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关于“天”和“命”的二重理解与区分——从“在我”和“在外”出发的思考
1
作者 钟治民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9期156-157,185,共3页
儒家自孔子开始,便提出"由己"与"由人"的不同。孟子继承孔子"由己"与"由人"的区分,将人间之事作了"在我"和"在外"的两种理解,并进一步从天道与性命贯通的角度为此种区分... 儒家自孔子开始,便提出"由己"与"由人"的不同。孟子继承孔子"由己"与"由人"的区分,将人间之事作了"在我"和"在外"的两种理解,并进一步从天道与性命贯通的角度为此种区分和理解寻求形而上的依据。由此彰显出孟子对"天"和"命"的两种不同理解与区分:"天"有"义理之天"和"运命之天"的不同,而天所赋予于人者为"命",因此"命"就有"义命"和"时命"的区别。"义命"和"时命"的区别又决定了人间事物有"求在我者"和"求在外者"的两种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己 由人 在我 在外 天性 天命
下载PDF
金融危机对广元农民工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2
作者 广元市劳动保障局农民工返乡就业调查课题组 《现代人才》 2008年第6期24-29,共6页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已经或即将关停,导致农民工失业返乡。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元市当前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情况和特点,我们深入到广元市农民工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相对集中地...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已经或即将关停,导致农民工失业返乡。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元市当前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情况和特点,我们深入到广元市农民工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相对集中地实地进行了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失业人口 民工返乡 社会保险补贴 培训补贴 职业介绍 培训资金 返乡潮 工资拖欠问题 在外
原文传递
第三种力量 被引量:77
3
作者 罗兴佐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社会 乡村治理 在外工作人员 文化
下载PDF
中国居民的就餐行为 被引量:61
4
作者 马冠生 胡小琪 +3 位作者 栾德春 李艳平 翟凤英 杨晓光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居民的就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55514名(男26449人,女29065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就餐行为包括每日就餐次数、就餐地点、每日在外就餐比例等进行分...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居民的就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55514名(男26449人,女29065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就餐行为包括每日就餐次数、就餐地点、每日在外就餐比例等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居民中91.5%是一日三餐,8.0%是一日两餐,城市、农村居民中一日三餐和二餐的比例相差不大,四类农村地区居民一日二餐的比例(29.3%)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一日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3.2%),18~44.9岁年龄组不吃早餐的比例较高(3.5%),四类农村地区居民不吃早餐的比例(12.6%)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城市居民每日在外就餐的比例(26.1%)明显高于农村(8.7%),男性(18.6%)高于女性(11.0%)。结论:我国居民的就餐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营养教育,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不吃早餐
下载PDF
在外就餐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曹可珂 何宇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就餐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外就餐的膳食存在着高热量、高脂肪和某些营养素(钙、铁、维生素A等)密度较低等问题,很可能会增加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就餐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外就餐的膳食存在着高热量、高脂肪和某些营养素(钙、铁、维生素A等)密度较低等问题,很可能会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营养相关性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膳食质量 超重和肥胖
下载PDF
收入分布变化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郑志浩 赵殷钰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50,共11页
本文利用2004年江苏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变化。估计结果显示,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金社会在外食物消费的支出和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估... 本文利用2004年江苏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变化。估计结果显示,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金社会在外食物消费的支出和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估计结果还表明,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因此,预测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时应充分考虑居民收入分布变化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在外食物消费 收入分布
原文传递
城市家庭在外肉类消费研究——基于全国六城市的家庭饮食消费调查 被引量:25
7
作者 闵师 白军飞 +1 位作者 仇焕广 王晓兵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5,112,共6页
利用全国6个城市1340户家庭详细消费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家庭在外饮食中的肉类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城市家庭人均在外肉类消费在肉类总消费中仍占有显著的比重(平均近30%);居民收入水平和家... 利用全国6个城市1340户家庭详细消费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家庭在外饮食中的肉类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城市家庭人均在外肉类消费在肉类总消费中仍占有显著的比重(平均近30%);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在外肉类消费有重要影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外肉类消费显著增加;不同代际居民的在外肉类消费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庭 在外饮食 肉类消费 收入水平 人口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25
8
作者 曹可珂 何宇纳 杨晓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连续3 d 24 h回顾法获得的33828名18~60岁调查对象的膳食消费数据(不含调味品),计算每人每天在家、在外就餐时各种食物、能量以...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连续3 d 24 h回顾法获得的33828名18~60岁调查对象的膳食消费数据(不含调味品),计算每人每天在家、在外就餐时各种食物、能量以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分析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2002年我国18~60岁成年居民的在外就餐率为28.3%(9562/33828)。男性、女性在外就餐率分别为32.4%(5117/15805)、24.7%(4445/18023)。男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8.9%(1991/5117),在家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1.7%(3389/10684),男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高于在家就餐者(P<0.05);女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5.6%(1581/4445),在家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8.1%(5174/13571),女性在家就餐者超重肥胖率高于在外就餐者( P<0.05)。与在家就餐者相比,男性、女性在外就餐者平均每天分别多摄入膳食能量130.4、102.5 kJ,脂肪12.2、8.6 g,蛋白质6.2、3.4 g,钠67.1、60.6 mg。男性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OR=1.18,95%CI:1.09~1.27),但在女性间没有得到这一结果(OR=0.94,95%CI:0.87~1.01)。结论我国成年男性居民在外就餐者肥胖率高于在家就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膳食调查 在外就餐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信息干预是否影响食物浪费?——基于餐饮业随机干预试验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盼盼 白军飞 +1 位作者 成升魁 刘晓洁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9-1450,共12页
食物浪费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也威胁着粮食安全,更导致了全球居民的福利损失。食物浪费是消费者行为选择的结果,且消费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的,那么消费者对干预信息的吸取(描述性规范)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食... 食物浪费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也威胁着粮食安全,更导致了全球居民的福利损失。食物浪费是消费者行为选择的结果,且消费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的,那么消费者对干预信息的吸取(描述性规范)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有待进行研究。因此,论文运用随机干预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干预方案对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信息干预过程中存在对干预信息接收度的问题,当我们试图去干预消费者时,被干预的消费者有多达41.38%的消费者没有注意到干预信息;在餐馆有相关信息提示的就餐环境下,信息干预对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是有效用的,具体表现为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因干预信息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浪费 信息干预 餐饮业 随机干预试验 在外就餐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行为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姚业成 宫伟彦 +4 位作者 宋超 张妍 马彦宁 袁帆 刘爱玲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我国成年居民的在外就餐行为,为开展相关干预和宣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44799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过去一周在外就餐行为的情况(三餐是否在外就餐...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我国成年居民的在外就餐行为,为开展相关干预和宣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44799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过去一周在外就餐行为的情况(三餐是否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次数和就餐地点),通过SAS9.3进行复杂抽样的加权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我国成年居民过去一周在外就餐的比例为20.2%,其中在外就餐1~6次和7次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8%和10.4%,平均次数是每周1.5次;早餐、午餐、晚餐在外就餐的比例分别为10.7%、14.8%、9.6%;在餐馆、单位/学校食堂就餐的比例分别为15.3%和7.9%。男女、城乡、年龄均存在差异。结论我国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增加,男性、18~44岁人群是在外就餐的重点人群,应通过宣教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学报,2019,41(1):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饮食行为 成年居民
原文传递
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效应与时间效应——对北京市居民饮食消费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彩萍 白军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65,85,共11页
本文以Becker的家庭生产消费模型为基础,通过估计在外饮食消费的参与和支出模型,着重分析了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与时间效应。结果表明收入与时间成本的上升均会显著增加家庭在外饮食的参与和支出水平,不考虑时间效应... 本文以Becker的家庭生产消费模型为基础,通过估计在外饮食消费的参与和支出模型,着重分析了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与时间效应。结果表明收入与时间成本的上升均会显著增加家庭在外饮食的参与和支出水平,不考虑时间效应的收入效应估计有偏。此外,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支出在过去的研究与统计中可能被显著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er理论 在外饮食 Box-Coxdouble-hurdle模型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在外饮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马恒运 黄季焜 胡定寰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2,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居民 在外饮食 计量分析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2015年中国18~59岁居民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对肥胖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琚腊红 于冬梅 +7 位作者 郭齐雅 房红芸 许晓丽 李淑娟 成雪 朴玮 蔡姝雅 赵丽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居民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对肥胖的影响。方法 2015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抽取302个监测点,开展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53 887名调查对象。采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居民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对肥胖的影响。方法 2015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抽取302个监测点,开展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53 887名调查对象。采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作为标准人口,对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不同特征人群的就餐行为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SURVEYFREQ过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URVEY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在外就餐频率与不同特征指标和肥胖的关联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5年过去一周中国18~59岁居民三餐在外就餐比例为36.1%,其中18~44岁和45~59岁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41.3%和24.3%。12.2%的调查对象过去一周在外就餐频率为1~6次,15.8%的调查对象过去一周在外就餐频率为7~13次,8.1%的调查对象过去一周在外就餐频率为14~21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18~44岁、男性、城市、大专及以上、家庭人均年收入≥20 000元、未婚、在职人员和在校学生选择在外就餐的行为更为普遍。女性在外就餐频率与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在外就餐组就餐频率为14~21次/周发生肥胖的风险分别是非在外就餐组的1.8倍(P<0.05)。结论我国18~59岁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增加,男性在外就餐频率每周达到14~21次,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居民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肥胖
原文传递
北京餐馆就餐者膳食营养消费调查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竹 向雪松 +2 位作者 李晓琴 何宇纳 杨月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236,241,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外就餐者膳食营养状况。方法选择北京市6家餐馆,在正餐时间(中餐和晚餐)随机抽取2204名桌餐就餐者,按照单盲设计并采用"称重法"调查就餐前后食物重量,依据菜肴配方、《食物成分表》或实验室检测数据,在校正...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外就餐者膳食营养状况。方法选择北京市6家餐馆,在正餐时间(中餐和晚餐)随机抽取2204名桌餐就餐者,按照单盲设计并采用"称重法"调查就餐前后食物重量,依据菜肴配方、《食物成分表》或实验室检测数据,在校正了可食部基础上,计算每标准人就餐者11类食物平均摄入水平、能量及与慢性病密切相关的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并对食物密度进行评估。结果餐馆就餐者平均每标准人每餐摄入谷薯类76 g,蔬菜162 g,水果11 g,畜禽肉类128 g,鱼虾类50 g,蛋类10 g,豆类及其制品12 g,纯能量食物15 g,食用油28 g,食盐7 g;摄入能量4648 k J,蛋白质54.6 g,脂肪62.3 g,碳水化合物88.0 g,膳食纤维6.4 g,胆固醇10.7g,钠2902 mg;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蛋白质20.7%,脂肪52.7%,碳水化合物29.4%。和能量相比(4180 k J/1000kcal),餐馆就餐者摄入的食用油、食盐密度是膳食宝塔食物密度的2倍,畜禽肉类3倍。结论在外就餐者每标准人一餐摄入的动物性食物较高,脂肪和钠超过全天推荐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食物密度
原文传递
中国6省18~65岁餐馆就餐者在外就餐频率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晓帆 杜文雯 +4 位作者 张继国 白晶 欧阳一非 黄绯绯 王惠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9-783,792,共6页
目的探索在外就餐频率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6个项目省12个区县中,按照大、中、小餐馆规模,每个项目点随机选取16家中餐馆,每个餐馆随机访问20名18-65岁就餐者(男女各半)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就餐者的基... 目的探索在外就餐频率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6个项目省12个区县中,按照大、中、小餐馆规模,每个项目点随机选取16家中餐馆,每个餐馆随机访问20名18-65岁就餐者(男女各半)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就餐者的基本信息、在外就餐情况,并记录自报近期的身高、体重等信息。根据成人BMI分类标准,BMI≥24.0判定为超重肥胖。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在外就餐频率和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312名调查对象,49.76%的就餐者过去1个月每周在外就餐超过1次,就餐者超重肥胖的比例为33.27%。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人数、职业和婚姻状况后,与过去1个月无在外就餐者相比,男性每周在外就餐3d及以上时,超重肥胖的风险是前者的1.553倍;女性在外就餐的频率为每周不超过1次、每周1~2 d和每周3 d及以上时,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1.849倍、1.603倍和2.22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就餐增大了女性超重肥胖的风险,男性仅在高频率在外就餐时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超重肥胖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2015—2017年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 被引量:15
16
作者 魏潇琪 于冬梅 +5 位作者 琚腊红 郭齐雅 房红芸 朴玮 蔡姝雅 赵丽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过去7天在外就餐行为数据,共纳入150 682名调查对象,其中2015年80 703名,2016—2017年69 979名。不同特征人群的就餐行为采用百分比进行... 目的分析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过去7天在外就餐行为数据,共纳入150 682名调查对象,其中2015年80 703名,2016—2017年69 979名。不同特征人群的就餐行为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并用χ;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中国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为46.3%,6~11岁、12~17岁、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69.7%、84.6%、33.2%、19.8%和9.1%。城市和农村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52.8%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49.6%和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餐、午餐和晚餐的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31.4%、37.2%和21.4%,早餐、午餐和晚餐在单位/学校食堂就餐比例分别为17.3%、29.1%和15.1%。结论 2015—2017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比例较高,成人中18~44岁居民在外就餐比例最高,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在外就餐地点主要是食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就餐地点
原文传递
在外就餐行为与超重、肥胖及相关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俞丹 曹可珂 +1 位作者 赵丽云 于冬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6-1034,共9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经常选择在外就餐。不仅仅是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儿童、青少年和农村居民的比例也呈不断增长趋势。在家外制售的食物能量密度高,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经常选择在外就餐。不仅仅是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儿童、青少年和农村居民的比例也呈不断增长趋势。在家外制售的食物能量密度高,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蛋白质、胆固醇、添加糖、钠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含量高,隐含了诸多不利于健康的膳食营养风险因素。在外就餐时会不自觉地进食过量,选择食物较为随意不够理性,由于社交的需要,伴随在外就餐的饮酒行为也更为频繁。因此,经常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高。本文就在外就餐行为与超重、肥胖及其相关指标(BMI、体脂、体重增长)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体重 体质指数 超重 肥胖
原文传递
基础研究“两头在外”如何破局? 被引量:12
18
作者 荣俊美 陈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30,共10页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石。然而,中国现代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陷入“两头在外”的局面迟迟未能破局,主要表现在缺乏研究方向决策与议题设置能力、软硬件工具材料...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石。然而,中国现代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陷入“两头在外”的局面迟迟未能破局,主要表现在缺乏研究方向决策与议题设置能力、软硬件工具材料依赖进口、缺乏人才吸引力与国际学术组织影响力、成果外流等方面,其成因与中国基本国情和政策密切相关,包括经费投入、政企积极性、国际关系、激励机制、条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原因。为了加快破除基础研究“两头在外”这一局面,本文从提高认知、推进激励机制改革、夯实基础学科、强化条件和能力建设、加快高水平学术平台建设方面提出破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两头在外 破局建议
下载PDF
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彩红 张梅 +6 位作者 张笑 赵振平 黄正京 李纯 王璇 关云琦 王丽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6-1302,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 目的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是否肥胖为因变量,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早、午、晚餐就餐行为与肥胖的关系。结果我国成年居民一日三餐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3%。早、午、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16.4%、21.4%、11.7%。午餐在家就餐、在外就餐和不吃午餐的男性肥胖率分别为13.2%、16.1%、15.9%,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4.5%、9.8%、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中,午餐或晚餐在外就餐者和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午餐在外就餐与是否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晚餐在外就餐发生肥胖的风险低于在家就餐者。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不同餐次就餐行为存在差异,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晚餐在外就餐比例最低。男性午餐和晚餐在外就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较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居民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肥胖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北京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现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蕊 王超 +2 位作者 赵耀 喻颖杰 刘芬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人口特征、不同特征人群在不同餐次(早餐、午餐、晚餐)的在外就餐情况。方法从北京市参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人群中,选取18岁及以上参加3天24小时膳食调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研究北京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人口特征、不同特征人群在不同餐次(早餐、午餐、晚餐)的在外就餐情况。方法从北京市参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人群中,选取18岁及以上参加3天24小时膳食调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率为34.2%,男性高于女性;18~29岁人群高于其他年龄组;城区居民高于郊区居民;未婚者高于其他婚姻状态者;文化程度越高,在外就餐率越高;高收入人群高于低收入人群。北京市成年居民在外就早、午、晚餐率分别为20.0%、28.2%和11.3%。结论性别、年龄、地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均与是否选择在外就餐有关。居民在外就午餐率高于早餐和晚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膳食调查 饮食行为习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