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迫性神经症的睡眠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学礼 杨彦春 +3 位作者 刘协和 苏放 江帆 祝作宏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索建立强迫症的睡眠图模式。方法对30例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和血小板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测试,并与30名正常受试者进行对照。结果强迫症组多导睡眠图改变主要有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 目的探索建立强迫症的睡眠图模式。方法对30例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和血小板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测试,并与30名正常受试者进行对照。结果强迫症组多导睡眠图改变主要有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活动度、REM强度和REM密度增高,以及第1次REM睡眠时间(FRT)及其百分比(FRT%)增高等;强迫症组血小板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FRT、FRT%呈正相关。结论REM睡眠指标的改变可能代表了强迫症患者的某些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睡眠 强迫性障碍 睡眠.快速眼运动
原文传递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及睡眠呼吸特征 被引量:48
2
作者 刘大波 钟建文 +2 位作者 罗绍鹏 陈倩 王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临床特点 ,观察多导联睡眠监护仪对儿童OS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60例OSAS患儿临床资料 ,应用睡眠呼吸监护仪 ,对 60例患儿术前及其中 40例扁桃体摘除术加 (或 )腺样体刮除术后... 目的 探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临床特点 ,观察多导联睡眠监护仪对儿童OS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60例OSAS患儿临床资料 ,应用睡眠呼吸监护仪 ,对 60例患儿术前及其中 40例扁桃体摘除术加 (或 )腺样体刮除术后患儿于夜间睡眠时做持续 7h以上记录 ,观察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及呼吸紊乱指数、睡眠期最低血氧饱和度、鼾声指数等 11项指标 ,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术前均有扁桃体和 (或 )增殖体肿大 ,睡眠时伴粗大鼾声、憋气等症状。睡眠监测结果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为 5 3 ( 8~ 178)s;呼吸暂停总时间为 3 11( 2 6~ 5 2 60 )s;呼吸暂停次数为 2 6( 3~ 2 40 )次 ;最长低通气时间为 41( 5~ 94)s ;低通气总时间170 ( 5~ 2 860 )s;低通气次数为 10 ( 1~ 85 )次 ;呼吸暂停指数为 4 1( 0 5~ 2 5 9) ;低通气指数为 1 4( 0~16 1) ;呼吸紊乱指数为 6 8( 0 5~ 3 8 2 ) ;鼾声指数为 81 7( 1 3~ 414 8) ;最低血氧饱和度 0 78( 0 2 5~0 93 )。在 2~ 7岁组和 7岁以上组之间比较 ,以上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手术后 :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总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低通气总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 ,呼吸暂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睡眠 睡眠监测 统计学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 睡眠呼吸特征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刘然 陆菊明 +4 位作者 刘剑锋 王津京 郑丹 谭培昭 冯巧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特点。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调查睡眠呼吸情况。分析OSAS患病状况、严重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最终完成睡眠呼吸监测共14...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特点。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调查睡眠呼吸情况。分析OSAS患病状况、严重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最终完成睡眠呼吸监测共145例。根据诊断分为OSAS组114例和非OSAS组31例。结果与非OSAS组比较,OSAS组患者体重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及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糖化血红蛋白与OSAS患病风险独立相关(OR=6.24,95%CI:2.21~9.23,P<0.01)。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高血压、年龄、糖尿病病程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独立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OSAS患病率较高,血糖控制差者OSAS发病风险高,且病情更为严重,肥胖、年龄大、病程长或合并高血压者OSAS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冠心病 多道睡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联合手术治疗 被引量:32
4
作者 易红良 殷善开 +4 位作者 鲁文莺 吴红敏 关建 曹振宇 陈挺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联合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genioglossus advancement hyoid mytomy,GAHM)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联合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genioglossus advancement hyoid mytomy,GAHM)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18例经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重度OSAHS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40次/h,并经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合Müller试验、头影测量分析及上气道CT检查确定为存在腭咽及舌咽平面阻塞。所有患者于术前先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5~7d,然后同期行UPPP联合GAHM手术,术后至少6个月复查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1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手术前后除体重指数外各相关测量值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x^-±s,以下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从(63.8±16.3)次/h下降到(23.6±19.5)次/h,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从0.72±0.07上升至0.81±0.13。按杭州会议标准,治愈1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按AHI〈20次/h且下降〉50%计,成功率67%。获得手术成功的患者的平均年龄(39.1±7.4)岁、后气道间隙(8.3±0.9)mm,血氧饱和度低于0.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CT90)为(18.5±10.9)%;失败患者以上数据分别为(52.5±9.4)岁、(6.8±1.3)mm、(37.7±23.6)%;经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PPP联合GAHM是目前治疗腭咽及舌咽平面阻塞的重度OSAHS患者的一种手术方案,年龄、后气道间隙及CT90是影响其疗效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耳鼻喉外科手 多道睡眠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曹毅 唐海红 +3 位作者 何疆春 殷忠 马健 杨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脑卒中相关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筛查1658例年龄≥60岁海军离退休干部,非OSAS 1127例,OSAS 531例,其中轻度OSAS 212例,中度OSAS 239例,重度OSAS 80例...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脑卒中相关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筛查1658例年龄≥60岁海军离退休干部,非OSAS 1127例,OSAS 531例,其中轻度OSAS 212例,中度OSAS 239例,重度OSAS 80例。非脑卒中1286例,脑卒中372例。收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常规生化结果。结果轻度OSAS、中度OSAS、重度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减氧饱和度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非OSAS受试者合并脑卒中149例(13.2%),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223例(42.0%)。其中轻度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64例(30.2%),中度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104例(43.5%),重度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55例(68.8%)。OSAS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受试者(P〈0.01)。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糖尿病、AHI、中度OSAS、重度OSAS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非OSAS、轻度OSAS比例明显低于非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后,AHI≥20次/h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3.106,95%CI:1.583~12.571,P=0.001)。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OSAS发生率较高,且脑卒中发生率在OSAS患者中明显增加,随着OSAS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卒中 高血压 糖尿病 多道睡眠
下载PDF
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与多道睡眠仪及纤维喉镜检查的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神平 李五一 +1 位作者 霍红 杨大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2-618,共7页
目的研究整合了便携式多道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和上气道测压功能的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Gra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 PSG 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 目的研究整合了便携式多道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和上气道测压功能的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Gra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 PSG 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32例患者,均行传统的上气道纤维喉镜检查判定阻塞部位。ApneaGraph 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和同步上气道压力测定。上气道阻塞部位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阻塞主要为腭后区,下部阻塞主要为舌后区。①分析 ApneaGraph 与传统PSG 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之间相关性;②通过上气道压力测定,分析各平面阻塞特点,判定阻塞平面及计算各平面阻塞次数占气道阻塞总次数的比率,并与传统喉镜阻塞定位进行比较。结果呼吸事件分析:PSG 和 ApneaGraph 测定的 AHI((?)±s)分别为(52.2±18.1)次/h和(50.2±16.0)次/h,两者高度相关(r=0.876,P<0.001)。阻塞定位分析:①上气道测压:可见单纯上部阻塞和上下部联合阻塞两种模式,28例(87.5%)上部气道阻塞次数占气道阻塞总次数的比率>50%,4例(12.5%)下部气道阻塞次数占气道阻塞总次数的比率>50%;②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单纯腭后区阻塞和腭后区、舌后区联合阻塞两种阻塞模式,其中18例单纯腭后区狭窄,13例腭后区和舌后区联合狭窄,1例腭后区和舌后区均未见明显狭窄;③上气道测压与传统纤维喉镜检查比较:上部(腭后区)阻塞时,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为84.4%(27/32);下部阻塞(舌后区)的符合率为53.1%(17/32)。结论 ApneaGrapb 可作为便携 PSG,对睡眠呼吸疾病作出初步定性诊断,并通过上气道压力测定,与纤维喉镜检查相结合,较好地判断睡眠时患者气道阻塞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气道阻力 测压法 多道睡眠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梁送民 陈仲春 +3 位作者 黄晶晶 赵霞 黄昱 章如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ortable monitor device,PMD)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疑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确定受试对象的纳入标准;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夜间打鼾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简单体格检查,并... 目的 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ortable monitor device,PMD)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疑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确定受试对象的纳入标准;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夜间打鼾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简单体格检查,并对111例可疑OSAHS患者进行7h多道睡眠监测(PSG)和便携式睡眠监测;对PMD检测所得AHI指数(AHI-PMD)和PSG检测所得AHI指数(AHI-PSG)以及PMD检测所得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PMD)和PSG检测所得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PSG)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Z检验进行组间相关系数的比较.PMD和PSG检查仪之间诊断的符合性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采用ROC分析PMD对OSAHS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得到中、重度OSAHS与轻度OSAHS及鼾症的界值.结果 经PSG检查,111例受试对象中4例(3.6%)单纯鼾症患者,107例(96.4%) OSAHS患者.在OSAHS患者中,轻度患者11例(9.9%),中度患者17例(15.3%),重度患者79例(71.2%).总体AHI-PMD和AHI-PSG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 =0.889,P<0.001),中、重度OSAHS患者的AHI-PMD和AHI-PSG相关性比单纯鼾症及轻度OSAHS患者强,两组的相关系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总体MinSaO2-PMD和MinSaO2-PSG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重度OSAHS组的MinSaO2-PMD和MinSaO,-PSG与单纯鼾症及轻度OSAHS组比较,两组的相关系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PMD诊断中、重度OSAHS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和86.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95% CI为0.970 ~1.000).中、重度OSAHS与轻度OSAHS及鼾症的界值是12次/h.结论 PMD对OSAHS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用于OSAHS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 监测 便携式 灵敏性与特异性 诊断技和方法
原文传递
无创通气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靖 张亚梅 申昆玲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6月经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仪或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为OSAHS...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6月经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仪或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为OSAHS的21例患儿行无创通气治疗,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40 d^11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儿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后再次行PSG监测。无创通气治疗顺应性的数据通过临床随访、电话随访而获得。统计数据以x-±s表示,nCPAP治疗前后的呼吸参数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儿使用nCPAP的压力在4.8~1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之间。nCPAP治疗前平均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 I)、最低血氧饱和度及血氧饱和度低于0.90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分别为(80.8±45.1)次/h、0.557±0.135和(42.9±31.9)%,与治疗后(6.7±12.4)次/h、0.862±0.082和(1.1±2.5)%相比有显著改善(P值均<0.01)。结论无创通气可以安全有效治疗儿童OSAHS,既可长期家庭治疗,也可短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 正压呼吸 儿童
原文传递
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卢俏丽 薛蓉 +4 位作者 董丽霞 任丽 曹海燕 张楠 程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特点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及呼吸睡眠监测室就诊的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筛选出60例患者,...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特点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及呼吸睡眠监测室就诊的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筛选出60例患者,分为合并组(脑梗死合并OSAHS)20例,OSAHS组(单纯OSAHS)20例及对照组(无脑梗死及OSAHS)20例,均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分[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睡眠结构比较:合并组及OSAHS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醒觉时间、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期、NREM1+2期延长,NREM3+4期及快速眼球运动(REM)期缩短。合并组与OSAHS组比较,NREM期及NREM1期延长,NREM3+4及REM期缩短。认知功能与呼吸紊乱及低氧相关指数相关性分析:OSAHS组患者MMSE和MoCA评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呈线性负相关(MMSEr=-0.450、-0.671,MoCAr=-0.486、-0.494,均P〈0.05),与夜间平均血氧及夜间最低血氧呈线性正相关(MMSEr=0.477、0.485,MoCAr=0.507、0.482,均P〈0.05)。合并组患者MoCA评分与ODI、微觉醒指数呈线性负相关(r=-0.463、-0.480,均P〈0.05),MMSE评分与呼吸紊乱及低氧相关指数相关无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与睡眠分期相关性分析:OSAHS组患者MMSE及MoCA评分均与NREM3+4期呈线性正相关(r=0.521、0.474,均P〈0.05),MMSE评分与NREM1+2期呈线性负相关(r=-0.458,P〈0.05)。合并组患者MoCA评分与REM期呈线性正相关(r=0.472,P〈0.05),MMSE评分与睡眠分期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特点为觉醒时间与浅睡眠延长,深睡眠与REM期缩短,脑梗死伴OSAHS睡眠结构紊乱更严重,合并脑梗死使OSAHS浅睡眠1期延长更明显。OSAHS患者夜间血氧越低,呼吸紊乱指数越高,微觉醒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多道睡眠
原文传递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与突触核蛋白病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郝红琳 刘秀琴 +6 位作者 黄颜 孙鹤阳 王含 张振馨 张之诤 崔丽英 孟琼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2-576,共5页
目的 研究快速眼动(REM)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在突触核蛋白病中的出现率、出现时间、电生理特点,探讨RBD与突触核蛋白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生理诊断指标.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睡眠状况调查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NPSG),研究本组疾病的睡... 目的 研究快速眼动(REM)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在突触核蛋白病中的出现率、出现时间、电生理特点,探讨RBD与突触核蛋白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生理诊断指标.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睡眠状况调查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NPSG),研究本组疾病的睡眠障碍特征:(1)主观睡眠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66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65名,询问睡眠史,了解RBD出现的比例及出现时间.(2)NPSG:PD组8例、MSA组13例,健康对照组15名,所有受试者行连续两夜NPSG监测.分析伴发RBD的突触核蛋白病患者的NPSG特点.结果 PD和MSA合并RBD比例分别是59.1%(39/66)和86.6%(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4.6%,3/65),其中RBD早于两种变性病临床发病的患者比例分别是46.2%(18/39)和84.6%(22/26).PD和MSA合并RBD最主要的NPSG特点是:REM期肌肉弛缓现象消失(RWA)和运动增多.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病合并RBD的NPSG诊断指标.结论 RBD在PD和MSA患者中出现率明显增高,部分RBD发生先于变性病,提示RBD与突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RBD有可能是突触核蛋白病的早期表现.NPSG特征应作为RBD的主要诊断标准,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病合并RBD的NPSG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睡眠 快速眼运动 行为障碍 多道睡眠
原文传递
体位相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念 叶京英 +4 位作者 倪鑫 张俊波 邰隽 曹鑫 张鹏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 分析体位相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positional 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P-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睡眠中心行多道睡眠监测(p... 目的 分析体位相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positional 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P-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睡眠中心行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并确诊为OSAHS的171例成年男性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仰卧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the apnea hypopneaindex,AHI) ≥2×非仰卧位AHI作为P-OSAHS的诊断标准,分析P-OSAHS患者与对照组在主观症状、专科查体、PSG及上气道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tomography,3-D CT)等临床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171例男性OSAHS患者中,P-OSAHS患者47例(27.5%),非P-OSAHS患者124例(72.5%).P-OSAHS组与非P-OSAHS组之间多项参数具有显著差异,包括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颈围、AHI、最低血氧、血氧小于90%的时间比例(the percentage of time with oxygensaturation below 90%,CT90)以及舌咽腔最小前后径(P〈0.05);其中仅有AHI是P-OSAHS的独立预测因子(P〈O.001);将患者病情程度按AHI分组后,发现轻中度组(AHI〈 30次/h)、重度组(30≤AHI〈 60次/h)以及极重度组(AHI≥60次/h)P-OSAHS的发生率显著不同(P〈0.05),分别为81.8%(18/22)、45.3%(24/53)以及5.2%(5/96).结论 OSAHS的病情严重程度与P-OSAHS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中P-OSAHS的发生率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手术前后睡眠监测结果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尹国平 叶京英 +3 位作者 顼晋昆 曹鑫 赵春梅 张玉焕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7-372,共6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手术前后多道睡眠监测(PSG)相关参数的特征及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行腺样体和/或扁...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手术前后多道睡眠监测(PSG)相关参数的特征及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且均于术前行标准PSG检查的23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确诊为OSAHS的患儿被要求在术后1~3个月复查PSG。对病例资料完整的患儿手术前后的PS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指标及亚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如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秩和检验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238例患儿中,62例患儿确诊为OSAHS,56例患儿完成PSG复查。62例OSAHS患儿中,有35例(56.45%)患儿以低通气事件为主,有18例(29.03%)以中枢性呼吸暂停事件为主,仅9例(14.52%)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为主。完成PSG复查的58例患儿中,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对儿童OSAHS的短期治愈率为85.71%(48/56)。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MAI)、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CAI)、低通气指数(HI)、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oSpO2)、氧减指数(ODI)、Ⅰ期睡眠比例、微觉醒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较术前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睡眠比例、快速眼动期睡眠比例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Ⅲ期睡眠比例及睡眠有效率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中枢性呼吸暂停事件为主的患儿,术后CAI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17)。结论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可以明显地减少OSAHS患儿的呼吸事件,改善睡眠结构。但术后部分患儿病情不能得到完全缓解,需进行长期的随诊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 儿童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
原文传递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荣 秦炯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1年第6期299-302,共4页
发作性睡病常在儿童期起病并可持续终生,其典型症状为过度的白天睡眠、猝倒、睡眠瘫痪、幻觉。病理生理特征为睡眠周期的紊乱和睡眠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多导睡眠描记术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有助于诊断.对患病儿童需要... 发作性睡病常在儿童期起病并可持续终生,其典型症状为过度的白天睡眠、猝倒、睡眠瘫痪、幻觉。病理生理特征为睡眠周期的紊乱和睡眠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多导睡眠描记术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有助于诊断.对患病儿童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全面的管理,以控制白天的过度睡眠,提高认知水平,增加与社会的交往,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道睡眠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陆才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不同梗死部位对研究对象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 目的探讨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不同梗死部位对研究对象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动眼期(REM)、睡眠潜伏期(SL)及觉醒期的影响,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TST、SE及REM显著低于对照组[(5.88±1.02)h vs(6.52±1.83)h,P=0.02;(60.21±18.89)%vs(73.84±15.34)%,P=0.00,(10.83±6.62)%vs(14.24±7.73)%,P=0.01],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对照组[(31.48±15.54)min vs(26.75±9.02)min,P=0.03;(26.87±15.24)%vs(13.37±5.43)%,P=0.00]。观察组大脑皮质梗死患者TST、SE及REM显著低于皮质下、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皮质下、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TST、SE及REM显著低于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降低,大脑皮质梗死患者临床睡眠质量最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睡眠障碍 多道睡眠 睡眠 快速眼运动
下载PDF
电生理检测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兴华 王志伟 戚晓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37-1339,共3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成年期隐匿起病、散发的、快速进展的累及神经系统多个功能解剖部位的变性疾病,以中老年居多。其临床表现按运动症候主要分2个类型:(1)以帕金森样症候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2)以...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成年期隐匿起病、散发的、快速进展的累及神经系统多个功能解剖部位的变性疾病,以中老年居多。其临床表现按运动症候主要分2个类型:(1)以帕金森样症候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2)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MSA-C型。实际上很多MSA患者以非运动症候首发,如尿便障碍、性功能障碍、汗腺分泌异常等自主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病 肌电 多道睡眠 睡眠 快速眼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程度的判断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志飞 张亚梅 +1 位作者 赵靖 安嘉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47-550,共4页
目的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寻找实验室监测指标的依据,探讨睡眠呼吸障碍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睡眠呼吸障碍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 目的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寻找实验室监测指标的依据,探讨睡眠呼吸障碍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睡眠呼吸障碍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多导睡眠监测法(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睡眠呼吸分析包括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ctive apnea index,OAI)、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等多项指标。结果124例有打鼾症状的儿童纳入研究。在所有鼾症儿童中,AHI>5次/h或OAI>1者共105例,占所有鼾症儿童的87%。按认知能力正常和减低将患儿分成两组,发现AHI、OAI、ODI、最低SaO2及觉醒指数在两组患儿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19、0.018、<0.001和0.033。SaO2减低的严重程度是独立于各种因素之外的,导致患儿认知能力差的重要因素(P=0.005)。结论应把AHI>5和OAI>1同时纳入儿童OSAHS诊断标准中。夜间严重的SaO2下降可能是导致儿童认知能力减低的重要原因。SaO2减低是判断睡眠呼吸障碍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诊断 儿童 多道睡眠 认知
下载PDF
悬雍垂腭咽成形加舌根射频消融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曾勇 王跃建 +1 位作者 陈伟雄 廖珊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联合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的疗效。方法对46例重度有腭咽和舌根平面阻塞的OSAHS的患者分两组,第一组22例(2000年8月至200...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联合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的疗效。方法对46例重度有腭咽和舌根平面阻塞的OSAHS的患者分两组,第一组22例(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行单纯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第二组24例(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口咽腔的测量,并行睡眠监测。结果46例OSAHS患者手术后腭舌弓间距和腭咽弓间距变宽、软腭长度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咽部后气道宽度(pharyngealposterior airway w idth,PPAW)在第一组没有变化,在第二组变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一组患者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 I)平均(56.5±6.0)次/h(x-±s,以下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O2,LSaO2)为0.626±0.060,术后AH I为(23.7±2.7)次/h,LSaO2(0.797±0.053);第二组术前AH I(58.4±5.1)次/h,LSaO2为0.650±0.057,术后AH I为(15.5±3.2)次/h,LSaO2为0.864±0.064。AH I、LSaO2两组术后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杭州会议疗效评定标准第一组有效率为72.7%(16/22),第二组有效率为87.5%(21/24)。第一组和第二组疗效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R id it分析u=2.178,P<0.05)。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明确多平面阻塞,应进行联合治疗,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加舌根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悬雍垂 多道睡眠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基于多导睡眠监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特点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达平 赵晓川 +2 位作者 孙丽媛 刘旭恩 张利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23-925,共3页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象山县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8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健康志愿者及治疗前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睡眠情...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象山县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8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健康志愿者及治疗前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睡眠情况监测,记录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相关指标的数据,对受试者睡眠纺锤波的数量、密度、振幅、频率和时间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受教育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ST、SE、REML和N3%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WASO、SOL、N1%和N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TST、SE、REML和N3%较治疗前有所回升(P<0.05),WASO、SOL、N1%和N2%则下降(P<0.05),其中WASO、SE、SOL、N1%、N2%和N3%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纺锤波的密度和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纺锤波的密度和振幅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均显示出显著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的损伤,睡眠纺锤波的活性显著降低,药物治疗能够改善睡眠障碍和纺锤波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睡眠 睡眠纺锤波 精神分裂症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道睡眠监测诊断界值的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志飞 吴云肖 +2 位作者 冯国双 张亚梅 倪鑫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目的 探讨更为适宜儿童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OSAS)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因打鼾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进行PSG的... 目的 探讨更为适宜儿童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OSAS)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因打鼾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进行PSG的儿童,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完成PSG.根据PSG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介于符合国际睡眠疾病分类(ICSD)标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bstructive apnea/hypopnea index,OAHI)≥1]和美国胸科学会(ATS)标准(AHI〉5或OAI〉1)之间、ICSD诊断原发鼾症(OAHI〈1)、ATS诊断OSAS、健康对照组共4组.比较4组间睡眠障碍量表、PSG参数的差异.结果 共1115例儿童纳入研究,4组分别纳入143、345、529、98例儿童.介于ICSD和ATS标准之间的儿童较健康儿童睡眠障碍量表总评分显著高(P〈0.01),夜间打鼾相关症状、日间行为异常相关症状、夜间睡眠伴随症状和相关疾病三个维度的评分亦明显高(P 〈0.01,〈0.01,〈0.05);介于ICSD和ATS标准之间的儿童阻塞性呼吸暂停平均持续时间、最长时间以及低通气平均持续时间、最长时间均明显长于ICSD原发鼾症组(P值均〈0.01),且其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原发鼾症组(P〈0.05).结论 介于ICSD和ATS诊断标准之间的打鼾儿童夜间症状明显、日间行为表现受到影响、PSG参数与OSAS相似,应将OAHI≥1作为儿童OSAS的PSG诊断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 诊断 儿童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宝林 李秀琴 王廷础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264,共3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单纯鼾症的睡眠结构,探讨患者白天嗜睡等症状的原因。方法:对46例OSAHS患者(OSAHS组)、16例单纯鼾症(鼾症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睡眠监测,对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睡...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单纯鼾症的睡眠结构,探讨患者白天嗜睡等症状的原因。方法:对46例OSAHS患者(OSAHS组)、16例单纯鼾症(鼾症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睡眠监测,对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睡眠各期所占比例计算其百分比,并统计呼吸紊乱指数(RD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观察OSAHS患者和单纯鼾症患者在睡眠时总的微觉醒指数(MI,次/h)、伴呼吸紊乱的MI、伴腿动的MI、伴鼾声的MI、自发性MI的差别。结果:OSAHS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其浅睡眠明显增多,深睡眠明显减少,睡眠结构不全,有明显的REM睡眠剥夺现象,醒觉时间明显延长,OSAHS患者在其仅有的浅睡眠中伴有明显多的微觉醒,并且这种微觉醒伴有明显多的腿动和(或)呼吸紊乱,OSAHS患者的自发性微觉醒也明显增多。结论:OSAHS患者睡眠时的睡眠剥夺,特别是REM期睡眠剥夺、频繁唤醒、睡眠结构紊乱及呼吸紊乱引起的减血氧而导致的脑代谢紊乱,是其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道睡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