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与颠覆:文化记忆视角下的童话改写
1
作者 余宁宁 朴玉明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7-181,共5页
安妮·塞克斯顿(Anne Sexton, 1928—1974)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自白派女诗人,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她的一生斩获无数诗歌界的奖项,诗集《生存或毁灭》(Live or Die, 1966)获得1967年普利策文学奖。塞克斯顿在诗歌中大胆地暴... 安妮·塞克斯顿(Anne Sexton, 1928—1974)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自白派女诗人,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她的一生斩获无数诗歌界的奖项,诗集《生存或毁灭》(Live or Die, 1966)获得1967年普利策文学奖。塞克斯顿在诗歌中大胆地暴露个人隐私、触及社会道德底线,被誉为“自白派的女祭司”,甚至被认为是该流派的“母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策文学奖 自白派 诗歌界 女诗人 童话改写 克斯顿 妇女解放运动 文化记忆
原文传递
安妮·塞克斯顿自白诗中的身体书写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保杰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共12页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以书写女性身体主题而独树一帜,其身体书写源于对安全感和亲密感的理解,表达女性对生活的诉求。塞克斯顿出于治疗精神疾病的需要而开始诗歌创作,但是她没有止步于言说个人身体的感受,而...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以书写女性身体主题而独树一帜,其身体书写源于对安全感和亲密感的理解,表达女性对生活的诉求。塞克斯顿出于治疗精神疾病的需要而开始诗歌创作,但是她没有止步于言说个人身体的感受,而是将自我情感的困境置于社会历史语境之下,并向商品社会中女性身体的物化提出挑战。她的诗歌话语和情欲主题相结合,构建起诗歌之“声”与情欲之“色”并重的女性身体自白。塞克斯顿式的身体自白在诗学层面书写“自我”,同时为女性性属赋予了社会历史的厚重,张扬身体书写的意识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自白诗 身体书写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塞克斯顿家庭挽诗中的“纪念品”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逸旻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8,共12页
家庭挽诗是自白派诗人塞克斯顿作品的核心构成。在这类诗歌中,日记、书信、剪贴薄、相片和肖像画等作为不可取代的“纪念品”意象,成功唤起了主体与已故亲人的身份协商和关系修通。但以往研究因着重于阐述传记细节与精神分析指涉,而忽... 家庭挽诗是自白派诗人塞克斯顿作品的核心构成。在这类诗歌中,日记、书信、剪贴薄、相片和肖像画等作为不可取代的“纪念品”意象,成功唤起了主体与已故亲人的身份协商和关系修通。但以往研究因着重于阐述传记细节与精神分析指涉,而忽略了上述意象作为媒介的表征内涵及其折射出的诗学用意。本文拟沿着关于“纪念品”概念的学理化阐释路径,辨析塞克斯顿家庭挽诗中由“书信”“画像”与“相片”所负载的三种微妙有别的媒介功能,指出这些意象为自白诗之主体话语建构所提供的策略依据,同时也尝试从文本内部检视诗人的媒介意识及其对20世纪中后期美国媒介文化语境的紧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挽诗 克斯顿 纪念品 媒介 主体建构
原文传递
用现代心理学破解格林童话——评安妮·塞克斯顿的《变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霞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年第4期145-146,共2页
《变形》是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最畅销的诗歌作品集,是对17个同名格林童话故事的改写和变形。诗人借助现代心理学对这些古老的故事重新加以阐释,从而将格林童话从儿童读物变身为反映人性、揭示人类自古至今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象征,完... 《变形》是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最畅销的诗歌作品集,是对17个同名格林童话故事的改写和变形。诗人借助现代心理学对这些古老的故事重新加以阐释,从而将格林童话从儿童读物变身为反映人性、揭示人类自古至今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象征,完全颠覆了格林童话在读者心目中的传统形象,使格林童话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格林童话 现代心理学
原文传递
对安妮·塞克斯顿诗歌技巧的再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予 白利兵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美国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创作技巧历来没有得到批评界的重视。她在自己总体诗学观的关照下,对诗歌的语言、格律、意象和诗歌形式有过深入的思考和用心的实践。她不厌其烦地修改自己的诗歌,是一位负责任的艺术家。她的创... 美国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创作技巧历来没有得到批评界的重视。她在自己总体诗学观的关照下,对诗歌的语言、格律、意象和诗歌形式有过深入的思考和用心的实践。她不厌其烦地修改自己的诗歌,是一位负责任的艺术家。她的创作实践是对传统诗学艺术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重新认识她的诗歌技巧有利于对诗人及其诗歌做出更加全面、深入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诗歌 技巧 重新认识
下载PDF
“多格女士”的世界观——论塞克斯顿信仰的消解与重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曾静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4,159,共7页
安妮·塞克斯顿虽然被划分在"自白派"诗人之列,但她的诗却富蕴强烈的反权威、反中心的解构思想,她试图以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和再现一个"非中心化"人类社会中的包容性和不确定性,以巨大的勇气把矛头直指人类社会... 安妮·塞克斯顿虽然被划分在"自白派"诗人之列,但她的诗却富蕴强烈的反权威、反中心的解构思想,她试图以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和再现一个"非中心化"人类社会中的包容性和不确定性,以巨大的勇气把矛头直指人类社会思想结构中两个既有的权力中心——父权和神权,用尖锐的诗性语言不断冲击现有僵化结构的中心地带,意在将其逐一消解。她的作品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带着后现代人文信仰,试图重构一个独立、平等、平面化的人类社会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后现代 去中心化 重构
原文传递
“上镜之机”:安妮·塞克斯顿的肖像意识与自我反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逸旻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32,共16页
2012年的“美貌门”事件使自白派诗人塞克斯顿以及作家相貌和作品审美之间的关系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纵观历史,摄影术的发明和普及拓深了原本基于文学署名的“作者”概念,使其在名流化和视觉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维度,这一效应在二战... 2012年的“美貌门”事件使自白派诗人塞克斯顿以及作家相貌和作品审美之间的关系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纵观历史,摄影术的发明和普及拓深了原本基于文学署名的“作者”概念,使其在名流化和视觉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维度,这一效应在二战后呈现为“上镜之机”所指称的文化现象与个人化诗学的相辅相成。以塞克斯顿为典型,一方面,诗人肖像的摄制与传播充当了个人化诗歌美学的构成与延伸,并与诗歌内部对自我进行重塑的诉求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上镜之机”所包含的“自我反观”的前提,也为第一人称诗歌在主体自我叙事方面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镜之机 克斯顿 个人化诗学 肖像意识 自我反观
原文传递
浅析安妮·塞克斯顿《她那一类》中的第一人称运用
8
作者 肖本罗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7期32-33,共2页
《她那一类》是美国自白派重要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代表作。它语气真诚,讲求形式与技巧。诗中不加区分地使用了"我",但实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叙事声音,相辅相成,使得诗中女巫的形象真实、感人。
关键词 克斯顿 第一人称 真诚 女巫
原文传递
诗歌作为一种展演——论安妮·塞克斯顿对“新批评”的扬弃
9
作者 张逸旻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238,共17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的诗歌诵读会作为新兴的文艺模式在美国蔚然成风,主张扬弃"新批评"旧传统的"新诗"诗人是其中的主力军,而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其对舞台语言的自觉追寻被学者视为诗歌表演研究的最佳...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的诗歌诵读会作为新兴的文艺模式在美国蔚然成风,主张扬弃"新批评"旧传统的"新诗"诗人是其中的主力军,而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其对舞台语言的自觉追寻被学者视为诗歌表演研究的最佳个案。塞克斯顿对五十年代"新批评"统御下的诗歌表演模式具有辩证性的认知,以"新批评"贫弱的舞台表现力为鉴,一方面借助摇滚乐的启示,重新凸显诗歌的声音属性以使之成为唤起观众共情的有效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吸收"方法派"戏剧表演理论,在诗歌诵读时诉诸身体与道具等物体质感,使其表演现场不仅是分享个人主义情感话语的空间,进而也成为推广与形塑这一话语的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诗会 克斯顿 “新批评” 方法派
原文传递
塞克斯顿《爱情诗》中的空间意象解析
10
作者 王丽莉 高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爱情诗》是美国诗人塞克斯顿的第四部诗集,也是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诗人笔下的爱情极端激烈,或撞击自我灵魂使之浴血重生,或撕心裂肺使其坠入深渊;诗行中空间意象丰富流露、俯拾皆是。本文结合文本解析"盒子""小屋&... 《爱情诗》是美国诗人塞克斯顿的第四部诗集,也是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诗人笔下的爱情极端激烈,或撞击自我灵魂使之浴血重生,或撕心裂肺使其坠入深渊;诗行中空间意象丰富流露、俯拾皆是。本文结合文本解析"盒子""小屋""身体"等意象,从诗人及读者两个心理层面探讨意象的空间感如何帮助诗人建构和书写爱情观,以及帮助读者拓展想象空间,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爱情诗》 爱情观 空间意象
下载PDF
论塞克斯顿《双重形象》一诗中的色彩美学
11
作者 王丽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色彩是产生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传递艺术美感的重要审美符号之一。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在诗歌创作中频繁使用色彩符号,利用不同颜色的对比和色调的变化来创造鲜明的图画,展示强烈的色彩感和意境感,表达... 色彩是产生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传递艺术美感的重要审美符号之一。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在诗歌创作中频繁使用色彩符号,利用不同颜色的对比和色调的变化来创造鲜明的图画,展示强烈的色彩感和意境感,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想法和情感,使读者获得并享受审美愉悦。文章以《双重形象》为例,以色彩美学视角解读文本,分析了诗人如何在色彩中发现诗歌,又如何利用色彩符号来丰富意象和加强诗歌张力,从而在读者心中投射出浓烈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双重形象》 色彩意象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浅谈塞克斯顿诗中的两性关系
12
作者 王艳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6期76-77,共2页
两性关系是美国诗人安妮.塞克斯顿诗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诗人在多篇诗作中描写了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两性关系。塞克斯顿以女性视角细腻地传达出现代女性在恋爱与婚姻中的感受和遭遇,有爱情的甜蜜,也有不幸和痛苦。
关键词 克斯顿 两性关系 爱情
下载PDF
真诚的声音 高超的技巧——浅析安妮·塞克斯顿的诗《她那一类》
13
作者 王艳霞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6期129-130,共2页
《她那一类》是美国自白派重要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代表作。它语气真诚,讲求形式与技巧。诗中不加区分地使用了"我",但实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叙事声音,相辅相成。诗人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模糊了叙事... 《她那一类》是美国自白派重要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代表作。它语气真诚,讲求形式与技巧。诗中不加区分地使用了"我",但实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叙事声音,相辅相成。诗人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模糊了叙事主体和诗人的界限。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自传色彩,但在表达作者心声的同时也反应了许多现代女性共同面临的问题。她们像诗中具有魔力的女巫那样孤独、有才华、被人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女巫 第一人称 真诚 自白派
原文传递
时代浪潮的回应当代摄影家的影像视域
14
作者 崔崔崔 《摄影之友》 2019年第9期36-43,共8页
每一届影像艺术博览会都会汇聚世界各地的重要画廊,展示摄影名家的重要作品,在今年的博览会中,亦会展示艺术、人文、时尚、风光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本篇展示4个画廊,9位摄影艺术家,共17幅精选作品。尼克·奈特Nick Knight代理画廊:Chr... 每一届影像艺术博览会都会汇聚世界各地的重要画廊,展示摄影名家的重要作品,在今年的博览会中,亦会展示艺术、人文、时尚、风光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本篇展示4个画廊,9位摄影艺术家,共17幅精选作品。尼克·奈特Nick Knight代理画廊: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1958年出生于伦敦,曾在伯恩茅斯和普尔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摄影。他于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85年,他的第一本书《光头党》获得了最佳书籍封面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亚当斯 摄影家 克斯顿 托马斯 山本耀司 摄影师 摄影协会 泰晤士河 黑白照片
原文传递
女性与禁忌——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主题初探
15
作者 王艳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12期84-85,共2页
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大部分诗歌作品都与女性有关。她以细腻的笔触从多角度描写了女性的生存境遇和深层心理状态。她的诗歌主题也常常打破以往的禁忌,以毫不妥协的真诚态度展现女性真实的生活感受。
关键词 克斯顿 女性 禁忌
下载PDF
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读安妮·塞克斯顿的诗《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
16
作者 王艳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第1期82-83,共2页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在《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两首诗里分别刻画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平凡的家庭妇女和非凡的女巫。二者看似不同,实则有着相似的生活体验。她们不认同传统社会规范对女性在生活中的定位,又无...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在《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两首诗里分别刻画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平凡的家庭妇女和非凡的女巫。二者看似不同,实则有着相似的生活体验。她们不认同传统社会规范对女性在生活中的定位,又无力挣脱,结果只有痛苦地活着。塞克斯顿虽然以在诗中大胆披露个人隐私著称,但她的这两首诗却对女性的自身处境和生命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揭示了现代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斯顿 现代女性 生存困境
下载PDF
凝视与反凝视——安妮·塞克斯顿诗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9
17
作者 洪雪花 马全振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02-109,共8页
作为20世纪美国诗坛"自白派"的代表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自白的口吻涉足社会禁区,以大胆的笔触书写了自我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的真实。她的诗歌关注女性问题,表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女性状况,揭示了同一时代女性在生... 作为20世纪美国诗坛"自白派"的代表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自白的口吻涉足社会禁区,以大胆的笔触书写了自我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的真实。她的诗歌关注女性问题,表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女性状况,揭示了同一时代女性在生活和内心层面所面临的双重困境,批判了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带有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旨在分析在男性凝视的权利机制中,女性如何成为被观者、成为客体和他者;同时诗人如何用反凝视策略来回应男性的凝视,并通过消解凝视的权利性,来颠覆二元对立论,以建构女性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 反凝视 安妮·克斯顿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女性身份的失格与探寻——安妮·塞克斯顿的女性主义自白
18
作者 唐亚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她以高度自传性和自白性的诗歌记叙了自身女性身份的失格和对女性身份的探寻。塞克斯顿看似完美女性生活的背后,掩藏的是一个受创伤的女儿、抑郁的妻子和歇斯底里的母亲,她把诗歌当作缓...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她以高度自传性和自白性的诗歌记叙了自身女性身份的失格和对女性身份的探寻。塞克斯顿看似完美女性生活的背后,掩藏的是一个受创伤的女儿、抑郁的妻子和歇斯底里的母亲,她把诗歌当作缓解痛苦的精神治疗方式。塞克斯顿的抑郁源于她持续一生对于自身女性身份的焦虑,一方面父权制度的压抑致使她女性身份认同的缺失,另一方面因从小母爱缺乏导致她成年后对于母性身份既渴望又否定的矛盾情结。在诗歌自白中,她试图探寻失去的自我,重新树立她的女性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克斯顿 女性身份 自白诗歌
下载PDF
安妮·塞克斯顿《变形》中的母女关系书写
19
作者 王妍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209-212,共4页
《变形》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代表诗歌作品集之一,是对17个同名格林童话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诗人在这部诗集中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广泛存在于女性同性关系中的困境,尤其是母女关系内的困境。研究结合《变... 《变形》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代表诗歌作品集之一,是对17个同名格林童话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诗人在这部诗集中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广泛存在于女性同性关系中的困境,尤其是母女关系内的困境。研究结合《变形》中的具体诗歌文本,对塞克斯顿关于母女关系的描写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并总结诗人力图书写的典型病态母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女性主义 《变形》 安妮·克斯顿 童话改写
下载PDF
生命与生态之殇——论安妮·塞克斯顿的脏污诗学
20
作者 却俊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92-195,共4页
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大胆批判当时媒体广泛宣传的“洁净”理想,其作品彰显出对人类物类及精神层面“脏污”特质的情有独钟。“脏污”主题贯穿了塞克斯顿的诗歌创作,涉及身体、生态、政治、人性等... 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大胆批判当时媒体广泛宣传的“洁净”理想,其作品彰显出对人类物类及精神层面“脏污”特质的情有独钟。“脏污”主题贯穿了塞克斯顿的诗歌创作,涉及身体、生态、政治、人性等不同维度的脏污书写,这一类型的书写象征着颠覆性的、以“审丑”反思为基轴的后现代脏污诗学范式的勃兴。塞克斯顿将作品置于脏污生成的历史背景与诗学理念中,力求揭示后现代工业语境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内部的社会矛盾、政治丑恶和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克斯顿 脏污诗学 后现代工业 生态危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