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基因组大小的进化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米娟 程莹寅 +1 位作者 张婉婷 夏晓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188-3195,共8页
基因组记录着物种的全套核苷酸序列信息,其大小与物种进化地位之间的关系由于"C值悖论"的提出而引人关注.本文回顾了关于基因组大小研究的历史,简述了基因组大小和细胞性状及自身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假设,并在不同... 基因组记录着物种的全套核苷酸序列信息,其大小与物种进化地位之间的关系由于"C值悖论"的提出而引人关注.本文回顾了关于基因组大小研究的历史,简述了基因组大小和细胞性状及自身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假设,并在不同分类尺度上分析了影响基因组大小进化的可能因素.我们认为随着进化地位的提高和相应的遗传信息量增加,基因组大小有增加的内在必然性;但是在真核生物中,随着基因组的增大,增加的DNA逐渐由基因序列转变为主要是内含子和基因间区等非编码DNA序列,而非编码序列的大量增加并不明显改变物种的进化地位,却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基因组大小与物种进化复杂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导致了C值悖论.我们认为分子突变导致了基因组大小的变化,而自然选择对保留有益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组大小 C值悖论 进化 基因 基因间区 非编码DNA序列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Stellaria media by PCR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文哲 董婷霞 +2 位作者 戚欢阳 卢振强 詹华强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Aim To provide a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fork medicine Stellaria media (Linn. ) Cyr. (Herba Stellariae mediae) (Caryophyllaceae) from its adulterant Myosoton aquaticure (L.) Fries (Herba... Aim To provide a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fork medicine Stellaria media (Linn. ) Cyr. (Herba Stellariae mediae) (Caryophyllaceae) from its adulterant Myosoton aquaticure (L.) Fries (Herba Myosoti aquatici) (Caryophyllaceae)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ology. Methods A molecular genetic approach has be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S. media for the first time. 5S-rRNA spacer domain was amplified by PCR from the isolated genomic DNA, and the PCR products were then sequenced. Result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S. media and M. aquaticum were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ir identity. Furthermore,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ree Stellaria species, S. vestita, S. longifolia and S. radians, were also measured for the sake of providing the evidence of the biological phylogeny of SteUaria. Diversity between DNA sequence and restriction enzyme mapping among a variety of the species was found in their 5S-rRNA spacer domains. Conclusion The 5S-rRNA spacer domains can be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for differentiating S. media from M. aquaticum and in phylogenetie studies of Stella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llaria media Myosoton aquaticum 5S-rRNA spacer domain DNA sequence Stellaria
下载PDF
我国亚热带地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成运 周俊初 +1 位作者 杨江科 段广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3,共6页
利用16S rDNA PCR-RELP、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DNA IGS PCR-RE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湖北仙桃及重庆等亚热带地区的31株大豆快生型根瘤菌(fast-growing rhizobia)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 利用16S rDNA PCR-RELP、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DNA IGS PCR-RE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湖北仙桃及重庆等亚热带地区的31株大豆快生型根瘤菌(fast-growing rhizobia)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R-RE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大豆根瘤菌都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聚成一类。供试代表菌株YcS2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的该序列相似性超过99.5%。16S-23S rDNAIGS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分为10个基因型,在87%的相似性上分为4个类群。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0个代表菌株进行16S-23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个供试菌株分为2个群,群Ⅱ(YcS3、ZzS1、YcS14)与新疆中华根瘤菌CCBAU110聚在一起,群Ⅰ(其余7个菌株)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聚在一起。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多样性 16S RDNA 基因间区
下载PDF
Q热立克次体中国株的16S-23SrDNA间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廷徽 温博海 +2 位作者 万泽生 俞树荣 张雪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4,共5页
用PCR扩增了 7株中国分离株 (七医、新桥、雅安、李、YS 8、YS 9和YH 1 1 )和2株国际参考株 (Henzerling和Grita)的 1 6S 2 3SrDNA基因间区 ,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它们仅在少数几个碱基位上有不同。在第 6 0位上 3个云南... 用PCR扩增了 7株中国分离株 (七医、新桥、雅安、李、YS 8、YS 9和YH 1 1 )和2株国际参考株 (Henzerling和Grita)的 1 6S 2 3SrDNA基因间区 ,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它们仅在少数几个碱基位上有不同。在第 6 0位上 3个云南分离株YS 8、YS 9、YH 1 1和Grita株与Stein等报道的序列 (包括九里、其它国际参考株和一些法国临床分离株 )的碱基序列一致 ,为“C” ;其他 5株为“A” ,此位点的不同可能与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相关。另外 ,YS 9株在第 8和 2 0 8位、新桥株在第 43 2位也分别出现缺失 ,可能与适应不同的动物宿主或在实验室传代情况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体 16S-23S rRNA基因 基因间区 序列分析 Q热 立克次体
下载PDF
狂犬病疫苗株生物学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德启 郭恒 扈荣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48-249,共2页
狂犬病(Rabie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毒病。尽管应用狂犬病疫苗控制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每年全球仍有1千多万人接受暴露后治疗,约55 000人死亡,其中约40%是儿童,而且死亡人数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狂犬病的高... 狂犬病(Rabie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毒病。尽管应用狂犬病疫苗控制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每年全球仍有1千多万人接受暴露后治疗,约55 000人死亡,其中约40%是儿童,而且死亡人数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狂犬病的高致死性使其成为第七个重要的全球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基因间区 变异(遗传学) 转录 遗传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家蚕微孢子虫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申子刚 潘国庆 +3 位作者 许金山 李田 刘含登 周泽扬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9-586,共8页
为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家蚕微孢子虫的SSUrDNA,rDNA-ITS,rDNA-IGS,Sec61β5′上游序列(Nb-IGS1)和Hsp705′上游序列(Nb-IGS2)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它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态性... 为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家蚕微孢子虫的SSUrDNA,rDNA-ITS,rDNA-IGS,Sec61β5′上游序列(Nb-IGS1)和Hsp705′上游序列(Nb-IGS2)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它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其中rDNA-ITS和rDNA-IGS遗传多样性最为明显,序列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包括多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单碱基的转换和颠换;而对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分析发现,Nb-IGS1和Nb-IGS2序列中存在着少量的变异位点.结合GenBank中Nosema属微孢子虫的同源序列,分别构建rDNA-ITS和rDNA-IGS系统树,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家蚕微孢子虫遗传分化比较明显.研究表明家蚕微孢子虫种内存在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遗传多态性 核糖体小亚基 基因间区
下载PDF
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诱导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吕聪颖 赵刚彬 吕贯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55-1259,共5页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由基因和基因间区组成.基因转录时,从转录起始点开始到该基因的转录终止点结束,形成独立的转录单元.然而有少量的文献表明,转录有时会通读基因间区,产生包含上游基因、基因间区和下游基因的融合基因转录本.融合转录本...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由基因和基因间区组成.基因转录时,从转录起始点开始到该基因的转录终止点结束,形成独立的转录单元.然而有少量的文献表明,转录有时会通读基因间区,产生包含上游基因、基因间区和下游基因的融合基因转录本.融合转录本经基因间剪接而成为有功能的成熟转录本.对真核生物转录诱导融合基因的基因间剪接方式、产生机制和意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间区 转录 融合转录本
下载PDF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间区缺失突变体在北京的发现与证实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宇楠 程晓龙 +4 位作者 赵萍萍 陈亚萍 芦佳 李常保 姚磊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1-1598,共8页
在北京发现两种致病性有差异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毒株,得到两个不同的TYLCV分离物BJ03和BJ04,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长扩增测序。TYLCV-BJ03全长为2 781 bp,TYLCV-BJ04全长为2 740 bp。进化树分析显示,... 在北京发现两种致病性有差异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毒株,得到两个不同的TYLCV分离物BJ03和BJ04,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长扩增测序。TYLCV-BJ03全长为2 781 bp,TYLCV-BJ04全长为2 740 bp。进化树分析显示,这两个毒株分别属于以色列株系TYLCV-IL进化分支下中国的两个不同亚群。二者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15%,主要差异在基因间区(intergenic region,IR)。BJ04比BJ03的IR区在互补链方向TATA-box与保守的9核苷酸序列之间缺失41个碱基。通过针对缺失片段设计的特异引物验证,进一步证实了TYLCV的IR区缺失突变体的存在。在对温室中不同发病番茄样本的检测中,同时检测到被两种毒株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基因间区 序列缺失
原文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芳 刘军 +5 位作者 易滨 雷红 涂显春 孙敏霞 刘琳 赵晓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406-4408,共3页
目的建立鲍氏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为预防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鲍氏不动杆菌recA基因和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为目的基因,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该方法对... 目的建立鲍氏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为预防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鲍氏不动杆菌recA基因和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为目的基因,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该方法对1株鲍氏不动杆菌标准株和12株临床株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用该方法直接对临床环境采样标本进行检测,能够检出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建立鲍氏不动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为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鉴定 基因间区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原文传递
5S-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金银花药材道地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59
10
作者 李萍 蔡朝晖 邢俊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 研究金银花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 用 SDS法提取金银花 L onicera japonica不同居群、外类群细毡毛忍冬 L.similis和山银花 L.confusa的总 DNA,进行 5 S- r RNA基因间区的 PCR扩增和测序 ,并用软件 Mega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 研究金银花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 用 SDS法提取金银花 L onicera japonica不同居群、外类群细毡毛忍冬 L.similis和山银花 L.confusa的总 DNA,进行 5 S- r RNA基因间区的 PCR扩增和测序 ,并用软件 Mega进行分析。结果  L onicera L.属植物 5 S- r RNA基因间区约 2 10 bp,其中 G+C含量较高 ,达 70 %左右 ,不同居群的 L.japonica碱基序列有差别 ,通过测序可以进行鉴别。L.confusa与 L.japonica间的遗传距离较大。结论 种间 5 S- r RNA基因间区的序列差异大于种内 ;道地药材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 ;道地与非道地药材之间的遗传距离大于道地药材之间的遗传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道地性 5S-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 中药
下载PDF
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基因序列及生物碱含量比较 被引量:23
11
作者 蔡朝晖 李萍 +2 位作者 李松林 董婷霞 詹华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以AS和AS-1为引物对4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2个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以AS和AS-1为引物对4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2个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均为588bp;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相当,气相色谱结果也表明,它们含有相同的单体生物碱,只是各单体生物碱的含量不同。结论: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差异不是由碱基序列,而是由小环境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道地药材 5S-rRNA基因间区序列 生物碱 基因序列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鉴定肉苁蓉属植物(英文) 被引量:25
12
作者 韩建萍 宋经元 +6 位作者 刘昶 陈君 钱俊 朱英杰 石林春 姚辉 陈士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0,共5页
肉苁蓉的干燥肉质茎是常用中药材, 药典收录基源植物有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两种, 但是市场上经常会与黄花列当、草苁蓉、盐生肉苁蓉及沙苁蓉等混用。本文对不同类群肉苁蓉及混淆品的叶绿体 psbA-trnH基因间区进行 PCR 扩增并测序, ... 肉苁蓉的干燥肉质茎是常用中药材, 药典收录基源植物有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两种, 但是市场上经常会与黄花列当、草苁蓉、盐生肉苁蓉及沙苁蓉等混用。本文对不同类群肉苁蓉及混淆品的叶绿体 psbA-trnH基因间区进行 PCR 扩增并测序, 获得了该区间的完整序列, 用 K-2P 法建立了系统进化树, 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相符。所得结果显示, psbA-trnH 片段序列在肉苁蓉及混淆品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 肉苁蓉属各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从 0.077% 到 0.743%, 种内遗传距离从 0% 到 0.007%, 种内和种间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肉苁蓉属各种与黄花列当的遗传距离为 0.979% 至 1.149%, 与草苁蓉的遗传距离为 1.066% 至 1.224%。研究结果表明psbA-trnH 基因间区可以作为条形码来鉴定肉苁蓉及其混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A-trnH基因间区 肉苁蓉 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鉴定山东丹参为新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晓娟 韩建萍 +5 位作者 李建秀 陈晓辰 张龙霏 李佳 顾正位 张永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38-1344,共7页
为从分子水平鉴定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物种,本研究采用psbA-trnH序列对山东丹参、丹参(S.miltiorrhiza)和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共计33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获得了该间隔区的完整序列。采用CodonCod... 为从分子水平鉴定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物种,本研究采用psbA-trnH序列对山东丹参、丹参(S.miltiorrhiza)和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共计33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获得了该间隔区的完整序列。采用CodonCode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应用MEGA5.0计算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构建UPGMA树。结果显示,山东丹参psbA-trnH序列长度约为391 bp,丹参和白花丹参psbA-trnH序列长度约为386 bp,psbA-trnH序列在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山东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丹参和白花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1,山东丹参与丹参种间遗传距离为0.034~0.04,与白花丹参种间遗传距离为0.005~0.008,山东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均远远小于丹参和白花丹参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聚类结果显示山东丹参与丹参、白花丹参(变型)可明显区分,这与形态分类特征相符。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确立了山东丹参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揭示了山东丹参与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山东丹参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提供DNA遗传分子鉴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psbA-trnH基因间区可作为条形码来鉴定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A-trnH基因间区 山东丹参 丹参 白花丹参 DNA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栽培稻种内rDNA基因IGS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小军 欧立军 +2 位作者 李文嘉 梁满中 陈良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9-1573,共5页
以普通野生稻为对照,将rDNA基因间区(IGS)序列用于栽培稻种内不同亚种以及亚种内不同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种内IGS序列长度为2130~2145bp,G+C含量为74.59%~75.29%,变异位点229个,占10.70%,信息位点76个,占3.51%。IGS... 以普通野生稻为对照,将rDNA基因间区(IGS)序列用于栽培稻种内不同亚种以及亚种内不同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种内IGS序列长度为2130~2145bp,G+C含量为74.59%~75.29%,变异位点229个,占10.70%,信息位点76个,占3.51%。IGS序列中籼亚种和粳亚种之间有38个亚种标志性碱基差异,主要分布在IGS5′端近400bp的序列中。用IG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能将栽培稻的籼亚种和粳亚种分为两大类,亚种内不同亲缘关系的品种也能区分开。本研究结果支持爪哇稻为栽培稻中一个独立亚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核糖体 基因间区(IGS) 系统树
下载PDF
LincRNA-EPS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远舟 刘凯 +1 位作者 王雅冰 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EPS(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EP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牙周膜细胞(mouse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m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 目的:探究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EPS(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EP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牙周膜细胞(mouse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m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lincRNA-EPS基因敲除的C57BL/6J小鼠。分离培养野生型及lincRNA-EPS基因敲除型mPDLCs,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制备纳米粒材料,搭载lincRNA-EPS过表达质粒,并测定转染效率。设立5个实验组:野生型对照组(WT组)、野生型刺激组(WT+LPS组)、敲除型对照组(KO组)、敲除型刺激组(KO+LPS组)和挽救实验组(KO+LPS+lincRNA-EPS组)。在WT+LPS组、KO+LPS组及KO+LPS+lincRNA-EPS组中添加100 ng/mL的LPS,刺激6 h,其中,在KO+LPS+lincRNA-EPS组中提前加入lincRNA-EPS过表达质粒进行转染。WT组及KO组不做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实验组炎症因子cxcl10、cxcl12、cxcl14、IL-1α、IL-6 mRNA的表达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炎症因子cxcl10、IL-1α、IL-6的蛋白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lincRNA-EPS基因敲除的C57BL/6J小鼠模型;搭载lincRNA-EPS过表达质粒的纳米粒成功转染了mPDLCs,转染效率接近20%;在无LPS刺激的状态下,KO组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低,且与WT组无差异(P>0.05),lincRNA-EPS基因的缺失不会导致mPDLCs炎症因子基础表达量的改变;LPS刺激6 h后,KO+LPS组和WT+LPS组相较于各自的对照组,各个炎症因子的表达均上调(P<0.05),且KO+LPS组相较于WT+LPS组,各炎症因子表达上调更为显著(P<0.05),说明lincRNA-EPS缺失的mPDLCs受到LPS刺激时,更易引发强烈的炎症因子表达;KO+LPS+lincRNA-EPS组相较于KO+LPS组,炎症因子的表达量下调(P<0.05),可见外源性lincRNA-EPS的转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lincRNA-EPS对LPS诱导的mPDLCs炎症因子表达起负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 脂多糖 牙周炎 小鼠牙周膜细胞
下载PDF
生物强化MBR系统处理溴氨酸启动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竞 邢林林 +3 位作者 曲媛媛 周集体 宋智勇 吕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7-651,共5页
采用鞘氨醇单胞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模拟溴氨酸废水进行处理.考查了生物强化MBR启动期溴氨酸的降解、污泥特性及细菌生理状态的变化,并用DNA指纹技术——核糖体基因间区序列分析(RISA)揭示MBR启动期污泥的菌群变化.结果显示,采... 采用鞘氨醇单胞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模拟溴氨酸废水进行处理.考查了生物强化MBR启动期溴氨酸的降解、污泥特性及细菌生理状态的变化,并用DNA指纹技术——核糖体基因间区序列分析(RISA)揭示MBR启动期污泥的菌群变化.结果显示,采用生物强化可以使MBR迅速启动并稳定运行.在启动期,污泥浓度下降,沉降性和絮凝性变好;脱氢酶活性下降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胞外聚合物中蛋白和多糖含量略有上升;启动期末期膜出水溴氨酸脱色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RISA指纹分析表明污泥系统多样性减少,形成了降解溴氨酸的功能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 膜生物反应器 溴氨酸 核糖体基因间区序列分析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122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华杰 鲍柏军 +2 位作者 李森 蒋向阳 章培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01224(LINC01224)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83例,术中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LINC01224表达...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01224(LINC01224)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83例,术中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LINC01224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LINC01224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患者,统计3年生存率,分析LINC01224表达与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中LINC01224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19.206,P<0.01)。LINC01224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83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73.49%(61/83),以LINC01224相对表达量均值为基准,分为LINC01224高、低表达组,LINC01224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和LINC01224高表达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LINC01224呈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01224
下载PDF
棉花曲叶病毒大基因间区启动子在宿主植物中的表达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迎秋 刘玉乐 朱祯 《中国科学(C辑)》 CSCD 2000年第3期225-232,T001,共8页
棉花曲叶病毒(CLCuV)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双生病毒亚组Ⅲ.为了研究其基因组大基因间区(LIR)的功能,以CLCuV侵染的烟草叶片组织总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LIR并插入克隆载体.将LIR分别以互... 棉花曲叶病毒(CLCuV)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双生病毒亚组Ⅲ.为了研究其基因组大基因间区(LIR)的功能,以CLCuV侵染的烟草叶片组织总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LIR并插入克隆载体.将LIR分别以互补链及病毒链基因转录方向与gus报告基因和nos终止子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并测定转化植株的GUS活性,实验结果表明,LIR在互补链基因方向具有强启动子活性, GUS平均活性是CaMV 35S启动子的5~6倍,单株最高的GUS活性达到CaMV 35S启动子的 10倍;组织化学定位证实其在叶肉及维管组织均有活性. LIR在病毒链基因方向的启动子活性较低.报道了CLCuV来源的分离的LIR在互补链基因方向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启动子元件应用于植物遗传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间区 启动子 棉花曲叶病毒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lincRNA-p21通过STAT3信号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克祥 张正聪 +2 位作者 袁得峰 吕鹏飞 白小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7-803,共7页
目的:研究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p21(lincRNA-p21)通过STAT3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转染法构建lincRNA-p21过表达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转染空载体pcDNA3.1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后采用RT-qPCR... 目的:研究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p21(lincRNA-p21)通过STAT3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转染法构建lincRNA-p21过表达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转染空载体pcDNA3.1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后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中lincRNA-p21的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蛋白水平。用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SD19处理lincRNA-p21过表达的HCT11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和pcDNA组相比,pcDNA-lincRNA-p21组细胞中lincRNA-p21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生长受到抑制,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降低(P<0.05)。STAT3激活剂SD19处理过表达lincRNA-p21的HCT116细胞后,与pcDNA-lincRNA-p21组相比,pcDNA-lincRNA-p21+SD19组细胞中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升高,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lincRNA-p21过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激活STAT3信号通路可促进HCT116细胞的生长;lincRNA-p21可通过抑制STAT3信号激活而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p21 结直肠癌 STAT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CR-SSCP分析Q热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16S-23SrDNA基因间区
20
作者 胡廷徽 温博海 +1 位作者 万泽生 俞树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 建立快速分析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 16S 2 3SrDNA基因间区株间差异的PCR SSCP方法。方法 用半套式PCR扩增 7株中国分离株 (七医、新桥、雅安、李、YS 8、YS 9和YH 11)和 3株国际参考株 (九里、Henzerling和Grita)的 16S 2 3SrDNA基... 目的 建立快速分析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 16S 2 3SrDNA基因间区株间差异的PCR SSCP方法。方法 用半套式PCR扩增 7株中国分离株 (七医、新桥、雅安、李、YS 8、YS 9和YH 11)和 3株国际参考株 (九里、Henzerling和Grita)的 16S 2 3SrDNA基因间区 ,对扩增产物进行PCR SSCP分析。结果  3株云南分离株 (YS 8,YS 9和YH 11)与其它 7株之间的差异较大。与此区域的序列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的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由于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可发生变异 ,PCR SSCP是快速分析这些变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体 16S-23S rDNA基因间区 PCR-SSCP 中国分离株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