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转子间骨折压缩外固定支架的生物力学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合润基 黄士中 +6 位作者 邹天明 陈广祥 王以进 王东来 李力 韦敏祥 吴延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86-588,共3页
我院自1992年以来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7例。用6具新鲜湿尸股骨通过机械测试股骨间转子间骨折处应力分布,伸张,位移,扭转。它的固定作用比麦氏鹅头钉及Ender钉强,经临床应用显示这种固定方法操作简单。
关键词 固定 支架 股骨 骨折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欧梁 卢敏 +2 位作者 张永辉 张田田 邝高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1990.1—2017.3)中有关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1990.1—2017.3)中有关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作为结局指标。原始研究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风险偏移评估工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项研究850例患者,研究质量均存在高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发现:与石膏相比,小夹板可以显著提高Gartland-Werley评分[OR=2.25,95%CI(1.34,4.90),P<0.01],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OR=0.29,95%CI(0.11,0.75),P<0.01]。与切开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支架比较,小夹板可以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SMD=-0.87,95%CI(-1.10,-0.64),P<0.01]和[SMD=-1.04,95%CI(-1.39,-0.68),P<0.01]。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有利于缩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关节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 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人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戴海东 明文义 +2 位作者 赵进征 吴旭东 李友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7期1-3,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60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动力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固定,比较三种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三组比较中,切口长度... 目的 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60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动力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固定,比较三种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三组比较中,切口长度以外固定架最短,其他两组相差无异,术中输血量和引流量以动力加压钢板最多,手术时间以外固定架固定最短;术后的近远期效果以带锁髓内钉固定最明显,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居中,外固定架固定最差.带锁髓内钉固定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固定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下载PDF
超关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7
4
作者 林国兵 李平生 李重茂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80-581,I003,共3页
应用80-I型多功能外固定器跨踝关节超关节外固定治疗15例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伴踝关节骨折或脱位,结合软组织处理,预后优良率达90%以上。本治疗方式解决了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困难,可使肢体恢复近正常长度... 应用80-I型多功能外固定器跨踝关节超关节外固定治疗15例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伴踝关节骨折或脱位,结合软组织处理,预后优良率达90%以上。本治疗方式解决了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困难,可使肢体恢复近正常长度,另外对踝关节起到弹性固定作用,有利于踝关节骨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功能重建。故作者认为该治疗方式是治疗伴有踝关节稳定系统破坏的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可采用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 关节脱位 固定 固定
原文传递
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施展 张卫国 +2 位作者 余毅 汪阳 蒋林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634-2636,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7例,分别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5例。根据Stewart等改良的Sarmiento评分...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7例,分别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5例。根据Stewart等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标准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分别行影像学及腕关节功能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门诊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根据Stewart等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标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钢板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钢板内固定组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28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88.1%;外固定架组优19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内固定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正中神经刺激1例;外固定架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钉道感染3例,螺钉松动2例。结论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与外固定架相比,钢板内固定骨折对位更好,术后复位丢失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钢板 固定 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6
作者 缪杰佳 沈钊雄 李逸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桡骨远端骨折较多采取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新型的内植物包括桥接钢板、髓内钉、人工腕关节等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另外,保守治疗、外固定支架、经皮穿针术等方法也是临床常选用的方法。近年,腕关节镜、新型骨水泥、3... 桡骨远端骨折较多采取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新型的内植物包括桥接钢板、髓内钉、人工腕关节等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另外,保守治疗、外固定支架、经皮穿针术等方法也是临床常选用的方法。近年,腕关节镜、新型骨水泥、3D打印、数字化技术等新型技术为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精确、稳定的诊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的关键仍然离不开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偏角,需结合患者损伤特点及康复要求,并尽可能选用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文章就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策略及其相关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 固定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纸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福林 齐越峰 +5 位作者 田宁宁 房定一 刘式明 孙昭 鲍树仁 赵兴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 :研究纸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6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3组 ,纸夹板组 2 0例 ,木夹板组 2 0例 ,石膏组 2 0例。经复位、固定后 ,分别在 4周后摄 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测量... 目的 :研究纸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6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3组 ,纸夹板组 2 0例 ,木夹板组 2 0例 ,石膏组 2 0例。经复位、固定后 ,分别在 4周后摄 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测量比较又侧肢体的甲襞微循环、第二掌骨骨密度 ,并以比正常骨折愈合时间提前多少为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纸夹板在疗效、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患肢甲襞微循环和第二掌骨骨密度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 ( P<0 .0 5 ,P<0 .0 1 )。结论 :纸夹板能有效地保证固定的稳定 ,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固定 微循环 骨密度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系统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8
作者 陈山林 田光磊 +4 位作者 田文 郜永斌 朱瑾 易传军 郭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1月,应用Orthofix装置以外固定法治疗25例3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4例19处,指骨骨折11例(近节指骨6例,中节指骨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0...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1月,应用Orthofix装置以外固定法治疗25例3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4例19处,指骨骨折11例(近节指骨6例,中节指骨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0例。横行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8例,短斜形骨折3例,关节内骨折4例。手术方法是首先在靠近关节处打入第一枚固定针。根据骨折位置、骨长度选择标准型或“L”型针管夹,将其套在第一枚针上。针管夹和皮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10mm。然后,根据骨块的大小,以平行孔或相聚孔的方式打入第二枚固定针。根据骨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杆并安放第二套针管夹。然后,松开球形关节和其中一枚针管夹,试行复位,位置满意后,拧紧所有固定螺栓。对于关节内骨折,术后2周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外骨折,术后次日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24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用TAM法评价术后手指活动度,关节外组优良率95.2%,关节内组优良率75%。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针道感染3例,钢针折断1例。结论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骨折 固定 术后 关节 治疗 针管 TAM 长度 微型 应用
原文传递
新鲜齿状突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 被引量:43
9
作者 闫明 王超 王圣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0-655,共6页
目的:总结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54例。按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7例,ⅡB型23例,ⅡC型8例,Ⅲ型16例。4例伴有脊髓损伤(ⅡB... 目的:总结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54例。按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7例,ⅡB型23例,ⅡC型8例,Ⅲ型16例。4例伴有脊髓损伤(ⅡB型3例,ⅡC型1例)。ⅡA型、2例合并相邻椎体骨折的ⅡB型、6例ⅡC型和Ⅲ型患者采用Halo-vest外固定;16例ⅡB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5例移位严重的ⅡB型和2例ⅡC型采用后路寰枢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均超过24周,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1例Halo-vest外固定治疗者中,30例在12周时获得骨折愈合,其中4例(ⅡB型1例,Ⅲ型3例)原始骨折有前移位者,在牵引复位、Halo-vest固定后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但无神经压迫表现;1例2周时复查骨折前移位,改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后获骨性融合。16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B型骨折患者13例骨折愈合,3例在24周时骨折仍未愈合,骨折端有明显骨质吸收;7例寰枢关节固定融合患者在12周时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Halo-vest外固定适合治疗ⅡA型、无或轻度移位ⅡC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但原始有前移位的骨折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移位。可复位的ⅡB型骨折适合齿状突螺钉固定,但骨折移位大的ⅡB型和粉碎性骨折宜及早采用寰枢固定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分型 固定 固定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2
10
作者 韩立仁 穆卫东 +2 位作者 陈志强 张东东 韩士章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9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20例,GustiloⅢC型4例)。在患肢上安放Ilizarov外固定架...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9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20例,GustiloⅢC型4例)。在患肢上安放Ilizarov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缺损10cm×6cm,胫骨骨缺损(8±4)cm。对15例胫骨骨缺损〈5cm的患者使用Ⅰ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9例胫骨缺损〉5cm的患者采用Ⅰ期清创、骨运输-骨延长。对15例患者采用Ⅰ期清创,封闭创面或缩小创面、骨搬移,Ⅱ期清理皮肤嵌顿及清理骨折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2c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19例未通过额外手术进行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植皮成活,2例通过局部旋转皮瓣修复覆盖创面。结论Ⅰ期使用l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搬移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固定 ILIZAROV技术 胫骨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牟勇 黄东 +3 位作者 胡春兰 吴伟炽 林浩 冯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228-32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üedi-AllgwerⅡ型25例,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üedi-AllgwerⅡ型25例,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18例,有限切开后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后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6例。治疗效果分析应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6.4±3)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全部愈合。A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B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愈合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软组织条件差、开放性损伤的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的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科手术 固定 固定 植骨
下载PDF
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梅国华 张长青 +4 位作者 罗从风 蔡培华 范存义 姜佩珠 曾炳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对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应用功能治疗方法(早期肘关节活动)与传统石膏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7例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随机分成两组;石膏固定组:长臂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开始功能... 目的评价并比较对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应用功能治疗方法(早期肘关节活动)与传统石膏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7例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随机分成两组;石膏固定组:长臂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开始功能锻炼。功能治疗组:骨折后不用外固定或短期内应用(固定时间3~10d),早期进行关节活动。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评定标准对两组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1]。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其中石膏组33例,功能治疗组34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石膏固定组平均为90.8分,极好14例,好14例,一般5例,优良率达84.8%。功能治疗组平均为96.5分,极好22例,好12例,优良率达100%;功能治疗组明显优于石膏固定组(P<0.01)。结论早期肘关节活动可显著提高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非手术治疗 Ⅱ型 石膏固定 关节活动 功能评分 肘关节功能 治疗组 治疗效果 固定方法 治疗方法 功能锻炼 固定时间 评定标准 随访时间 骨折后 优良率 早期 固定 平均
原文传递
骨穿针微型支架外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4例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辉 辛志顺 +1 位作者 王晓丹 王世清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采用单针或双针交叉穿越关节的固定.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固定方法不够牢固,术后常发生针滑移,关节分离再脱位.1988~1993年我们试用骨穿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14例,效... 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采用单针或双针交叉穿越关节的固定.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固定方法不够牢固,术后常发生针滑移,关节分离再脱位.1988~1993年我们试用骨穿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1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 关节固定 固定
下载PDF
经皮穿针骨水泥球结状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14
作者 马志新 李晓东 +5 位作者 黄涛 肖宇龙 刘晓民 李恩超 李惠明 苏伯固 《中华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1-224,共4页
针对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特点,利用骨水泥对钢针的坚强锚固作用,作者设计了经皮穿针骨水泥球结状外固定技术。经生物力学测试,用该技术固定的骨折标本,平均最大抗压能力达到187±32.4kg(χ±s),与鹅颈钉相近(P... 针对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特点,利用骨水泥对钢针的坚强锚固作用,作者设计了经皮穿针骨水泥球结状外固定技术。经生物力学测试,用该技术固定的骨折标本,平均最大抗压能力达到187±32.4kg(χ±s),与鹅颈钉相近(P值>0.25)。自1991年1月以来,采用该技术共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50例(平均年龄64.1岁)。有48例经过平均20.5个月随访,优良44例(91.7%),尚好4例(8.3%)。作者认为该技术通过对钢针进行“两点锚固”和建立稳定的三角形整体结构,可有效地防止髋内翻并实现可靠固定,作为一种创伤轻微的有限手术,有其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部 骨折 骨水泥 固定
原文传递
短缩-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8
15
作者 黄雷 赵刚 +4 位作者 王慎东 苏彦农 方礼明 谢明 王满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索单纯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通过短缩一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37例为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2例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 目的探索单纯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通过短缩一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37例为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2例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1例,Gustilo ⅢC型1例)。在患肢上安放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平均缺损12cm(6~24cm),胫骨骨缺损平均9cm(4~22cm)。对胫骨骨缺损〈5cm的患者使用一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22例胫骨缺损〉5cm的患者采用清创,腓骨截骨.短缩肢体〈5cm。对炎症局限、胫骨截骨部皮肤正常而且远离伤口的患者同期行胫骨截骨术,否则于1.0~1.5个月后二期行胫骨截骨术延长恢复肢体的长度。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10~4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mm,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4例胫骨缺损患者诉膝部疼痛。5例胫骨蠓损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2例胫骨缺损出现下胫腓分离。1例再骨折。结论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进行短缩.延长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应谨慎使用。对于软组织缺损少的小腿一期短缩的安全限度为3cm,最终短缩6cm。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急性胫骨开放骨折小腿一期可以短缩9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固定 骨延长术 胫骨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长军 孙永丽 +2 位作者 于烨 高贤 马嘉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1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根据术前X线片与骨折端的具体移位情况给予适当的手法复位,待骨折端位置矫...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1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根据术前X线片与骨折端的具体移位情况给予适当的手法复位,待骨折端位置矫正满意后,用4块小夹板及3根绷带条对患肢进行外固定,最后应用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比较复位前与复位后掌倾角、尺偏角。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5.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Dienst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19例,可2例,差2例。患者自感腕部疼痛缓解时间4~6 d,平均5.0 d;手背肿胀消退时间6~9 d,平均7.6 d;骨折愈合时间28~42 d,平均36.0 d。复位后掌倾角及尺偏角较复位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无需进行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 固定
原文传递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预防肘内翻的探讨 被引量:36
17
作者 魏世隽 陈庄洪 +3 位作者 韩芳 熊昌源 蔡贤华 李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膏固定)9例,手术治疗组(D组)12例。对A组与B组以及4组中的Ⅲa型骨折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着重对肘内翻的预防加以探讨。结果:所有病例经4-36个月随访,通过摄患侧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治疗前后测量鲍曼氏角(BA角)、携带角(CA角),参照郭仲华等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的评定。A组与B组的疗效比较(χ^2=0.132,P=0.716〉0.05),无显著性差异;C、D组与A、B组中的Ⅲa型骨折治疗结果比较(χ^2=6.078,P=0.014〈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肘内翻的预防应贯穿于骨折复位、固定、复查的全过程。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正确的复位方法,合理的复位判断及固定方式,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无论对保证肘关节的功能还是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均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手法复位 牵引 固定
下载PDF
留置导尿管不同外固定法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胡明明 王清 +1 位作者 陈瑶 沈小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4期912-913,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方法对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病人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126例,按留置导尿管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引流管经大腿上方走行后固定于床旁,对照组引流管经大... [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方法对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病人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126例,按留置导尿管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引流管经大腿上方走行后固定于床旁,对照组引流管经大腿下方走行后固定于床旁,比较留置导尿7d内CAUTI发生率、漏尿发生率、病人疼痛程度、皮肤受引流管压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7d内CAUTI、漏尿、皮肤压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引流管经大腿上方固定可有效降低病人的CAUTI发生率、漏尿发生率以及预防局部皮肤压迫,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固定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舒适度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秋根 沈洪兴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4年第4期197-199,共3页
肱骨干骨折的固定及其骨愈合存在特殊性,易并发骨不连、桡神经损伤等。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肱骨干骨折治疗方面的主要文献,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手术以微创和功能对位为目标,选择合理的内固定和手术入路,重视术后处... 肱骨干骨折的固定及其骨愈合存在特殊性,易并发骨不连、桡神经损伤等。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肱骨干骨折治疗方面的主要文献,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手术以微创和功能对位为目标,选择合理的内固定和手术入路,重视术后处理和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固定 固定 骨不连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泓鑫 纪双泉 +1 位作者 詹瑶璇 陈建平 《中国康复》 201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磁疗及推拿等常规康复治疗,并在每次康复治疗完毕后给予硬纸板进行外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磁疗及推拿等常规康复治疗,并在每次康复治疗完毕后给予硬纸板进行外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桡骨茎突处的疼痛评分(VAS)、Cooney腕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而Cooney腕关节功能状态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73.3%,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能够明显改善桡骨茎突处的疼痛和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并缓解腱鞘炎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冲击波 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