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日本战争称谓问题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庄司润一郎 郭阳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28,共22页
在日本,因开战当时就对战争目的缺乏统一认识,加之战后美国实施的占领政策以及之后日本国内近现代史相关认识的"政治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所发动的对外战争有着多种称谓,并且战争称谓问题至今仍... 在日本,因开战当时就对战争目的缺乏统一认识,加之战后美国实施的占领政策以及之后日本国内近现代史相关认识的"政治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所发动的对外战争有着多种称谓,并且战争称谓问题至今仍被热烈讨论。因此,现有的称谓基本上均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官方则一直在使用"之前的大战"一词。各种称谓中,"太平洋战争""大东亚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均能表示1941年12月8日以后展开的战争,而从所涉地域来看,"大东亚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则明确了日本当时战场之所在,另外"太平洋战争"一词则更让人联想到发生于太平洋上的日美战争。至于国际通用且价值中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日本的视角出发对其自身参与的战争进行叙述时,此一称谓无论从时间、地域还是"感觉"上来看都不甚适合。因此,现今"太平洋战争"一语虽被广泛使用,但展望未来,在选择能将1941年12月8日以后的中国战区亦纳入其中的恰当称谓时,是否可以考虑使用抹消其意识形态色彩的"大东亚战争"或"亚洲·太平洋战争"这两个用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争称谓 东亚战争 亚洲·太平洋战争
原文传递
竹内好鲁迅研究批判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52-67,共16页
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契机,日本学者竹内好释放了对侵华战争的负疚感,并通过解散中国研究会、废刊《中国文学》等行为,表达自己对"大东亚战争"的拥护。在"二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陷入绝境的现状下,竹内好将鲁迅... 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契机,日本学者竹内好释放了对侵华战争的负疚感,并通过解散中国研究会、废刊《中国文学》等行为,表达自己对"大东亚战争"的拥护。在"二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陷入绝境的现状下,竹内好将鲁迅塑造为一个回心于"无"的绝对文学者,以此来否定"哲学的结构"的西洋近代文化,建构"文学的结构"的"大东亚文化"。战后,竹内好则从作为"大东亚战争"之"意识形态翼赞"的"近代的超克"论述里,发明了反近代主义的"作为方法的亚洲"。追求东亚主体性的反近代主义的近代,既是竹内好之始终未变的思想轴心,也是其根本悖论之所在,并形成了一种反人道的文学主义的法西斯倾向。实际上,文学主义的法西斯不仅是竹内好个人的特点,而且是20世纪以来的各种激进主义的反近代性思想及其历史实践的普遍性特征,这使今日世界依然游荡着法西斯的幽灵。竹内好生发于"二战"时期的文学思想、政治思考和鲁迅研究,似乎印证了本雅明对法西斯美学的政治批判:近代社会中的"人类的异化已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它能把自身的毁灭当作放在首位的审美快感来体验。这便是法西斯求助于美学的政治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鲁迅》 东亚战争 近代的超克 作为方法的亚洲
下载PDF
试析日本关于1945年战败前侵略战争的称呼
3
作者 乌兰图雅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年第3期19-24,共6页
在日本,由于人们对开战时的战争目的不统一、战后受美国占领政策的影响,以及受到国内对日本近现代史历史认识的"政治化"影响,关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这场战争,有"太平洋战争"、"大东亚战争"、&... 在日本,由于人们对开战时的战争目的不统一、战后受美国占领政策的影响,以及受到国内对日本近现代史历史认识的"政治化"影响,关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这场战争,有"太平洋战争"、"大东亚战争"、"15年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等各种称呼,并争议不断。日本官方、媒体还有"那场战争"或者"那场大战"等没有确切称呼的说法。这些战争称呼,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日本学界、媒体乃至政府对战争目的、性质、时间分期等不同的价值观和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称呼 战争史观 东亚战争 “太平洋战争 “15年战争 “亚洲太平洋战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利用伪装本开展抗战宣传工作浅析——以《大东亚战争下的国际情势》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山流水 《博物院》 2022年第3期84-89,共6页
革命文献中的伪装出版物往往以封面等外表形式的伪装,掩盖其真实内容,达到宣传效果,对抗战时期的革命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党开展地下工作、传播革命思想的手段之一。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所藏《大东亚战争下的国际情势》即是一... 革命文献中的伪装出版物往往以封面等外表形式的伪装,掩盖其真实内容,达到宣传效果,对抗战时期的革命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党开展地下工作、传播革命思想的手段之一。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所藏《大东亚战争下的国际情势》即是一个汇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的伪装本。结合该书封面、内容、纸质等信息推断此书的成书时间为1944年12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之间,面向人群应为北平城内的地下党员、进步群众和学生等,该书的出版体现了抗日战争中北平革命战线上没有硝烟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本 新民会 东亚战争 北平 宣传
原文传递
“大东亚战争”时期日本殖民主义政策面面观——《艺文》第1卷第6号读解
5
作者 刘春英 《日本学论坛》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1941年末,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大东亚战争",翌年3月始,又举办一系列"满洲"建国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此间出版的《艺文》杂志第1卷第6号,鲜明地反映了该特殊时期"满洲"日本殖民主义政策的面面观及... 1941年末,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大东亚战争",翌年3月始,又举办一系列"满洲"建国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此间出版的《艺文》杂志第1卷第6号,鲜明地反映了该特殊时期"满洲"日本殖民主义政策的面面观及殖民地民众的思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战争 《艺文》 东亚共荣圈”
下载PDF
日据末期台湾莎秧故事的文本演绎与跨地域传播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莹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7,共10页
1938年,台湾泰雅族少女莎秧在送应征入伍日本教师的路上,不幸坠桥身亡。1941至1945年间,莎秧故事被台湾总督、台湾与日本文艺界渐进地附加了"理蕃政策""志愿兵政策""妇女动员""民族融合"等多... 1938年,台湾泰雅族少女莎秧在送应征入伍日本教师的路上,不幸坠桥身亡。1941至1945年间,莎秧故事被台湾总督、台湾与日本文艺界渐进地附加了"理蕃政策""志愿兵政策""妇女动员""民族融合"等多重意涵,最终被建构成殖民地台湾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日本殖民地文化圈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通过剖析台湾莎秧故事被打造成"援战样板"的过程,把握殖民当局操纵文艺界策应战争的模式;理解文学、电影生产与殖民政策宣传的密切关系,还原出日本在台湾和伪满洲国等地跨地域营造殖民文化圈的运作模式。莎秧故事的书写者有日本作家和电影人,有在台日本作者,也有台湾作者,由于殖民与被殖民、教育、人生阅历、世界观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莎秧书写蕴含了多元言说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秧之钟 东亚战争 “国策电影” “国语课本”
下载PDF
批驳日本右翼势力的力作
7
作者 王颜昱 《全国新书目》 1998年第10期26-27,共2页
1995年,日本自民党105名国会议员组成"历史研究会",打着正确总结历史的旗号,出版了《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竭力宣扬反动的历史观,肆意为侵略历史翻案,宣称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解放战争","自卫战争"... 1995年,日本自民党105名国会议员组成"历史研究会",打着正确总结历史的旗号,出版了《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竭力宣扬反动的历史观,肆意为侵略历史翻案,宣称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解放战争","自卫战争",否认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及东南亚犯下的种种罪行,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存在,否认日本存在法西斯主义等等。中国人民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受害者,对那场战争记忆犹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慰安妇 侵略战争 非正义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亚战争 南京屠杀
原文传递
竹内好的亚洲观及其时代脉络
8
作者 孙歌 《南开日本研究》 2018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一开始于1946年5月、结束于1948年4月的东京审判,是与冷战的'铁幕'一起拉开了日本二战后历史的序幕。时至今日,这个决不单纯的审判仍然构成理解日本政治特征的基本线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揭示着构成今日世界张力基础的历史结... 一开始于1946年5月、结束于1948年4月的东京审判,是与冷战的'铁幕'一起拉开了日本二战后历史的序幕。时至今日,这个决不单纯的审判仍然构成理解日本政治特征的基本线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揭示着构成今日世界张力基础的历史结构关系。东京审判由二战中的盟国主导,共有11国参与,其中的亚洲国家只有中国、印度与菲律宾;虽然苏联和中国都作为盟国成员参与了东京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上山春平 历史事件 东京审判 日本军国主义 生态史观 太平洋战争 东亚战争 历史定位 主体性
原文传递
大阪集会并非偶然
9
作者 沙里 《纵横》 2000年第3期25-26,共2页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野蛮、最黑暗的特大惨案,是日本军国主义凶残、无耻本质的集中暴露。可是日本右翼势力,尤其是一部分右翼政要人士,连续制造事端,从80年代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事件到90年代“东史郎案”,无时无刻不...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野蛮、最黑暗的特大惨案,是日本军国主义凶残、无耻本质的集中暴露。可是日本右翼势力,尤其是一部分右翼政要人士,连续制造事端,从80年代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事件到90年代“东史郎案”,无时无刻不为侵华战争的罪行翻案。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又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大阪集会”,说什么“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日本高等法院为配合“大阪集会”,再次判决东史郎败诉,实际是将日本的不光彩历史,带进新的千年,带进21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屠杀 侵华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右翼势力 东亚战争 自民党
原文传递
观靖国神社
10
作者 朱家麟 《厦门文学》 2008年第5期68-69,80,共3页
  东京的中心部位,皇宫西面,是一片叫做九段的高地.郁郁森森的树林中,挺出一个"开"字形铁红色的大架子,这是神社的标志,日本人称为"鸟居",类似佛教建筑中的山门.这鸟居雄伟壮大,高可二十余米,那立柱也该有三人合...   东京的中心部位,皇宫西面,是一片叫做九段的高地.郁郁森森的树林中,挺出一个"开"字形铁红色的大架子,这是神社的标志,日本人称为"鸟居",类似佛教建筑中的山门.这鸟居雄伟壮大,高可二十余米,那立柱也该有三人合抱粗圆,实在是我所见过者最大,比日本神道"祖庙"伊势神宫的,还要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国神社 亚洲诸国 山本五十六 支那事变 侵华战争 东亚战争 社会党
原文传递
汪伪的县政与困境——以1941—1944年黄陂县为例
11
作者 杜强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75-82,141,共9页
抗战时期,日本扶植汪精卫集团在沦陷区建立了伪中央政府和基层政权,目的是通过伪势力获得人力、物力以支持"大东亚战争"。黄陂县地处武汉外围,是汪伪统治的重点地区。1941—1944年间,在日军的监视下,伪黄陂县政府试图通过宣... 抗战时期,日本扶植汪精卫集团在沦陷区建立了伪中央政府和基层政权,目的是通过伪势力获得人力、物力以支持"大东亚战争"。黄陂县地处武汉外围,是汪伪统治的重点地区。1941—1944年间,在日军的监视下,伪黄陂县政府试图通过宣传、奴化教育、"清乡"与协助日军筹集军需等手段,营造所谓"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中日亲善"和"前景光明"的黄陂县,实为将该县改造成日军的后方基地。然而现实难如其所愿,新四军和国民党军始终坚持打击日伪势力,加上国际国内总体局势不利于日伪,使黄陂县及武汉外围汪伪各县政权的统治始终处于困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黄陂县 汪伪政权 县政 东亚战争
下载PDF
他人的创伤:女性身体与国难(英文)
12
作者 黄珺亮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本文讨论了描写大东亚战争的文学作品中将个人受害经历进行国家化的例子,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分析了中日两国的战中与战后文学叙述中对女性身体创伤的揭露和压迫。通过对数篇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受害者的身体政治的关注,本... 本文讨论了描写大东亚战争的文学作品中将个人受害经历进行国家化的例子,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分析了中日两国的战中与战后文学叙述中对女性身体创伤的揭露和压迫。通过对数篇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受害者的身体政治的关注,本文提出,在中日两国的战争言说里,由国家自称的国难均被刻上了性别记号,经由女性遭受的苦难表现出来。这种实践通常牺牲了对女性创伤的细致而具有感情的解读,为的是达到一个为父权社会服务的更高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女性身体 东亚战争 国民国家 性别压迫
下载PDF
战争末期伪满日语杂志《北窗》时评专栏中的作家视角
13
作者 祝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6-32,共7页
作为伪满时期哈尔滨地区相对权威的日语综合杂志之一,《北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相应推出了顺应时事需要的"时评专栏"。该专栏由35篇短小精炼的文章构成,从诗歌、小说、文艺、论坛等多个角度对于当时伪满地区的日语文学创... 作为伪满时期哈尔滨地区相对权威的日语综合杂志之一,《北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相应推出了顺应时事需要的"时评专栏"。该专栏由35篇短小精炼的文章构成,从诗歌、小说、文艺、论坛等多个角度对于当时伪满地区的日语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品评。在这些时评作品中既有顺应侵略战争的附和之作,也有反对"国策"控制文学活动的"不和谐"声音,对于战时下伪满地区日本殖民文学的整体动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窗》时评 日本殖民文学 伪满洲国 东亚战争
下载PDF
占领期美国对日本“战争记忆”的形塑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少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4-98,共5页
在日本占领期间,占领当局曾极力纠正和引导日本社会的战争记忆,通过组织撰写并在主要报纸上连载《太平洋战争史》和制作广播节目"真相是这样的"来引导日本社会改变对这次战争的整体认识。但在其宣传过程中因为忽略了中国抗战... 在日本占领期间,占领当局曾极力纠正和引导日本社会的战争记忆,通过组织撰写并在主要报纸上连载《太平洋战争史》和制作广播节目"真相是这样的"来引导日本社会改变对这次战争的整体认识。但在其宣传过程中因为忽略了中国抗战的价值,并对日军的残暴进行了突出刻画,成为日本此后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种种偏见的嚆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记忆 历史认识 《太平洋战争史》 《真相是这样的》 东亚战争史观”
下载PDF
战后日本为侵略战争全面翻案的第一本书——林房雄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向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6-71,共6页
最早系统提出“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是战后被判为文化战犯嫌疑人的老牌右翼文人、作家林房雄。他在《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一书中提出了“东亚百年战争”的假说,认为日本算不上是“帝国主义”,也不存在“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大... 最早系统提出“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是战后被判为文化战犯嫌疑人的老牌右翼文人、作家林房雄。他在《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一书中提出了“东亚百年战争”的假说,认为日本算不上是“帝国主义”,也不存在“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大东亚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是“纵然失败却是无悔的战争”。该书全面肯定和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是战后右翼思潮及军国主义史观死灰复燃的显著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 林房雄 东亚战争肯定论》 侵华战争
下载PDF
伪满洲国教科书与“产业开发”的关联性--以“第二期满洲产业开发”和“新学制”为重点
16
作者 齐红深 《“九一八”研究》 2016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2004年之后,日本文部科学省先后批准《日本殖民地、占领地的'新教育'》《日本殖民地、占领地教育与'近代化'基础研究》《日本殖民地、占领地教科书与'近代化'和'产业开发'基础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期... 2004年之后,日本文部科学省先后批准《日本殖民地、占领地的'新教育'》《日本殖民地、占领地教育与'近代化'基础研究》《日本殖民地、占领地教科书与'近代化'和'产业开发'基础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期望得到日本占领推动了殖民地、占领地的教育发展和现代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论,达到美化侵略的目的。日方多次向笔者求购伪满教科书,并邀请笔者访日讲学。本文是笔者在日本殖民地教育史研究会第20次报告会上做的'特别讲演',从'学制改革'与'产业开发'同步进行、'新学制'与其他时期教科书之比较、'新学制'教科书实业教育内容概观三个方面,直言不讳地指出伪满洲国教育与'产业开发'(经济掠夺)存在'关联性'。最后用一系列反问句,揭示伪满洲国教育与'产业开发'的关联性就是教育与侵略战争的关联性,也就是侵略战争对教育的支配性。其出发点和目的不是所谓'满洲国'而是日本,当时的获利者和最终的受害者也是实行军国主义政策的日本。演讲得到绝大多数与会学者的高度认同和热烈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国”学制改革 教科书 产业开发 东亚战争”关联性
原文传递
纪念亚洲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综述
17
作者 李文 周方冶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亚洲 抗日战争 2005年 座谈会 会议综述 东亚战争 军国主义 分化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