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元代《四海测验》中中国疆宇的南海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韩振华
-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79年第6期1-28,共28页
-
文摘
元朝自从至元十三年(1276)打入南宋首都杭州后,全国统一局面已成,就有意于从事一项改定工作,并设立太史局,后来改为太史院,主持改历之事。历法首先注重实测,要在全国南北各地测验晷景,取得数据,才能给修改历法有所依据和资助。至元十六年(1279年)春,南宋行朝帝昺。败亡崖山(注1)。消息传来之后。
-
关键词
《元史》
四海测验
太史局
铁勒
斡儿朵
行朝
康里
怯绿连河
昼长
窝阔台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读《旧唐书·职官志》札记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马志立
-
出处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08年第1期239-246,共8页
-
文摘
唐代职官的材料,主要保存在《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大唐六典》、《通典·职官典》、《唐会要》之中。关于唐代职官,钱大昕、王鸣盛等前贤已多有论述,兹不赘举。本文主要讨论《旧唐书》卷42~44《职官志》记载的不确之处,同时就《旧唐书·职官志》的史源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
关键词
职官志
《旧唐书》
旧唐书
唐六典
官品令
备身
《通典》
太史局
永泰
上阶
《唐会要》
内侍监
开元
宗正寺
崇玄署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古代算天史
- 3
-
-
作者
叮当猫
羽狐(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课堂内外(智慧数学)(小学版)》
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
-
文摘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上期我们介绍了田地测量,本期我们来说说“算天”。所谓“算天”就是天文学研究。在古代朝廷的眼里,算天是关系军国大政、国计民生的大事,至于计算商贸数据、工程土方不过是匠人的工作,算天才是数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古代的数学家大多在太史局、司天监、钦天监之类的天文部门工作。
-
关键词
钦天监
天文学研究
司天监
数学家
工程土方
太史局
国计民生
古代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釋唐令“女醫”條及其所藴之社會性别觀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樓勁
-
机构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
出处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18年第1期94-114,275,共22页
-
文摘
天一閣藏明抄《天聖令》殘本所存《醫疾令》之末,附有宋已'不行'的唐《醫疾令》佚文,其中第九條爲:諸女醫,取官户婢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無夫及無男女、性識慧了者五十人,别所安置,内給事四人,並監門守當。醫博士教以安胎産難及瘡腫、傷折、針灸之法,皆按文口授。每季,女醫之内業成者,試之;年終,醫監、正試。限五年成。1此爲唐太醫署'女醫'之制,由於令文例須簡潔,且與其他令條互文見義。
-
关键词
左春坊
《唐六典》
流外官
天文生
太常寺
太史局
内教坊
官奴婢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史》勘誤三則
- 5
-
-
作者
郭應彪
-
机构
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出处
《宋代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322-326,共5页
-
文摘
宋代職官向以繁雜著稱,《宋史》之《職官志》《禮志》則爲研習宋史者倚重的重要文獻。中華書局點校本《宋史》之《職官志》《禮志》在有關唐宋天文機構各級職官的稱謂和品階的記載中存有數處錯誤,現結合相關史籍予以辨析。
-
关键词
《宋史》
司天監
太史局
太史院
從三品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我国古代的天文台
- 6
-
-
作者
李仲均
李卫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7,共5页
-
文摘
我国是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学和古文献资料可知,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尚书·尧典》记载了帝尧时代(约公元前24世纪)的天文学,帝尧命令当时的天文官羲和,观察日月星辰,向人民报告节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勤于天象观测。
-
关键词
《尚书·尧典》
羲和
天文仪器
北京古观象台
钦天监
太史局
景符
观星台
太史令
地平经纬仪
-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月”的趣说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荣森
-
出处
《档案时空》
1994年第6期24-25,共2页
-
文摘
新年将始,家家户户壁上、桌上换上了崭新的挂历、台历。除了美丽的图像,精彩的文字外,那年、月、阴、阳、节气等等中还蕴藏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现在,我就从“月”说起。 每年十二个月的“月”,本意原指月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地球自转一周计日,以月亮的月相形态变化产生规律性、周期性循环月相的形象计月的。
-
关键词
地球自转
周期性循环
二个月
计日
历月
最后一天
太史局
古典诗词
天文地理
司天监
-
分类号
P184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唐宋时期对历书出版的调控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周宝荣
-
机构
河南教育杂志社
-
出处
《中州今古》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
-
关键词
太史局
天历
司天监
准印证
剑南西川
历官
熙宁
庞勋起义
卫朴
淳熙
-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
-
题名唐肃宗朝至宋初天文机构改称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郭应彪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唐史论丛》
2020年第1期99-10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央统军体制与南宋政权的秩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8CZS02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天文机构为中国古代行使观象、制历等职能的重要机构,其名称历代多有变化。唐代的天文机构先后有太史局、太史监等称呼,唐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宋代则称"司天监"[1]。至于由唐入宋"司天台"如何演变为"司天监",史载有阙。史籍中或采"司天台",或称"司天监",抑或二者混用,彼此时有抵牾,颇显混乱。
-
关键词
天文机构
唐肃宗
司天监
太史局
太平兴国八年
翰林天文院
原因探析
-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K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元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李迪
-
出处
《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58-72,共15页
-
文摘
元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它的存在虽只有八十九年,但是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上却起过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忽必烈统治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尤为显著。目前还没有人系统论述元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本文拟就从蒙古诸部统一开始到元朝灭亡时的科学技术成就作一综述。
-
关键词
科学技术成就
《元史》
札马鲁丁
爱薛
革象新书
岛夷志略
太史局
故宫遗录
南北大运河
元典章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真实的袁天罡与李淳风
- 11
-
-
作者
泗水圣徒
徒于左
-
出处
《读者欣赏》
2013年第2期37-41,共5页
-
文摘
今人喜欢将袁天罡(又作袁天纲)和李淳风相提并论,视他们为中国预测史上的"双子星座",并将李淳风附会为袁天罡的弟子,更将著名的预言书《推背图》托名于他们,还编出很多二人斗法的故事。事实上,他们二人虽然都活跃于初唐(袁天罡在隋末任盐官令,于贞观年间离世。李淳风活跃于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卒于高宗时期),但年岁相差较大,经历也完全不同。袁天罡是四川成都人,父亲是个小小的司仓。袁天罡从小孤贫,幼年便开始学习道术,尤其擅长相面。
-
关键词
李淳风
袁天罡
张行成
李君羡
李世民
武元爽
左武卫将军
乙巳占
岑文本
太史局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唐代的学校
- 12
-
-
作者
苏渭昌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3年第10期66-69,共4页
-
文摘
唐代的文化非常发达。各级学校,曾经达到空前昌盛和完备的程度,在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殊为少见。学制概况唐代的学校制度是在前代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基本上可分为中央与地方两类学校。中央学校,按隶属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部门——国子监统一管辖的,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一是由中央其他行政部门分别管辖的,如弘文馆、崇文馆、崇玄学、医学等。有的行政部门虽未设学校,但有专门人员从事专科性教育,如太史局有天文、历博士,
-
关键词
中央学校
崇文馆
国子学
学校制度
历博士
四门学
书学
崇玄学
太史局
专科性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K24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玄武门:功臣暴动重演
- 13
-
-
作者
孟宪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出处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9期86-87,共2页
-
文摘
唐太宗是参与唐朝创立的,从晋阳起兵到征服天下,到处都有秦王李世民的身影。公元618年5月,李渊登基,8月就颁发晋阳功臣诏书,第一名正是秦王李世民。
-
关键词
李世民
李渊
玄武门事变
李元吉
傅奕
晋阳
尉迟敬
敬德
杜如晦
太史局
-
分类号
K23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地到天:丝绸之路与天文交流
- 14
-
-
作者
龚丽坤
-
出处
《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第12期26-27,共2页
-
文摘
丝绸之路是一条交流之路,除了商品贸易,还带来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技术。天文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东西方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些成就通过丝绸之路相互交流,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十二星座"初入中国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天文"一词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我们现在认为的是以数理科学存在的"天文学"。在前科学革命的时代,天文学一直是作为一门包含了宇宙观、自然观、历史观,真真切切影响着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学问而存在着。
-
关键词
天文技术
古典文献
数理科学
商品贸易
个人命运
天文学史
太史局
狮子宫
瞿昙悉达
前现代
-
分类号
P1-09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南宋杭州天文台对日蚀的记录
- 15
-
-
作者
林正秋
-
出处
《杭州(生活品质)》
2010年第7期46-47,共2页
-
文摘
我国是世界中最早记录日蚀的国家,早在三千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明确记录。古代对天文象观的观察与记录,杭州在历史上也作了重要贡献。南宋定都杭州后,在吴山上建立了天文台,加强对日蚀、月蚀、慧星等天象的记录。仅据《宋史·
-
关键词
太史局
司天监
天文院
灵台郎
钟鼓院
天文志
秋官正
五官正
节级
刻漏
-
分类号
P1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试析唐五代时期的报灾备灾机制
- 16
-
-
作者
盛会莲
-
机构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文献资料研究部
-
出处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8-85,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7FZS055)。
-
文摘
唐五代时期,司天台(太史局)通过变异天象预报自然灾害,具有国家灾情预报机构的性质。在接到灾情奏报后,唐五代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传统的祈禳措施进行弭灾。会昌元年十一月,武宗就彗星天象下诏弭灾,在传统的祈禳弭灾措施外,还采取了劝种植、备仓储、令近江州县筑堤防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积极防灾备灾举措。此后以至五代以降,帝王下令就司天监占得之灾害天象进行积极备灾的记载逐渐增多。但整个唐五代时期,就灾害天象而采用更多的依然是传统的祈禳弭灾措施。
-
关键词
唐五代
司天台(太史局)
灾祥
占候
奏报
-
Keywords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period
Sitiantai
disasters
prediction
reporting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武周朝天文机构改制略论
- 17
-
-
作者
王旭
-
机构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0-26,共7页
-
文摘
武周时期天文机构的名称以及其隶属关系频频发生变动,以致史家常将光宅元年和久视元年所进行的天文改制混为一谈。通过辨析史料得出,光宅元年的天文机构改制实际上并不存在。久视元年的改制活动对唐前期天文机构的发展影响颇深,究其原因是武则天为了稳固统治,打造自身健康神话。在此过程中,天象、历法、改元等因素也促成了变革的发生。武周朝天文改制的变迁及管理经验的累积,为唐肃宗时期进一步完备天文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太史局(监)
政治需求
权力合法性
独立化
-
Keywords
Taishi Bureau
political needs
legitimacy of power
independence
-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授时历》
- 18
-
-
-
出处
《教学考试》
2020年第44期80-80,共1页
-
文摘
在元朝征服江南以后,中国南北方的历法不一致,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此问题,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编制新历法,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太史局,任命王恂和郭守敬二人为主要负责人。在四年的编历过程中,郭守敬共创制了简仪、高表等17种天文仪器,主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天文观测工作,积极参与对前代历法的研究和对新历法的编修,终于在1280年编成了新历法《授时历》,1281年,《授时历》颁行天下。
-
关键词
天文仪器
天文观测
元世祖忽必烈
《授时历》
郭守敬
历法
太史局
专门机构
-
分类号
P19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对汉民族研究的思考
- 19
-
-
作者
聂建全
-
出处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86-,共1页
-
文摘
近来有人撰文提出,全国数以百计的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唯独没有专门研究汉民族的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研究世界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任务,唯独没有研究汉民族的任务;研究少数民族的专门刊物虽然不多,总算还有几家,唯独没有专门研究汉民族的刊物.这种情况,与汉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称的.对于以上这一观点的提出,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
关键词
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类发展进程
太史局
中国近代史
翰林院
族属
主体民族
赵紫阳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