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学视域下周敦颐的理学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新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8,共10页
周敦颐对《易》进行了心性论的创造性解读,将它由"《五经》之源"进一步实质性定位为"性命之源",实现了易学天人之学的心性论转向。借实现了此一转向的易学之视域,他成功进行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有力引领、促成了儒... 周敦颐对《易》进行了心性论的创造性解读,将它由"《五经》之源"进一步实质性定位为"性命之源",实现了易学天人之学的心性论转向。借实现了此一转向的易学之视域,他成功进行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有力引领、促成了儒学的整体心性论转向,正式拉开了理学思潮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心性论转向 刚柔善恶之性 圣贤境界
下载PDF
试论宋明理学家的圣贤境界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蕾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14,共4页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本文试图将宋明理学家有关圣...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本文试图将宋明理学家有关圣贤境界的追求特别是如何成就圣贤的问题进行论述,来再现他们的生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圣贤境界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与理为一
下载PDF
陈白沙与陶渊明——兼谈陈白沙与道家思想的联系及区别
3
作者 章继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5-28,45,共5页
陈白沙与陶渊明以及道家思想的联系,体现于安贫乐道的节操与"自然"之旨的追求。白沙在坚守安贫乐道儒家传统的同时,表现出个性、超脱的姿态,体现了道家影响;白沙追求"自然"之旨的精神与道家的联系显而易见,但他又以... 陈白沙与陶渊明以及道家思想的联系,体现于安贫乐道的节操与"自然"之旨的追求。白沙在坚守安贫乐道儒家传统的同时,表现出个性、超脱的姿态,体现了道家影响;白沙追求"自然"之旨的精神与道家的联系显而易见,但他又以"自得"为"自然"的思想核心,并以实现圣贤境界、追求仁政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陶渊明 道家 “自得” 圣贤境界
下载PDF
试论宋明理学家的圣贤境界
4
作者 王蕾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在此,将对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在此,将对宋明理学家有关圣贤境界的追求特别是如何成就圣贤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能作为探求中华民族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的一得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圣贤境界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孙夏峰学以圣人为归的人生境界论
5
作者 陈瑞波 王新春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61,共4页
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夏峰,虽面临家国式微、异族问鼎之困境,却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自觉担当意识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充分自信力。他内外兼修,体用兼备,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扮演着不同角色,怀揣着与... 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夏峰,虽面临家国式微、异族问鼎之困境,却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自觉担当意识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充分自信力。他内外兼修,体用兼备,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扮演着不同角色,怀揣着与天地万物一同律动的圣者仁心,周身洋溢着宇宙式大我的圣人气象,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揭开圣人的面纱,将成圣成贤的人生价值理想落实到人生日用当中,为世人实现人生理想境界找到了当下即是的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夏峰 本心 圣贤境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