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诉讼法修改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海坤 章志远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离不开对当下中国社会情境的准确把握。为此,应当实现行政诉讼制度由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的模式转换,增进行政诉讼制度的社会适应性;厘清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在突出个性的基础上兼顾二者的共性;正确理解...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离不开对当下中国社会情境的准确把握。为此,应当实现行政诉讼制度由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的模式转换,增进行政诉讼制度的社会适应性;厘清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在突出个性的基础上兼顾二者的共性;正确理解行政诉讼制度的根本目的,彰显行政诉讼权利救济的本质属性;适时强化行政审判机能,实现行政审判权由司法克制主义向司法能动主义的递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制度变迁 民事诉讼 诉讼目的 审判功能
下载PDF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功能的畸变与矫正——基于山西某贫困县的调研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6期84-87,共4页
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功能在于维护整个党政系统的合法性与权威性。而目前个别基层法院,在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时存在着明显的审判功能畸变现象,包括审判权力的隐性寻租、偏离中立裁判的审判观念、对当事人的非人性化管理等,这种畸变必... 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功能在于维护整个党政系统的合法性与权威性。而目前个别基层法院,在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时存在着明显的审判功能畸变现象,包括审判权力的隐性寻租、偏离中立裁判的审判观念、对当事人的非人性化管理等,这种畸变必然导致法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矫正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功能,应正确处理行政与司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和法官审判独立制度、法官职业化制度、人性化审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民法院 审判功能 畸变与矫正 法官职业化 审判人性化
下载PDF
庭长说理
3
作者 刘艳辉 《法庭内外》 2015年第9期59-60,共2页
民事审判活动即说理的过程,既包括裁判文书的说理,亦包括裁判活动的说理。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民二庭副庭长王忠法官从事了20多年的民事审判,理论研究不断积淀,经验技巧不断升华,凝练出多维度说理能力,不仅体现于裁判文书逻辑缜密... 民事审判活动即说理的过程,既包括裁判文书的说理,亦包括裁判活动的说理。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民二庭副庭长王忠法官从事了20多年的民事审判,理论研究不断积淀,经验技巧不断升华,凝练出多维度说理能力,不仅体现于裁判文书逻辑缜密的文字论证,更展现于裁判活动尤其是庭审所涉关键点的言语阐述。他调撤多起疑难复杂案件,既让当事人在宣判前即明白了夹杂在案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也使法庭审判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理能力 庭长 裁判文书 民事审判 审判活动 中级法院 利害关系 审判功能
原文传递
人民陪审员参审民主价值与审判功能的协调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致平 张永会 《人民司法》 2015年第11期4-10,共7页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兼具民主价值与审判功能。自2013年以来,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一系列改革部署,体现出在保障民主价值和强化审判功能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态势。为落实改革部署,有必要建立人民陪审员随机选取产生的选任方式,明确其代表...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兼具民主价值与审判功能。自2013年以来,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一系列改革部署,体现出在保障民主价值和强化审判功能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态势。为落实改革部署,有必要建立人民陪审员随机选取产生的选任方式,明确其代表地位,以承载民主价值;实行人民陪审员参审中与职业法官的职权分工,发挥比较优势,确保实质性承担审判功能;构建兼容价值性与功能性要求的参审模式,统筹民主价值层面的参审必要性,以及审判功能层面的参审可行性,协调实现相关价值功能。同时,发挥制度价值功能优势,通过群体参审、当事人参与等方式强化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 民主价值 审判功能
原文传递
行政案件跨区域管辖制度的追求与衍化
5
作者 黄晨 《人民司法》 2018年第1期74-78,共5页
法院管辖地域与行政区划高度重叠的现实下,参照民事诉讼原告就被告和纠纷属地基层法院主管为框架设置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忽视了地方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天然勾连,导致行政审判功能逐渐萎缩。行政案件跨区域管辖改革目标旨在阻断行政... 法院管辖地域与行政区划高度重叠的现实下,参照民事诉讼原告就被告和纠纷属地基层法院主管为框架设置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忽视了地方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天然勾连,导致行政审判功能逐渐萎缩。行政案件跨区域管辖改革目标旨在阻断行政干预、优化审判资源配置,但实践中囿于行政审判体制、司法地方化、管辖层级等因素制约,该制度功能发挥受到限制,促进司法公正的价值被削弱。重新探寻行政案件跨区域管辖改革路径,仍是值得再审视的问题。具体实现方式上,应以整合防止行政干预、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促进诉讼经济、维持程序安定等基本功能为指引,并选择效益最优的改革路径。在价值层面上,应以回归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总体追求为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案件 管辖制度 跨区域 行政审判体制 衍化 审判功能 改革路径 行政干预
原文传递
试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
6
作者 刘香玲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5-136,共2页
现代社会纠纷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对纠纷解决机制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影响审判制度功能发挥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如何实现审判外纠纷解决机制的规范化。
关键词 审判功能 信息沟通 纠纷解决机制
下载PDF
试论环境纠纷审判机制的完善
7
作者 管仲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7-102,共6页
文章从妥善解决环境资源纠纷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我国推行将环境刑事案件、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归口到同一个审判庭审理的“三审合一”集中审判运行机制。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是人民法院保障生态文明体系... 文章从妥善解决环境资源纠纷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我国推行将环境刑事案件、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归口到同一个审判庭审理的“三审合一”集中审判运行机制。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是人民法院保障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当从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责范围、审判队伍建设、审判层级设置三个方面加以完善,最终使司法机关在环境司法实践中,积极构建司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和谐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纠纷 审判功能 机制完善
下载PDF
陪审员否决权下的我国陪审制改革
8
作者 刘琰囡 许晏铭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7-63,共7页
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陪审员否决权为内容的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我国陪审员否决权产生的基础、行使的主体、行使的案件范围以及制度设计层面都有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所以这种改革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应从通过参与... 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陪审员否决权为内容的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我国陪审员否决权产生的基础、行使的主体、行使的案件范围以及制度设计层面都有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所以这种改革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应从通过参与案件培养公民的权利情感、改革陪审员的选任机制、确定陪审制适用的案件范围、改革与陪审员行使否决权相关制度设计等进行我国陪审制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审判方式 陪审制改革 陪审制的审判功能发挥 陪审员否决权
下载PDF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会长沈德咏指出 刑事审判理论研究要扎实做好“应用文”
9
作者 宝玉 吕佼 《人民司法》 201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本刊讯“刑事审判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扎实做好‘应用文’。”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刑事审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治理与刑事审判功能发挥理论研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就做好新形势下... 本刊讯“刑事审判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扎实做好‘应用文’。”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刑事审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治理与刑事审判功能发挥理论研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刑事审判理论研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理论 刑事审判 应用文 副院长 专业委员会年会 中国 审判功能
原文传递
人民法院审判庭制度改革研究
10
作者 李振贤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 2020年第1期36-54,共19页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对审判庭制度予以改革,目前多地法院试图弱化审判庭功能,甚至取消审判庭设置。但现有改革并未达致预期效果。司法责任制实施后,审判庭虽不再是审批案件的一个层级,但仍是审判运行的枢纽,是法院实施内部管理...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对审判庭制度予以改革,目前多地法院试图弱化审判庭功能,甚至取消审判庭设置。但现有改革并未达致预期效果。司法责任制实施后,审判庭虽不再是审批案件的一个层级,但仍是审判运行的枢纽,是法院实施内部管理、监督与辅助法官审判活动、策应社会与政治需求的基础单元。审判庭的改革应当贴合司法责任制与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对法院内设机构的需求,重新配置审判庭的审判性功能和非审判性功能,将审判管理监督体系和审判辅助体系恰当地锲入审判运行体系当中,实现法院司法权行使组织化与法官审判职能履行个体化的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审判庭内外部的权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庭改革 审判管理 审判监督 审判功能 审判功能
原文传递
审判责任制的宪法基础与改革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小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审判责任制被视为法院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由于改革任务落实的次序性和阶段性考量,其在法院体制改革整体部署中的定位被淡化,乃至陷入单兵突进的境地,只能依托行政化的方式推进,从而影响了审判权宪法功能的实现。回归"... 审判责任制被视为法院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由于改革任务落实的次序性和阶段性考量,其在法院体制改革整体部署中的定位被淡化,乃至陷入单兵突进的境地,只能依托行政化的方式推进,从而影响了审判权宪法功能的实现。回归"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规范元点,审判权宪法功能的实现须遵循"独立—专业—责任"的改革逻辑。在此逻辑链条中,审判责任制居于责任一环,通过责任划分推进审判权职责清晰化,以责任追究祛除对审判权运行的干扰,实现"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之目标设定。并将这一宪法定位具体化为责任标准,据此构造程序主义的责任观,由此形成对审判过程实质化、强化裁判结果与审判过程关联等审判权功能实现机制的责任约束。在此基础上,将审判责任制与宪法体制下审判权监督体系对接,走出导致改革内卷化的"法院(法官)—公众"对立结构,以体制性关联克服局限于法院内部追责所产生的制度繁冗和逻辑错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责任制 法院体制改革 独立行使审判 审判权宪法功能 宪法体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