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质法联合超滤膜纯化侧柏叶黄酮成分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羡一 李瑞海 贾天柱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4期661-663,667,共4页
目的:利用均质法和超滤膜获得侧柏叶中较高纯度的黄酮总量成分。方法:以侧柏叶中杨梅苷等7个化合物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比超声、微波、回流和均质提取法的提取含量;利用正交试验,对均质时间、乙醇浓... 目的:利用均质法和超滤膜获得侧柏叶中较高纯度的黄酮总量成分。方法:以侧柏叶中杨梅苷等7个化合物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比超声、微波、回流和均质提取法的提取含量;利用正交试验,对均质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采用Biomax-5膜进行超滤膜分离。结果:单因素试验中以均质提取法提取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均质时间15 min,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10,提取3次。超滤膜分离条件,以流量为1.5 L·min^(-1),压力为0.8 kg进行膜分离。结论:均质法和超滤膜的结合,对于侧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可行,产品纯度高,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黄酮 正交试验 超滤膜
下载PDF
纯黏土地层锚杆加固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熊小华 刘安 黄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3-460,共8页
锚杆加固技术是一种提高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工程的锚杆加固设计大多基于经验,其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的定量计算均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准确评估纯黏土地层中纤维锚杆加固下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在极限分析上限法的理论框架... 锚杆加固技术是一种提高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工程的锚杆加固设计大多基于经验,其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的定量计算均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准确评估纯黏土地层中纤维锚杆加固下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在极限分析上限法的理论框架下,将二维均质法推广至三维。结合“锚杆—土”相互作用机理提出改进的三维均质法,再结合连续速度场概念,建立先进三维破坏模型。由于三维连续速度场中的速度计算较为复杂,将该模型三维离散化,通过三维能耗分析建立离散形式的能量方程,复杂的曲面积分被巧妙转化成相对简单的离散体求和,再采用强度折减法和二分法求解能耗方程得到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构建一系列数值模型进行对比,两者计算所得安全系数趋势一致、数值接近,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体现该模型计算效率的优越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对锚杆长度和锚杆密度2个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意法”施工时,在纯黏土地层中仅采用锚杆加固掌子面的效果不够理想,应结合其他加固技术(管棚加固、地表注浆等)以保证掌子面稳定和有效降低地表沉降。总体而言,所提出的三维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估纯黏土地层锚杆加固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可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锚杆 纯黏土 隧道掌子面 极限分析
下载PDF
均质法提取侧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振楀 李瑞海 贾天柱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选择均质法从侧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方法采用比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了含量测定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比超声、微波、回流和均质提取法,并利用正交试验,以均质时间、甲醇浓度、料液比和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总黄酮... 目的选择均质法从侧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方法采用比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了含量测定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比超声、微波、回流和均质提取法,并利用正交试验,以均质时间、甲醇浓度、料液比和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总黄酮浓度在0.008 96~0.053 76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2.07,RSD为2.77%。正交试验结果:均质时间15 min,甲醇浓度为70%,料液比1∶10,提取1次。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法简单易行,均质法比其他方法更为简便,省去对物料粉碎的步骤,且正交试验确定的试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总黄酮 芦丁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均值法用于临床血液学室内质控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君安 游艺 +2 位作者 张晓岚 李碧芳 唐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血液检测 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厚朴酚制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会珍 董丹丹 范明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442-4448,共7页
目的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分别比较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和磷脂复合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技术分析厚朴酚的存在状态。高压... 目的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分别比较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和磷脂复合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技术分析厚朴酚的存在状态。高压均质法制备厚朴酚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以厚朴酚原料药为参考,分别比较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溶出情况。SD大鼠分别ig给予厚朴酚、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厚朴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药动学行为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厚朴酚在固体分散体和磷脂复合物中均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厚朴酚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为(-29.16±1.83)mV,平均粒径为(161.37±3.77)nm。厚朴酚原料药在12 h内的累积溶出度为30.6%,而厚朴酚固体分散体、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磷脂复合物将其12h内累积溶出度分别提高至96.3%、76.4%、45.9%。ig给药后Cmax、AUC0~t和AUC0~∞等药动学参数与原料药相比均具有显著提高。其中,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将其Cmax由(429.67±53.12)ng/mL分别提高至(533.62±59.01)、(721.73±103.44)、(1 063.21±108.22)ng/mL。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至1.38、2.12、3.45倍。结论 3种制剂均可提高厚朴酚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但厚朴酚固体脂质纳米粒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磷脂复合物 固体分散体 固体脂纳米粒 生物利用度 药动学 溶剂挥发 高压 溶出度
原文传递
5-氟尿嘧啶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国广 周本谦 +1 位作者 李学明 韦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备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5-FU-PLGA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并对5-FU-PL-GA纳米粒的粒径及其分...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备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5-FU-PLGA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并对5-FU-PL-GA纳米粒的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内外释药进行了研究。结果:制得的5-FU-PLGA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85.4 nm,载药量为10.6%,包封率为52.7%,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Q=5.851 6t1/2+8.735(r=0.9923)。5-FU水溶液组在体内半衰期(t1/2)仅为0.36 h,tmax为0.26 h,AUC为18.15μg.h/mL,而同剂量的5-FU-PLGA纳米粒在体内t1/2为2.35 h,tmax为1.13 h,AUC为41.09μg.h/mL。结论:制得的5-FU-PLGA纳米粒可改变5-FU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延长5-FU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粒 高压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国广 徐元龙 李学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并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5-Fu-PLGA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并研究了5-Fu纳米粒的粒径、载药量...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并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5-Fu-PLGA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并研究了5-Fu纳米粒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5-FU-PLGA纳米粒为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85.4nm,载药量为12.4%±0.7%,包封率为64.1%±5.3%,体外释药符合H iguch i方程:Q=0.0585t1/2+0.087(r=0.9923)。结论所制5-FU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高压 体外释放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破壁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春延 张国财 +3 位作者 程方志 张国珍 赵博 林连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51-55,共5页
以灵芝孢子粉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法破壁灵芝孢子,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优化工艺及破壁孢子粉抗肿瘤作用。选取水为破壁溶剂,以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为试验因素,以灵芝孢子破壁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灵芝孢子破... 以灵芝孢子粉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法破壁灵芝孢子,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优化工艺及破壁孢子粉抗肿瘤作用。选取水为破壁溶剂,以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为试验因素,以灵芝孢子破壁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灵芝孢子破壁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破壁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150 MPa、均质次数3、料液比1∶100(g/m L),破壁率为94.35%。抗肿瘤实验表明,破壁灵芝孢子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为43.37%~57.59%,且肝体比和肺体比变化稳定,并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因此,破壁灵芝孢子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破壁 高压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元龙 李学明 +1 位作者 张琪 蔺胜照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38-843,共6页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近年来很受重视的一种新型药物传递载体,具有靶向、控释、提高药物稳定性、毒性小、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技术、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存在...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近年来很受重视的一种新型药物传递载体,具有靶向、控释、提高药物稳定性、毒性小、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技术、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纳米粒 制备方 药物传递载体 乳化剂 高压
下载PDF
依托泊苷静脉注射亚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玲玲 唐星 +1 位作者 何海冰 王静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2-897,共6页
本文旨在制备依托泊苷静脉注射亚微乳(ESE)并考察其体内外性质。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载药亚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工艺中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激光散射法和超滤离心法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长期留样观察其物理稳定性,恒温加速试... 本文旨在制备依托泊苷静脉注射亚微乳(ESE)并考察其体内外性质。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载药亚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工艺中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激光散射法和超滤离心法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长期留样观察其物理稳定性,恒温加速试验-威布尔分布拟合法考察其化学稳定性;以依托泊苷溶液为参比制剂,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测得亚微乳平均粒径(189.9±54.6)nm,zeta电位-32.6 mV,包封率91.7%。4℃长期留样9个月物理稳定性无显著变化,加速试验预测4℃有效期(T0.9)约为665 d。亚微乳和溶液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曲线均符合双隔室模型,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8.30±8.74)和(19.32±6.45)μg.h.mL-1。结果表明ESE避免了有机增溶剂的使用,物理化学稳定性较溶液显著提高,且未改变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亚微乳 高压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构建虾青素纳米乳液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婉仪 李璐 +1 位作者 解新安 李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4-210,共7页
为提高虾青素的稳定性,以生物大分子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负载虾青素的纳米乳液,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纳米乳液粒径和虾青素负载率为响应值,以乳化剂浓度、油水比、虾青素添加量3个因素为响应因子,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二... 为提高虾青素的稳定性,以生物大分子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负载虾青素的纳米乳液,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纳米乳液粒径和虾青素负载率为响应值,以乳化剂浓度、油水比、虾青素添加量3个因素为响应因子,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获得制备虾青素纳米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浓度1%(w/w),乳化温度55℃,乳化时间45 min,油水比1∶8.5,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为0.5%(w/w),按此工艺条件制备得到虾青素纳米乳液的粒径为238.84 nm,虾青素负载率可达到9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纳米乳液 高压 响应面
下载PDF
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测定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静静 李仙义 +2 位作者 袁海龙 靳士晓 韩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7-470,共4页
目的研究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并分别将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制成胶囊,以pH 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比较波... 目的研究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并分别将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制成胶囊,以pH 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比较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胶囊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结果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的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明显高于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胶囊(P<0.01)。结论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工艺简单易行,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棱甲素 纳米混悬剂 溶出度 高压
原文传递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表征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郜娜 范明松 +1 位作者 杨庆宇 郝海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060-4067,共8页
目的制备二氢杨梅素(DMY)磷脂复合物(DMY-PC)和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DMY-PC-NLC),并分别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DMY-PC,高压均质法制备DMY-PC-NLC。采用正交试验优化DMY-PC-NLC处方中固液脂质比例,固液脂... 目的制备二氢杨梅素(DMY)磷脂复合物(DMY-PC)和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DMY-PC-NLC),并分别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DMY-PC,高压均质法制备DMY-PC-NLC。采用正交试验优化DMY-PC-NLC处方中固液脂质比例,固液脂质材料总用量,DMY-PC投药量和泊洛沙姆188用量,得出DMY-PC-NLC最佳制备处方。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进一步将DMY-PC-NLC制备成冻干粉末,并比较DMY-PC和DMY-PC-NLC体外释放和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 DMY在DMY-PC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1H-NMR显示DMY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正交试验确定DMY-PC-NLC的最佳处方为固液脂质比例为5∶1,固液脂质材料总用量为325 mg,DMY-PC投药量为45 mg,泊洛沙姆188用量为0.9%。DMY-PC-NLC平均粒径为(197.25±4.42)nm,Zeta电位为(-18.2±2.1)m V,包封率为(71.68±1.36)%,载药量为(3.94±0.24)%。DMY-PC-NLC体外释药模型符合Weibull模型,方程为lnln(1-Mt/M∞)=0.700 1 lnt-1.954 1(r=0.971 4)。与DMY原料药相比,DMY-PC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1.63倍,而DMY-PC-NLC提高至3.22倍。结论与DMY-PC相比,DMY-PC-NLC进一步促进了DMY的体内吸收,有效提高了DMY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磷脂复合物 纳米结构脂载体 包封率 药动学 溶剂挥发 高压 正交试验 Weibull模型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柚皮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行为 被引量:16
14
作者 裴岩岩 闫春生 +1 位作者 牛美兰 郭志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34-2038,共5页
目的制备柚皮素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后,测定其粒径、PDI、Zeta电位、累积释放度。然后,研究纳米混悬剂体内药动学行为,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161.67±4.23)nm... 目的制备柚皮素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后,测定其粒径、PDI、Zeta电位、累积释放度。然后,研究纳米混悬剂体内药动学行为,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161.67±4.23)nm,PDI为0.105±0.011,Zeta电位为(-30.47±1.15)mV,40 min内累积释放度大于90%。与原料药比较,纳米混悬剂tmax显著缩短(P<0.05),Cmax、AUC0~t、AUC0~∞显著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了1.86倍。结论纳米混悬剂可有效改善柚皮素体内吸收,明显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纳米混悬剂 制备 体内药动学行为 高压
下载PDF
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法制备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祁明辉 易锬 +7 位作者 莫琪 邓景纯 张金兰 黄丽婕 黄崇杏 刘杨 赵辉 王双飞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以小麦秸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的方法,分层制备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CNC);分别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分层制备的小麦秸秆CNC进... 以小麦秸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的方法,分层制备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CNC);分别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分层制备的小麦秸秆CNC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硫酸水解预处理、离心收集得到的上层清液纳米纤维素(CNC-SL)为纳米纤维素晶须,与原料相比,其结晶度由48.61%提高至71.87%;硫酸水解预处理、离心收集的残余纤维固体(CNC-S)经8次均质处理制备的纳米纤维素(CNCSP),其粒径分布在100~200 nm,直径约为15 nm,为高结晶度的短棒状纳米纤维素晶须,晶型为Iβ型。与原料相比,CNC-SL和CNCSP的热稳定性均下降。与硫酸水解法制备CNC相比,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法制备的CNC得率较高;与机械均质化方法相比,此方法所需均质次数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纳米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晶须 硫酸水解 高压
下载PDF
美藤果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剑钊 黎攀 +3 位作者 许锦伟 林怀娜 谢蓝华 杜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6-222,共7页
为提高美藤果油在食品应用中的稳定性,降低美藤果油氧化变质的质量风险,利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美藤果油纳米乳液,对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乳化剂用量以及美藤果油添加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美藤果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最佳工艺参数... 为提高美藤果油在食品应用中的稳定性,降低美藤果油氧化变质的质量风险,利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美藤果油纳米乳液,对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乳化剂用量以及美藤果油添加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美藤果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为:均质压力90 MPa,均质5次,乳化剂质量分数2.5%,美藤果油添加的质量分数5%。在此工艺条件下,纳米乳液的粒径为(169.33±7.60)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115±0.002),Zeta电位为(-56.8±0.56)mV,分光比为(0.12±0.02)。综合LUMiSizer稳定性分析、4℃和室温贮藏90 d的结果表明,美藤果油的添加质量分数为5%和10%的纳米乳液样品,长期物理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较好,贮藏90 d后平均粒径最小仅增长了18.67 nm。该研究为美藤果油纳米乳液产品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促进了美藤果油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纳米乳液 高压 制备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隐丹参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郝海军 屈战果 范明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1-835,共5页
目的制备隐丹参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后,测定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隐丹参酮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混悬液(15 mg/kg),HPLC法测定隐丹参酮含有量... 目的制备隐丹参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后,测定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隐丹参酮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混悬液(15 mg/kg),HPLC法测定隐丹参酮含有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结果所得隐丹参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平均粒径为(175. 26±6. 07) nm,PDI为0. 068±0. 009,Zeta电位为(-34. 2±3. 4) m V,包封率为(87. 69±1. 97)%,载药量为(3. 75±0. 38)%,36 h内累积释放度为64. 13%。与隐丹参酮比较,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max、t1/2、Cmax、AUC0~t、AUC0~∞升高(P<0. 05,P<0. 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到226. 06%。结论隐丹参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纳米结构脂载体 制备 药动学 高压 HPLC
下载PDF
大黄酸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亚林 喻海洋 黄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29-2834,共6页
目的制备大黄酸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VP K30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粒径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检测纳米混悬剂形态、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 目的制备大黄酸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VP K30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粒径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检测纳米混悬剂形态、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黄酸及其纳米混悬剂的0.5%CMC-Na混悬液(50 mg/kg),于0.083、0.167、0.25、0.5、1.0、2.0、4.0、6.0、8.0、10.0、12.0 h采血,HPLC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PVP K30用量75 mg,均质压力100 MPa,均质次数15次,所得纳米混悬剂中纳米粒呈球形,分布均匀,无粘连,平均载药量为(32.14±0.92)%,Zeta电位为(-31.90±1.34)mV,粒径为(170.86±3.07)nm,40 min内累积溶出度为95.73%。纳米混悬剂t1/2、Cmax、AUC0~t、AUC0~∞高于原料药(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02倍。结论纳米混悬剂可改善大黄酸体内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纳米混悬剂 制备 体内药动学 高压 正交试验 HPLC
下载PDF
高通量SNP基因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唯意 姚开泰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2003年第6期333-336,共4页
在后基因组时代 ,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已迅速成为了生物医学许多领域的焦点。发展可靠、敏感、经济、稳定、高通量的SNP基因分型技术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着重于高通量SNP基因分型技术的原理。
关键词 高通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 SNP基因 耐受性 一步
原文传递
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欧春凤 叶盛英 +1 位作者 张静 韩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优化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生产工艺,提高包封率,减小颗粒粒径,最终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作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胆固醇—卵磷... 【目的】优化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生产工艺,提高包封率,减小颗粒粒径,最终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作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胆固醇—卵磷脂比、番茄红素—卵磷脂比、旋转蒸发温度、磷酸缓冲液pH),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胆固醇—卵磷脂比1:3,番茄红素—卵磷脂比1:20,旋转蒸发温度30℃,磷酸缓冲液pH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1.65%,平均粒径840nm。【结论】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具有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且脂质体包封率高、颗粒粒径小、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可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薄膜- 包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