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大为 张晟 +4 位作者 谢永建 麦理想 张弘 朱双林 卢新华 《口腔正畸学》 2007年第2期92-96,共5页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为5%-18%。Angle分类法将这类错[牙合]畸形定义为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舌向倾斜。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下颌相对正常抬短且后缩,面下1/3高度不足,但大...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为5%-18%。Angle分类法将这类错[牙合]畸形定义为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舌向倾斜。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下颌相对正常抬短且后缩,面下1/3高度不足,但大多数具有较好的软组织侧貌。这是因为这类患者上颌骨的矢状向位置与正常[牙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临床矫治 [牙合]畸形 Angle分类 [牙合]关系 正常[牙合] 软组织侧貌 舌向倾斜
原文传递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治前后面下部软硬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关慧娟 户青波 +2 位作者 庞梓萌 高爽 冯翠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治前后面下部软硬组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择32例已经完成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应用Winceph9.0软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对矫... 目的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治前后面下部软硬组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择32例已经完成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应用Winceph9.0软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对矫治前后面下部软硬组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ANB角、上中切牙暴露量、鼻唇角呈减小趋势;SNB角、下颌平面角、下颌体长度、硬组织颏前部突度、上下中切牙突度、上下唇突度、软组织颏部突度呈增大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唇角的变化与上唇突度的改变呈负相关;下唇突度的变化与上唇突度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非拔牙矫治后,侧貌突度虽发生改变,但由于下颌的生长和适当的控制,仍可以维持良好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头影测量 真垂线
下载PDF
运用锥束CT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颞下颌关节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瑜 杜跃华 秦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19-2120,2123,共3页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分析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与个别正常关节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试验设计的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为试验组,27例个别正常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拍摄CBCT,使用Examvision软件在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后,导入...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分析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与个别正常关节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试验设计的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为试验组,27例个别正常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拍摄CBCT,使用Examvision软件在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后,导入AutoCAD计算机软件进行关节间隙测量,测量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中65.2%髁突后移位,个别正常中64.8%髁突处于中间位。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相对于个别正常关节位置异常,应早期矫治,诱导关节到正常位置,避免产生关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安氏2分类[牙合] 锥束CT 髁突位置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辅助非拔牙矫正成人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贻苗 万澎波 +1 位作者 娄新田 王一霖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牙齿、颌骨及软组织变化。结果上颌中切牙矢状向牙冠基本保持不动,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63mm,平均倾斜比率为6050%,牙冠压低4.60mm。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5mm,牙根远中移动3.65mm,平均倾斜比率为112.3%,牙冠压低2.90mm。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11mm,牙根远中移动3.21mm,平均倾斜比率为103.2%,牙冠压低1.17mm。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2mm,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15mm,平均斜比率为97.8%,压低0.69mm。结论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使上颌牙列整体后移、压低上前牙并改建上颌前牙区齿槽骨形态,是非拔牙矫正安氏Ⅱ类内倾型深覆殆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安氏2分类(牙合) 非拔牙矫正 成人矫正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弓及牙槽骨弓宽度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琳 张敏 +1 位作者 王桂子 纪飞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1-44,52,共5页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弓及牙槽骨弓宽度的特点。方法:选择未经正畸治疗的模型98副,其中安氏Ⅱ类2分类错模型35副、安氏Ⅱ类1分类错模型33副、个别正常模型30副。测量3组牙弓、牙槽骨弓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Ⅱ...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弓及牙槽骨弓宽度的特点。方法:选择未经正畸治疗的模型98副,其中安氏Ⅱ类2分类错模型35副、安氏Ⅱ类1分类错模型33副、个别正常模型30副。测量3组牙弓、牙槽骨弓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上颌尖牙牙弓和牙槽骨弓宽度大于1分类(P<0.05);下颌尖牙牙弓宽度较安氏Ⅱ类1分类和正常组小,牙槽骨弓宽度小于正常组(P<0.05);前磨牙区牙弓和牙槽骨弓宽度小于正常组(P<0.05)。磨牙区牙弓和牙槽骨弓宽度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的前磨牙及下颌尖牙区牙弓和牙槽骨弓宽度小于正常,治疗中应解除下颌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束缚,配合适当的扩弓治疗使下颌骨三维方向达到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牙槽骨弓和牙弓宽度 个别正常[牙合] 安氏1分类
下载PDF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婧 徐培成 金蕾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评价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测量分析1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的各项指标。结果:正畸治疗后,前颅底长增加,上颌骨矢状向长度无明显变化,... 目的:评价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测量分析1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的各项指标。结果:正畸治疗后,前颅底长增加,上颌骨矢状向长度无明显变化,下颌骨体部、升支及下颌骨总长度增加,上、下、前、后面高增大;腭平面、下颌平面无明显旋转,前后面高比值无显著变化;SNA减小,SNB无显著变化,ANB角减小,Y轴角增大。SNB在治疗前后的差值与下颌骨总长、体部、升支治疗前后差值呈显著正相关,ANB在治疗前后的差值与下颌骨总长及升支治疗前后差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改善青少年患者颅颌面结构缺陷。下颌骨垂直向以及水平向的生长有助于上下颌骨Ⅱ类关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青少年 颅颌面结构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功 顾梦婕 +2 位作者 殷薇薇 张尽忠 杜若鸿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 目的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离子垫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导板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非拔牙矫治,离子垫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玻璃离子垫非拔牙矫治,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矫治。比较3组患者矫正前及矫正1年后的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牙弓后段宽度,上下颌位置及旋转方向指标[SNA、SNB和Y轴角],上下颌牙齿矢状面和垂直向变化指标(U1-NA、L1-NB、U1-SN),颏部软组织的线距指标[上下唇-E线距(UL-E、LL-E)和颏唇沟深度]、前后径、矫正时间差异。结果3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Y轴角、U1-NA、L1-NB、U1-SN、LL-E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错(牙合)牙矫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错(牙合)牙矫正时间[(12.09±3.04)个月、(11.47±3.82)个月]均短于对照组[(23.15±6.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治疗,可解除牙列拥挤,促进上下颌牙弓的正常形态恢复,同时降低对下颌生长的抑制,缩短矫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非拔牙 Damon Q自锁托槽 上颌斜面导板
下载PDF
比较种植支抗和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卫东 董苁蓉 李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种植支抗和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种植支抗压低上前牙,另一组使用摇椅弓压低上前牙。头影测量描记上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 目的:观察种植支抗和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种植支抗压低上前牙,另一组使用摇椅弓压低上前牙。头影测量描记上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在打开前牙咬合,压低上颌前牙阶段种植支抗组平均时间7.2周,摇椅弓组平均时间12.8周,种植支抗组的疗程短于摇椅弓组。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覆盖,覆牙合,U1-PP,U1-SN,U1-Stms有显著性变化。相比摇椅弓组,种植支抗组测量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的是U1-PP(P<0.01)和U1-Stms(P<0.01),覆盖(P<0.05)和U1-SN(P<0.05)也显著性减少。而U6-PP,U6-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支抗与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均有明显的效果,但种植支抗组在压低上前牙、改善唇齿关系及缩短疗程方面优于摇椅弓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低 种植支抗 摇椅弓 安氏2分类(牙合)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2分类错与先天性下切牙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麦理想 张晟 +1 位作者 王大为 谢永建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3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的特点,为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提供参考。方法对126例年龄11~18岁正畸治疗前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牙量和缺失情况。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的特点,为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提供参考。方法对126例年龄11~18岁正畸治疗前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牙量和缺失情况。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32%下切牙缺失,下颌中切牙牙冠近远中宽度平均为5.21mm,下颌侧切牙牙冠近远中宽度平均为5.76mm,与文献正常值比较显示下切牙偏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下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径较正常人小,且多发下切牙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下切牙
下载PDF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丽娟 田斌 +2 位作者 张瀚文 李俊慧 王洁丽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将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应用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6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牙齿排列整齐前后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的咬合... 目的本研究将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应用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6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牙齿排列整齐前后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的咬合情况进行分析后依次记录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牙尖交错位等[牙合]位置的咬合时间、[牙合]百分比及接触点等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前伸运动、左侧方咬合运动及右侧方咬合运动的咬合分离时间及咬合接触时间较牙齿排列前均有缩短(P<0.05),左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右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及牙尖交错时磨牙区的[牙合]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区域[牙合]百分比呈下降趋势(P<0.05);左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右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及牙尖交错时前磨牙区的咬合接触点呈上升趋势,而其余区域的咬合接触点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采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作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测量咬合情况的工具,能够明确知晓通过改善患者此前前牙深覆合、调整尖牙及磨牙的咬合关系,达到改善患者口腔咬合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 安氏2分类[牙合]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琦瑱 周丽蓉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例,采用扩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SNB)前移,下颌磨牙位置(L6-Ptm... 目的探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例,采用扩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SNB)前移,下颌磨牙位置(L6-Ptm)前移明显;垂直方向上,上下颌后牙齿槽骨高度(U6-PP,L6-MP)增大,尤以L6-MP增大明显;上下切牙明显唇倾,U1-L1明显减小。结论青少年Ⅱ类2分类错非拔牙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弓 牵引 安氏2分类[牙合] 青少年
下载PDF
Damon Q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卫晓霞 党艳清 +1 位作者 刘刚 李亚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08-2710,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Damon Q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选用Damon Q矫治器,通过直丝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头颅... 目的观察并分析Damon Q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选用Damon Q矫治器,通过直丝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牙颌结构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MP-FH、N-Me、ANS-Me、ANS-Me/N-Me、U1-SN、L1-MP、L6-MP大于治疗前,U1R-PP、L1R-MP、Si-H线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SNB、ANB、S-Go、S-Go/N-Me、U6-PP、Cm-Sn-UL、ULP、L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Damon Q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能够从三维方向解除前牙闭锁合,调整尖牙和磨牙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组织侧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 Q矫治器 安氏2分类[牙合] 非拔牙矫治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口腔正畸学
13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骨矢状结构病因机制分析;一种用于正中关系不调安氏Ⅲ类患者的头影测量方法的临床应用;上颌埋伏并与侧切牙易位的尖牙的正畸矫治;快速扩弓后上颌牙列位置三维改变的螺旋CT测量研究;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口腔正畸学 头影测量方法 病因机制 临床应用 安氏 正中关系 正畸矫治
下载PDF
螺簧多用弓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
14
作者 段银钟 陈学鹏 +1 位作者 霍娜 王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一种新式矫治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安氏Ⅱ2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12.6岁(10.5~15.8岁)。矫治装置使用多用弓唇弓,在其上套入Ni-Ti推簧,并焊上拉钩,借... 目的:探讨采用一种新式矫治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安氏Ⅱ2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12.6岁(10.5~15.8岁)。矫治装置使用多用弓唇弓,在其上套入Ni-Ti推簧,并焊上拉钩,借助Ⅱ类牵引的力值(150 g^200 g),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并适当牵引下颌后牙向近中移动,最终调整磨牙关系由Ⅱ类成为Ⅰ类。术前术后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上下磨牙的远中、近中位移。结果:经过平均4.5个月的治疗(3.4~5.8个月),上颌磨牙平均远移2.16±1.3 mm,而下颌磨牙平均向近中移动1.38±0.64 mm。最终磨牙的Ⅱ类咬合关系得到纠正。结论:NiTi螺旋弹簧多用弓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改正Ⅱ类磨牙关系的治疗方法,其矫治机制是在上颌磨牙远移的基础上,下颌磨牙适当近移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多用弓 螺簧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在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明辉 沈悦 +3 位作者 曾翠敏 李淑婷 邓溪川 吕俊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究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在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笔者医院正畸科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 目的:探究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在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笔者医院正畸科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BCT引导下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拔牙矫治,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BCT扫描数据,观察患者牙槽骨开裂、开窗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软组织和牙槽骨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Ns-Sn-Pos、NLA等软组织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LL、LLL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LA等牙槽骨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中切牙、侧切牙的牙根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尖牙牙根长度较矫治前稍有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尖牙牙根长度较矫治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矫治后均有前牙区牙槽骨开窗、开裂情况发生,但发生率较低,其中前牙区牙槽骨总开裂率为17.00%,总开窗率为7.76%。结论:CBCT在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作用显著,通过提高矫治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提高了矫治效果,同时降低了患者牙槽骨开裂、开窗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微型种植体支抗 安氏1分类(牙合) 牙槽骨开窗 牙槽骨开裂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功能性矫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于彦君 杨陆一 +3 位作者 曹阳 朱宪春 徐春子 陈远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4-609,共6页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下颌体长度(Xi-Pm)增加2.50 mm(P<0.05),SNB角增加2.58°(P<0.05),ANB角平均减少2.71°(P<0.01);磨牙关系距平均减小2.81mm(P<0.01),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68mm(P<0.01),下中切牙垂距(L1-OP)减小1.89mm(P<0.01),下中切牙突度距(distance of L1-APog)增加1.84mm(P<0.01),上中切牙倾斜角(U1-APog)减小7.35°(P<0.01);下唇突度(Ls-TVL)增加1.85 mm(P<0.05),颏沟深度(Sm-TVL)增加2.12 mm(P<0.05),颏突度(Pos-TVL)增加2.89mm(P<0.05)。结论: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能有效促进其下颌骨生长发育,内收上前牙,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1分类(牙合)畸形 Ricketts分析法 X线头影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改变的CBCT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建清 卢新华 +2 位作者 彭彩霞 陈冬茹 吴莉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改变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62例,其中拔牙治疗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2.63±0.94岁),非拔牙治疗30例(男17例,...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改变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62例,其中拔牙治疗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2.63±0.94岁),非拔牙治疗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33±1.24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唇舌(腭)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距离,计算牙槽骨高度改变量,利用SPSS 20.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面数分别达67.31%与66.94%,平均降低量分别为(1.03±2.47) mm与(0.69±4.02) mm.上颌切牙腭侧及下颌前牙舌侧,拔牙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均显著高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唇侧,非拔牙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高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普遍降低,降低量与牙位、牙齿移动方向以及牙移动幅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正畸医生应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不同牙位的牙槽骨状况有准确的了解,并合理设计牙移动方式、方向和幅度,避免不利的牙齿移动导致牙槽骨高度的显著降低从而危害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类(牙合) 正畸治疗 牙槽骨高度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诊断指标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东旭 张磊 +2 位作者 王春玲 张晓燕 郭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评价反映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13项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0—28岁。拍摄自然头位(NHP)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一金属链悬于头颅前方,其在胶片上的影像作为确定真性水平面(... 目的评价反映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13项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0—28岁。拍摄自然头位(NHP)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一金属链悬于头颅前方,其在胶片上的影像作为确定真性水平面(THP)的依据。X线头影测量项目包括ANB角、AB平面角、Wits值、AF-BF、AXB平面角、AB/SN4、AB/PP、AXD平面角、AD/SN、SGn/AB角、APDI角、FABA角、β角及A、B两点在THP上垂足间的距离(AB/HP)。计算各测量项目的相关系数;测量结果按最小相关系数指标分类法行聚类分析。所有测量结果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各项指标除Wits值和SGn/AB角外多数呈高度相关性;聚类分析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指标分类,结果按0.60水准分为5类。结论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中,除Wits和SGn/AB外其他11项指标均可作为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的评价指标。AB/SN4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ANB角、AB平面角、β角、AF-BF、AXB平面角、FABA角、AB/PP、APDI角等指标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类(牙合) 基骨前后关系 X线头影测量 可靠性评价
下载PDF
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亚梅 雷勇华 +1 位作者 邹双双 刘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Invivo5软件研究青少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在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矫治前后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骨性结构及其髁状突相对关节窝位置...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Invivo5软件研究青少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在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矫治前后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骨性结构及其髁状突相对关节窝位置的变化,了解Twin-block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结构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于Twin-block矫治前后拍摄CBCT,利用Invivo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后,进行各线距和角度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双侧髁突前后径及髁突高度均增加,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关于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测量项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关节间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能刺激青少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髁突的改建,使其髁突前后径及高度增加,但对其关节窝的改建及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的影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安氏1分类(牙合)畸形 TWIN-BLOCK矫治器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女性患者强支抗内收前牙后上气道及周围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傅露斯 俞沣洋 +4 位作者 马丹丹 张梦涵 陈灵颖 姜瑶 卢海平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16-223,共8页
目的 评价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采用强支抗内收前牙矫治前后对上气道以及周围结构的改变.方法 筛选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女性患者9例,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采用Dolphin Imaging 11.5软件,对照研究分析患者经... 目的 评价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采用强支抗内收前牙矫治前后对上气道以及周围结构的改变.方法 筛选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女性患者9例,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采用Dolphin Imaging 11.5软件,对照研究分析患者经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以及舌骨位置的相关指标.结果 安氏Ⅱ类患者经拔牙矫治后上颌前牙大幅度内收,下切牙唇倾度减小(P〈0.05),下颌平面角以及上颌第一磨牙位置未见明显变化.上气道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体积,面积,上下界宽度以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而舌骨位置在垂直向上舌骨点位置没有变化,双侧舌骨体点至水平面[G(L)-X与G(R)-X]距离增大,差距有显著意义(P〈0.01)矢状向上舌骨点至颏后点(H-RGN)距离减小,舌骨体点至冠状面(H Z)以及右侧舌骨体点到冠状面[G(R)-Z]距离增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患者在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并使用强支抗内收前牙后使上下颌前牙大幅度内收,面型得到较大改善,但在治疗前后患者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气道的高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并未出现明显改变.舌骨未出现明显的整体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类(牙合) 强支抗 舌骨 气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