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通络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敬卿 肖婧 张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6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缺氧-复氧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收集培养液,测定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复方通络胶囊中、高剂量组能抑制缺氧...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缺氧-复氧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收集培养液,测定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复方通络胶囊中、高剂量组能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ET释放,提高NOS的活性,促进NO的释放(P<0.05,P<0.01)。结论:复方通络胶囊通过抑制ET释放,提高NOS的活性,促进NO的释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通络胶囊 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敬卿 肖婧 张绒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大鼠模型,造模前大鼠灌胃给药1周,以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为指标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MCAO大鼠是否...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大鼠模型,造模前大鼠灌胃给药1周,以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为指标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MCAO大鼠是否有保护作用。结果:复方通络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及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复方通络胶囊对MCAO大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 复方通络胶囊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光 张学山 徐光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9期821-822,共2页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通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总的生活能力状态优于...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通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总的生活能力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且对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活血通络 复方通络胶囊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预处理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后脑组织NOS 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婧 王敬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大鼠模型,造模前大鼠灌胃给药1周,以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MCAO大...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大鼠模型,造模前大鼠灌胃给药1周,以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MCAO大鼠的作用机理。结果:复方通络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动物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且能降低NOS活性。结论:复方通络胶囊能够降低模型动物NOS活性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对MCAO大鼠有预防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通络胶囊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 NOS MDA SOD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在合并高脂血症的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5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通络胶囊在合并高脂血症的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5例患者使用脱水、预防和控制感染、调节内环境平衡等治疗措施,并与34例联合使用复方通络胶囊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比较患者复查CT所示血肿量变化情况,并... 目的探讨复方通络胶囊在合并高脂血症的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5例患者使用脱水、预防和控制感染、调节内环境平衡等治疗措施,并与34例联合使用复方通络胶囊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比较患者复查CT所示血肿量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后观察组血肿量为(4.3±0.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9±1.1)mL(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高脂血症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通络胶囊,能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通络胶囊 高脂血症 急性 出血性脑梗死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3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学山 李戈 +1 位作者 李建光 李金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584-585,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方法:将5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4例和对照组196例,2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个月。治疗21d后进行神...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方法:将5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4例和对照组196例,2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个月。治疗21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评定及复查头颅CT以了解疗效;出院后随访3个月,进行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总的生活能力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且对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较为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通络胶囊 急性脑梗塞 中医药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治疗急性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学山 徐光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8期727-727,73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急性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通络胶囊。治疗21d后评价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3个月后评价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结果两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急性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通络胶囊。治疗21d后评价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3个月后评价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通络胶囊对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活血通络 复方通络胶囊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
8
作者 周惠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162-163,共2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情况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情况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力求减少西药用量,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复方通络胶囊 高血压 疗效
下载PDF
复方通络胶囊预处理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后血浆vWFTM含量和MMP-2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敬卿 肖婧 张绒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大鼠模型,造模前大鼠灌胃给药1周,以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为指标,观察复方...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CAO大鼠模型,造模前大鼠灌胃给药1周,以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为指标,观察复方通络胶囊对MCAO大鼠的作用机制。结果:复方通络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浆vWF、TM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能抑制MMP-2 mRNA的表达。结论:复方通络胶囊能够降低模型动物血浆vWF、TM含量,抑制MMP-2 mRNA的表达,对MCAO大鼠有预防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通络胶囊预处理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 VWF TM MMP-2 mRNA复方通络胶囊预处理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 VWF TM MMP-2 M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