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鼩乳头体区多巴胺-β-羟化酶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国容 杨永瑾 +1 位作者 彭庆廉 方中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7-40,122,共4页
用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HRP-PA)作标记抗体,对树鼩(Tupaia balangeri)脑含DBH神经元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除蓝斑外,乳头体区也有DBH强阳性反应神经元胞体,这是在大鼠、猴等动物所未报告过的。电镜下见:DBH免疫阳性反应不均... 用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HRP-PA)作标记抗体,对树鼩(Tupaia balangeri)脑含DBH神经元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除蓝斑外,乳头体区也有DBH强阳性反应神经元胞体,这是在大鼠、猴等动物所未报告过的。电镜下见:DBH免疫阳性反应不均匀地分布于乳头体区阳性神经元核周部胞质内,特别与内质网膜以及大、小颗粒囊泡膜相关。偶见与线粒体外膜相关。但在高尔基体膜未见到典型的阳性反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体 树QU 多巴胺羟化酶 神经元
下载PDF
实用临床诊疗规范——神经系统疾病(五)
2
作者 陈传贤 张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震颤麻痹包括原发性震颤麻痹及震颤麻痹综合征。原发性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目前病因不很明确。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脑炎、基底节钙化、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汞、氰化物、利... 震颤麻痹包括原发性震颤麻痹及震颤麻痹综合征。原发性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目前病因不很明确。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脑炎、基底节钙化、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及抗抑郁剂中毒均可产生与震颤麻痹类似的临床症状或病理改变,统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研究表明,震颤麻痹病人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给予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故认为多巴胺与本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此外,随着年龄渐增,多巴胺羟化酶的活性降低,故高龄人群患震颤麻痹的几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麻痹综合征 临床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诊疗规范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多巴胺含量 丁酰苯类药物 多巴胺羟化酶
下载PDF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红细胞膜Na^+K^+-ATPase与血清DBHase关系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祁建生 杨春波 +1 位作者 汪碧萍 吴作干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变化相关因素。方法:测定68例慢性胃炎病人和32例正常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力、红细胞ATP含量和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DBHase)活力。结果: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Na+K+-ATPase...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变化相关因素。方法:测定68例慢性胃炎病人和32例正常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力、红细胞ATP含量和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DBHase)活力。结果: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Na+K+-ATPase活力、ATP含量和DBHase活力均明显增加,脾胃气虚证患者3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交感神经中枢→交感神经→组织细胞代谢呈代谢性亢进特征,脾胃气虚证这种特征已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湿热 微观辨证 Na^+K^+转运ATP 多巴胺Β羟化酶 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与伴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浩波 王玉凤 +2 位作者 李君 汪冰 杨莉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分析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限速酶———多巴胺 β羟化酶基因 (DBH)在伴或不伴破坏性行为障碍 (DB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核心家系中的传递情况 ,探讨伴或不伴DBD的ADHD与DBH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DSM IV诊断标准为依据 ,选... 目的 分析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限速酶———多巴胺 β羟化酶基因 (DBH)在伴或不伴破坏性行为障碍 (DB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核心家系中的传递情况 ,探讨伴或不伴DBD的ADHD与DBH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DSM IV诊断标准为依据 ,选择 2 92例ADHD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DBH 5′侧翼序列的 - 10 2 1C→T多态为遗传标记 ,通过PCR扩增 ,酶切和电泳确定DBH- 10 2 1C→T多态的基因型。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 (TDT)分析DBH - 10 2 1C→T多态在伴或不伴DBD的ADHD核心家系中的传递情况。结果 DBH - 10 2 1C→T多态在伴或不伴DBD的ADHD中均存在传递不平衡 ,前者优先传递T等位基因 (P <0 0 5 ) ;后者优先传递C等位基因 (P <0 0 5 )。考虑到ADHD亚型的影响 ,DBH - 10 2 1C→T多态仅在ADHD C伴DBD组中存在传递不平衡 ,优先传递T等位基因 (P <0 0 5 )。结论 伴或不伴DBD的ADHD与DBH - 10 2 1C→T多态均存在关联 ,但优先传递的等位基因不同 ,前者优先传递的是低活性的T等位基因 ,而后者优先传递的是高活性的C等位基因 ,提示伴与不伴DBD的ADHD在遗传机制上存在差异。结合ADHD亚型分析 ,仅ADHD C伴DBD与DBH - 10 2 1C→T多态存在关联 ,提示在ADHD 3种亚型中二者的关系可能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 等位基因 多巴胺Β羟化酶 核心家系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亚型 多态 破坏性行为 优先 结论
原文传递
偏头痛的多巴胺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玉 陈强 +2 位作者 孔敏露 侯群 章正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多巴胺受体高敏感性可能是机体在偏头痛发作时产生的一种保护因素。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偏头痛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多巴胺D2受体 多巴胺Β羟化酶 多巴胺转运体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
下载PDF
精神疾病患者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翟书涛 喻东山 +1 位作者 林勇 赵新梅 《上海精神医学》 1990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作者测定97例精神分裂症与36例躁郁症的血浆DβH活性,发现兴奋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青青型均较高,非兴奋组偏执型和未定型均较低;躁狂症DβH较高,而抑郁症较低,差别均极显著(p<0.001)。结果提示不论病种为何,凡处兴奋状态者DβH均见... 作者测定97例精神分裂症与36例躁郁症的血浆DβH活性,发现兴奋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青青型均较高,非兴奋组偏执型和未定型均较低;躁狂症DβH较高,而抑郁症较低,差别均极显著(p<0.001)。结果提示不论病种为何,凡处兴奋状态者DβH均见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素及交感神经系功能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βH 精神分裂症 躁狂抑郁症 多巴胺Β羟化酶
全文增补中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晓萍 谢惠君 +5 位作者 汤国梅 赵武伟 徐玲 苏敬敬 郝怡鑫 任大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 ( 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DBH)基因内含子 5 Taq 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了 14 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 188名健康... 目的 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 ( 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DBH)基因内含子 5 Taq 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了 14 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 188名健康人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内含子 5 Taq 多态性。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 ,帕金森病患者 DBH基因内含子 5 Taq 基因型 ( A1/ A2 ,A2 / A2 )或等位基因 ( A1,A2 )的分布不同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基因型 :A1/ A2  OR=0 .4 5 ,Z=10 .11,P<0 .0 1;A2 / A2  OR=2 .11,Z=10 .6 6 ,P<0 .0 1;等位基因 :A1  OR=0 .5 4 ,Z=10 .2 0 ,P<0 .0 1;A2  OR=1.82 ,Z=10 .89,P<0 .0 1)。结论  DBH基因 Ta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遗传易感性 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多态性 聚合链反应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多巴胺β羟化酶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马云 李君 汤宜朗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84-387,共4页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其病因未完全阐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beta-hydroxylase,DβH)是催化多巴胺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关键酶,DβH活性与DβH蛋白高...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其病因未完全阐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beta-hydroxylase,DβH)是催化多巴胺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关键酶,DβH活性与DβH蛋白高度相关,强烈受DBH基因控制,DBH基因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DβH活性有关。本文系统复习DβH活性特点以及若干重要的DB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及它们与精神分裂症以及认知功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病因学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损害 多巴胺Β羟化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及DBH基因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孙作厘 马云 +6 位作者 贺静 毛佩贤 李君 杨雪 马超 李文标 汤宜朗 《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与临床症状及DBH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85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受试者,测定患者的血浆DBH活性、DBH基因(rs1611115和rs1108580)多态性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 目的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与临床症状及DBH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85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受试者,测定患者的血浆DBH活性、DBH基因(rs1611115和rs1108580)多态性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结果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DBH活性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与血浆DBH酶活性均呈负相关(P<0.05)。rs1611115 CC基因型携带者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性症状分低于CT/TT基因型携带者(P<0.05)。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浆DBH活性有关,这可能是由DBH基因多态性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浩波 王玉凤 +2 位作者 李君 汪冰 杨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不同亚型与多巴胺 β 羟化酶基因 (DBH) 5′侧翼区 10 2 1C→T多态的关系。方法 :以DSM Ⅳ诊断标准为依据 ,选择 2 92个ADHD汉族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遗传统计学方法研究DBH ... 目的 :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不同亚型与多巴胺 β 羟化酶基因 (DBH) 5′侧翼区 10 2 1C→T多态的关系。方法 :以DSM Ⅳ诊断标准为依据 ,选择 2 92个ADHD汉族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遗传统计学方法研究DBH 10 2 1C→T多态和ADHD各亚型之间的关系 ,并按照性别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 :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危险度 (HHRR)结果显示DBH 10 2 1C→T多态与ADHD I(P =0 .0 6 7)和ADHD C(P =0 .0 76 )不存在传递不平衡 ,但有传递不平衡趋势。在男孩核心家系中 ,DBH 10 2 1C→T多态与ADHD C存在传递不平衡 (P =0 .0 4 ) ,T等位基因的RR =2 .0 11(P =0 .0 2 )。结论 :DBH基因与ADHD I、ADHD C存在关联趋势 ,与男孩ADHD C相关联。T等位基因为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多态性 ADHD 遗传学 精神卫生
下载PDF
微量元素与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玉祥 《哈尔滨医药》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高血压、脑血管病为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可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通过参... 目的高血压、脑血管病为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可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通过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功能,导致动脉管壁发生退行性的改变,间接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微量元素亦可直接参与血压的调节,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歧化(SOD) 多巴胺β-羟化酶 超氧阴离子 谷胱甘肽(SE-GPX) 谷胱甘肽过氧化(GSH-PX) 特异阻断剂 镁ATP激活 细胞膜点位
下载PDF
改良的紫外荧光光度计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林林 孙宝胜 +1 位作者 杨巍 刘晓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0-371,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的检测小鼠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 DβH)活性的方法。方法 :用国产的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 Dowex 5 0 + 进行一系列转型处理后检测 DβH活性。结果 :改良的紫外荧光光度法可有效检测小鼠血清中含量较低 ( ...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的检测小鼠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 DβH)活性的方法。方法 :用国产的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 Dowex 5 0 + 进行一系列转型处理后检测 DβH活性。结果 :改良的紫外荧光光度法可有效检测小鼠血清中含量较低 ( nmol水平 )的 DβH活性。结论 :改良的紫外荧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 DβH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测定法 方法 多巴胺Β羟化酶 血液
下载PDF
儿茶酚胺代谢限速酶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波 赵艳晖 +1 位作者 祝贺 关淇予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3285-3287,共3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77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及80例年龄及孕周皆相... 目的: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77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及80例年龄及孕周皆相匹配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TH基因2606G/A、DβH基因589G/A、COMT基因1947G/A多态性位点频率。结果:①TH、DβH、COMT基因型GG(野生型)、GA(突变杂合子)、AA(突变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和G、A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TH、DβH、COMT基因型频率在子痫前期组轻、重度孕妇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H基因2606G/A、DβH基因589G/A、COMT基因1947G/A突变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轻重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Β羟化酶 儿茶酚-O-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协同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晓萍 徐涛 +3 位作者 张微微 谢惠君 李莉 郑惠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betahydroxylase,DBH)基因TaqⅠ多态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NlaⅢ多态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betahydroxylase,DBH)基因TaqⅠ多态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NlaⅢ多态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对长海医院及北京军区总医院2001-09/2003-12收治的135例帕金森病患者、138例健康对照个体中观察了DBH基因和COMT基因两种多态的分布,通过比值比分析各自及联合后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结果:DBH基因A2/A2基因型与帕金森病正相关(OR=2.094,95%CI:1.133~3.922),病因分数为0.522,A1/A2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存在负关联(OR=0.468,95%CI:0.241~0.893),预防分数为0.532;COMT多态本身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无关,但与DBH基因A1/A2基因型协同作用,G/G基因型使患帕金森病风险增加至5.6倍,病因分数达0.822,G/A基因型减少帕金森病风险(OR=0.227),预防分数为0.772。结论:DBH基因TaqⅠ及COMT基因NlaⅢ多态单独作用对帕金森病易患性的影响是微弱的,两者协同作用改变了研究群体的帕金森病易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Β羟化酶 儿茶酚0-甲基转移 基因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和单胺氧化酶活性与急性脑缺血严重程度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华艺 梁熙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6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用大鼠作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测定缺血5小时后脑组织中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并观察缺血时出现的卒中症状,对缺血后脑组织中两种酶活性与卒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卒中的严重程... 用大鼠作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测定缺血5小时后脑组织中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并观察缺血时出现的卒中症状,对缺血后脑组织中两种酶活性与卒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卒中的严重程度与缺血程度有关,卒中症状积分与脑内DBH活性呈负相关关系,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卒中症状积分与脑内MA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多巴胺Β羟化酶 氧化 脑缺血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宁 管丽丽 +6 位作者 陈芸 刘璐 李海梅 高倩 杨莉 钱秋谨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ADHD-HI)的关联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99例ADHD-HI患儿(含77个核心家系,来自2092例ADHD样本)及599例正常儿童,采用高通量实...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ADHD-HI)的关联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99例ADHD-HI患儿(含77个核心家系,来自2092例ADHD样本)及599例正常儿童,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DBH基因5个SNPs的基因型,使用plink软件分别进行χ2检验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进行假阳性结果错误率控制(FDR)法校正。结果: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rs1076150(病例对照频率0.933 vs.0.880)、rs1611115(0.231 vs.0.154)、rs2873804(0.885 vs.0.803)的T等位基因和rs1548364(0.882 vs.0.807)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经过FDR校正后高于对照组(校正后P<0.05);家系资料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发现rs1076150、rs2873804的T等位基因和rs1548364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经过FDR校正后,存在过度传递(校正后P<0.05);而rs1611115的T等位基因经过校正后存在过度传递的趋势(校正后P=0.054)。结论: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可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冲动亚型 多巴胺β-羟化酶 关联研究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贺 赵艳晖 +2 位作者 张为远 关淇予 张秀铧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基因编码区589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0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其中轻度子痫前...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基因编码区589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0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9例、重度子痫前期49例、子痫19例)和9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的DβH基因589位SNP基因型。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DβH基因589位SNP基因型频率GG、GA、AA分别为75·7%、21·5%、2·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2·6%、24·2%、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DβH基因589位SNP等位基因频率G、A分别为86·4%、13·6%,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4·7%、1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轻、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孕妇DβH基因589位SNP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βH基因589位SN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无相关性,与病情轻重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高血压 多巴胺Β羟化酶 多态现象(遗传学)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Taq I酶切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国献素 徐通 +2 位作者 焦保权 周翊 胡晓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64-765,共2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第5内含子Taq I酶切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依据DSM-IV诊断标准,选取76例ADHD核心家系,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遗传统计学方法研究DBH的Taq I等位基因A1、A2和基因型(A1/A2,A2/A2,A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第5内含子Taq I酶切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依据DSM-IV诊断标准,选取76例ADHD核心家系,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遗传统计学方法研究DBH的Taq I等位基因A1、A2和基因型(A1/A2,A2/A2,A1/A1)的分布不同,探讨两者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以单体型相对风险的方法分析DBH内含子Taq I等位基因A1、A2传递结果χ2=3.09 P>0.05,基因型比较χ2=3.39 P>0.05。提示DBH多态性与ADHD关联不显著,但有增加ADHD患病趋势。根据传递不平衡检验分析DBH内含子Taq I等位基因A1、A2传递结果P=0.136,提示Taq I的两个等位基因在ADHD患儿的传递中差别不显著,可能A2等位基因有增加ADHD患病的趋势。结论DBH内含子Taq IA2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 多巴胺羟化酶 基因 多态现象
下载PDF
中央执行功能与单胺氧化酶A、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功能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平原 张科进 +1 位作者 高晓彩 张富昌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央执行功能与单胺氧化酶A(MAOA)和多巴胺β羟化酶(DBH)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认知测验范式,测量西安某大学719大学新生的中央执行功能成绩,分析了MAOA基因启动子区的30-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和和DBH基因... 目的 探讨中央执行功能与单胺氧化酶A(MAOA)和多巴胺β羟化酶(DBH)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认知测验范式,测量西安某大学719大学新生的中央执行功能成绩,分析了MAOA基因启动子区的30-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和和DBH基因启动子区的-C1021T多态性功能位点与中央执行功能子成分(抑制、转换、刷新)的相关性.结果 MAOA基因的30-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在男性群体中3r基因型个体抑制测验的反应时[(671.32±9.77)ms]短于4r基因型个体抑制测验的反应时[(706.61±14.58)m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3),3r基因型个体刷新测验的刷新数目多于[(47.85±0.69)个]4r基因型个体的刷新数目[(45.13±1.05)个],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0.03);DBH基因的-1021C/T位点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均与央执行功能的3个子成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AOA基因启动子区的30-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在男性群体中与抑制和刷新功能有显著相关性,而DBH基因的-1021C/T位点男女不同性别中均与抑制、转换和刷新3子成分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执行功能 氧化A 多巴胺Β羟化酶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中多巴胺β羟化酶及β_2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林林 田梅 +2 位作者 傅海清 鞠桂芝 尉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系统调节辐射所致免疫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斑点印迹杂交检测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中 DβH m RNA及 β2 - AR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无论75 m Gy还是 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8、48和 72 h,小鼠胸腺中 D...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系统调节辐射所致免疫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斑点印迹杂交检测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中 DβH m RNA及 β2 - AR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无论75 m Gy还是 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8、48和 72 h,小鼠胸腺中 DβH m 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约5 0 %~ 60 % ,β2 - AR m RNA表达较对照组也有升高趋势。结论 :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 DβHm RNA及β2 - AR m RNA的表达 ,提示交感神经系统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 ,并在辐射生物效应中起到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多巴胺Β羟化酶 受体 多巴胺 交感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