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取向 被引量:35
1
作者 熊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在回顾和梳理了"传统民居"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探讨了我国传统民居研究对各学科关于乡村聚落研究的借鉴和取向。认为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思路已不再固守于单学科研究的纯粹性,而是倾向于... 在回顾和梳理了"传统民居"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探讨了我国传统民居研究对各学科关于乡村聚落研究的借鉴和取向。认为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思路已不再固守于单学科研究的纯粹性,而是倾向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研究;其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对孤立单体的静态描述,而是倾向于共时性和历时性双管齐下的研究策略;其研究方法不再止于基于建筑学的图景描述和调查测绘,而是逐渐走向开放与复合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研究进展 学科取向
下载PDF
人类心理毕生发展理论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布新 朱莉琪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年第S1期78-87,共10页
毕生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各种心理过程与特征的发展呈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作为主流思潮,该理论40多年来引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并出现理论整合、多学科协同和研究人群扩大化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毕生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史;重... 毕生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各种心理过程与特征的发展呈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作为主流思潮,该理论40多年来引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并出现理论整合、多学科协同和研究人群扩大化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毕生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该理论在婴儿心理和老年认知发展两个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进展,以及其遗传与环境综合调节机制;分析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大样本序列设计和多学科协同(比如瑞典的Betula研究)对于了解人类毕生发展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际老年学研究前沿领域的高产出热点;在我国开展中长期追踪研究有重要的现实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生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 学科取向 序列研究设计 Betula研究
原文传递
专业学位教育的双重取向:内涵与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徐铁英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专业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是知识和技术含量更高的职业,从19世纪开始,美国的教育、法律、医学等领域"将专门职业与现代大学联系起来",开始在大学系统内进行专业教育。自此,专业学位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系统中一种... 专业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是知识和技术含量更高的职业,从19世纪开始,美国的教育、法律、医学等领域"将专门职业与现代大学联系起来",开始在大学系统内进行专业教育。自此,专业学位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系统中一种不同于学术型学位的教育类别。在专业教育与大学联系起来并逐步大学化的过程中,专业学位教育与大学和专业实践领域之间分别产生了双重关系。在这种双重关系中,大学代表了学科取向,而专业实践则代表了实践取向,双重取向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中心特征。本文梳理专业、专业学位教育等基本概念和界定,重点分析专业学位教育的双重取向之缘起、内涵及其带来的现实挑战,为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为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教育 学科取向 实践取向
下载PDF
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双重取向:内涵与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冯艺馨 仲伟合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7,共4页
基于知识翻译学的翻译是知识再生产以及翻译的三大学科分类体系,翻译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对翻译实践问题进行全盘思考、分析和判断的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正因为翻译的百科全书的知识复杂性、社会实践性、知识行动性以及发展变... 基于知识翻译学的翻译是知识再生产以及翻译的三大学科分类体系,翻译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对翻译实践问题进行全盘思考、分析和判断的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正因为翻译的百科全书的知识复杂性、社会实践性、知识行动性以及发展变化性等特征使其与翻译学术学位教育天然地具有一种双重紧张关系。因为翻译学术学位教育一直基于翻译学科理论而具有长期性、规范性和脱离翻译实践情境的特点,而翻译专业学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严重依赖翻译社会实践情境,不能完全由翻译理论的学科逻辑来确定,二者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客观性、系统性和社会性方面具有很大差异。翻译博士专业教育的这种学位双重内涵要求DTI表征学生在翻译专业领域的高级翻译实践知识和能力以及翻译学科教育赋予的批判性思维和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DTI 学科取向 实践取向
原文传递
论二语习得的认知学科取向 被引量:6
5
作者 丰国欣 《中国外语》 CSSCI 2008年第4期57-62,共6页
本文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典型文献作了梳理和分析,挖掘了它的基本学科取向,即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必要重新梳理二语习得研究史,以史为鉴,分析学科研究思想,重新认识二语习得的本质,进行二语习得... 本文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典型文献作了梳理和分析,挖掘了它的基本学科取向,即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必要重新梳理二语习得研究史,以史为鉴,分析学科研究思想,重新认识二语习得的本质,进行二语习得的认识论研究,找出二语习得研究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学科取向 认知科学 认识论
原文传递
跨国民族研究:中国的话语建构与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建新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共12页
跨国民族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起步后,经过近四十年的历程,从开始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国民族现象入手,然后逐渐延伸到研究世界各个国家的跨国民族及其问题,以及更加宏观的全球性跨国移民问题。在此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关于若... 跨国民族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起步后,经过近四十年的历程,从开始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国民族现象入手,然后逐渐延伸到研究世界各个国家的跨国民族及其问题,以及更加宏观的全球性跨国移民问题。在此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关于若干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不同观点的论争,同时也正因为如此,跨国民族研究充满活力且不断深入,并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发展取向,以及中国特色的话语建构和表达,使得中国的跨国民族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民族 学科取向 观点论争 中国话语
原文传递
专业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晓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5-18,共4页
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从学科取向转为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简称"专业取向")是目前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专业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秉持以下原则:从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看,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追求知识学习与意义建构的... 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从学科取向转为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简称"专业取向")是目前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专业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秉持以下原则:从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看,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追求知识学习与意义建构的统一、能力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从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基础看,职业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从学科本位走向工作本位;从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看,专门与集成相结合,以专业教学论为轴心,整合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从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与教学能力培养的相互剥离走向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教育 课程体系 专业取向 学科取向
下载PDF
分化与整合: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双重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志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5-78,共4页
分化与整合是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两大基本走向。以社会心理研究的不同学科取向、文化取向和方法取向做为主要线索,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努力进行分析评价,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主要是由于... 分化与整合是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两大基本走向。以社会心理研究的不同学科取向、文化取向和方法取向做为主要线索,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努力进行分析评价,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多质性和社会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性质所决定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整合努力则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整体性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所决定的。分化与整合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伴随了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百年进程,推动着当代社会心理学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与整合 学科取向 文化取向 方法论取向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取向”的逻辑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忠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4,共6页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始终肩负着学科建设的重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这种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为旨归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具有逻辑必然性,它既是我国文化制度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自主创新的...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始终肩负着学科建设的重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这种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为旨归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具有逻辑必然性,它既是我国文化制度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自主创新的体现。当下,我们应遵循开创高等教育研究中国学派的逻辑,着力于重新定义高等教育学含义、厘清高等教育学概念和创新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取向 中国学派
下载PDF
“元批评”的思维特征与学科取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建刚 张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元批评"是一种对文学批评的"后而上"的研究,它以文学批评实践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关涉,对批评本体的"自释性"和批评语境的"合法性"进行反思。从文学批评到"... "元批评"是一种对文学批评的"后而上"的研究,它以文学批评实践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关涉,对批评本体的"自释性"和批评语境的"合法性"进行反思。从文学批评到"元批评"存在着批评对象和思维方式的双重转变,它集中体现了批评的自我反思意识。在学科取向上,"元批评"具有"元语言"取向、"元评论"取向和学科科学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批评 自释性 合法性 学科取向
下载PDF
试论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兼与施爱东博士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46-152,共7页
施爱东在《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一文中从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民俗学界学科取向多元化的现状、当前形势下民俗学者选择研究课题时的趋利性考虑、民俗学从业者未形成一个真正的学术共同体等4个方面论述,否定了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施爱东在《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一文中从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民俗学界学科取向多元化的现状、当前形势下民俗学者选择研究课题时的趋利性考虑、民俗学从业者未形成一个真正的学术共同体等4个方面论述,否定了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但实际上人类学与民俗学是有着诸多不同的,诸如研究对象的不同与其对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现象所持态度的区别;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或范围或许宽泛一些,但它是由几方面特征一以贯之的一个整体;至于施博士对当前形势下民俗学者选择研究课题时表现出的趋利性的批评,对时弊的针砭是深刻的,然而却不能作为怀疑民俗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依据。需要说明的是,民俗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严谨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人类学 学科取向 独立学科
下载PDF
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双重走向论评
12
作者 陈志霞 《心理学探新》 CSSCI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本文以社会心理研究的不同学科取向、文化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做为三条主要线索,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努力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多质性和社会心理学的边缘... 本文以社会心理研究的不同学科取向、文化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做为三条主要线索,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努力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多质性和社会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性质所决定的,社今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整合努力则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整体性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所决定的。分化与整合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对予盾统一体,伴随了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百年进程,推动着当代社会心理学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与整合 学科取向 文化取向 方法论取向
下载PDF
新时代学术期刊意识形态提升机制研究——以西安交大主办期刊为例
13
作者 赵歌 张丛 《学报编辑论丛》 2023年第1期578-582,共5页
出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表现之一,学术期刊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问题不仅能从理论上丰富意识形态的研究范畴,而且能在实践上深化对学术期刊意识形态提升机制的探索。通过对学术期刊内... 出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表现之一,学术期刊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问题不仅能从理论上丰富意识形态的研究范畴,而且能在实践上深化对学术期刊意识形态提升机制的探索。通过对学术期刊内容和评价的意识形态性展开分析,从政治倾向、学科取向、学术立场等方面梳理学术期刊可能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以西安交通大学主办期刊为例,提出深化理论武装、构筑期刊出版的意识形态高地,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聚焦主业主责、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等学术期刊意识形态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意识形态 政治倾向 学科取向 学术立场
下载PDF
论作为人与社会中介的组织
14
作者 张尚仁 《现代哲学》 1987年第1期5-8,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社会结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研究社会离不开研究人,研究人又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关系。怎样具体地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呢?除了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应说明人是怎... 历史唯物主义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社会结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研究社会离不开研究人,研究人又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关系。怎样具体地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呢?除了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应说明人是怎样结成社会关系的。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即社会结构形式。考察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社会变革 管理学 脱离社会 组织学 相对独立 社会关系 小群体 学科取向 社会现象
下载PDF
马林诺斯基中国人类学与——《科学的文化理论》译序(下)
15
作者 张海洋 《民族艺术》 1999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文化理论 都市人类学 马林诺斯基 文化论 文化人类学 学科取向 马氏 中国少数民族 社会形态研究
原文传递
语文教学实践与探索之我见
16
作者 陈秋容 《新教师》 2020年第1期58-59,共2页
在教学变革过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语文学科从注重学科取向慢慢转到注重育人取向。为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时时刻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关... 在教学变革过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语文学科从注重学科取向慢慢转到注重育人取向。为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时时刻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关注思维成长,指向未来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思维的成长,让语文教学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变革 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 语文教师 教学实践与探索 三维目标 学科取向 教学指向
下载PDF
试谈新著《语言变异艺术》的学科取向
17
作者 陶原珂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文学语言经过锤炼,比口语规范和精美,所以,作为全民共同语的普通话标准规定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然而,在风格学和修辞学的一些观点看来,文学的修辞和语言风格又未尝不是违反语言常规的结果,因而便有style as deviationfro... 文学语言经过锤炼,比口语规范和精美,所以,作为全民共同语的普通话标准规定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然而,在风格学和修辞学的一些观点看来,文学的修辞和语言风格又未尝不是违反语言常规的结果,因而便有style as deviationfrom the norm(风格是规范的变异)之说,一些西方新派修辞学在研究语言的音素、词汇、句子、话语等所有层次的措辞方式的具体运作时甚至“把全部努力都指向了如何体现语言变异方面。”叶国泉、罗康宁新著的《语言变异艺术》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异艺术 文学语言变异 修辞学 学科取向 语言常规 语言结构 语言学 普通话 语言运用 常规语言
下载PDF
西方教育研究取向新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洪明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西方国家 教育研究取向 “科学一实证”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 实践取向 学科取向 教育研究
原文传递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
19
《中学生物学》 2006年第5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课程组织 学科组织 学科知识 逻辑体系 探究方法 文化传统 学科取向
下载PDF
语录
20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20年第5期4-4,共1页
以“学科取向”为价值标准,以“学生”为评价对象,以“核心素养”为评价指标,以“过程评价”为主要类型,建构学生考察探究的评价体系,提出与之相关的“策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青溪小学唐章强。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过程评价 浙江省淳安县 千岛湖镇 学科取向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评价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