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疫语言服务团”的实践与思考 |
李宇明
赵世举
赫琳
|
《语言战略研究》
|
2020 |
42
|
|
2
|
从“外语通”到“外国通”——关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转型的思考 |
肖华锋
卢婷
|
《当代外语研究》
|
2019 |
7
|
|
3
|
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外语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
黄辉辉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8
|
|
4
|
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以《疫情防控外语通》研发为例 |
刘晓海
田列朋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0 |
4
|
|
5
|
第二外语通识课课程定位及教学模式探讨 |
李金秀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6
|
大学外语选修课教师反思——以“基础法语入门”课程为例 |
景娜娜
|
《求知导刊》
|
2015 |
1
|
|
7
|
基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中医药院校外语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
张李赢
|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20 |
0 |
|
8
|
外语通识课的多媒体网络生态环境构建 |
米涛
陈娜
|
《新西部(中旬·理论)》
|
2013 |
0 |
|
9
|
良师益友 步步高外语通9288S、9288T |
don
|
《个人电脑》
|
2006 |
0 |
|
10
|
外语非通用语人才跨国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
郑锡伟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1
|
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跨国培养模式探析 |
郑锡伟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高职院校外语类人文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例谈 |
潘文娇
|
《文教资料》
|
2019 |
2
|
|
13
|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强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
张永怀
|
《天津电大学报》
|
2020 |
1
|
|
14
|
新时代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改革为例 |
于大春
|
《文教资料》
|
2018 |
0 |
|
15
|
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视角 |
张永怀
|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6
|
外语类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以南通大学为例 |
黄刚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7
|
PENMAN可以进行外语学习 |
|
《电子与电脑》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