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 被引量:191
1
作者 程强 寇小兵 +1 位作者 黄绍槟 周永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4-40,共7页
根据我国红层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背景 ,将我国红层划分为西南地区红层、西北地区红层、中南、东南地区红层和其他地区 (西藏及华北的部分地区 )红层。重点研究了以川滇红层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红层和以甘肃红层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红层 ,研究了... 根据我国红层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背景 ,将我国红层划分为西南地区红层、西北地区红层、中南、东南地区红层和其他地区 (西藏及华北的部分地区 )红层。重点研究了以川滇红层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红层和以甘肃红层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红层 ,研究了各个区域红层的地质构造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特征等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将研究区域的红层划分为四川盆地红层、西昌—滇中红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地质环境 碎屑岩 沉积地层
下载PDF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被引量:197
2
作者 顾连兴 胡受奚 +3 位作者 于春水 李宏宇 肖新建 严正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 ,主要岩性为富钠的玄武岩和流纹岩 ,其次是英安岩 ,安山质岩石极少出现。玄武岩的特征是 :少数岩石含有实际矿物石英 ,个别岩石含橄榄石斑晶 ;辉石主要是透辉石和次透辉石 ,其...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 ,主要岩性为富钠的玄武岩和流纹岩 ,其次是英安岩 ,安山质岩石极少出现。玄武岩的特征是 :少数岩石含有实际矿物石英 ,个别岩石含橄榄石斑晶 ;辉石主要是透辉石和次透辉石 ,其成分富含铝 (Al2 O3=4.17~ 5 .99)和钛 (Ti O2 =2 .80~ 4.78) ;基质中的长石主要是钠 -更长石 ,斑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长石和拉长石 ;全岩化学成分 CIPW计算结果绝大部分含 Di、Ol和 Hy,少数含 Qz和 Ne,在全碱 - Si O2 图中主要投影于亚碱性区 ,并接近碱性区 ;10 0 Mg/ (Mg+ΣFe) <6 5 ;ΣREE=38.73~ 134 .48,(L a/ L u) N=2 .75~ 4.0 3,δEu=0 .93~ 1.15 ;强不相容元素适度富集 ,Nb和 Ti适度亏损 ,Ni、Cr含量低 ,εNd和 εSr均为正值。这些特征表明 ,本区的玄武岩总体上属于橄榄拉斑玄武岩 ,并具有向碱性玄武岩和石英拉斑玄武岩两个方向演化的趋势。它们是来自亏损地幔的橄榄拉斑质玄武质或苦橄质岩浆经过分异并混染少量地壳物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大陆裂谷 火山岩 石炭纪 地质环境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76
3
作者 沈芳 黄润秋 +1 位作者 苗放 许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 ,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尤为重要。回顾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在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讨论 GIS在地质环境领域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技术路线。试...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 ,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尤为重要。回顾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在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讨论 GIS在地质环境领域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技术路线。试图基于 GIS空间分析方法 ,结合地质环境评价模型 ,探索出一条地质环境评价 GIS系统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空间分析 GIS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水库地区的水岩作用及其地质环境影响 被引量:100
4
作者 王思敬 马凤山 杜永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综述了水库地区水环境系统的变化及水岩作用类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库区地质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灾害的发生,提出以水环境变化和水岩作用为中心的水库地质环境评价和灾害预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库地区 水岩作用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 被引量:109
5
作者 蔡鹤生 周爱国 唐朝晖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往往要选择多个环境因子一起参与评价,确定它们的权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分析权值及定权模型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定权法合理、可行.
关键词 地质环境 质量评价 定仅法 专家-层次分析
下载PDF
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 被引量:68
6
作者 胡魁 《资源.产业》 2001年第5期8-10,共3页
矿业城市以开发矿产资源、向社会提供矿产品为主要职能或主要职能之一,鉴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随着资源耗竭引发的种种矛盾,我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当前都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本文阐... 矿业城市以开发矿产资源、向社会提供矿产品为主要职能或主要职能之一,鉴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和随着资源耗竭引发的种种矛盾,我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当前都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本文阐明了矿业城市的概念、类型划分和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了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以及按此标准筛选出的426个矿业城市(镇)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以实例论述了老年期矿业城市在结构调整、环境整治方面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策建议,并概括了探索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5个经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界定标准 可持续发展 政策 经验模式 中国 地质环境
下载PDF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被引量:74
7
作者 曾荣树 孙枢 +1 位作者 陈代钊 段振豪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碳隔离储存技...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碳隔离储存技术就是为解决CO2的处置而产生的,其核心就是考虑如何把产生的CO2与环境隔绝开来,不让温室气体影响人类生存的地球。这是积极面对的态度。本文阐述了CO2地下储存的基本原理与可行性,同时论述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有关地质环境问题。作者建议,中国应该开展对CO2隔离储存原理、技术的研究,以便在不远的将来,把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利用起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大气层 地下储存 排放 碳隔离 地质环境
原文传递
煤矸石的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68
8
作者 常允新 朱学顺 +1 位作者 宋长斌 卫政润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39-43,共5页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历史悠久 ,在数 10年的开采过程中 ,引发了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煤矸石危害是其中之一。境内各煤矿矸石堆存量达 6 6 5 1万m3,占地 3790 0hm2 。侵占大量耕地、林地、居民地和工矿用地 ,破坏地质地貌景观。矸石...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历史悠久 ,在数 10年的开采过程中 ,引发了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煤矸石危害是其中之一。境内各煤矿矸石堆存量达 6 6 5 1万m3,占地 3790 0hm2 。侵占大量耕地、林地、居民地和工矿用地 ,破坏地质地貌景观。矸石堆单体过大 ,形成矸石山 ,已引发渣石流和坍塌事故。 1980年以来 ,因此致死 19人 ,伤多人。浸溶试验结果表明 ,矸石淋滤液中SO42 - 、F- 、Mo、Se、总硬度、pH等成份或指标偏高 ,甚至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88)中的Ⅲ类水标准 ,局部已对水环境构成污染。煤矸石有害可溶物因地质条件、浸泡时间、堆放时间不同而变化 ,风化、侵蚀可导致有害可溶物的增加。莱芜煤田矸石堆附近土壤中的硫、氟、汞等成份比对照点偏高 ,但低于山东省土壤成份背景值。对莱芜煤田煤矸石抽样监测 ,其放射性低于国家《放射性防护规定》 (GBJ8- 74)的标准。矸石堆露天堆放过程中 ,粉尘及自燃产生的气体 ,污染大气环境。淄博矿区岭子煤矿矸石堆附近因此形成酸雨。“以防为主 ,综合利用”是矸石危害防治的原则 ,煤矸石中含有煤粉、黄铁矿、高岭石等 ,检选这些有用矿产 ,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可防止矸石自燃和淋滤液污染 ,文中对其反应过程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地质环境 污染 灾害 煤矸石 山东省
下载PDF
岩溶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生态问题 被引量:59
9
作者 袁道先 《南方国土资源》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质环境 水文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 地质灾害
下载PDF
论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62
10
作者 王思敬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7年第1期19-26,共8页
人类工程活动往往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同时它作为活跃的因素,又积极地影响着地质环境,促进其次生演化。地质环境的次生演化,常会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次生制约。因此,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这种... 人类工程活动往往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同时它作为活跃的因素,又积极地影响着地质环境,促进其次生演化。地质环境的次生演化,常会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次生制约。因此,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制约关系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工程环境效应。所涉及的相互作用理论,应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基础,是工程环境调控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地质环境 相互作用 环境效应
下载PDF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被引量:75
11
作者 刘传正 刘艳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69-1476,共8页
分析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概述了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反思了地质灾害防治理念的不足。从地质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视角,构建了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和地质安全评价体系。基本结... 分析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概述了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反思了地质灾害防治理念的不足。从地质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视角,构建了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和地质安全评价体系。基本结论是:应跳出单纯工程地质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惯性思维,将保护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有机结合,树立持续利用地质环境的科学观,更有效地达到减轻地质灾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防治体系 评价体系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城盆地岩溶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54
12
作者 贾亚男 袁道先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1-838,共8页
贵州水城盆地是我国裸露型岩溶分布区的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岩溶水文系统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地表各种污染物质的进入,但... 贵州水城盆地是我国裸露型岩溶分布区的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岩溶水文系统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地表各种污染物质的进入,但水城盆地20年来水质变化,以及水质污染区分布与土地利用分布的一致性,无疑可以认为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种土地利用矛盾,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是本地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对岩溶水的影响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岩溶地下水,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水城盆地 岩溶水 水质变化 可持续发展 地质环境
下载PDF
玉皇全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63
13
作者 周亚光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9期45-49,共5页
为了消除玉皇全采石场治理区地质灾害,修复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土地资源,基于工程概况与矿山基本情况,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包括设计条件、有关参数选取、工程总体布置以及设计工作量。研究有... 为了消除玉皇全采石场治理区地质灾害,修复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土地资源,基于工程概况与矿山基本情况,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包括设计条件、有关参数选取、工程总体布置以及设计工作量。研究有助于缓解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灰岩矿 恢复治理 采坑治理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被引量:59
14
作者 原振雷 肖荣阁 +2 位作者 李明立 朱嘉伟 徐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给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矿山剥离废矿石和脉石堆、矿山选矿废石、尾矿、冶炼熔渣、矿山酸性排水、土壤重金属元素、河流及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大气污染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矿山地质环境、周边及其下游生态系统。... 矿产资源开发给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矿山剥离废矿石和脉石堆、矿山选矿废石、尾矿、冶炼熔渣、矿山酸性排水、土壤重金属元素、河流及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大气污染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矿山地质环境、周边及其下游生态系统。地质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有效、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地质环境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四川省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徐志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2,共6页
四川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对5770个已知地质灾害点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和特征,建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评判模型,并对全... 四川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对5770个已知地质灾害点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和特征,建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评判模型,并对全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提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框架体系及措施,为全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57
16
作者 武乐霞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4期46-51,共6页
根据邓州市宏佳石料场石灰岩矿2019年度治理区采坑概况,治理区分为2块,按照CK1、CK2进行治理。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渣、覆土工程,挡土墙,截、排水沟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 根据邓州市宏佳石料场石灰岩矿2019年度治理区采坑概况,治理区分为2块,按照CK1、CK2进行治理。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渣、覆土工程,挡土墙,截、排水沟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采坑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该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 采坑 危岩清理 边坡修整 挡土墙
下载PDF
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支撑 被引量:43
17
作者 黄润秋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20-24,共5页
从现代环境观的角度,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内涵、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特点、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的基本构架及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关键词 生态环境地质 体系构架 定位 地质环境 地质调查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 被引量:53
18
作者 张小连 张文炤 +2 位作者 武成周 郑疏桐 李欣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0期1-6,共6页
根据安阳市殷都区磊口—都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概况,研究区包括北山庄村北采石厂恢复治理区等共10个恢复治理区及19个治理点,面积约204.16 hm 2,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体清理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 根据安阳市殷都区磊口—都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概况,研究区包括北山庄村北采石厂恢复治理区等共10个恢复治理区及19个治理点,面积约204.16 hm 2,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体清理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台阶削坡工程、浆砌石挡土墙工程、台阶浆砌石挡土墙工程、截排水沟工程、生物工程和标志碑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矿山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以最优化的治理方案,取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 危岩清理 台阶削坡 挡土墙
下载PDF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探讨 被引量:49
19
作者 李建中 张进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9-172,共4页
依据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在分析总结以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下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对今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提出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思路、目标... 依据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在分析总结以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下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对今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提出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分析了调查工作部署依据,提出了部署设想,为推进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加强矿产资源基地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矿业基地 地质环境 地质调查
下载PDF
地球关键带:地质环境研究的新框架 被引量:48
20
作者 杨建锋 张翠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4,110,共8页
当今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相互关联、相互耦合,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搭建一个新的技术框架,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系统研究。地球关键带将与经济社会最密切的近地表环境作为独立的开放系统,为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完... 当今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相互关联、相互耦合,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搭建一个新的技术框架,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系统研究。地球关键带将与经济社会最密切的近地表环境作为独立的开放系统,为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本文在界定地球关键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关键带科学研究的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体系框架和3M(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从填图、监测、建模三个方面总结了关键带研究进展。通过将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关键带科学为气候变化、生态管护、水资源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一种新的图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建议:将地球关键带作为重点靶区开展基础地质和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建立三维地质框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小流域建设关键带观测站,为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搭建一个开放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关键带 地质环境 地质填图 监测 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