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叶仙鹤藓的孢子培养及发育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保东 丛迎芝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3,T005,共6页
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条件下波叶仙鹤薛(Atrichum undulatum(Hedw.)P.Beauv)单细胞孢子的培养,并详细研究、拍摄了其植物体(配子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孢子无后熟或休眠期,3~4天即可萌发,萌发率可达95%以上;培养10天左右绿丝体系统、... 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条件下波叶仙鹤薛(Atrichum undulatum(Hedw.)P.Beauv)单细胞孢子的培养,并详细研究、拍摄了其植物体(配子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孢子无后熟或休眠期,3~4天即可萌发,萌发率可达95%以上;培养10天左右绿丝体系统、轴丝体系统及假根开始分化,约40天开始出现芽体原基,50天芽体陆续形成,80天左右植物体完成营养生长,开始性器发育。初生假根发育不良,基原细胞不分裂,由绿丝体产生轴丝体的方式复杂,轴丝体细胞分裂面有球形和斜向、横向三种,芽原基分化时,首先在轴丝体上产生光合能力很强的细胞群,其基部产生芽原基,芽原基的分化成功率仅有50%左右,芽体形成后,原丝体系统多枯萎或特化为假根。并就波叶仙鹤藓的形态发育、生理生态、生殖和进化等方面也进行了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叶仙鹤藓 孢子培养 发育生物学 形态发育 生理生态 生殖 进化
下载PDF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霞 庄南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B09期37-43,共7页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无菌播种和以孢子体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综述培养基成份、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介绍蕨类植物组织培养中世...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无菌播种和以孢子体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综述培养基成份、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介绍蕨类植物组织培养中世代转换的诱导及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培养 组织培养 世代转换 种质资源保存
下载PDF
pH值对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与聚磷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红惠 姚青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土壤pH值是影响AM真菌的生理与生态过程的重要因子之一,本试验在培养基上接种Gigasporamargarita的孢子,研究了pH值分别为5.2、6.0和6.8时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和菌丝中聚磷酸盐(polyP)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的孢子萌发率没有... 土壤pH值是影响AM真菌的生理与生态过程的重要因子之一,本试验在培养基上接种Gigasporamargarita的孢子,研究了pH值分别为5.2、6.0和6.8时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和菌丝中聚磷酸盐(polyP)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的孢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差异,培养12d后的萌发率为70%左右;随着pH的升高,菌丝的长度逐渐增加,表明低pH对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培养12d后,孢子中polyP含量低于菌丝中polyP含量,pH6.0和pH6.8的条件下菌丝中polyP含量明显高于pH5.2的含量,表明低pH也能降低菌丝中的聚磷酸盐含量。认为低pH对菌丝生长和polyP含量的抑制可能是其限制AM真菌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孢子培养 酸性 抑制效应
下载PDF
变异鳞毛蕨的孢子培养与配子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欧阳婵娟 唐源江 王瑞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4-349,共6页
应用无菌培养和常规泥土培养两种方法对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孢子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其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2%的1/2MS与MS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影响不大,但前者较适于孢子萌发,... 应用无菌培养和常规泥土培养两种方法对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孢子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其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2%的1/2MS与MS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影响不大,但前者较适于孢子萌发,而后者则适于孢子体形成;在1/2MS培养基上,1%的蔗糖浓度比其它浓度更适宜于孢子的萌发。以菜园土为培养基质时,变异鳞毛蕨孢子的萌发时间短且萌发率高,但幼孢子体出现的时间明显晚于无菌培养。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符合鳞毛蕨属配子体发育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鳞毛蕨 孢子培养 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蒋中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简要介绍国内外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综述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对蕨类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介绍蕨类植物组织培养中世代转换的诱导及调控。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培养 组织培养 世代交替
下载PDF
铁线蕨孢子培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玲革 《荆州师专学报》 1996年第5期81-84,共4页
对铁线蕨孢子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孢子四面体形,三裂缝,孢子萌发为Vitaria型.丝状体为2~8个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铁线蕨型,雌雄同株,精子器圆球形,颈卵器较大.这些特点。
关键词 铁线蕨 孢子培养 Vittaria型 铁线蕨型 观涡蕨
全文增补中
观赏蕨类姬蕨同配子体自交的孢子体萌发和发育特性
7
作者 李莉 杨春萍 商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估交配形式对蕨类繁殖的影响。[方法]以姬蕨(Hypolepis punctata)为例,设计配子体单独培养(同配自交)和混合培养(混交)比较试验,比较两种交配系统下孢子体萌发状态(萌发率、存活率),孢子体成长情况及生长速率。[结果]尽管自交... [目的]评估交配形式对蕨类繁殖的影响。[方法]以姬蕨(Hypolepis punctata)为例,设计配子体单独培养(同配自交)和混合培养(混交)比较试验,比较两种交配系统下孢子体萌发状态(萌发率、存活率),孢子体成长情况及生长速率。[结果]尽管自交幼苗生长趋势弱于混交个体,单独培养产生的完全纯合的姬蕨孢子体最终存活率达到62.5%,说明蕨类的自交确实可以导致近交衰退,但仍然具有可接受的存活能力,单个孢子仍有很大概率上延续种群。蕨类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活史特性,可通过单独培养得到完全纯合的自交个体,从而得到性状稳定的品系。[结论]该研究中单独培养技术在园艺育种方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孢子培养 交配系统 纯合子 近交衰退 自交系
下载PDF
蕨孢子培养 被引量:4
8
作者 岳思君 苏建宇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蕨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采用不同基质对蕨的孢粉进行培养得到其配子体 ,进一步培养可得到幼孢子体 ,将幼孢子体移栽到营养钵中发育为实生苗。本实验筛选出最佳孢子萌发基质 。
关键词 孢子培养 配子体 孢子 人工栽培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冻干生物制剂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林军 刘省段 +2 位作者 杨晓野 王瑞 张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2-1516,共5页
通过在含有0.05%琼脂粉的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再转接到玉米粒培养基的方法,对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进行培养。在不同时间点,将培养好的分生孢子从培养基上洗脱并进行计数,然后制成冻干制剂... 通过在含有0.05%琼脂粉的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再转接到玉米粒培养基的方法,对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进行培养。在不同时间点,将培养好的分生孢子从培养基上洗脱并进行计数,然后制成冻干制剂,并观察其复苏情况,从而为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通过对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制剂在萌发率、生长率和捕食率三方面的复苏情况观察,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后的分生孢子在接种后4d,萌发率达到最大值79.5%,平均生长率为3.4mm/d,加入虫体后7d捕食率最高,为95.8%,平均每天捕食率为74.0%;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制剂在平均生长率和捕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1)。结果表明,冻干制剂材料易得,方法简单易行,复苏效果良好,进一步优化后将具有产业化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孢子培养 冻干制剂
原文传递
影响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孢子培养的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莉 《园林》 2022年第5期134-141,共8页
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boides X.C.Zhang)为仅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的特有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其野外种群资源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两种,孢子繁殖因其繁殖效率高... 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boides X.C.Zhang)为仅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的特有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其野外种群资源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两种,孢子繁殖因其繁殖效率高而更有优势。为了为迁地保育提供技术依据,需要对孢子繁殖所需的环境因素进行标准化,确定繁殖效率最高的孢子培养条件。根据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单因子控制对比试验,确定包括基质、温度、光照、播种密度、孢子贮藏时间及孢子消毒与否等环境因素的最佳条件,并探讨孢子繁殖的技术要点,为荷叶铁线蕨的繁殖、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幼孢子体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基质草炭∶蛭石=1∶1,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3000 lux,播种密度25 pcs/cm^(2),贮藏时间1 m最佳,孢子不必要消毒。研究给出了荷叶铁线蕨孢子繁殖的最佳环境条件,通过孢子繁殖可以获取大量的有性繁殖个体,为荷叶铁线蕨的保育提供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荷叶铁线蕨 孢子培养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影响泽泻蕨孢子培养的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日根高娃 谭桂娟 +2 位作者 严岳鸿 赵国华 刘保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418,共6页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pH 为6.5,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幼苗管护简单,成活率较高,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泽泻蕨 孢子培养 环境因素
下载PDF
西梭霉素产生菌斜面孢子培养条件研究
12
作者 廖爱芳 陈久信 +2 位作者 萨丹 程振泰 方东升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5,共4页
采用正交法设计斜面培养基,对西梭霉素产生菌的孢子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等作全面考察,确定了最佳斜面配方,其生物效价比原配方提高26%。并考察了斜面孢子培养时间,冰箱保藏时间对孢子量和生物效价的影响。
关键词 西梭霉素 西梭霉素产生菌 发酵 孢子培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 被引量:104
13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赵秀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对13个大白菜品种(品系)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从12个品种中诱导出胚,最高诱导效率为每花蕾平均产胚178个。对培养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小孢子先于35℃高温下处理一天,对小孢子发育成胚十分必要。本结果为芸... 对13个大白菜品种(品系)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从12个品种中诱导出胚,最高诱导效率为每花蕾平均产胚178个。对培养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小孢子先于35℃高温下处理一天,对小孢子发育成胚十分必要。本结果为芸薹属作物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提供了细胞形态学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孢子培养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 Ⅰ.供体植株和小孢子密度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65
14
作者 官春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5-670,共6页
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中,通过对供体植株两种生长状况和在NLN液体培养基中三种小孢子密度的研究表明,来自生长室的供体植株,每天摘除将开放的花朵,使其停留在蕾期阶段,油菜花蕾中处于单核期至双核期的小孢子同步化程度高,单核期小孢子核质比... 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中,通过对供体植株两种生长状况和在NLN液体培养基中三种小孢子密度的研究表明,来自生长室的供体植株,每天摘除将开放的花朵,使其停留在蕾期阶段,油菜花蕾中处于单核期至双核期的小孢子同步化程度高,单核期小孢子核质比大,增长速度快,小孢子成胚的百分率高。平均每毫升NLN液体培养基中接种1个花蕾的小孢子的处理,成胚率最高,而且胚的分化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孢子培养 双倍体 单倍体 育种
下载PDF
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植株的获得与倍性鉴定 被引量:62
15
作者 申书兴 赵前程 +6 位作者 刘世雄 张成合 李振秋 王彦华 任清 王梅 尚爱芹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2-237,共6页
以同源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诱导条件及植株再生研究,并对再生株的染色体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是诱导胚胎发生的最佳时期;不同基因型的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不同,其中94... 以同源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诱导条件及植株再生研究,并对再生株的染色体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是诱导胚胎发生的最佳时期;不同基因型的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不同,其中9405品系产胚率达81胚/蕾;适于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培养基为NLN附加蔗糖13%~17%、BA0.05~0.2mg/L和NAA0~0.5mg/L;NLN中添加活性炭0.05~0.1g/L可有效提高小孢子胚胎产率及发育同步性;33℃24h热激处理是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必要条件;子叶型胚适宜植株再生,在B5附加琼脂1.2%或0.8%并铺有滤纸的培养基上子叶型胚植株再生可达44%~62%。共获得732个小孢子株系,其中三体株系109个。四倍体小孢子培养获得植株为大白菜三体系的创建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四倍体 孢子培养 倍性鉴定
下载PDF
供体材料和培养基成份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16
作者 余凤群 刘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7-332,共6页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种F1代为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小孢子胚产量(以每花药产生的胚状体个数表示)的影响。不同材料胚产量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为0~12.86。通常,杂种F1代胚产量较品种(系)高。同一...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种F1代为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小孢子胚产量(以每花药产生的胚状体个数表示)的影响。不同材料胚产量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为0~12.86。通常,杂种F1代胚产量较品种(系)高。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胚产量亦有差异。培养基成分中,大量元素以NLN为最佳,1/2MS和1/2B5培养基上亦可形成少量胚状体;培养基的pH以5.8为佳,提高pH至6.8和7.8,显著不利于胚状体形成和发育;不同材料要求的蔗糖浓度、激素种类和浓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孢子培养 胚状体 产量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华双3号的选育和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吴江生 石淑稳 +1 位作者 周永明 刘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华双3号(HD3)是华中农业大学采用聚合杂交、回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也是我国应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第1个油菜品种。该品种含油量42%以上,芥酸<1%,硫苷<25μmol/g,产量比非优质对... 华双3号(HD3)是华中农业大学采用聚合杂交、回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也是我国应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第1个油菜品种。该品种含油量42%以上,芥酸<1%,硫苷<25μmol/g,产量比非优质对照品种中油821增加1.51%,适合于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聚合杂交 回交 孢子培养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及植株获得率的几个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申书兴 梁会芬 +5 位作者 张成合 王文雅 刘世雄 李振秋 王东平 郭英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68,共4页
春季生长在露地条件下的大白菜供体植株,在适宜开花期采集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连续摘除即将开花花蕾,也可提高适宜花蕾内小袍子胚胎发生率。 NLN培养基添加0. 05~0.1mg· m L-1活性... 春季生长在露地条件下的大白菜供体植株,在适宜开花期采集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连续摘除即将开花花蕾,也可提高适宜花蕾内小袍子胚胎发生率。 NLN培养基添加0. 05~0.1mg· m L-1活性炭可使小孢子胚胎发生率提高1倍以上,并使子叶型胚率提高27.5%~69.0%。小孢子培养2周后进行摇床培养1周,可促进原胚迅速发育成子叶型胚,并提高胚发育同步性。培养3周的小孢子子叶型胚再生植株率明显高于培养5周的子叶型胚再生植株率,分别为64.5%和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孢子培养 胚状体 植株再生 胚胎发生率
下载PDF
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严准 田志宏 孟金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甘蓝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利用小孢子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加快甘蓝的育种进程以及提供遗传分析的材料。目前,有关甘蓝小孢子培养国内外报道较少,而且这些研究所用的材料多为结球甘蓝和青花菜等[1,2],而有关苤蓝... 甘蓝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利用小孢子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加快甘蓝的育种进程以及提供遗传分析的材料。目前,有关甘蓝小孢子培养国内外报道较少,而且这些研究所用的材料多为结球甘蓝和青花菜等[1,2],而有关苤蓝的游离小孢子培养还未见报道。根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孢子培养 胚状体
下载PDF
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和江明 王敬乔 +3 位作者 陈薇 李根泽 董云松 寸守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酸突变材料。筛选获得的材料经移栽定植,用气相色谱法精确地分析其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得到了一份油酸含量为80 3396%的高油酸突变材料。本研究提高了油酸改良工作中诱变频率,降低测试分析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种质 EMS诱变 甲基磺酸乙酯 孢子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