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古入华胡人墓志的书写 被引量:11
1
作者 荣新江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37,共17页
从北朝末年开始,入华的胡人开始采用中国传统的土葬方式埋葬,同时也开始使用墓志,到唐朝时这种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因此流传下来大量的中古时期胡人的汉文墓志。但胡人采用这种中国传统的书写方式,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大体上来看,最... 从北朝末年开始,入华的胡人开始采用中国传统的土葬方式埋葬,同时也开始使用墓志,到唐朝时这种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因此流传下来大量的中古时期胡人的汉文墓志。但胡人采用这种中国传统的书写方式,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大体上来看,最初的胡人因为不具备写刻墓志的操作技能,因此是交给当地的汉人书者。随着自我民族意识的增强,有些胡人首领墓志也采用胡汉双语来书写,有些可能是胡人自己书写,以致有粟特语影响的写作痕迹。但入华胡人的主体发展方向是一步步汉化,所以书写汉文墓志遂成惯例,而且大多数是由所在地的汉人文士书写的,于是产生一些相互抄袭、内容雷同的墓志。到了盛唐时期,胡人后裔中出现了一些具有正规汉文化教育的人,由这样的人士来书写胡人墓志,成为一些胡人首领倾向的做法;而采用胡汉双语来书写墓志的做法又见行用,并且一直延续到晚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人 史君 安伽 史射勿 墓志书写
原文传递
海外回归的两件粟特彩绘浮雕石床前档图像
2
作者 荣新江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164,共10页
本文对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办公室返还中国的两座石棺床底座的前档图像做了详细介绍,并联系其他相同类型的石棺床或石椁图像,如2000年西安北郊(北周长安城东郊)发现的北周同州萨保安伽石屏、2003年在安伽墓附近发现的北周凉州萨保史君... 本文对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办公室返还中国的两座石棺床底座的前档图像做了详细介绍,并联系其他相同类型的石棺床或石椁图像,如2000年西安北郊(北周长安城东郊)发现的北周同州萨保安伽石屏、2003年在安伽墓附近发现的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椁、1999年山西太原发现的隋虞弘石椁、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美秀美术馆购藏的北朝后期石床围屏、20世纪初河南安阳一座北齐墓出土而流散海外的石床围屏上面的图像,指出两个石床前档的中心构图是人面鹰足的祆神斯洛沙(Srō?)护持着神圣的火坛,证明这两件前档图像的祆教文化属性,并参考安伽、史君、虞弘的族属,推测拥有这两座石床的墓主人应当是信奉祆教的入华粟特人,很可能是北齐都城邺城或附近的胡人聚落首领——萨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石棺床 安伽 史君 虞弘 祆神 萨甫
原文传递
北周安伽墓石榻围屏图像研究
3
作者 成文白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北周安伽墓的石榻围屏图像刻画了宴饮乐舞、林中狩猎和夫妇对坐等与墓主人息息相关的内容,图像呈现出其入华粟特人的身份,以及在中原地区较高的社会地位。本文将石榻图像的布局构图、内容形式和升仙象征等元素与汉代墓葬所使用的图像相... 北周安伽墓的石榻围屏图像刻画了宴饮乐舞、林中狩猎和夫妇对坐等与墓主人息息相关的内容,图像呈现出其入华粟特人的身份,以及在中原地区较高的社会地位。本文将石榻图像的布局构图、内容形式和升仙象征等元素与汉代墓葬所使用的图像相互对比印证,发现墓主安伽对本土汉文化的神领意会,进而根据画像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探究围屏图像相互搭配组合为墓主人构造出的永恒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 石榻 图像 汉文化 思想
下载PDF
现实与理想之间——安伽、史君墓石刻图像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齐东方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2011年第1期205-218,共14页
陕西西安的安伽、史君两墓中的石刻图像展示了中亚、西亚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揭开了外来文化在中国流传的面纱,令人耳目一新[1]。学界就这些图像的阅读顺序、内容含义、时代背景、制作者的族属等展开了讨论,发表的意见颇多,成为中... 陕西西安的安伽、史君两墓中的石刻图像展示了中亚、西亚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揭开了外来文化在中国流传的面纱,令人耳目一新[1]。学界就这些图像的阅读顺序、内容含义、时代背景、制作者的族属等展开了讨论,发表的意见颇多,成为中国近年考古学、美术史、历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图像是了解历史的根据,有时也是引起误解的根源。中外学者的热烈讨论中,对图像的解读多采用根据宗教原典和文献记载对号入座的方式,有的还将图像与现实社会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 原典 现实 时代背景 中国 文献 图像 石刻
原文传递
粟特人安伽及相关问题考述
5
作者 王雪莲 王子璠 《丝绸之路》 2017年第22期29-30,共2页
甘肃古浪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区。陕西西安发现的安伽墓,进一步印证了原来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粟特族,沿丝绸之路经商、传教,并长期在古浪定居生活。安姓粟特人为东西方贸易、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早... 甘肃古浪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区。陕西西安发现的安伽墓,进一步印证了原来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粟特族,沿丝绸之路经商、传教,并长期在古浪定居生活。安姓粟特人为东西方贸易、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早期的丝绸之路开拓者、商贸担当者、民族融合践行者和文化传播者。研究安伽及粟特民族历史,对于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 粟特人 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
下载PDF
隋李和石棺线刻图反映的祆教文化特征
6
作者 陈财经 《碑林集刊》 2002年第1期94-103+93,共10页
近来陕西西安北周安伽墓和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的发掘①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两墓中大量的纹饰图案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外域文化进入中原与汉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特别是为研究祆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和新的研究契机。由于... 近来陕西西安北周安伽墓和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的发掘①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两墓中大量的纹饰图案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外域文化进入中原与汉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特别是为研究祆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和新的研究契机。由于祆教入华一直没有留下足够的汉文经典,所以我们对它的传播情形了解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安伽 陕西 外域 人们 文化 传播
原文传递
从考古发现看胡腾舞与祆教仪式
7
作者 李永平 《碑林集刊》 2003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作为唐代盛行的一种舞蹈,胡腾舞受到了近现代研究唐代社会风俗和艺术的学者们关注,前辈们的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但是由于考古材料的缺乏和我们研究中单向的思维方式,胡腾舞出现和盛行的深层次的社会... 作为唐代盛行的一种舞蹈,胡腾舞受到了近现代研究唐代社会风俗和艺术的学者们关注,前辈们的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但是由于考古材料的缺乏和我们研究中单向的思维方式,胡腾舞出现和盛行的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却未能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安伽 舞蹈 考古 社会 风俗 艺术
原文传递
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海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60,91,共6页
在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的众多异域艺术中,就舞蹈而言,无疑是以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最为典型。但由于对它们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史籍记载多语焉不详,导致对它们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含混不清。在新近公布的北周安伽墓与...
关键词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安伽 虞弘墓 舞蹈 归属 北周 考古研究
下载PDF
北周康业墓石榻画像札记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岩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76,共10页
关键词 北周 札记 画像 传承关系 安伽 葬具 墓志 后裔
原文传递
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悟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71,共12页
It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that the Sogdian tombs recently unearthed at Xi’an,including the Northern Zhou tombs of An Jia, Shi Jun and Kang Ye,are tombs of Zoroastrians. Zoroastrians had th... It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that the Sogdian tombs recently unearthed at Xi’an,including the Northern Zhou tombs of An Jia, Shi Jun and Kang Ye,are tombs of Zoroastrians. Zoroastrians had their special funeral custom,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burial manner before generalizing their Zoroastrian attributes. As to this point,An Jia Tomb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obvious conflict between the burial mode of An Jia Tomb and that of orthodox Zoroastrian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trace the burial mode of these Sogdian tombs to orthodox Zoroastrian doctrine.If these Sogdians,such as Anjia,Kang Ye and Shi Jun, are figured as Zoroastrians come from the Central Asia,is noteworthy to distinguish their burial form that of Persia Zoroastrians and that of Zoroastrians in Central Asia.These clear differences indicate that the Zoroastrians of Central Asia is noteworthy to distinguish their burial form from that of Persia Zoroastrians and that of Zoroastrians in Central Asia.These clear differences indicate that the Zoroastrians of Central Asia can not be identified with the Zoroastrians of Persia, the Zoroastrian immigrants in China can not be simply identified with their fellowmen in Central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北周 西安 考古报告 安伽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两种文化 考古学
下载PDF
围屏石榻的源流和北魏墓葬中的祆教习俗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永平 周银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7,共6页
关键词 习俗 墓葬 北魏 源流 不足之处 安伽 北周 出土
下载PDF
安伽墓石棺床图像中宴饮文化空间探究
12
作者 刘子瑾 王付银 《艺术市场》 2023年第5期84-86,共3页
北朝时期,多民族交错杂居成为当时的一大社会现状。粟特胡商通过贸易或定居,将其本土的饮食器具与就餐习俗带入中华大地,与中原原有的饮食文化产生碰撞交融。本文通过对安伽墓宴饮画面中饮食器具、进食方式、佐餐活动等内容的逐层剖析,... 北朝时期,多民族交错杂居成为当时的一大社会现状。粟特胡商通过贸易或定居,将其本土的饮食器具与就餐习俗带入中华大地,与中原原有的饮食文化产生碰撞交融。本文通过对安伽墓宴饮画面中饮食器具、进食方式、佐餐活动等内容的逐层剖析,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宴饮文化空间,并从中窥见北朝时期粟特人的民俗文化以及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 宴饮文化 空间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安伽墓志》与“关中本位政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文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西安新出土的北周时期《安伽墓志》是研究凉州安氏来源与迁徙问题的新资料,由此反映出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的推行状况及本质。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文章由墓志内容考释入手,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安氏的凉州郡望、徙居关中的过程等及其... 西安新出土的北周时期《安伽墓志》是研究凉州安氏来源与迁徙问题的新资料,由此反映出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的推行状况及本质。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文章由墓志内容考释入手,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安氏的凉州郡望、徙居关中的过程等及其与“关中本位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个政策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此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墓志》 凉州 同州基地 "关中本位政策"
下载PDF
2000年以来国内粟特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车娟娟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2年第1期24-31,共8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粟特人的研究,特别是粟特人进入中国的研究在不断进步。从1999年开始,以虞弘墓的发现为肇始,随之而来的是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这一系列重大发现推动了栗特研究的深入。这些墓葬的发现也吸引了全世界从事粟...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粟特人的研究,特别是粟特人进入中国的研究在不断进步。从1999年开始,以虞弘墓的发现为肇始,随之而来的是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这一系列重大发现推动了栗特研究的深入。这些墓葬的发现也吸引了全世界从事粟特研究工作的学者,但由于条件限制,笔者不能穷尽近十年来国外学者的论著,只能就国内的研究成果做一个阶段性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人 国内 综述 国外学者 研究成果 学术界 虞弘墓 安伽
原文传递
北周史君墓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5
作者 尹夏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5,88,共4页
2003年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北郊的井上村,发掘了一座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的凉州萨保史君墓,这是西安地区继北周安伽墓。之后的第二座粟特人墓葬,出土物及图像都很丰富,是研究北周首都长安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虽... 2003年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北郊的井上村,发掘了一座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的凉州萨保史君墓,这是西安地区继北周安伽墓。之后的第二座粟特人墓葬,出土物及图像都很丰富,是研究北周首都长安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虽几经学者专家的探索研究,然而仍有可以再做分析探索的余地,故尔做此拾遗,以祈有益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社会文化生活 文物保护 西安地区 探索研究 西安市 安伽 粟特人 出土物 考古
下载PDF
陕西北周安伽墓石榻围屏舞伎舞姿形态的再认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淼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4,共6页
陕西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所存胡舞舞姿形态丰富且极具代表性,但简报对其舞种归属均较模糊,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安伽墓围屏石榻的舞姿形态,进行拉班动作分析以及史料梳理后认为:安伽墓石榻围屏后屏一、六舞姿形态只存在动作幅... 陕西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所存胡舞舞姿形态丰富且极具代表性,但简报对其舞种归属均较模糊,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安伽墓围屏石榻的舞姿形态,进行拉班动作分析以及史料梳理后认为:安伽墓石榻围屏后屏一、六舞姿形态只存在动作幅度的区别,应同为胡腾舞。右屏二舞者在服装、身体使用部位等重要方面与后屏舞姿图像存在较大差异,为胡旋舞。同时根据史料记载,挖掘出胡腾舞表演细节,将胡腾舞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 胡腾舞 胡旋舞 拉班动作分析
原文传递
琐罗亚斯德教的现代伊朗版——读《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中译本
17
作者 张淑琼 《书品》 2005年第6期57-61,69,共6页
有关中国琐罗亚斯德教的研究,自陈垣先生1923年发表《火袄教人中国考》以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由于西安北周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太原隋代虞弘墓等胡裔墓葬相继出土带来了大量的古代袄教(琐罗亚斯德教)信息,遂在国内... 有关中国琐罗亚斯德教的研究,自陈垣先生1923年发表《火袄教人中国考》以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由于西安北周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太原隋代虞弘墓等胡裔墓葬相继出土带来了大量的古代袄教(琐罗亚斯德教)信息,遂在国内学界掀起了空前的袄教热。就在这股热潮方兴未艾之际,中华书局出版了当代国际著名伊朗学专家、琐罗亚斯德教研究权威、英国伦敦大乌教授玛丽·博伊斯(Mary Boyce)的名著《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汉译本。该书为国内学界的袄教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物——琐罗亚斯德教的现代伊房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琐罗亚斯德教 伊朗 村落 现代 中译本 中华书局 袄教 安伽 虞弘墓 汉译本
原文传递
西安北周安伽墓
18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西安市 北周 安伽 屏风刻绘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西安北周安伽墓》简介
19
作者 吴梦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6,共1页
《西安北周安伽墓》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发行。该书为大16开精装本。书内有文字123页,文后的118版图版全部为彩色图版。定价160元。
关键词 《西安北周安伽墓》 北周时期 墓葬形制 丧葬习俗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