=93)和排卵后单次授精组(B组,n=102);于h CG注... 目的:探讨授精时机和次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中心行IUI的195例不孕患者共379个IUI周期,随机分成4组:于h CG注射后24 h行IUI,即排卵前单次授精组(A组,n=93)和排卵后单次授精组(B组,n=102);于h CG注射后48 h再次行IUI,即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的双次授精组(C组,n=84)和均在排卵前行IUI的双次授精组(D组,n=100)。分析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rocessed total motile sperm,PTMS)、授精时机和次数与各组IUI周期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当PTMS<5×106时,仅B组妊娠1例,其余各组未妊娠;当PTMS≥5×106时,各组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B组周期妊娠率(32.22%)显著高于A组(14.12%)、C组(20.00%)和D组(17.39%)(P<0.05),A组、C组和D组之间周期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MS≥5×106是IUI获得理想妊娠率的首要条件,h CG注射后24 h排卵后行单次授精可获得理想周期妊娠率,若此时仍未排卵患者行双次授精亦不能显著提高周期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 授精时机 授精次数 妊娠率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菊艳 孙莹璞 +3 位作者 孔慧娟 王芳 苏迎春 郭艺红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2期间在我中心行ART治疗的EMs患者。比较以下各组的治疗结局: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ET)的EM...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2期间在我中心行ART治疗的EMs患者。比较以下各组的治疗结局: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ET)的EMs患者(n=42,48个周期)与单纯输卵管因素患者(n=1060,1211个周期);采用3种超排卵方案的EMs患者(n=42,48个周期);行卵巢囊肿穿刺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EMs的患者(n=16,16个周期)与非EMs单纯囊肿患者(n=79,79个周期);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采用自然周期(51个周期)和诱导排卵周期(31个周期)的EMs患者。结果:EM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12.5%)比单纯输卵管因素患者(36.2%)明显降低,P<0.05;3种超排卵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卵巢囊肿穿刺术后确诊的EMs患者与非EMs单纯囊肿患者的治疗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患者采用诱导排卵周期AIH的妊娠率(29.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9.8%),P<0.05。结论:由于EMs引起不孕的机制复杂,EMs患者接受IVF/ICSI-ET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单纯输卵管因素患者。EMs患者行AIH治疗时,建议采用诱导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膜异位症(EMs) 辅助生殖技术(ART)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宫腔人工授精(iui)
原文传递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琴 梁元姣 +2 位作者 姚兵 许娟娟 陈莉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最佳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46个IUI周期,比较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不同优势卵泡数目的促排卵周期、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的差异。结果:1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临床...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最佳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46个IUI周期,比较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不同优势卵泡数目的促排卵周期、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的差异。结果:1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20.84%vs 8.77%,P<0.05);2 h CG注射日优势卵泡数目1个、2个、3个之间的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6%、24.14%、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氯米芬(CC)与CC联合尿促性腺激素(CC+h MG)2种促排卵方案相比,CC+h MG组与CC组比较,h CG注射日优势卵泡数(2.0±0.9 vs 1.5±0.3)、子宫内膜厚度(9.41±1.88 mm vs 8.06±1.92 mm)、妊娠率(22.13%vs 1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LE)与LE+h MG 2种促排卵方案相比,LE+h MG组优势卵泡数显著大于LE组(1.6±0.7 vs 1.0±0.0,P<0.01),且临床妊娠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各种促排卵方案能增加IUI临床妊娠率,CC或LE联合小剂量h MG的温和促排卵方案,能获得一个最为理想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促排卵周期 妊娠率
原文传递
高龄非输卵管性不孕妇女不同助孕方案妊娠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林燕 李松 +3 位作者 林海燕 邱绮 谢燕秋 张清学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为高龄非输卵管性不孕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方案。方法选择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1 312名高龄输卵管通畅不孕女性(年龄≥35... 目的为高龄非输卵管性不孕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方案。方法选择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1 312名高龄输卵管通畅不孕女性(年龄≥35岁患者)共2 094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UI组827个周期,IVF组启动周期1 267个,移植周期798个。根据患者的年龄层次分为35~37岁,38~39岁和≥40岁3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和助孕结局。结果 3个不同年龄层的IUI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78%、8.72%和4.14%,IVF-ET组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3.03%、47.51%和22.69%,IUI和IVF组内及组间各年龄层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IUI和IVF两种助孕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降低,建议年龄≥40岁输卵管通畅的不孕女性应积极行IV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妇女 非输卵管性不孕 宫腔人工授精(iui)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原文传递
夫精人工授精过程中的精液质量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景岭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0-654,共5页
目的:分析精液中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与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fPTMS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26对不孕夫妇共563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PMSC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活力、PTMSC的相关性,按照TPMSC不... 目的:分析精液中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与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fPTMS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26对不孕夫妇共563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PMSC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活力、PTMSC的相关性,按照TPMSC不同分成3个区间组:〈10×10^6组(A组)、(10—19)×10^6组(B组)、≥20×106^组(C组),比较这3组的前向运动精子(PMS)回收率和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TPMSC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活力、PTMSC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不同TPMSC数量组处理后PMS回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82%、17.59%、16.35%,A组周期妊娠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MSC是反映精液质量的重要综合参数,是夫精人工授精选择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 宫腔人工授精(iui)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吴琳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自1994年1月 ̄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自1994年1月 ̄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对其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57%)是引起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盆腔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是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宫腔病变。IUI失败的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为47.6%(10/21),术后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占90%。结论在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病因诊断中,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宫、腹腔镜联合可以手术矫治可逆的输卵管及宫腔病变,提高IUI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 宫腔人工授精(iui) 不孕
下载PDF
宫颈管内与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钢鑫 林典梁 +2 位作者 康跃凡 汤海贞 郑备红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管内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48个AID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宫颈管内人工授精(ICI)200例360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125例188个周期,对2种授精部位的AID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ICI...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管内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48个AID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宫颈管内人工授精(ICI)200例360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125例188个周期,对2种授精部位的AID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ICI组的周期妊娠率为14.74%(51/346),其中自然周期妊娠率为18.54%(33/178),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为10.71%(18/168),流产率为11.76%(6/51);IUI组的周期妊娠率为28.49%(51/179),其中自然周期的妊娠率为32.04%(33/103),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为23.68%(18/76),流产率为5.88%(3/5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精部位可能是影响AID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IUI法可能会提高AID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供精人工授精(AID) 宫腔人工授精(iui) 宫颈管人工授精(ICI) 妊娠率
原文传递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皮洁 何驰华 +1 位作者 朱敬香 边疆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授精(IUI)治疗成功的各种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接受IUI治疗妇女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优势卵泡的数目、IUI的时机、洗涤后精子的密度和精子的动力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IUI治疗结局与子宫内膜的厚度、... 目的探讨人工授精(IUI)治疗成功的各种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接受IUI治疗妇女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优势卵泡的数目、IUI的时机、洗涤后精子的密度和精子的动力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IUI治疗结局与子宫内膜的厚度、IUI治疗的时机、洗涤后精子的密度和动力有关(P<0.05,P<0.05)。结论影响IUI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IUI治疗的时机、洗涤后精子的密度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影响因素 妊娠率
下载PDF
洗涤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少的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病例的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宏苹苹 徐艳文 +5 位作者 谈际范 王静 曾智敏 吕杰 李涛 欧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目的】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洗精后前向运动精子数目少的病人行IUI获得妊娠的机会,以及其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2-2014期间的IUI治疗周期。根据洗涤后的前向运动精子... 【目的】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洗精后前向运动精子数目少的病人行IUI获得妊娠的机会,以及其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2-2014期间的IUI治疗周期。根据洗涤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将TPMSC〈10.0×106的周期纳入研究,分析其妊娠结局;为进一步分析此部分病人中影响其妊娠率的因素,尤其是TPMSC(106)与妊娠率的关系,将病人分为四组:0.1~〈0.5,0.5~〈1.0,1.0~〈5.0,5.0~〈10.0,比较各组间的妊娠结局。【结果】TPMSC〈10.0×106的IUI周期共1 056例,周期妊娠率为12.3%,流产率为16.2%,活婴出生率为83.9%。洗精后TPMSC〈0.1×106的患者均未获得妊娠,在0.1×106≤TPMSC〈10.0×106范围内,各组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4.4%、10.6%、12.5%和12.0%,组间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0.1×106≤TPMSC〈10.0×106的病人中,IUI的妊娠率受女方年龄、不孕因素与不孕年限的影响,TPMSC不影响IUI的妊娠率。【结论】精液离心洗涤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少的病人,在一定的TPMSC范围内(〉0.1×106),通过IUI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率,TPMSC与妊娠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洗涤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 妊娠率
下载PDF
混匀上游法人工授精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京美 颜军昊 +1 位作者 李媛 陈子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522-1524,共3页
目的研究对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混匀上游法人工授精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各种人工授精结果的因素。方法通过检测实施人工授精患者夫妇双方抗精子抗体,并对其不孕年限、是否原发、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用混匀上游法处理... 目的研究对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混匀上游法人工授精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各种人工授精结果的因素。方法通过检测实施人工授精患者夫妇双方抗精子抗体,并对其不孕年限、是否原发、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用混匀上游法处理精液后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人工授精结局,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对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种影响人工授精结局的因素。结果统计人工授精治疗163个周期,妊娠39例,总周期妊娠率为23.93%。在抗精子抗体阳性夫妇和抗精子抗体全阴性夫妇之间妊娠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混匀上游法洗涤精子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能去除抗精子抗体的影响。对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患者实施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与不孕年限、是否为原发不孕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抗精子抗体 不孕症
下载PDF
女性年龄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娟 黄元华 +4 位作者 卢伟英 张毅 李崎 羊在家 马燕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7期2796-279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 22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抱婴率、...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 22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与女性年龄的关系。结果 IUI临床妊娠率为14.5%(614/4 228),抱婴率为10.1%(429/4 228),流产率为15.5%(95/614);按照女性年龄分为21~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38岁组、39~40岁组、>40岁组,各组临床妊娠率依次分别为16.5%(40/242)、16.8%(262/1 559)、14.2%(224/1 578)、13.1%(59/451)、8.9%(18/203)、5.6%(11/195);其抱婴率依次分别为10.3%(25/242)、12.2%(190/1 559)、10.2%(161/1 578)、8.4%(38/451)、4.9%(10/203)、2.6%(5/195);其流产率依次分别为7.5%(3/40)、14.1%(37/262)、13.4%(30/224)、25.4%(15/59)、27.8%(5/18)、45.5%(5/11);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9.4±2.0)mm,各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依次分别是(11.7±12.3)百万、(10.4±10.8)百万、(9.9±9.4)百万、(10.2±10.6)百万、(8.9±10.0)百万,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不孕年限依次分别为(3.5±1.5)年、(4.3±2.1)年、(5.2±2.7)年、(6.3±3.8)年、(6.3±4.6)年、(6.2±5.2)年;IUI次数依次分别为(1.4±0.6)次、(1.5±0.8)次、(1.6±0.8)次、(1.6±0.8)次、(1.6±0.9)次、(1.7±1.2)次;直径≥14 mm卵泡个数依次分别为(2.8±2.1)个、(2.7±2.1)个、(2.5±1.9)个、(2.5±1.8)个、(2.4±1.6)个、(2.3±1.4)个;不孕年限、IUI次数、直径≥14 mm的卵泡个数总体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是影响AIH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40岁者应慎重选择IUI,适当减少IUI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临床妊娠率 抱婴率 流产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内膜微刺激与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妊娠结局的新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嘉华 张丹 +2 位作者 王炳雷 周寒 王玮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5-688,共4页
卵巢刺激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世界范围内治疗不孕患者经常用到的基本助孕方案,但其临床妊娠率相对较低;相关文献表明内膜微刺激通过提高内膜容受性能改善不明原因反复移植失败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那么,其是否... 卵巢刺激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世界范围内治疗不孕患者经常用到的基本助孕方案,但其临床妊娠率相对较低;相关文献表明内膜微刺激通过提高内膜容受性能改善不明原因反复移植失败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那么,其是否同样有益于改善IUI的妊娠结局呢?本文就有关内膜微刺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最新作用机制及IUI临床妊娠率能否得到改善的最新研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微刺激 宫腔人工授精(iui) 子宫膜容受性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低剂量递增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金勇 王媁 刘嘉茵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低剂量递增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效果及卵巢反应预测因子。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WHO II型排卵障碍及不明原因不孕患者60例,采用rhFSH(果纳芬)低剂量递增方案促排卵联合IUI,分析妊娠率...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低剂量递增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效果及卵巢反应预测因子。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WHO II型排卵障碍及不明原因不孕患者60例,采用rhFSH(果纳芬)低剂量递增方案促排卵联合IUI,分析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并对卵巢反应预测因子加以分析。结果:①临床妊娠率28.21%,双胎妊娠率9.09%,流产率18.18%,促排卵过程中发生OHSS(轻度)1例,无三胎及以上妊娠。②促排卵成功患者与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在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窦卵泡数(AFC)、rhFSH总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FSH低剂量递增方案可以使排卵障碍特别是对其他促排卵药物抵抗患者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促排卵结局可能受患者体质量、BMI、AFC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 低剂量递增方案 宫腔人工授精(iui) 卵巢反应预测因子
原文传递
促排卵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秀敏 朱文杰 +3 位作者 刘锦 张晓霞 石嵩 张婉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6期107-109,9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病因、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和自然周期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分析促排卵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1224个人工授精周期,根据病因、年龄、HCG日大卵泡数分组,... 目的比较不同病因、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和自然周期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分析促排卵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1224个人工授精周期,根据病因、年龄、HCG日大卵泡数分组,比较各组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差异。结果①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妊娠率为17.7%,自然周期妊娠率为11.3%(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流产率无差异(15.4%,25.3%,P>0.05)。②促排卵周期中,氯米芬和HMG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6.4%,18.2%;流产率分别为:25.0%,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35岁与<35岁比较妊娠率无差异(13.2%,13.4%,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35%,15.1%,P<0.00)。年龄<35岁,OI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17.6%,9.7%,P<0.05)。OI周期和自然周期流产率在不同年龄组均无差异。④促排卵周期中,排卵障碍组、不明原因不孕组的妊娠率(30.7%,28.1%)高于自然周期(2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因素、男性因素、双方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妊娠率(11.3%,12.5%,9.8%,17.1%)与自然周期(11.3%,11.2%,8.3%,9.5%)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心理障碍组自然周期妊娠率(47.4%)高于促排卵周期(33.3%)(P<0.05)。⑤促排卵周期,HCG日单卵泡组妊娠率为16.7%,多卵泡组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不增加流产率。以不明原因不孕及排卵障碍行IUI治疗者,促排卵治疗可增加妊娠率,对于男性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年龄大于35岁患者促排卵不增加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人工授精(iui)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妊娠率 流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