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研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建锋 徐晓虹 《陶瓷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本研究通过改变多孔磷酸三钙(PTCP) 生物陶瓷的组成及制备工艺,制得了性能优良的PTCP 生物陶瓷。采用TG- DTA、XRD、SEM、MTS 陶瓷实验系统等现代测试技术对PTCP 的微观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研究通过改变多孔磷酸三钙(PTCP) 生物陶瓷的组成及制备工艺,制得了性能优良的PTCP 生物陶瓷。采用TG- DTA、XRD、SEM、MTS 陶瓷实验系统等现代测试技术对PTCP 的微观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影响PT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 生物陶瓷 陶瓷
下载PDF
BMP-2基因给药修复实验性羊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9
2
作者 陆斌 汤亭亭 +2 位作者 岳冰 戴尅戎 楼觉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利用人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材料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对22只羊建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未治疗组4只;治疗组18只于3周后刮除坏死骨组织,右侧植入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多孔... 目的利用人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材料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对22只羊建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未治疗组4只;治疗组18只于3周后刮除坏死骨组织,右侧植入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多孔磷酸三钙复合物(BMP-2组),左侧植入β-半乳糖苷酶(β-gal,作为对照基因)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多孔磷酸三钙复合物(β-gal组)。植入后第1、2、3周用ELISA方法测定植入局部的BMP-2蛋白表达水平。植入前、植入后6、10、16周取股骨头标本,观察骨长入情况,并对16周标本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和影像学观察。未治疗组动物于造模后16周摄Χ线片行影像学观察。结果植入后1、2、3周BMP-2组在股骨头局部有BMP-2蛋白的高表达,明显高于β-gal组。植入前软骨下骨部位出现大量空骨陷窝,骨髓腔纤维化。植入后6、10、16周BMP-2组均有明显成骨,16周时坏死区被完全修复;β-gal组只有较少新骨形成,16周时坏死区仍多为纤维组织。BMP-2组新骨体积明显大于β-gal组。造模后16周未治疗组双侧股骨头塌陷;植入后16周β-gal组股骨头存在囊状密度减低区;BMP-2组股骨头形态规则,无塌陷。结论BMP-2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多孔β-磷酸三钙复合后可修复早期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山羊 间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磷酸 BMP-2基因给药 早期股骨头坏死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修复 多孔磷酸 实验性 β-gal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β-磷酸
原文传递
β-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植入体内后的组成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戴红莲 李世普 +2 位作者 闫玉华 李小溪 沈春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00-807,共8页
采用电子探针结合X射线能谱对多孔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植入骨内后,材料/新骨界面、新骨的组成进行了检测。比较植入人工骨后不同阶段材料以及界面元素组成的变化,材料植入后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的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组... 采用电子探针结合X射线能谱对多孔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植入骨内后,材料/新骨界面、新骨的组成进行了检测。比较植入人工骨后不同阶段材料以及界面元素组成的变化,材料植入后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的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组织中碳元素含量不断降低,钙和磷元素的含量则逐渐升高。同时,新骨组织中的钙磷比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新骨从材料周围不断向材料内部渗入,材料被分散、降解,两者的组成成分趋于一致,最终材料被新骨所取代。骨内植入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后不仅材料本身己部分溶解和降解,而且在植入陶瓷的表面和孔隙中以及界面处均己生成新生骨组织,这说明植入无生命的钙磷无机材料后的降解产物参与构成有生命的新生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 电子探针 体内植入 组成变化
下载PDF
阿霉素-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缓释体的研制及体内释药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游洪波 陈安民 孙淑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制阿霉素 -多孔磷酸三钙 (A- PTCP)陶瓷缓释体 ,为骨肿瘤保肢治疗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方法 制备多孔磷酸三钙 (PTCP)陶瓷 ,将阿霉素载入其中制得 A - PTCP。将 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 A组 (2 4只 )、 B组 (6只 ) ,A组右... 目的 研制阿霉素 -多孔磷酸三钙 (A- PTCP)陶瓷缓释体 ,为骨肿瘤保肢治疗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方法 制备多孔磷酸三钙 (PTCP)陶瓷 ,将阿霉素载入其中制得 A - PTCP。将 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 A组 (2 4只 )、 B组 (6只 ) ,A组右股骨粗隆中植入 A- PTCP,B组静脉注射阿霉素。不同时期取粗隆部位的肌肉及血浆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及血浆中阿霉素的浓度。结果 体内植入 A- PTCP后 ,阿霉素能在局部缓慢释放达 10周以上 ,局部组织药物浓度较高 ,全身药物浓度较低。结论  A- PTCP缓释体可望成为骨肿瘤保肢治疗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多孔磷酸 缓释体 骨肿瘤 骨缺损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骨内植入后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勤 何季平 +5 位作者 郑启新 尤乃亭 林文梅 李世普 陈芳 阎玉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本文报道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研究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β- T C P) 骨内植入后的超微结构。从实验上说明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过程,为探讨可降解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骨生成机理提供... 本文报道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研究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β- T C P) 骨内植入后的超微结构。从实验上说明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过程,为探讨可降解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骨生成机理提供了证据。在体液和活细胞的作用下,磷酸三钙发生溶解,离解为磷酸根离子,通过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碱性磷酸酶、磷酸化酶、 A T P 酶、焦磷酸酶等多种生物酶的生物催化作用,使无机磷酸根参与一系列生命代谢的生化反应进行生物转化,不仅本身能作为骨生长的支架而且能逐渐降解被吸收,引导新骨生成并参与宿主骨的生命过程是可降解磷酸三钙多孔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 骨内植入 超微结构 β-TCP陶瓷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史定伟 朱振安 +2 位作者 戴尅戌 陈永强 李华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41-242,253,共3页
目的:评估多孔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骨缺损患者应用新型的具有内连接结构的多孔磷酸三钙进行手术植入治疗,其中24例单纯用多孔磷酸三钙植入,6例取自体红骨髓与多孔磷酸三钙混合后植入,2例取自体髂骨与多孔磷酸三... 目的:评估多孔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骨缺损患者应用新型的具有内连接结构的多孔磷酸三钙进行手术植入治疗,其中24例单纯用多孔磷酸三钙植入,6例取自体红骨髓与多孔磷酸三钙混合后植入,2例取自体髂骨与多孔磷酸三钙混合后植入,进行连续12~18个月的临床现察。结果:所有患者无不良的局部和全身反应。X线片显示,术后1.5~3个月磷酸三钙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磷酸三钙植入区内明显有新骨长入,磷酸三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3~6个月磷酸三钙的密度逐渐减低。结论:多孔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作用,其新型的内连接结构既可以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又便于骨组织长入;其理想的生物降解效应更有利于骨组织的改建和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多孔磷酸 人工合成骨 生物相容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海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142-5148,共7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针对颅脑损伤及颅骨缺损等的修复方法及修复材料多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目的:对比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多孔磷酸三钙和钛网修复颅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例颅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在... 背景:目前临床上针对颅脑损伤及颅骨缺损等的修复方法及修复材料多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目的:对比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多孔磷酸三钙和钛网修复颅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例颅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在18-76岁,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多孔磷酸三钙、钛网进行修复。对比4组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观察骨性愈合性能。结果与结论:(1)骨性愈合功能:植入后9个月,自体骨移植组、钛网组、同种异体骨移植组骨性愈合性能优于多孔磷酸三钙组(P<0.05),自体骨移植组、钛网组、同种异体骨移植组间骨性愈合性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并发症:自体骨移植组、钛网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多孔磷酸三钙组(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结果表明:自体骨和钛网修复颅骨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颅脑损伤修复 自体骨抑制 同种异体骨移植 钛网 多孔磷酸
下载PDF
阿霉素-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缓释体的研制及体内释药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游洪波 黄瑛 +1 位作者 孙淑珍 刘双意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制阿霉素多孔磷酸三钙陶瓷( A P T C P)缓释体并为骨肿瘤保肢治疗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材料与方法:制备 P T C P陶瓷,将阿霉素载入其中制得 A P T C P。实验动物分成 A、 B两组, A 组右股... 目的:研制阿霉素多孔磷酸三钙陶瓷( A P T C P)缓释体并为骨肿瘤保肢治疗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材料与方法:制备 P T C P陶瓷,将阿霉素载入其中制得 A P T C P。实验动物分成 A、 B两组, A 组右股骨粗隆中植入 A P T C P, B组静脉注射阿霉素。不同时期取粗隆部位的肌肉及血浆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及血浆中阿霉素的浓度。结果:体内植入 A P T C P后,阿霉素能在局部缓慢释放达10 周以上,局部组织药浓高,全身药浓低。既能缓释阿霉素控制肿瘤复发,又能充填并修复骨缺损。结论: A P T C P缓释体,可望成为骨肿瘤保肢治疗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多孔磷酸 缓释体 阿霉素迟效制剂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哲玮 卢建熙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3年第2期67-68,74,共3页
目的 体外研究多孔磷酸三钙的细胞毒性。方法 选用建系的L929成纤维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类成骨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测试法研究多孔磷酸三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与成骨细胞作用后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100%,有良... 目的 体外研究多孔磷酸三钙的细胞毒性。方法 选用建系的L929成纤维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类成骨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测试法研究多孔磷酸三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与成骨细胞作用后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100%,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结论 多孔磷酸三钙无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 细胞毒性 细胞增殖 MTT 生物材料 小鼠 成纤维细胞 人类成骨细胞 骨移植
下载PDF
多孔β-TCP生物陶瓷骨内植入后的显微红外光谱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勤 何季平 +4 位作者 郑启新 李世普 胡晓宁 阎玉华 尤乃亭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4-300,共7页
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植入兔股骨后植入生物陶瓷、界面和兔股骨的显微红外光谱,对其红外特征频率作了指认和归属。在植入生物陶瓷和界面的红外光谱中,骨骼矿物相(或磷酸钙),胶原,蛋白质和脂类(或磷脂)的红外特征频率... 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植入兔股骨后植入生物陶瓷、界面和兔股骨的显微红外光谱,对其红外特征频率作了指认和归属。在植入生物陶瓷和界面的红外光谱中,骨骼矿物相(或磷酸钙),胶原,蛋白质和脂类(或磷脂)的红外特征频率同时出现,它们与股骨的红外光谱非常相似,其结果与拉曼光谱相互吻合,相互补充。这些光谱数据为揭示β-TCP生物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机理提供了大量分子信息和证据,从而证明生物陶瓷骨内植入后不仅陶瓷本身已部分溶解和降解而且在植入陶瓷的表面和孔隙中以及界面处均已生成新生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 生物陶瓷 骨内植入 显微红外光谱
下载PDF
胶原膜联合多孔磷酸三钙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玲莉 陆国平 +1 位作者 李水兰 倪顺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8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多孔磷酸三钙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下颌第一磨牙22颗,其中12颗采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实验组),另10颗采用常规翻瓣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多孔磷酸三钙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下颌第一磨牙22颗,其中12颗采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实验组),另10颗采用常规翻瓣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两组牙周袋深度(PD)、根分叉水平探诊深度(PFD)和临床附着水平(AL)的变化。结果:两组PD、PFD分别与自身对照,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AL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多孔磷酸三钙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多孔磷酸 根分叉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宋锋 于秀淳 徐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评价多孔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治疗良性或侵袭性骨肿瘤骨缺损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对19例良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多孔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58岁,平均年龄22.4岁。随访3... 目的评价多孔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治疗良性或侵袭性骨肿瘤骨缺损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对19例良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多孔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58岁,平均年龄22.4岁。随访3-30月,平均13月。采用VAS评分反应疼痛缓解程度,X线检查并Lane-Sandhu评分评定骨愈合情况,分析X片中植骨区灰度变化评估TCP的降解情况。结果 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12周、术后24周各组间总体差别比较P〈0.01,说明术后疼痛逐渐缓解。Lane-sandhu评分三个时段差异〈0.001,说明人工骨随时间推移有明显的骨修复效果。认为手术中应当将多孔TCP人工骨松散放置,不要施加任何挤压力。结论多孔磷酸三钙人工骨可以用作良性或侵袭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 骨肿瘤 骨缺损 骨修复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戴红莲 李世普 +4 位作者 闫玉华 卢旭辉 江昕 郑启新 杜靖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61-1165,共5页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了β-磷酸三钙基多孔陶瓷人工骨在体内降解后所产生的Ca2+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β-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在动物体内的部分降解产物进入血液参加循环,到达肝、肾、脑、心、肺、脾、胃等脏器及组织中...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了β-磷酸三钙基多孔陶瓷人工骨在体内降解后所产生的Ca2+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β-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在动物体内的部分降解产物进入血液参加循环,到达肝、肾、脑、心、肺、脾、胃等脏器及组织中进行代谢,且不发生积累,不造成脏器组织的损害及病理性钙化。一部分Ca2+进入股骨近端,尺骨干及颅骨中被机体重新利用,参与全身生命骨组织的钙化或被储存于“钙库”(骨组织)中。在循环过程中,还有一部分Ca2+经过肾和肠进入尿和粪,并通过尿和粪排泄出体外。可见钙磷可降解陶瓷人工骨,降解后的产物可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陶瓷 体内示踪 新陈代谢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赵宝红 白薇 +1 位作者 冯海兰 崔福斋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孔磷酸三钙 羟基磷灰石 (tricalcium phosphate hydroxyapatite ,TCP HA)复合材料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在纯钛试件表面制备多孔TCP HA复合涂层材料和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目的 研究多孔磷酸三钙 羟基磷灰石 (tricalcium phosphate hydroxyapatite ,TCP HA)复合材料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在纯钛试件表面制备多孔TCP HA复合涂层材料和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涂层材料 ,定量对比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涂层和未涂层材料表面初期黏附、增殖、细胞铺展面积、细胞外基质和黏着斑形成的情况。结果 TCP HA和HA涂层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胞数、细胞铺展面积高于纯钛未涂层组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黏着斑的形成早于未涂层组 ;TCP HA表面黏附的细胞数和Ⅰ型胶原的形成都高于纯钛未涂层组和HA涂层组。在培养 2 4h后TCP HA组表面黏附细胞数为 198 1± 2 7 7,Ⅰ型胶原形成的荧光强度为 15 4 10± 31 5 6 ,同纯钛组表面的细胞数 ( 12 5 1± 2 9 9)和Ⅰ型胶原荧光强度( 132 6 3± 35 2 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与纯钛未涂层和HA涂层材料相比 ,多孔TCP HA复合涂层材料更有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初期黏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羟基磷灰石 牙龈成纤维细胞 细胞黏附行为 生物相容性 牙科材料
原文传递
多孔β-磷酸三钙植骨融合修复退变性腰椎滑脱:不同入路椎体融合率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穆永杰 张结合 +1 位作者 沈颂超 冯伯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5413-5417,共5页
背景:近年,临床上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联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融合率,但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目的:对比经后路与经椎间孔植骨融合修复退变性腰椎滑脱并发腰椎管... 背景:近年,临床上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联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融合率,但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目的:对比经后路与经椎间孔植骨融合修复退变性腰椎滑脱并发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纳入4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发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56-74岁,均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联合治疗,其中19例选择经后路椎体间融合,21例选择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植骨材料均为多孔β-磷酸三钙。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评分、植骨融合率、腰椎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6个月,两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植骨融合率、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组的腰椎功能恢复好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组(P<0.05),硬脑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组(P<0.05)。表明经后路与经椎间孔植骨融合修复退变性腰椎滑脱并发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良好的植骨融合率,但经椎间孔植骨融合更有利于保护神经根及硬膜囊、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多孔β-磷酸 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对羊腔隙性松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李平 王臻 卢建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5期4063-4069,共7页
建立一种新型松质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和评价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对该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成年中国青山羊双侧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制备腔隙性松质骨缺损(直径10mm、深20mm),以颗粒型多孔β-TCP(A组)、粉末型多孔β-TCP(B组)进... 建立一种新型松质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和评价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对该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成年中国青山羊双侧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制备腔隙性松质骨缺损(直径10mm、深20mm),以颗粒型多孔β-TCP(A组)、粉末型多孔β-TCP(B组)进行修复,同时设立冻干异体骨(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术后4周、12周、24周进行X线片、CT及组织学以观察和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表明D组不能自行愈合;X线、CT示24周时A、B、C组均骨性愈合,图像数据分析示A组和C组、B组和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示A、B、C三组4周新骨开始长入,24周骨缺损基本修复,4周、12周、24周三组新生骨面积比分别为(6.82±0.84)%、(6.68±1.13)%、(19.98±1.32)%,(16.32±2.21)%、(16.88±2.43)%、(38.63±3.31)%,(37.67±5.52)%、(39.11±6.43)%、(55.67±4.38)%,统计学分析示C组修复效果好于A组、B组(P<0.05),A组、B组间无差异(P>0.05)。该骨缺损模型稳定、可靠,可较好得模拟一些临床中的腔隙性骨缺损环境;新型多孔β-TCP可良好修复该腔隙性松质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骨缺损 多孔β-磷酸 冻干异体骨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支架-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牟善松 毛萱 +1 位作者 石海涛 汤顺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9-571,共3页
本文通过多孔 β 磷酸三钙陶瓷的性能研究 ,发现将孔度提高到 4 0 %以上、孔径在 10 0~ 5 0 0微米之间时 ,陶瓷还保持一定强度 ;X 射线衍射证实陶瓷组成为 β 磷酸三钙晶体。预期该支架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支架 多孔β-磷酸陶瓷 制备 性能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即刻种植骨界面结合的beagle犬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莹 何惠宇 胡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索即刻种植骨界面骨性结合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6只beagle犬麻醉后无创拔除第3、4前磨牙,分别制作近中及颊壁≥2mm的骨缺损,一侧即刻植入种植钉,并在骨缺损处植入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材料为实验组,另一侧即刻植入... 目的:探索即刻种植骨界面骨性结合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6只beagle犬麻醉后无创拔除第3、4前磨牙,分别制作近中及颊壁≥2mm的骨缺损,一侧即刻植入种植钉,并在骨缺损处植入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材料为实验组,另一侧即刻植入种植钉,但骨缺损处不加处理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切片染色镜下观察:到3个月时实验组骨缺损区基本被新骨充满,而空白组新骨修复仅有2/5,种植体表面有纤维包裹。结论:利用beagle犬下颌前磨牙构建的近中及颊壁≥2mm的即刻种植体-骨间的骨缺损,与临床即刻种植骨缺损相似,可作为研究即刻种植骨界面骨性结合的实验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β-磷酸陶瓷(β-TCP) 动物模型 即刻种植 骨缺损
下载PDF
组织工程修复区早期牙移动压力侧牙周组织的改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一涵 张飞飞 +2 位作者 包世婕 魏斌 宫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讨牙槽骨组织工程修复区内早期牙移动时压力侧的牙周改建情况,为组织工程技术在正畸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并扩大拔牙窝,建立双侧牙槽骨的超临界骨缺损,分别以实... 目的:探讨牙槽骨组织工程修复区内早期牙移动时压力侧的牙周改建情况,为组织工程技术在正畸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并扩大拔牙窝,建立双侧牙槽骨的超临界骨缺损,分别以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颗粒型多孔β磷酸三钙(beta-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复合构成的组织工程骨和对照组单纯β-TCP支架进行右侧和左侧骨缺损修复。术后8周,选取6只兔进行植骨区取材,评价2组的成骨效果。对剩余兔进行下颌两侧第二磨牙加力,近中向牵引4周。分别在加力后的第1、2、3、4周各处死6只动物,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作组织学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计数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植骨术后8周,实验组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牵引4周后,正畸牙在实验组牙槽骨修复区内的移动量大于对照组。牵引第2、3、4周时,实验组移动牙压力侧的破骨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SCs复合β-TCP支架能够良好地修复牙槽骨缺损,邻牙在组织工程修复区内早期移动时,再生的牙周组织改建活跃,有加速牙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颗粒型多孔β磷酸支架 骨改建 组织工程 牙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