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空间-协调注意力UNet的多作物分类提取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祥 张学林 王建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32-141,共10页
为弥补目前多作物分类提取精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探究不同尺度数据集对网络精度的影响,该研究对协调注意力进行改进,并将此模块加入到UNet网络中,以验证改进后的空间-协调注意力UNet(spatial-coordinate attention UNet,SPCA-UNet)的合... 为弥补目前多作物分类提取精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探究不同尺度数据集对网络精度的影响,该研究对协调注意力进行改进,并将此模块加入到UNet网络中,以验证改进后的空间-协调注意力UNet(spatial-coordinate attention UNet,SPCA-UNet)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以1500×1500像素分辨率数据为输入的网络提取精度最高,UNet和DeepLab v3+网络模型对尺度信息不敏感;在注意力比较试验中,改进的空间-协调注意力的平均交并比、平均像素精度、平均精准率、平均召回率均优于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和CA(coordinate attention)模块,平均交并比达到了92.20%,平均像素精度达到95.97%,比CA模块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像素精度分别高出1.16和0.76个百分点。改进的空间-协调注意力可以很好地保持作物边界信息,由于其较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孤岛现象不明显,不容易出现错分漏分现象。在多作物数据集上,对空间位置信息的关注所带来的精度收益更高,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多特征层拼接融合信息的方式对于多作物提取更为有效,在UNet、PSPNet、DeepLab v3+和SPCA-UNet网络模型中,基于改进的空间-协调注意力的UNet网络获得了最好的效果,平均交并比相比其他3种网络平均交并比最高的UNet高出1.3个百分点。该研究成果可为多作物的精细化分类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空间注意力 作物 UNet网络 分类提取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姬魁洲 李耀明 +2 位作者 李顾鹏 王现美 王红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89,94,共6页
为了满足多作物联合收获机在收获不同作物时的割台调节需求,研发了割台地面仿形机构,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传感器协同工作的方法检测割台高度,将检测的割台高度平均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模糊控制器来调节割台高度。对4LZ-5B型多作... 为了满足多作物联合收获机在收获不同作物时的割台调节需求,研发了割台地面仿形机构,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传感器协同工作的方法检测割台高度,将检测的割台高度平均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模糊控制器来调节割台高度。对4LZ-5B型多作物联合收获机进行了割台高度自动调控的仿真与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收割油菜、水稻和谷子时,割台高度自动调控系统均能稳定运行,且割台高度控制误差不大于15mm,可以满足不同作物的收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作物 割台 高度调节
下载PDF
基于多作物总产量最大的灌溉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习清 柴强 谢军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3,22,共4页
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水资源极度缺乏,如何将有限的灌溉水资源有效分配到多种作物间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考虑作物敏感系数、有效降雨量、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的同时,还考虑了作物的市场价格和单位产量因素,建立了多作物、多约束的非线性灌... 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水资源极度缺乏,如何将有限的灌溉水资源有效分配到多种作物间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考虑作物敏感系数、有效降雨量、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的同时,还考虑了作物的市场价格和单位产量因素,建立了多作物、多约束的非线性灌溉优化模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时,借鉴遗传算法中杂交的概念,得到了基于杂交的混合粒子群算法(BreedPSO),并应用实例进行计算,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解决多作物间灌溉水量优化配置问题,同时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灌溉优化 粒子群算法 杂交
下载PDF
种植Bt棉花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在我国多作物生态系统中的发生与危害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孔明 陆宴辉 《中国基础科学》 2009年第3期27-28,共2页
为防治棉铃虫,我国1997年开始种植Bt棉花,到2000年已在华北地区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由于人类对于大规模种植Bt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认识,Bt棉花对害虫地位演化的影响受到高度重视并引起广泛争议。本研究组... 为防治棉铃虫,我国1997年开始种植Bt棉花,到2000年已在华北地区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由于人类对于大规模种植Bt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认识,Bt棉花对害虫地位演化的影响受到高度重视并引起广泛争议。本研究组在1997—2007年间在河北省系统研究了棉铃虫在Bt棉花田和常规棉花田的种群动态,结合华北地区1992—2006年100个试验点棉铃虫种群监测数据的模型分析表明:Bt棉花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破坏了棉铃虫在华北地区季节性多寄主转换的食物链,压缩了棉铃虫的生态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而且高度抑制了棉铃虫在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其它作物田的发生与危害。这一研究成果明确了我国商业化种植Bt棉花对靶标害虫的生态效应,为阐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对昆虫种群演化的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对发展利用Bt植物可持续控制重大害虫区域性灾变的新技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花 棉铃虫 作物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多作物同步识别 被引量:7
5
作者 许淇 李启亮 +2 位作者 Mathilde De Vroey 张吴平 范锦龙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作物类型遥感识别是农业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获取作物种植面积、长势信息并进行产量估算提供了手段。目前,对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宗农作物进行单一识别或两类间分类识别的技术研究较多,对研究区多种农作物同步分类识别的研究较少。... 作物类型遥感识别是农业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获取作物种植面积、长势信息并进行产量估算提供了手段。目前,对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宗农作物进行单一识别或两类间分类识别的技术研究较多,对研究区多种农作物同步分类识别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利用Landsat 8数据开展宁夏农作物分类,对八种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玉米、水稻、苜蓿、蔬菜、葡萄、枸杞和瓜类进行同步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方法可以满足研究区内多类作物同步监测的需求,精度可达80%以上。单时相分类精度可达到81.8%,后分类处理精度可达到82.8%,时间序列分类精度可达到85.1%,时间序列分类和后分类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精度。随机森林分类精度随着树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树的数量足够多时,模型趋于稳定,特征变量对精度的影响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特征变量设置为总特征变量的平方根或对数时,精度达到最佳。因此,基于对分类实验时效性的考虑,将参数分别设置为Ntree=100,Mtry=总特征变量的平方根或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作物识别 分类后处理 单时相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同化系统的作物产量预测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钰 杨武德 +2 位作者 段丹丹 冯美臣 王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同化系统的尺度效应4方面进行论述。并且针对农业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应充分挖掘多源遥感数据、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和数据算法的优势,最终实现以机理模型为纽带的作物估产模式,并为制定田间管理策略、规划粮食产业布局和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数据同化系统 作物生长模型集合 源遥感数据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新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苏少泉 《现代农药》 CAS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从推广抗草甘膦大豆以来,抗性大豆、棉花、玉米与油菜非常迅速地发展,与此同时,抗性杂草也开始发生与蔓延,因此,一些公司开始迅速开发既抗草甘膦又抗其它作用机制除草剂的作物,此种多抗性作物给种植者提供控制杂草抗性的措施,并使抗除... 从推广抗草甘膦大豆以来,抗性大豆、棉花、玉米与油菜非常迅速地发展,与此同时,抗性杂草也开始发生与蔓延,因此,一些公司开始迅速开发既抗草甘膦又抗其它作用机制除草剂的作物,此种多抗性作物给种植者提供控制杂草抗性的措施,并使抗除草剂作物在农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作物 抗性作物 进展
下载PDF
草甘膦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苏少泉 滕春红 《世界农药》 CAS 2014年第3期8-11,共4页
评述了草甘膦的开发与特性,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及草甘膦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草甘膦 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 抗性作物
下载PDF
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产量分层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董志新 李绍长 +4 位作者 李俊华 刘建国 孟宝民 慕自新 魏凌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59-262,共4页
论述了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发育及其在群体冠层中分层构成产量的一般规律。大豆植株结荚数量以上、中层为多 ,而粒重的分层比例是中层略大于上层。不同粒荚的分层分布 ,以三粒荚所占产量的比重最大(占 4 2 .78% ) ,而且大多... 论述了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发育及其在群体冠层中分层构成产量的一般规律。大豆植株结荚数量以上、中层为多 ,而粒重的分层比例是中层略大于上层。不同粒荚的分层分布 ,以三粒荚所占产量的比重最大(占 4 2 .78% ) ,而且大多数分布在植株的中、上层 ;其次是二粒荚 (占 2 5 .73% ) ,主要分布在上、中层。研究认为 ,组成大豆群体产量的主体在植株中、上层 ,并以上层的二粒荚的粒数和中层的三粒荚的荚重构成产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粒产量 分层规律 大豆 生长中心作物 冠层 结荚数量 结荚习性
下载PDF
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少泉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抗草甘膦作物大量、广泛使用草甘膦会造成高选择性压力,促使杂草对草甘膦抗性的发展,因此面对草甘膦抗性与耐性杂草群落,不能长期单纯依靠草甘膦来治理杂草。笔者介绍了非草甘膦抗性作物的发展,如抗草铵膦、咪唑啉酮、磺酰脲、溴苯腈、... 抗草甘膦作物大量、广泛使用草甘膦会造成高选择性压力,促使杂草对草甘膦抗性的发展,因此面对草甘膦抗性与耐性杂草群落,不能长期单纯依靠草甘膦来治理杂草。笔者介绍了非草甘膦抗性作物的发展,如抗草铵膦、咪唑啉酮、磺酰脲、溴苯腈、环己烯二酮、HPDD以及PPO抗性作物;同时一些公司正在开发新的除草剂抗性作物技术,将草甘膦抗性与其它除草剂抗性结合在一起,而分子积累则可将除草剂抗性基因集中于相同基因构成中,从而易于获得多种性状并开发多抗性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除草剂作物 草甘膦 抗性作物
下载PDF
晚商中国(1250~1046BC)农业制度的优越性研究:来自考古稳定同位素的新证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宁 王宇 +1 位作者 陶思远 吴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2,共11页
研究表明,作为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中原地区的两次农业模式转变,极大地提升了该地区的农业产量和抗灾能力,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崛起.第一次是在早期复杂社会形成时期(2500~1600BC)率先由单品种农作物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过... 研究表明,作为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中原地区的两次农业模式转变,极大地提升了该地区的农业产量和抗灾能力,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崛起.第一次是在早期复杂社会形成时期(2500~1600BC)率先由单品种农作物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过渡,第二次是在商代(1600~1046BC)之后逐步地由依赖粟黍向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旱作农业模式转变.为此,文章选择商王朝建都和统治核心区域的郑州地区首次发现密集而排列有序的一处商代晚期墓葬群(郑州黄河路109号院墓地)出土的30例人骨和7例殉狗为研究对象,展开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商代晚期郑州地区的绝大多数先民仍以C_(4)类(粟黍)食物为主,不同时期、性别、年龄和经济地位先民的食物结构差异并不明显,但是C_(3)类(水稻和小麦)食物增多.此外,文章通过梳理多个遗址的考古稳定同位素和植物浮选结果发现,多品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在商代主要存在于都城级别的高规格等级遗址中,推测与其推广难度有关,体现了商代晚期中原地区农业制度的先进性和复杂性,为早期中国(1250~1046BC)农业制度的优越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路109号院 商代晚期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品种农作物制度 优越性
原文传递
多光谱作物生长传感器温度特性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乃森 倪军 +4 位作者 董继飞 曹卫星 姚霞 田永超 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57-164,共8页
基于光谱的作物无损监测技术可实时地获取作物生长信息,进而为作物的生长调控提供数据支持,为推广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制了低成本的多光谱作物生长传感器。传感器监测作物720和810nm光... 基于光谱的作物无损监测技术可实时地获取作物生长信息,进而为作物的生长调控提供数据支持,为推广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制了低成本的多光谱作物生长传感器。传感器监测作物720和810nm光谱反射率,根据反射率反演作物的叶层氮含量、叶层氮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叶干重等作物生长信息。为提高传感器田间应用的温度稳定性,该文研究了温度对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并利用符号回归技术构建了传感器反射率的温度补偿。试验于恒温恒湿试验箱中进行,试验温度分别设定为6、11、15、20、25、30、35、40,44、49、54、62℃,相对湿度保持为40%不变,以40%和60%反射率标准灰度板为传感器的监测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强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电压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反射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构建的温度补偿模型使反射率因温度影响产生的波动由1%~2.6%下降到0.45%以下,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反射率的温度补偿模型可显著降低温度对传感器反射率的影响(P=0.015&lt;0.05)。该文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为其他传感器的温度补偿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监测 温度 光谱作物生长传感器 反射率 温度补偿
下载PDF
激素类除草剂使用方面的新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少泉 《世界农药》 CAS 2014年第5期12-14,共3页
评述了激素类除草剂2,4-滴与麦草畏转基因抗性作物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 2 4-滴 麦草畏 抗性作物
下载PDF
丘陵旱坡耕地多熟作物覆盖少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凡 徐凤来 童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了深度地开发丘陵旱坡耕地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自1984年以来开展了多熟作物覆盖,结合少耕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三年的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区酸性较强的旱坡地上,应用这一综合的配套技术措施,不仅可节省投资6.55%、增产正副产品7.1... 为了深度地开发丘陵旱坡耕地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自1984年以来开展了多熟作物覆盖,结合少耕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三年的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区酸性较强的旱坡地上,应用这一综合的配套技术措施,不仅可节省投资6.55%、增产正副产品7.14%、纯收益增值15.28%,而且还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保护土壤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旱地 坡地 少耕 作物覆盖
下载PDF
商代前期中原地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初探:以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宁 桑哲成 +1 位作者 刘效彬 吴倩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郑洛地区作为夏商王朝建都和统治的核心区域,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现,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郑洛地区作为夏商王朝建都和统治的核心区域,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现,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这一种植制度在商代前期中原地区的具体实践情况,本文选取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时期)29例先民肢骨和23例先民肋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先民骨胶原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1‰~7.0‰,平均值为–9.5‰±2.1‰(n=52),δ^(15)N值变化范围为7.3‰~10.5‰,平均值为8.9‰±0.7‰(n=52),先民仍以C_(4)类食物(粟黍)为主,但是也包含少量C_(3)类(水稻、小麦或大豆)食物,证明中原地区自龙山时代出现的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商代得以延续,但是粟作农业的主导地位,始终未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的旱作农业经济模式习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京楼遗址 商代 中原地区 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 C、N稳定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除草剂多抗性作物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少泉 滕春红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草甘膦抗性作物已经发展10余年,给农业生产中杂草治理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目前,作物单纯抗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已经终止,下一代抗性技术将是对草甘膦抗性与其他除草剂抗性相结合。简要介绍了多抗性作物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草甘膦 草甘膦抗性作物 除草剂抗性作物
原文传递
多茬作物栽培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
17
作者 汪静 钟顺福 《大科技》 2013年第19期257-258,共2页
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l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 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l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继续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作物高产潜力等多茬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集成,同时还要注意在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如果在农作物栽培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巨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农业产业 调整作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多雨年份作物的田间管理
18
作者 关勤 张娟 《新农业》 2005年第10期21-21,共1页
十春九旱的瓦房店市,2005年却迎来了一个气候特殊的年份.进入4月份以来,降雨量超过往年同期的1倍以上,气温低于常年同期1~2度,地温偏低而且回升速度较慢;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严重不足.这些不良的气象因素,使今年的大田作物播种期推迟7~10... 十春九旱的瓦房店市,2005年却迎来了一个气候特殊的年份.进入4月份以来,降雨量超过往年同期的1倍以上,气温低于常年同期1~2度,地温偏低而且回升速度较慢;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严重不足.这些不良的气象因素,使今年的大田作物播种期推迟7~10天;出苗后,低温阻碍了幼苗生长,个别地块出现紫苗现象.由于降雨量过大,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土壤中水分出现饱和;降低了土壤氧气含量,使得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了吸收养分的能力和数量,导致地上部生长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年份作物 田间管理 排涝处理 铲地 趟地 化学除草 施肥方法 病虫害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