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教义学分析
1
作者 任惠华 邓发前 《政法学刊》 2020年第6期94-100,共7页
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地位需要适用主体具有独立职能,承担相应客观义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内涵要求在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上,严格适用于侵犯基本权利的证据和任一强制处分的决定作出时,在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上,从“权力... 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地位需要适用主体具有独立职能,承担相应客观义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内涵要求在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上,严格适用于侵犯基本权利的证据和任一强制处分的决定作出时,在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上,从“权力中心”与“权利中心”程序转变,在非法证据排除的裁量上,肯定侦查机关的裁量权而不仅仅是一种“证据把关”。取证过程中的规范、震慑和自我纠正效果、侦查机关的自我排除效果、证据排除的待审查效果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侦查中的应用逻辑。坚持强制性侦查均纳入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原则,明确侦查取证主体与证据排除主体的界限,完善以犯罪嫌疑人排非权利为中心的诉讼程序来指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侦查阶段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阶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教义学 效果分析 实务指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