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信《西医五种》及在华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璞珊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7-83,100,共18页
多年前因工作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西方医学传入的问题,为此我浏览过一些有关书籍,其中英国人合信(Benjamin Hobson)的医学著作,我认为对推动我国近代西洋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关键词 西洋医学 西方医学 西医 英国人 前因 西方科学 咸丰 天主教 《内经》 南海
原文传递
近代外来天主教士在广西民族地区的罪恶活动及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被引量:8
2
作者 莫家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9-69,共11页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天主教士乘机窜入广西的民族地区进行所谓的传教 ,建立教堂 ,以种种非法手法干涉中国内政 ,利用不平等条约奴役和剥削我各族人民 ,激起各族人民的愤慨 ,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这段邪恶与正义的历史不容颠...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天主教士乘机窜入广西的民族地区进行所谓的传教 ,建立教堂 ,以种种非法手法干涉中国内政 ,利用不平等条约奴役和剥削我各族人民 ,激起各族人民的愤慨 ,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这段邪恶与正义的历史不容颠倒。凡蒂冈罗马教皇对这些传教士的“封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传教 广西少数民族 教案
全文增补中
明末在华天主教士金尼阁事迹考 被引量:7
3
作者 计翔翔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2-78,共7页
明末在华天主教士金尼阁事迹考计翔翔天主教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1577-1628)明末两度来华,在基督教赴华传教史及中西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来华后不久,即受中国传教区特遣,返欧洲汇报在华教... 明末在华天主教士金尼阁事迹考计翔翔天主教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1577-1628)明末两度来华,在基督教赴华传教史及中西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来华后不久,即受中国传教区特遣,返欧洲汇报在华教务。由于他对中国社会习俗以及儒家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 耶稣会 天主教 汤若望 中国内地 澳门 邓玉函 《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国文化 比利时人
原文传递
西方殖民者在河套鄂尔多斯等地的罪恶活动——帝国主义利用天主教侵略中国的一个实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戴学稷 《历史研究》 1964年第5期67-96,共30页
宗教和传教士是资本帝国主义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侵略亚非拉美国家的重要工具,是它们利用来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强盗在武装侵略中国实行炮舰政策的同时,还扮出一副慈悲善良的面孔,派遣传教士,以传教为名,进行其单凭... 宗教和传教士是资本帝国主义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侵略亚非拉美国家的重要工具,是它们利用来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强盗在武装侵略中国实行炮舰政策的同时,还扮出一副慈悲善良的面孔,派遣传教士,以传教为名,进行其单凭武力所做不到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日本帝国主义 外国传教 侵略中国 中国人民 圣母圣心会 天主教 河套地区 河套平原 教堂
原文传递
“五四”以来音乐文化的粗略历史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沨 《音乐研究》 1986年第1期21-24,共4页
欧洲音乐,除了乐器风琴(兴隆笙)外,比较系统地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他在明代末叶由西德科隆出发,先到澳门,学了中文,然后到北京,用中文写了一部《西琴曲意》的书,这是一册介绍古钢琴的书,古钢琴也是他带入明代... 欧洲音乐,除了乐器风琴(兴隆笙)外,比较系统地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他在明代末叶由西德科隆出发,先到澳门,学了中文,然后到北京,用中文写了一部《西琴曲意》的书,这是一册介绍古钢琴的书,古钢琴也是他带入明代宫苑中的。作为天文学家,他还任过钦天付监之类的官职。当然,由于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历史考察 音乐文化 欧洲音乐 音乐创作 古钢琴 天主教 利玛窦 作用 三十年代
原文传递
光绪十七年热河金丹道教起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国荣 《历史档案》 1988年第4期98-104,134,共8页
光绪十七年(1891)热河金丹道教起义,是晚清民间秘密结社组织的武装抗清斗争之一,是十九世纪末期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矛头直指官府衙门、蒙古王公和法国天主教士,起义烽火蔓延朝阳、建昌、平泉、赤峰四州县,众... 光绪十七年(1891)热河金丹道教起义,是晚清民间秘密结社组织的武装抗清斗争之一,是十九世纪末期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矛头直指官府衙门、蒙古王公和法国天主教士,起义烽火蔓延朝阳、建昌、平泉、赤峰四州县,众达数万人。起义军与前来镇压的清军浴血苦战,坚持两个多月。本文拟依据清官档案,对热河金丹道教起义作一概述,以求对这一史实的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丹道教 十七年 起义军 民间秘密结社 热河 反洋教斗争 抗清斗争 天主教 蒙古王公 十九世纪
下载PDF
明末至近代天主教和新教在华活动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桂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93-99,111,共8页
天主教和新教(中国称为耶稣教,也叫基督教)同源异流,这两教派在中国传教活动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本文试就这两教派在华活动作个比较研究,以有助于对这两教派在华活动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关键词 天主教 传教 英国新教 利玛窦 天主教 传教活动 基督教 罗马教皇 耶稣会 葡萄牙
下载PDF
一九○○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帝斗爭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学稷 《历史研究》 1960年第6期27-44,共18页
义和团运动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这个运动于1900年在我国北方許多省区蓬勃开展,而获得全国各地人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內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伊克昭盟的大部分。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地区 义和团运动 帝国主义 内蒙古地区 天主教 反帝斗争 天主教 中国人民 清政府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十九世纪山东新教与民教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陶飞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4-28,共5页
与天主教相比,新教在19世纪的山东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因为:一、新教采取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布道策略,如创办教育,提供医疗,参加赈济,引进农业新品种,传授手工技艺;二、新教比较慎重地吸收教徒,如对教徒考察时间长,要求一定的文化素养,清... 与天主教相比,新教在19世纪的山东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因为:一、新教采取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布道策略,如创办教育,提供医疗,参加赈济,引进农业新品种,传授手工技艺;二、新教比较慎重地吸收教徒,如对教徒考察时间长,要求一定的文化素养,清洗不合格者,慎重地雇佣中间人,注意避免教徒“吃教”、“仗教”。因此,新教引发的教案数量少,内容相对简单,背景比较单一,在义和团时期没有象天主教那样遭到猛烈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新教 传教 教徒 浸礼会 基督教会 中国社会 天主教 狄考文 差会
下载PDF
滕公栅栏天主教士墓地的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晓马 《党校教学》 1987年第6期27-29,共3页
利玛窦等天主教教士墓地(即滕公栅栏墓地)是我们党校校园中的一处古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里埋葬着来自葡萄牙、意大利、法国等七、八个国家的60多位传教士。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近几年前来参观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为了使... 利玛窦等天主教教士墓地(即滕公栅栏墓地)是我们党校校园中的一处古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里埋葬着来自葡萄牙、意大利、法国等七、八个国家的60多位传教士。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近几年前来参观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为了使大家对这块墓地的历史能有所了解,特发表晓马同志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教 利玛窦 天主教 栅栏 文物保护单位 帝国主义 葡萄牙 意大利 北京市 中国人民
下载PDF
十九世纪下半叶帝国主义利用天主教对山东的侵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守中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4期57-63,49,共8页
西方天主教早在中国的元朝和明朝就已传入中国,后来被清政府严厉禁止,中断了一百多年。到鸦片战争前夕,西方教会势力又以澳门、马六甲和新加坡为基地,积极地向中国发展。虽然当时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但是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侵... 西方天主教早在中国的元朝和明朝就已传入中国,后来被清政府严厉禁止,中断了一百多年。到鸦片战争前夕,西方教会势力又以澳门、马六甲和新加坡为基地,积极地向中国发展。虽然当时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但是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分子,已偷偷地潜入中国进行非法活动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都把在中国传教作为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西方传教士们便以大炮为后盾,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成批地窜进中国的广大城乡,进行各种侵略活动,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种种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不平等条约 西方传教 宗教外衣 天主教 传入中国 教会势力 非法活动 马六甲 宗教侵略
下载PDF
晚清基督教、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的兴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狄德满 陶飞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常认为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渗透的加速,是刺激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认为外来的经济帝国主义的影响是引起这场广泛的排外斗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宗教帝国主义,即传教事业的迅速扩张是首要的因素。
关键词 基督教 传教 帝国主义 传教事业 宗教 天主教 义和团运动 天主教 山东 德国
下载PDF
19世纪下半叶康藏天主教士的天花接种与藏文编篡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艾东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19世纪下半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天主教士出于宣教目的及对康藏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在康藏地区开展了天花人痘接种并边学藏语边编撰了《藏文-拉丁文-法文词典》、藏文圣歌谱本等书籍。前者是对康藏地区卫生防疫的最早贡献,后者在客观上... 19世纪下半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天主教士出于宣教目的及对康藏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在康藏地区开展了天花人痘接种并边学藏语边编撰了《藏文-拉丁文-法文词典》、藏文圣歌谱本等书籍。前者是对康藏地区卫生防疫的最早贡献,后者在客观上促进了康藏地区的文化互动。这就为我们研究近代康藏史与康藏地区的文化互动提供了新的史料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藏 天主教 天花 人痘 藏文
下载PDF
德国天主教对山东的侵略
14
作者 董伯先 孟庆良 《东岳论丛》 1983年第4期98-101,共4页
西方宗教很早就传入了中国。开始他们是为了传教。如“德人之初至中国者,为汤若望、南怀仁。二人皆以传教为目的,不过彼等皆精天文历算等学,故清廷虽恶教士,但仍用技等以提倡科学也”。因此,汤、南二人先后被清廷委任钦天监监正(天文台... 西方宗教很早就传入了中国。开始他们是为了传教。如“德人之初至中国者,为汤若望、南怀仁。二人皆以传教为目的,不过彼等皆精天文历算等学,故清廷虽恶教士,但仍用技等以提倡科学也”。因此,汤、南二人先后被清廷委任钦天监监正(天文台台长)①。看来,早期天主教传教士在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方面有过积极作用,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一定贡献。但是,传教士的目的是传教而不是传播科学,是企图以所谓天主的“福音”来“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传教 天主教 文化交流 人之初 西方宗教 汤若望 天文历算 教堂 南怀仁
下载PDF
明清之际入华天主教士研习汉语地点略论
15
作者 肖应云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明清之际入华天主教士在"适应"政策的指导下,把研习汉语作为其打开中国信教大门的钥匙。然而,其研习地点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传教区的扩展、收缩和自身所肩负的传教任务的变迁而不断变动,而这又明显受到明清朝廷对天主教喜恶态... 明清之际入华天主教士在"适应"政策的指导下,把研习汉语作为其打开中国信教大门的钥匙。然而,其研习地点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传教区的扩展、收缩和自身所肩负的传教任务的变迁而不断变动,而这又明显受到明清朝廷对天主教喜恶态度变化的影响,研习地点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教务发展状况相关。因此,入华教士汉语研习地点的变迁状况正好从侧面反映了一定传教期内的政治环境和教务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研习汉语 地点
下载PDF
中國早期油畫四十年
16
作者 朱伯雄 陳瑞林 《当代美术家》 1993年第2期4-8,共5页
近代中國接受西方文化影響,一直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中葉。明萬歷年間,意大利天主教士羅明堅、利瑪竇等人相繼來華,在他們帶來的宗教宣傳品、科學文化著作中,便挾有一些繪畫作品。西洋繪畫最初是以宗教畫的形式傳入中國。這些外來美術品... 近代中國接受西方文化影響,一直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中葉。明萬歷年間,意大利天主教士羅明堅、利瑪竇等人相繼來華,在他們帶來的宗教宣傳品、科學文化著作中,便挾有一些繪畫作品。西洋繪畫最初是以宗教畫的形式傳入中國。這些外來美術品逐漸在社會擴散開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清代末年中國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外國資本主義潮流猛烈衝擊著老大的中華帝國。到此時,以鉛筆畫、炭筆炭精畫、水彩水粉畫爲主要形式的西洋繪畫廣泛流行於沿海接受外來影響較早的地區。西畫由過去“不入畫品”的低下地位,逐漸發展成爲可與傳統文人繪畫相抗衡的藝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中國 西洋 宗教 文化 影響
下载PDF
法译《老残游记》序言 被引量:2
17
作者 盛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太谷学派 过流浪生活 传统教育 学院一级 天主教 周太谷 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 十九世纪
下载PDF
如何評价明清之間天主教士翻譯的書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仍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3期69-69,共1页
明清之间(公元十七世纪)欧洲来华的天主教士和中国的教徒或士大夫编译的书籍,约有六百余种,对于这批译著应该如何评价,是古籍整理工作者所关心的問题之一。本学期一开始,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便邀请王愈民教授以“明清之間天主教士翻譯... 明清之间(公元十七世纪)欧洲来华的天主教士和中国的教徒或士大夫编译的书籍,约有六百余种,对于这批译著应该如何评价,是古籍整理工作者所关心的問题之一。本学期一开始,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便邀请王愈民教授以“明清之間天主教士翻譯的書籍”为題,在该教研室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講座上作了宨T的論述。王重民教授在論述中,涉及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西方传教士采用的侵华策略以及他們编译的書目类别等方面的问題,其主要論点如下: 他說,西方传教士罗明坚(Micher Ruggieri)和利瑪寶(Matteo Ricci)等人是西欧资产阶级殖民艦队侵略中国的第一批文化侵略的先锋。1599年利瑪寶在南京过元宵节,他估計市民放烟火所花费的硝磺火藥,“要比在欧洲連續作战两三年用的还要多”。在他看来,北京城“高得足以惊人”,“城头上常有官兵守看着,像在战时一样”,从而使他感到所谓的“强大的艦队”决不能直撞而入。(王昌社、裴化行(H.Bernard)译著《利玛寶司译和当代中国社会》)罗明坚更认识到书籍是最有效的侵略工具,“可使他們在不知不觉之中认识真理”(蕭浚华、裴化行译著《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于是他們制定策略,在中国展开“一手持聖经,一手编译宣传書籍”的文化侵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西方传教 文化侵略 明清 十七世纪 古典文献 十六世纪 在华传教 中国大夫 李之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