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一生水》篇的宇宙图式及其文化哲学阐释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东栓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79,共8页
“太一生水”的宇宙化生图式是一个既有类分又有互渗交合性的图式。图式分为“反辅”和“相辅”两个化生层次,在寻找到宇宙的绝对起点后,则主要运用了类比互渗的思维建立起结构与化生机制,是在扬弃宗教巫术文化的世界观和吸纳阴阳五... “太一生水”的宇宙化生图式是一个既有类分又有互渗交合性的图式。图式分为“反辅”和“相辅”两个化生层次,在寻找到宇宙的绝对起点后,则主要运用了类比互渗的思维建立起结构与化生机制,是在扬弃宗教巫术文化的世界观和吸纳阴阳五行的宇宙观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更具理性化、哲学化的宇宙化生图式,对道家哲学和宇宙论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哲学精神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一生水>> 宇宙图式 文化哲学
下载PDF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立天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56-68,共13页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方立天本文据中国僧人编集的《经律异相》、《法苑珠林》、《法界安立图》等著作中的有关资料,论述了中国佛教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着重论述了宇宙空间图式论和宇宙时间观两大问题,总结了中国佛教宇宙结构论的信...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方立天本文据中国僧人编集的《经律异相》、《法苑珠林》、《法界安立图》等著作中的有关资料,论述了中国佛教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着重论述了宇宙空间图式论和宇宙时间观两大问题,总结了中国佛教宇宙结构论的信仰特征和思维特色。作者方立天,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律异相》 宇宙结构 中国佛教 须弥山 《大正藏》 无色界 四大洲 空间结构 宇宙图式 天主教
原文传递
《淮南子》与《春秋繁露》的思想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雷健坤 《晋阳学刊》 2002年第6期37-41,共5页
《淮南子》与《春秋繁露》产生于同时代,然而两书的历史意义却迥乎不同。前者被视为汉初黄老道家的理论总结,而后者则开辟了“独尊儒术”的新时代。长期以来,人们多注意到《淮南子》与《春秋繁露》的对立,而忽略了二者之间思想的内在关... 《淮南子》与《春秋繁露》产生于同时代,然而两书的历史意义却迥乎不同。前者被视为汉初黄老道家的理论总结,而后者则开辟了“独尊儒术”的新时代。长期以来,人们多注意到《淮南子》与《春秋繁露》的对立,而忽略了二者之间思想的内在关系。比较两书在三个主要方向的同异,可看出《淮南子》为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确立提供了可供利用和改造的思想材料,进而揭示出西汉学术由尊道向尊儒转变的逻辑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图式 天人感应 天下一统
下载PDF
曾侯乙墓衣箱上的宇宙图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信芳 苏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共6页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5件衣箱中,其中一件(标本E.66)的箱盖上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盖面右侧绘一青龙,左侧绘一白虎。对于该衣箱的二十八宿星图以及青龙、白虎图案,学者多有讨论。但对于该衣箱的右侧图、正侧图、左侧图的画面意义,则...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5件衣箱中,其中一件(标本E.66)的箱盖上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盖面右侧绘一青龙,左侧绘一白虎。对于该衣箱的二十八宿星图以及青龙、白虎图案,学者多有讨论。但对于该衣箱的右侧图、正侧图、左侧图的画面意义,则鲜有人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衣箱 宇宙图式 斗土
下载PDF
论宗教的信仰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辛世俊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5年第Z1期52-59,共8页
论宗教的信仰功能辛世俊“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宗教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一方面甚至是一系列的功能。”——[美]托马斯·奥戴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信仰归结为宗教,这是不科学的。宗... 论宗教的信仰功能辛世俊“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宗教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一方面甚至是一系列的功能。”——[美]托马斯·奥戴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信仰归结为宗教,这是不科学的。宗教是信仰,但并非任何信仰都是宗教。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对象 宗教信仰 信仰的功能 超越性 神创论 基督教 宇宙图式 信仰的本质 世界观 费尔巴哈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框架论纲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宪堂 马斗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6-44,共9页
时间观、空间观、主体观、以及因缘观等基本观念构成了时空共振、天人合一的大一统宇宙图式,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不仅限定了人们思考和想象的方式、范围,而且预设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即以王、道为核心的价值系... 时间观、空间观、主体观、以及因缘观等基本观念构成了时空共振、天人合一的大一统宇宙图式,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不仅限定了人们思考和想象的方式、范围,而且预设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即以王、道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包括中央权威(王)、等级秩序(礼)、合谐(乐)、中庸(道)等核心价值,审美的生活态度,注重实用的生存原则,以及怀方行圆、以静制动、知微待时、安份守位等人生策略;在这个框架之内,在认识与实践领域,则形成了中华特色的社会观、历史观、人性论、方法论、知行观等纲纽性观念,作为思想家们构筑其理论体系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维框架 时空共振 天人合一 宇宙图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时空一体化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峰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32,共9页
本文从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这一角度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这一时空观念的形成过程。指出对日影的观察确立了中国古代时空观的基调,北斗七星勺柄指向性的发现是时空一体化观念形成的契机,而季风... 本文从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这一角度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这一时空观念的形成过程。指出对日影的观察确立了中国古代时空观的基调,北斗七星勺柄指向性的发现是时空一体化观念形成的契机,而季风与方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时空一体化观念形成提供了巨大支撑,农耕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时空一体化观念产生的最重要基础。加之构成四季轮转空间的天与地,在中国古代构成一个天圆地方、二绳四维、斗为帝车、八风从律的“六合”宇宙想象。中国古代的时空一体化观念,是这一宇宙图式的核心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一体化 北斗七星 季风 六合 宇宙图式
下载PDF
从宇宙图式到在地性叙事--风景园林理论拓展与本土转译
8
作者 张萍 李美珍 +2 位作者 魏明浩 陈泽萱 何仟怡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6,共11页
风景园林学科是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其研究视野渗透到不同尺度的国土空间。风景园林学科的本质是空间叙事,通过空间营建处理人地关系。顺应风景园林学科日渐开放叠合与多元应用的研究思潮,笔者通过梳理古都设计、古典园林和地... 风景园林学科是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其研究视野渗透到不同尺度的国土空间。风景园林学科的本质是空间叙事,通过空间营建处理人地关系。顺应风景园林学科日渐开放叠合与多元应用的研究思潮,笔者通过梳理古都设计、古典园林和地方八景为代表的地方景观意象、当代地理空间设计与边缘民族地区福祉建设等具有梯度格局的环境意象背后的营造视野与格局,尝试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基于历史地理、心理艺术视角下“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感知-空间体验意义”三维度的宇宙图式的景观研究与实践新思路。同时,以在地性议题对偏远地区以民族历史、传统符号包括文字在内的历史艺术直觉导向的研究方法,深入被忽视的居住生态环境,用复合设计方法研究扎根本土的综合解决方案,从而完成景象、归属、身份、力量和美的社会信仰的景观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图式 在地性 广象和尽意 叙事力 法天象地
下载PDF
关于印度早期佛塔象征含义的思考(一)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云 《世界美术》 2021年第1期56-66,共11页
引子关于印度佛塔(图1、资料1)象征含义的研究,[1]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的趋势是,伴随着图像学研究方法的兴起,学者们根据《吠陀》、佛经等文献赋予了佛塔一系列的象征含义:"大型佛塔往往被解... 引子关于印度佛塔(图1、资料1)象征含义的研究,[1]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的趋势是,伴随着图像学研究方法的兴起,学者们根据《吠陀》、佛经等文献赋予了佛塔一系列的象征含义:"大型佛塔往往被解释成宇宙图式。塔身覆钵‘安达’梵语原意为‘卵’,象征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2]平头和伞盖由围栏与圣树衍化而来,伞柱象征连接天地的宇宙之轴,多层的伞盖象征诸天;伞顶正下方埋藏的舍利隐藏变现万法的种子;四座,塔门标志着宇宙的四个方位,香客一般从正门进入圣域,向右沿甬道按顺时针方向绕塔巡礼,据说这与太阳运行的轨道一致,与宇宙的律动和谐,循此可从尘世超生灵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含义 宇宙图式 顺时针方向 伞盖 多层的
原文传递
进化还是复古:对中国史学中几种历史循环论的剖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傅兆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8-52,共5页
进化还是复古:对中国史学中几种历史循环论的剖析傅兆君循环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未传入中国之前,一直是史家的重要史观,并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文化心理,它不仅包含着人们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物质属性─—社会经济形态演... 进化还是复古:对中国史学中几种历史循环论的剖析傅兆君循环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未传入中国之前,一直是史家的重要史观,并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文化心理,它不仅包含着人们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物质属性─—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特点的理性探索,而且还洋溢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循环论 中国史学 循环史观 历史进化论 复古主义 阴阳五行学说 社会历史观 宇宙图式 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
下载PDF
西汉墓葬壁画宇宙图式与古彝族时间观念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郎乾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9期68-69,共2页
文章考察西汉时期墓葬壁画的宇宙象征图式中的时间性,通过分析彝汉文化的同源以及彝族那史图式和“向星葬”仪式,对一组汉代壁画的宇宙提出新的诠释。为此,文章简单概述汉代墓葬壁画宇宙出现的动机,并论述彝族文化对汉代天人相应、阴阳... 文章考察西汉时期墓葬壁画的宇宙象征图式中的时间性,通过分析彝汉文化的同源以及彝族那史图式和“向星葬”仪式,对一组汉代壁画的宇宙提出新的诠释。为此,文章简单概述汉代墓葬壁画宇宙出现的动机,并论述彝族文化对汉代天人相应、阴阳五行思想的回应以及宇宙观中的时间观念,进而分析彝族那史中的时间观念和“向星葬”背后的文化思想,尝试提供对西汉墓葬壁画宇宙图像模式的另一种观看的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宇宙图式 时间观念 彝族古宇宙
下载PDF
试论楚国传统的贞卜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浩 张君 《安徽史学》 1987年第2期55-59,共5页
龟卜、筮占一类通神明的法术,在先秦时代既是知天命、定犹疑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政治、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统治阶级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来,有的学者在精研了卜、筮之法后认为,龟卜是殷人习尚,筮占是周人文化。从这两种决... 龟卜、筮占一类通神明的法术,在先秦时代既是知天命、定犹疑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政治、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统治阶级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来,有的学者在精研了卜、筮之法后认为,龟卜是殷人习尚,筮占是周人文化。从这两种决疑方法中产生了两种殊不相类的哲学体系和宇宙图式。在这种看法的启示下,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楚国传统的贞卜方式也作一些探讨,从贞卜这个角度增益对楚文化的了解。楚国究竟以何种决疑法术为其传统的贞卜方式,是一个人言言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卜 楚国 左传 楚人 楚文化 重要内容 文化传统 十七年 十三年 宇宙图式
下载PDF
《黄帝四经》的宇宙图式与社会秩序——兼论《黄帝四经》对董仲舒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国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35-42,共8页
曾经风靡于战国并在西汉前期达到极盛的“黄老思想”,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曾是一个难解之谜。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之后,人们才慢慢地认识到:历史上所谓的“黄老思想”,实际上就是帛书《老子》乙卷本前... 曾经风靡于战国并在西汉前期达到极盛的“黄老思想”,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曾是一个难解之谜。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之后,人们才慢慢地认识到:历史上所谓的“黄老思想”,实际上就是帛书《老子》乙卷本前四篇古佚书的思想,而这四篇古佚书便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早已失传的道家重要典籍——《黄帝四经》。《黄帝四经》的出土,不仅使汉初的“黄老思想”之谜大白于天下,而且也迫使我们对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思想家的思想渊源与形成进行重新考察。本文便试图在对《黄帝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董仲舒 宇宙图式 黄老思想 社会秩序 道家 阴阳学说 思想体系 汉书·艺文志 老子
下载PDF
宇宙图式与《红楼梦》的时间悲情 被引量:2
14
作者 瞿明刚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图式"是阴阳之"道"的体现,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本体。"宇宙图式"在时间、空间与人之间构筑了辨证有机的对位系统,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时间悲情模式。《红楼梦》基于阴阳五行的时--空--...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图式"是阴阳之"道"的体现,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本体。"宇宙图式"在时间、空间与人之间构筑了辨证有机的对位系统,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时间悲情模式。《红楼梦》基于阴阳五行的时--空--人的对位系统,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春恨、秋悲的季节悲情和暮愁、夜怨的时辰悲情,通过大观园人物在春天、秋天两个季节和黄昏、夜晚两个时辰的时间悲情感受,深刻表达了曹雪芹对于生命本体如同"三春去后诸芳尽"的叹惋与伤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图式 《红楼梦》 时间悲情 中国 古代小说 古代哲学 阴阳五行
下载PDF
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天文宇宙观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柳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8-75,共8页
《宇宙人文论》是彝族重要的天文宇宙论著作。彝族的天文宇宙观的特点及其与汉族传统的关系是彝族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宇宙人文论》中的天文宇宙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与汉族传统进行比较。认为彝族天文宇宙观是以气的阴... 《宇宙人文论》是彝族重要的天文宇宙论著作。彝族的天文宇宙观的特点及其与汉族传统的关系是彝族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宇宙人文论》中的天文宇宙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与汉族传统进行比较。认为彝族天文宇宙观是以气的阴阳理论为根本,但有很具特色的发展,特别在对日月食的认识中表现出来;其阴阳五行八卦构建的宇宙图式,是以"先天八卦方位"为框架,借用了汉族的象数易体系,受北宋理学易学的影响较大;其天文历法体系,是一年十二个月、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合历体系,采用的是汉代落下闳创立的阴阳合历模式;《宇宙人文论》中的宇宙观,包括了对人类的产生和对人体结构与运行的认识,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人文论》 彝族宇宙 宇宙图式 天文历法 二十四节气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周敦颐宇宙图式论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愚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57-64,1,共9页
科学地阐述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宇宙图式论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至今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完成这一课题不仅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周敦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重要的,而且亦对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宋明道学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敦颐的哲学体... 科学地阐述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宇宙图式论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至今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完成这一课题不仅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周敦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重要的,而且亦对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宋明道学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敦颐的哲学体系是周敦颐依照自己所理解的宇宙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宇宙图式 《周易》 《中庸》 儒学复兴 三教融合 纲常名教 儒家经典 论哲学 三教合一
原文传递
《太平经》的“三合相通”说
17
作者 李家彦 《宗教学研究》 1985年第0期30-34,共5页
《太平经》卷四十八有《三合相通诀》,其意略谓:字宙间存在阴、阳、中和之气,天本阳气,地本阴气,人本中和气,此三者相合相通,共生共养万物。与此相应,天上的日、月、星,地形的高、下、平,人伦的父、母、子与君、臣、民,也各各以“三合... 《太平经》卷四十八有《三合相通诀》,其意略谓:字宙间存在阴、阳、中和之气,天本阳气,地本阴气,人本中和气,此三者相合相通,共生共养万物。与此相应,天上的日、月、星,地形的高、下、平,人伦的父、母、子与君、臣、民,也各各以“三合”的形式出现,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均须“相爱相通”,“并力同心”,方能导致自然界的和谐,人世间的太平。这种“三合相通”说贯穿于《太平经》的始终,是它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试对这一学说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合相通 《太平经》 天地人 阴阳说 宇宙图式 阴阳二气 万物之本 中和 太阴 三气
原文传递
论中国文学时间悲情的哲学背景 被引量:2
18
作者 瞿明刚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观念建构了涵容天———地———人系统的宇宙图式。宇宙图式是中国人对自然事物与人类生命的体验的哲学表达,中国文学的时间悲情则是中国人对自然事物与人类生命的审美体验的文学表达。宇宙图式是时间悲情的哲学背景... 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观念建构了涵容天———地———人系统的宇宙图式。宇宙图式是中国人对自然事物与人类生命的体验的哲学表达,中国文学的时间悲情则是中国人对自然事物与人类生命的审美体验的文学表达。宇宙图式是时间悲情的哲学背景,时间悲情是宇宙图式的美学翻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图式 时间悲情 阴阳五行
下载PDF
圆以生方 政事之常——作为宇宙天穹象征图式的楚式镜装饰的观念与形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祖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4-28,共5页
楚式镜造型取象浑圆,其装饰纹样多取天地之象,或写实,或寓意,大多具有旋形特征,其构图的形态和风格多主导性地表达出一种神秘、庄严和旋转不息的气势。楚式镜的这种装饰形态和风格不仅是适形造型的需要,而且是楚人宇宙意识的直观反映,... 楚式镜造型取象浑圆,其装饰纹样多取天地之象,或写实,或寓意,大多具有旋形特征,其构图的形态和风格多主导性地表达出一种神秘、庄严和旋转不息的气势。楚式镜的这种装饰形态和风格不仅是适形造型的需要,而且是楚人宇宙意识的直观反映,是楚人宇宙天穹的象征图式。这种图式对秦汉及以后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式镜 旋形装饰 宇宙图式 象征 观念与形态
下载PDF
“喜相逢”纹样与朴素的宇宙图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小平 《文史杂志》 1997年第4期46-47,共2页
从先秦始,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关宇宙的理论,不论是道论、气论,还是太极阴阳论,其根本的出发点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这种阴阳宇宙观念的产生,其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从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上的“喜相逢”纹样,我们则已看到了这一观念的最... 从先秦始,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关宇宙的理论,不论是道论、气论,还是太极阴阳论,其根本的出发点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这种阴阳宇宙观念的产生,其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从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上的“喜相逢”纹样,我们则已看到了这一观念的最初的表现。(参见本刊1996年6期拙文) 茅盾曾指出:“原始人的思维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天地开辟的神话,便是他们的原始哲学,他们的宇宙观。”生殖崇拜产生于原始人类对生命诞生奥秘缺乏科学的理解。在生殖崇拜的戈期过程中,原始人类逐渐直观地意识到了男女交媾与生命产生的关系。所以他们对生命的认识,经历了女性生殖器崇拜、男性生殖器崇拜,以及男女合体崇拜。这从当时的陶器纹、壁画、崖画和流传下来的神话、民歌中,都可以找到许多例子。如,1978年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爷图”;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画像石上的“女娲伏羲图”;再如广西左江崖壁画和新疆天山深处岩画上,也画有男女交媾的场面;广西出土的钢鼓上的“累蛙纹”,据萧兵先生分析也含有男女交媾之意;有关男女婚配生人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相逢 生殖崇拜 宇宙图式 男性生殖器崇拜 纹样 屈家岭文化 原始人类 阴阳宇宙 生命产生 中国古典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