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楚历大事纪年辨正
1
作者 王红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4-62,共9页
通过对出土楚历资料认识过程的梳理,认为楚历是早已失传的先秦古历,特点是以前一年大事纪年,以荆为岁首,月序为荆、夏、享月、夏、八月、九月、十月、爨月、献马、冬、屈、远,岁首荆对应秦历正月、实历三月。据此,将出土楚历日材料入实... 通过对出土楚历资料认识过程的梳理,认为楚历是早已失传的先秦古历,特点是以前一年大事纪年,以荆为岁首,月序为荆、夏、享月、夏、八月、九月、十月、爨月、献马、冬、屈、远,岁首荆对应秦历正月、实历三月。据此,将出土楚历日材料入实历,确认了15个楚国大事纪年的具体年代,证明楚历与夏历、殷历、周历、颛顼历均有区别,同时证明楚人已具备科学的天文观测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楚历 大事纪 岁首 月序
下载PDF
坌达延非吐谷浑小王考辨——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为中心
2
作者 杨铭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3,214-215,共13页
“达延”或“坌达延”与附蕃的“吐谷浑王”是否出自同一世系,学术界迄今尚存争论,分别有“吐谷浑王族说”“达布王族说”“澎之达域说”等。文章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吐谷浑(阿柴)纪年》为主要线索,结合两唐书《吐蕃传》《弟吴... “达延”或“坌达延”与附蕃的“吐谷浑王”是否出自同一世系,学术界迄今尚存争论,分别有“吐谷浑王族说”“达布王族说”“澎之达域说”等。文章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吐谷浑(阿柴)纪年》为主要线索,结合两唐书《吐蕃传》《弟吴宗教源流》《贤者喜宴》等汉藏文献重新做了梳理,提出了坌达延非吐谷浑小王的四点证据:第一,达布与吐蕃王族的甥舅关系源远流长,远比吐蕃与吐谷浑结成甥舅关系早了许多;第二,两者的活动轨迹没有交叉且不重复,特别是688、689年两个吐蕃公主分别与达布王族和吐谷浑小王结亲,所生之子成年后又于同一年(706)分别登上政治舞台;第三,在8世纪前20年里,坌达延是《吐蕃大事纪年》中除赞普之外的第一主角,而同一时期同一文献内吐谷浑小王一次未见,角色的重要性判然有别;第四,8世纪初达布王的领地被整合进了吐蕃王朝之后,再不见达延世系的活动,而附蕃的吐谷浑小王一直到10世纪左右尚见于敦煌文献。总之,从两者在文献记载中出现的差异,族源与名号的不同,双方与吐蕃王族联姻的先后,在吐蕃政事中角色的区别,以及小王世系长短不一等因素,可以辨明坌达延非吐谷浑小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事纪 坌达延 吐谷浑小王 族属异同
原文传递
鎏金王冠之谜 被引量:2
3
作者 鲍义志 角羊(摄) 《中国土族》 2020年第1期18-21,共4页
一顶鎏金王冠置放在玻璃柜中,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熠熠生辉,放射出摄人心魄的光彩。这顶鎏金王冠的全称为: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王冠为方形,由前后左右四片银质鎏金饰片与后侧护颈银质鎏金饰片对接而成。冠前檐缀以珍珠冕旒... 一顶鎏金王冠置放在玻璃柜中,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熠熠生辉,放射出摄人心魄的光彩。这顶鎏金王冠的全称为: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王冠为方形,由前后左右四片银质鎏金饰片与后侧护颈银质鎏金饰片对接而成。冠前檐缀以珍珠冕旒,前后两片各錾刻双翼形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邦国 大事纪 吐蕃历史文书
下载PDF
《吐蕃大事纪年》所见之“园”(tshal)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珈宁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71,共18页
地名不仅是一种地理要素,更是时代的投射,其历史文化内涵是区域人文属性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还可勾勒出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形态的变迁过程。前辈学者利用《吐蕃大事纪年》及相关材料,在吐蕃地名研究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文章在此基础... 地名不仅是一种地理要素,更是时代的投射,其历史文化内涵是区域人文属性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还可勾勒出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形态的变迁过程。前辈学者利用《吐蕃大事纪年》及相关材料,在吐蕃地名研究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文章在此基础上根据拉萨河谷的地形特点和吐蕃社会形态,结合地名学知识,对吐蕃地名的自然地理通名进行分类,并以《吐蕃大事纪年》中经常出现的“园”(tshal)一词为例,辨析其含义与基本形态,在汇总园类地名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分布与特征。最后,从人与自然、王室与地方、吐蕃与周边地区的角度揭示出“园”(tshal)类地名在吐蕃不同层级互动网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地名 大事纪 园林
下载PDF
略论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大事纪年 被引量:2
5
作者 商艳涛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大事纪年是一种特殊的纪时方式,其形式有纯以大事纪年和"大事+年"两种,常出现在甲骨文、金文以及竹简文字等古文字材料中,从商代一直沿用至战国时期。
关键词 大事纪 甲骨文 金文 竹简文字
原文传递
论吐蕃王朝的行国政治——兼论“国都逻些说”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9-157,共9页
"行国政治"是草原民族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最高首领及其宫帐的居止之所,亦即国家阙廷之所在,也就是举国的政治中心。文章利用唐代汉文文献、古藏文文献"大事纪年"及相关史料分析吐蕃政权的性质问题,进而论证"... "行国政治"是草原民族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最高首领及其宫帐的居止之所,亦即国家阙廷之所在,也就是举国的政治中心。文章利用唐代汉文文献、古藏文文献"大事纪年"及相关史料分析吐蕃政权的性质问题,进而论证"行国政治"之成立,具体表现为吐蕃社会"逐水草无常所",政府官员扈从赞普及其大拂庐,组成一个移动迁徙的中央政府,常年在夏季草场和冬季草场之间迁徙游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王朝 行国政治 大拂庐 大事纪 季节性营地 逻些
原文传递
我国少数民族古文字档案概述(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子丹 《云南档案》 1992年第2期20-21,共2页
藏文档案:藏族在我国古代称为“吐蕃”,据藏族史书记载,藏文是七世纪时由图弥三菩札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此后用来记录有关藏族的历史文化。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文档案可分为三大类:1、文书写卷。本世纪初在敦煌石室中发现有大量用古藏文书... 藏文档案:藏族在我国古代称为“吐蕃”,据藏族史书记载,藏文是七世纪时由图弥三菩札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此后用来记录有关藏族的历史文化。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文档案可分为三大类:1、文书写卷。本世纪初在敦煌石室中发现有大量用古藏文书写的文书卷子,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①吐蕃大事纪年;②吐蕃赞普传记;③吐蕃赞普世系及各小邦邦伯、家臣表。这批档案原件已被斯坦因、伯希和等人盗往国外,分藏于英、法等国。此外在河西吐蕃文书中还有一批吐蕃文字的公私文书,属于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普 大事纪 吐蕃王朝 图弥三菩札 私文书 古藏文 吐蕃时期 耶律延宁墓志 文字档案 档案原件
下载PDF
掀起盖头——唐代吐蕃的真面目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冠群 《西北民族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27-80,共54页
一前言唐代吐蕃,在二百余年的递嬗演进中,不但对当时的唐朝,乃至于对周边政局,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后代西藏的影响,更为巨大,为后代西藏奠定了发展的轨迹。是以陈寅恪以吐蕃的重要性,在《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一文中慨言,... 一前言唐代吐蕃,在二百余年的递嬗演进中,不但对当时的唐朝,乃至于对周边政局,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后代西藏的影响,更为巨大,为后代西藏奠定了发展的轨迹。是以陈寅恪以吐蕃的重要性,在《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一文中慨言,"吐蕃一族之兴废,关系吾国中古史……",并在文中阐明了吐蕃的崛起与发展,对李唐乃至后来的五代及赵宋等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时期 赞普 大事纪 古藏文 贤者喜宴 论弓仁 拨川郡王 旧唐书 教法史 石泰安
原文传递
古人如何给“年”取名?
9
作者 咸平 《中华遗产》 2022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大事纪年法”,省事又费事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年岁当然也要有岁名。2000年,从山西曲村晋侯墓地中的114号墓,出土了一件被称作“鼓齟(yh)”的青铜器。经过对铭文的释读,确认这是一件与西周时期周昭王南征伐楚颇有关联的器皿:惟十又[二]... “大事纪年法”,省事又费事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年岁当然也要有岁名。2000年,从山西曲村晋侯墓地中的114号墓,出土了一件被称作“鼓齟(yh)”的青铜器。经过对铭文的释读,确认这是一件与西周时期周昭王南征伐楚颇有关联的器皿: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惟]正月既死霸庚申,[王]在宗周,王□□鼓使于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昭王南征 大事纪 晋侯墓地 西周时期 南宫 伐楚 青铜器 既死霸
原文传递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前后——《北京史大事纪年》摘登之一
10
作者 赵蕙蓉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1年第1期62-64,共3页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急剧发展,同时也酝酿着深刻的经济危机。英、法两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战胜帝俄之后,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特权,就制造借口,无理挑衅,悍然发动了罪恶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关键词 英法联军 大事纪 奕诉 僧格林沁 巴夏礼 五十 额尔金 欧美资本主义 《天津条约》 十九世
下载PDF
新蔡葛陵楚简“蓝郢”与“鄩郢”考——附论包山楚简中的“栽郢”
11
作者 王恩田 《古籍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楚系文字特别是战国楚简中有以大事纪年的习俗。新蔡葛陵楚简卜筮祭祷记录中也有不少以大事纪年的记载①,发掘报告归纳为9种,以下两种楚大事纪年中的地名和绝对年代应是可考的。一、王复于蓝郢之[岁](甲三:297)。相同的内容共4条,其中... 楚系文字特别是战国楚简中有以大事纪年的习俗。新蔡葛陵楚简卜筮祭祷记录中也有不少以大事纪年的记载①,发掘报告归纳为9种,以下两种楚大事纪年中的地名和绝对年代应是可考的。一、王复于蓝郢之[岁](甲三:297)。相同的内容共4条,其中一条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楚简 新蔡 大事纪 发掘报告 简文 楚昭王 城郢 于蓝 春秋晚期 改葬
原文传递
浅谈地方志工作的入鉴问题
12
作者 王泽福 《黑龙江史志》 1994年第3期42-43,共2页
地方志工作要不要进入年鉴?这是我们在首次进行年鉴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认为地方志工作应该进入年鉴.现仅就进入年鉴的理由、类目归属、条目的拟定和编写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修志工作 市志 编辑工作 续志 大事纪 资料性工具书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宣传作用 分目
下载PDF
《吐蕃大事纪年》中关于地名“热达合”的认定
13
作者 李加东知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根据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记载,公元8世纪初吐蕃赞普指派多麦地区的臣属主持会盟,会盟地点为“热达合”,文献记载显示吐蕃在“热达合”前后四次主持召开过会盟,足以见“热达合”这一地点的重要性。虽然学术界对此有过一些探讨,但至今... 根据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记载,公元8世纪初吐蕃赞普指派多麦地区的臣属主持会盟,会盟地点为“热达合”,文献记载显示吐蕃在“热达合”前后四次主持召开过会盟,足以见“热达合”这一地点的重要性。虽然学术界对此有过一些探讨,但至今仍未形成研究共识。为此,基于前人研究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藏文史籍,认为“热达合”一词系多麦地区“热西多”和“旦斗”的统称。其中,“热西多”为今青海省循化县清水镇区域范围,“旦斗”为今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丹斗寺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大事纪 “热达合” 会盟地点
下载PDF
P.T.1288《吐蕃大事纪年》第7-8行与松赞干布执政史事钩沉
14
作者 万玛项杰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7,M0005,共11页
P.T.1288《吐蕃大事纪年》第7-8行记载了松赞干布执政前与其弟赞松(■)二人不睦的史实,这段历史在11世纪以来的传世文献中几乎未见记载,甚至赞松在很多文献中未被提及。P.T.1288中仅存几行关于兄弟二人不睦的内容,为吐蕃史研究提供了一... P.T.1288《吐蕃大事纪年》第7-8行记载了松赞干布执政前与其弟赞松(■)二人不睦的史实,这段历史在11世纪以来的传世文献中几乎未见记载,甚至赞松在很多文献中未被提及。P.T.1288中仅存几行关于兄弟二人不睦的内容,为吐蕃史研究提供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因文献前半部残缺不全,以致诸译本、注释本中对这段内容的释读及翻译未能尽表原意。由于史料记载的出入和各译本间的差异,对该文献残缺内容进行分析及释译,可补充松赞干布生平事迹及吐蕃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大事纪 松赞干布 吐蕃史 赞松
下载PDF
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763年“陷京师”记事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丽娜 杨铭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8,共8页
755年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同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遇刺身亡,此后吐蕃乘机多次兴兵犯唐,深入唐境,763年末曾短暂攻占长安。而《吐蕃大事纪年》因抄写762-763两年的记事为一段,故有学者按之前记事一段(条)为一年的格式,将吐蕃入长安事件... 755年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同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遇刺身亡,此后吐蕃乘机多次兴兵犯唐,深入唐境,763年末曾短暂攻占长安。而《吐蕃大事纪年》因抄写762-763两年的记事为一段,故有学者按之前记事一段(条)为一年的格式,将吐蕃入长安事件编排于762一年之内。笔者仔细耙梳相关汉藏文献,逐条对照,厘清了这些记载相互矛盾的地方,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吐蕃大事纪 763 进出长安
下载PDF
从《吐蕃大事纪年》论唐代吐蕃的史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冠群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7,共13页
文章利用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吐蕃大事纪年》与《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等汉文史料,通过相互印证和比对唐蕃双方对于同一事件或相关事件的记载来比较双方对于历史的记录方式,指出《吐蕃大事纪年》的写作方式呈现出我国传统... 文章利用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吐蕃大事纪年》与《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等汉文史料,通过相互印证和比对唐蕃双方对于同一事件或相关事件的记载来比较双方对于历史的记录方式,指出《吐蕃大事纪年》的写作方式呈现出我国传统纪传体中的本纪体例,其记事简陋,只是作为彰显王权、纪录统治阶层活动使用。同时,《吐蕃大事纪年》中的多次纪录征收赋税为吐蕃王国的年度大事与吐蕃独尊于天下的世界观等。从唐代吐蕃史书的写作方法及特色来看,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而逐渐使用固定词语的历史纪录方式,显示出其发展已有一段进程,亦已初具国史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史学 《吐蕃大事纪
原文传递
《吐蕃大事纪年》中“mkhos”之考析
17
作者 完玛多杰 万玛才旦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年第4期156-169,共14页
目前,学界对《吐蕃大事纪年》(Pel.tib.1288+IOD Tib J.750+Or.8212/187)所载“mkhos”之解读各不相同,未能取得一致性的认识。并与佛教后弘期史籍中的“khod”或“khos”之关系也未见有专文探讨。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研究基础上,从藏文... 目前,学界对《吐蕃大事纪年》(Pel.tib.1288+IOD Tib J.750+Or.8212/187)所载“mkhos”之解读各不相同,未能取得一致性的认识。并与佛教后弘期史籍中的“khod”或“khos”之关系也未见有专文探讨。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研究基础上,从藏文的语音演变规律出发、通过汉藏史料之对比,联系敦煌古藏文文献的历史语境,对“mkhos”一词之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辨析。指出其本义为聚集、会聚,继而提出《吐蕃大事纪年》所载“mkhos”字应释为吐蕃议事会中制定的法令和商议的决策;其中“mkhos bshams”专指设定军政体制和法规,而“mkhos bgyis”与执行军事指令和决议相关。另外,,“brog mkhos”与“brogsoggi mkhos”又指划分草场或划定行政区域。然后,通过文献对比,推断《第吴宗教源流》与《贤者喜宴》中设置吐蕃六法的故事,其史源可以追溯之《吐蕃大事纪年》载虎年(公元654年)噶尔·东赞等人决定立大法一事。从而看出《第吾宗教源流》所载吐蕃法从内容结构和叙述言辞上比较接近噶尔·东赞等人制定的大法,而《贤者喜宴》之六大法有较多改动,受后者影响,16世纪之后的藏族史学界坚持认为松赞干布时期创立了整齐而次序分明的“吐蕃六法”,且该观点一直沿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大事纪 mkhos 六大法
下载PDF
庙祭和墓祀:吐谷浑祖先崇拜初探——敦煌藏文文献《吐谷浑大事纪年》新探之三
18
作者 黄维忠 赵松山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70,215,共12页
祖先崇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各族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强烈信仰,而且至今仍是影响广泛的一种社会信仰。囿于史料的原因,鲜有学者关注到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吐谷浑是否存在祖先崇拜这一问题。文章从体现祖先崇拜的庙祭和墓祀这两个层面出发... 祖先崇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各族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强烈信仰,而且至今仍是影响广泛的一种社会信仰。囿于史料的原因,鲜有学者关注到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吐谷浑是否存在祖先崇拜这一问题。文章从体现祖先崇拜的庙祭和墓祀这两个层面出发讨论吐谷浑祖先崇拜现象。以英藏敦煌藏文文献IOL Tib J 1368《吐谷浑大事纪年》为主要材料,通过对该文献中■一词的梳理,讨论吐谷浑庙祭,认为将■可译为“举行祭祖大典”,或“时享大典”。据此可知,吐谷浑不仅存在祭祖活动,而且还存在孟月祭祖这样的礼仪制度,并以青海的吐谷浑王陵墓所存地面祭祀建筑为主,讨论吐谷浑墓祀现象。文章认为,庙祭和墓祀可谓祖先崇拜的一体两面,结合汉文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以推知,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吐谷浑存在祖先崇拜的社会信仰,并且延续至吐蕃统治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 祖先崇拜 吐谷浑王陵墓 IOL Tib J 1368《吐谷浑大事纪
原文传递
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部分地名及疑难词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索南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是众所周知的研究吐蕃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文献,自上世纪40年代由国外学者刊布译注本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吐蕃史等领域的研究。由于该文献成书年代较早,用词及文法规则也较现在存在诸多差异,因而在各种注疏中对部分词... 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是众所周知的研究吐蕃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文献,自上世纪40年代由国外学者刊布译注本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吐蕃史等领域的研究。由于该文献成书年代较早,用词及文法规则也较现在存在诸多差异,因而在各种注疏中对部分词句的解释出现了错漏之处。文章利用各种新、旧研究成果,对《吐蕃大事纪年》中■之地望、659年条纪事内容,对■字之认识及几组动词的用法等方面,从词义学及地名学角度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大事纪 藏文■字 659 藏文■与■
下载PDF
敦煌文献P.T.1288号659年纪事内容考释 被引量:3
20
作者 索南加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0年第4期104-115,共12页
文章通过研读各种吐蕃文献,尤其对《吐蕃大事纪年》之用词规则、语法规律及叙事特点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后,考释认为659年纪事中的“■”指的是达延莽布支在这一年自然去世而并非殁于沙场;“■”一句应解释为“八万唐军技穷于一... 文章通过研读各种吐蕃文献,尤其对《吐蕃大事纪年》之用词规则、语法规律及叙事特点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后,考释认为659年纪事中的“■”指的是达延莽布支在这一年自然去世而并非殁于沙场;“■”一句应解释为“八万唐军技穷于一千蕃兵”而并无“八万”被“一千”打败或消灭这样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大事纪 达延莽布支 苏定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