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师角色及其实践图谱:翻转课堂的视角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绍军
李映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教学范式的不同转换带来教师角色的相应转型。翻转课堂以学为本"先学后教"的教学范式为教师角色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质性描述: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而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协助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
教学范式的不同转换带来教师角色的相应转型。翻转课堂以学为本"先学后教"的教学范式为教师角色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质性描述: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而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协助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督促与交流者而不仅仅是学习的评判者;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与发掘者而不仅仅是道德的教化者。教师角色的上述转型有赖于三重实践的保障:一是精心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视频;二是立体构建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三是充分开展基于知识和生命价值的课堂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实践
图谱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跨”“学”“评”“行”
被引量:
15
2
作者
伍红林
田莉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共6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在于对“跨”“学”“评”“行”的正确理解。就“跨”而言,不能转换成为原有校本特色课程的“升级”或“改造”,不能混同为单纯的“跨学科学习”或学科融合,也不能等同于课程方案中的其他综合类课程的综合学习或...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在于对“跨”“学”“评”“行”的正确理解。就“跨”而言,不能转换成为原有校本特色课程的“升级”或“改造”,不能混同为单纯的“跨学科学习”或学科融合,也不能等同于课程方案中的其他综合类课程的综合学习或项目化学习、现象学习等。其要义在于从某一主体学科出发,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眼光促进该主体学科的知识、概念理解,及结合其他学科完成和解决该主体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该主体学科的深度理解,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该主体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即“1”与“X”的关系。就“学”来说,它是以“主题”为基本学习单位的结构化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学习,鼓励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联结的自觉和能力,强调学科间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及过程结构的高通路迁移。在评价上,对教师来说,要关注跨的“真”与“假”、“难”与“易”、“深”与“浅”及学科的整体规划设计;对学生来说,需关注参与的量与质及学习的创新与实效。为深入推进这一新型学习实践,学校须提供支撑,如系统的教师研修、建立跨学科教研组;学科组须建构整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图谱”并开展“原型”研究;教师要立足教材及学生研究,以结构化方式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跨学科主题学习
实践
图谱
原型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角色及其实践图谱:翻转课堂的视角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绍军
李映红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基金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借鉴与探新:翻转课堂与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15YJC88013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学人文课程实施的维度与张力--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10C0949)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人文课程实施的活力机制研究"(11YBA216)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学范式的不同转换带来教师角色的相应转型。翻转课堂以学为本"先学后教"的教学范式为教师角色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质性描述: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而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协助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督促与交流者而不仅仅是学习的评判者;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与发掘者而不仅仅是道德的教化者。教师角色的上述转型有赖于三重实践的保障:一是精心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视频;二是立体构建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三是充分开展基于知识和生命价值的课堂交往。
关键词
教师角色
实践
图谱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跨”“学”“评”“行”
被引量:
15
2
作者
伍红林
田莉莉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D/2021/01/147]。
文摘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在于对“跨”“学”“评”“行”的正确理解。就“跨”而言,不能转换成为原有校本特色课程的“升级”或“改造”,不能混同为单纯的“跨学科学习”或学科融合,也不能等同于课程方案中的其他综合类课程的综合学习或项目化学习、现象学习等。其要义在于从某一主体学科出发,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眼光促进该主体学科的知识、概念理解,及结合其他学科完成和解决该主体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该主体学科的深度理解,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该主体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即“1”与“X”的关系。就“学”来说,它是以“主题”为基本学习单位的结构化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学习,鼓励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联结的自觉和能力,强调学科间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及过程结构的高通路迁移。在评价上,对教师来说,要关注跨的“真”与“假”、“难”与“易”、“深”与“浅”及学科的整体规划设计;对学生来说,需关注参与的量与质及学习的创新与实效。为深入推进这一新型学习实践,学校须提供支撑,如系统的教师研修、建立跨学科教研组;学科组须建构整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图谱”并开展“原型”研究;教师要立足教材及学生研究,以结构化方式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跨学科主题学习
实践
图谱
原型研究
Keywords
Curriculum Plan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2022 Edition)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learning
practice Atlas
prototype research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师角色及其实践图谱:翻转课堂的视角
张绍军
李映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跨”“学”“评”“行”
伍红林
田莉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