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构与颠覆:文化记忆视角下的童话改写 |
余宁宁
朴玉明
|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安妮·塞克斯顿自白诗中的身体书写 |
李保杰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3
|
塞克斯顿家庭挽诗中的“纪念品”叙事 |
张逸旻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用现代心理学破解格林童话——评安妮·塞克斯顿的《变形》 |
王艳霞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2 |
1
|
|
5
|
对安妮·塞克斯顿诗歌技巧的再思考 |
彭予
白利兵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1 |
1
|
|
6
|
“多格女士”的世界观——论塞克斯顿信仰的消解与重构 |
曾静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7
|
“上镜之机”:安妮·塞克斯顿的肖像意识与自我反观 |
张逸旻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8
|
浅析安妮·塞克斯顿《她那一类》中的第一人称运用 |
肖本罗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1 |
0 |
|
9
|
诗歌作为一种展演——论安妮·塞克斯顿对“新批评”的扬弃 |
张逸旻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0
|
塞克斯顿《爱情诗》中的空间意象解析 |
王丽莉
高鹏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1
|
论塞克斯顿《双重形象》一诗中的色彩美学 |
王丽莉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12
|
浅谈塞克斯顿诗中的两性关系 |
王艳霞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1 |
0 |
|
13
|
真诚的声音 高超的技巧——浅析安妮·塞克斯顿的诗《她那一类》 |
王艳霞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1 |
0 |
|
14
|
时代浪潮的回应当代摄影家的影像视域 |
崔崔崔
|
《摄影之友》
|
2019 |
0 |
|
15
|
女性与禁忌——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主题初探 |
王艳霞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9 |
0 |
|
16
|
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读安妮·塞克斯顿的诗《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 |
王艳霞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 |
0 |
|
17
|
凝视与反凝视——安妮·塞克斯顿诗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
洪雪花
马全振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9
|
|
18
|
女性身份的失格与探寻——安妮·塞克斯顿的女性主义自白 |
唐亚琪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9
|
安妮·塞克斯顿《变形》中的母女关系书写 |
王妍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20
|
生命与生态之殇——论安妮·塞克斯顿的脏污诗学 |
却俊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